獨家|設計師李昱對話季裕棠獨家揭秘瑰麗酒店設計

2020-12-25 新浪家居

李昱

中國/香港

奇遇聯合酒店顧問有限公司創始人

創世奇遇LAVVEN創始人

李昱畢業於倫敦藝術大學室內空間專業,文學碩士學位。以時間為節點的敘事性設計風格在酒店設計行業裡獨樹一幟,以每一個獨一無二的設計代表唯一的故事著稱。曾獲得香港室內設計大賽商業組別特殊榮譽和住宅組別冠軍,以及任職於全球酒店設計翹楚的Hirsh Bedner & Associates 香港公司和墨爾本公司中國項目總監和設計總監。

本期採訪人物——設計師季裕棠Tony Chi

李昱:You must travel around the world often, which city/country gives you most impressive memory… ? ( pls provide images if possible)

您一定經常旅行,哪個國家或城市讓您印象最深?

Tony:The world is both vast and small, and the places that impress upon my memory the most are those that elicit strong feelings of camaraderie, family, culture and home. It’s no secret that I spend time among seemingly farflung places, whether its Taipei, Buenos Aires, or New York. Taipei is the city of my youth, which I』ve rediscovered more recently, ready and willing to appreciate its nostalgic serenity, simplicity and green, while Buenos Aires is my home 「down South,」 where it’s all about revelry, celebration and coming together. Argentina’s capital is full of this incredible hospitality and warmth, and there’s no place like it during polo season, when the sunlight casts a golden glow on the jacaranda trees in full bloom. As for New York, it is where I』ve spent the most time in my life, this dynamic, concrete jungle of skyscrapers and dreams that has allowed me to build a home base, and my studio and home of life, love and design.

世界說大也大,說小也小。能夠讓我記憶深刻的城市,通常都是讓我感受到友愛、親情、有歷史感和歸宿感的城市。很多人都了解,我生活的地域跨度很大,從臺北到布宜諾斯艾利斯,再到紐約。臺北是我兒時的記憶,最近重溫這個城市,覺得那裡裝滿了我留戀的質樸、簡單和青春的回憶;布宜諾斯艾利斯是我「最南」的故鄉,那裡熱情奔放,到處都是相聚和慶賀的氣氛。阿根廷的首都熱情好客,當藍花楹開滿枝頭,金色的陽光灑在樹上,這就是布宜諾斯艾利斯最美的時候,無可比擬;紐約是我生活最久的地方,這裡高樓林立,充滿活力和夢想,我在這裡擁有了自己的家庭、事務所,我的生活、愛和設計都在這個城市裡。

李昱:Discribe the area your NYC office located and your home located please…

您在紐約的辦公室和家所在的地方是什麼樣的?

Tony:We’re located in one of the most coveted locations in downtown Manhattan, Hudson Square, off Varick, between Dominick and Broome. It’s where myriad creatives and innovative companies from fashion to tech converge in these massive, loft buildings and spaces just footsteps from Soho to the West, Tribeca to the South, and further north, the Village. As for my home, I』ve always loved living in Midtown, right across from Central Park, a verdant retreat in Manhattan’s pulsing heart. It’s the perfect place to be for a morning jog or stroll right before the city begins to wake up.

我們的辦公室在曼哈頓哈德遜廣場,多米尼克街賀布魯姆街之間,正對瓦利克街,對很多人來說這是夢寐以求的工作地。這是一片充滿創造力的截街區,時尚和科技企業匯聚於此,從西邊的SOHO到南邊的特裡貝卡再到北邊的Village。我比較喜歡住在市中心的位置,我家就在中央公園對面,在曼哈頓地區鬧中取靜的地方。清晨,城市還沒有甦醒的時候,這裡非常適合晨跑或者散步。

李昱: Do you prefer your own「 style」? Or not…?

您是不是比較傾向於擁有自己的「方式」?

Tony:We each have our individual preferences and tastes, which of course, is our business. While it influences our process and work, to curate, collect and constantly refine, we always take into consideration our clients and guests, and imagine spaces that will best suit their interests and needs, offering them delights and surprises they didn’t even know they』d need. This is part of the fun for any project, that continual practice and process of defining and fine-tuning, that only gets stronger with time’s passing.

我們每個人都又自己的喜好和口味,這都是個人的事。它影響著我們的工作,在刻畫和提升作品的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我們常常要考慮到客戶和客人的需求,我們創造和想像的空間一定是適合他們,對他們對有意義。有時候他們自己可能從來都沒有意識到自己需要一些體驗,這個空間可以帶給他們的喜悅和驚喜。

李昱: From 1930…to 2010, which era inspire you for your design?

從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到二十一世紀出的現在,哪個年代最可以激發您做設計的感覺?

Tony:Today couldn’t happen without yesterday, so I'm always eternally grateful for all that’s occurred in the past, whether personally or professionally. In terms of inspiration, it depends on my mood or the task at hand. For a property like Rosewood, we were moved by turn-of-the-century Arts and Crafts movements, like the Vienna Secession, and the use of incredibly rich, pure material and handiwork that’s more contemporary Deco, that can endure, withstanding the test of time. I also love the fundamental premise of Bauhaus, post-World War I, whose 「less is more」 approach, with form following function, is also one of my studio’s main mantras.

沒有昨天就沒有今天。所以無論是個人經歷還是職業上,我一直很感謝過去發生的一切。靈感取決於心情和案子本身。像瑰麗這樣的項目,我的靈感來自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藝術與工藝美術運動,像維也納分離派的風格,運用了大量的純粹的當代裝飾藝術材料和手工藝品,歷久彌新。我很喜歡一戰以後包浩斯提出的「功能為先」根本前提,「少即是多」的方法,這也是我們工作室的一大標準。

2019年3月17日

香港瑰麗酒店正式啟幕

李昱:Apart form, color and space, light and art…, all of these visible elements, some invisible elements you use for Rosewood Hotel HK? ( pls provide images if possible)

除了顏色、空間、燈光、藝術這些肉眼可見的元素,香港瑰麗的設計中,您是否用到一些看我們不太容易發現的設計?

Tony:So much of Rosewood Hong Kong is about feeling, that which you cannot necessarily see or touch, but perceive when you walk through from either grand entrances, and move through the public spaces in its thoughtful array of rotundas, chambers and corridors. There’s no question that it’s overall sentiment is that of a vertical, family estate on the majestic Victoria Harbour, and one that’s magnificent, show-stopping and transforming the community and cityscape which it now lives. Everything we did, in terms of the tangible, from fine artwork to bespoke furniture and finishings, interplays with the intangible, creating an impressive air of stateliness, dignity and beauty.

香港瑰麗設計更多的是來自感覺,你不一定看的見或者摸得到。但是當你走進大堂,或者走進會廳、客房、走廊這些公共空間,你會感覺到不同。毫無疑問,這個項目最讓人有感覺的是壯觀的維多利亞港邊的別墅群,這個的城市景觀因為這個片區變得非常有活力。我們所做的一切,藝術品、品牌家具和裝飾跟這些無形的環境相得益彰,營造了一個尊貴、高雅、美好的氣氛。

李昱:How would you identify HK from NYC, Tokyo and London? ( do you speak a little Cantonese…:)?

您覺得香港瑰麗跟紐約、倫敦、東京有什麼不同?

Tony:I don’t speak Cantonese save for a few colloquialisms, but I do love Hong Kong. It’s such a unique island-city that’s steeped in history and heritage of multiple influences, be it Chinese or British. It’s a hotbed of creativity and commerce that simply doesn’t exist anywhere else, with such a unique culture, it’s no wonder it has earned its reputation as the 「Pearl of the Orient.」 I』ve been fortunate to have worked here over decades, whether it was shaping Lan Kwai Fong in its very nascent stages, or now, Rosewood Hong Kong at Victoria Dockside, this city is always a joy.

我只會幾句俗語,不會粵語。香港是一座特別的城市,受到中英兩國不同文化的和歷史的影響。沒有其他城市再如此特殊的文化環境下,還能成為如此具有創造力和商業活力的經濟中心。這也是它被稱為「東方明珠」的原因。我很有幸在這裡工作了十多年,無論是蘭桂坊成立之初還是維港岸邊香港瑰麗剛剛開業的今天,這都是一個令人愉悅的城市。

相關焦點

  • 「室內設計大師中的大師」季裕棠最新力作——香港瑰麗酒店
    KPF建築事務所是酒店建築設計的大戶吧,北京寶格麗、上海新天地朗廷、香港置地文華東方酒店都是他們設計的。而且預計19年開業的曼谷瑰麗酒店、廣州瑰麗酒店也是他們操刀而成。酒店外觀局部,與香港其他街區不同,塔樓的布局會根據人所處的有利位置而變化,從而帶來動感的天際線體驗。多個露臺位於建築的不同樓層,為酒店的設施、活動場所和套房提供了戶外空間。香港瑰麗酒店中設計巧妙的景觀草坪,蒼翠的花園和露臺。
  • 季裕棠x香港瑰麗酒店,全球第26家開幕!
    如何節制自己的顯示心,是一個設計師的基本操守。他完成的項目非常重視的一個觀念是:美麗而實用,現代而舒適。Tony Chi曾說:「每到一個地方,當地的文化都會幫助設計變成有形的存在,就好比在城市裡聽不到風聲,而我到深山上去,風聲就特別明顯,山上樹很多,風一吹,就可以看見它了。如果跟這個環境互聯的話,你會變得很無形。」
  • 設計大師季裕棠再創新作,香港首家瑰麗酒店3月17日開幕!|住邏輯
    周邊的競爭酒店就有將來翻新亮相的洲際、老牌半島,以及香港性價比最高的酒店嘉裡。季裕棠新作香港瑰麗酒店由資深設計師季裕棠位於紐約的設計師事務所擔綱設計,以其極賦遠見的藝術理念,將重新定義瑰麗酒店體驗之旅。
  • 第二屆中國私宅設計年會
    據了解,本次大會邀請到了六位世界頂尖的建築師、設計師、藝術家共同探討私宅設計,分享設計創意與生活美學,喚醒中國本土設計師對於私宅設計的理解與認知,共同促進私宅設計在中國的發展,堪稱最不容錯過的一場饕餮盛宴。
  • 50歲以後,設計變得很順——華人設計師季裕棠
    Awards所頒出的設計大獎中,季裕棠的名字不知出現了多少回,無論是高級餐廳或酒店套房,所有獲獎作品無不反映出他的設計哲學,「人生觀和設計師是非常接近的關係,對於設計系和建築系的學生」。如今,在季裕棠的設計世界裡,他自由穿梭於東西方之間,這點首先打破了那些將他劃為「紐約客」的說法,這種說法似乎隱隱在質疑他把握東方文化的設計能力。「我是東方人」,季裕棠說,家庭教育令他在紐約生活中明白了中西文化的差異,「家人關係和外國人很不一樣,西方人聽不懂四代同堂」。
  • 設計師獨家揭秘:用廈門元素點亮金磚峰會
    中青在線廈門9月5日電(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陳小茹 陳強)2014年北京APEC峰會上,各國領導人身著「新中裝」亮相驚豔全球,這其中的一位主創人員就是閩籍設計師曾鳳飛。當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來到廈門,他又被選定為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會晤工商會議現場、大範圍圓桌會議、會晤歡迎晚宴、歡迎晚會、新興市場國家與發展中國家領導人對話會的工作人員服裝以及貴賓禮品的設計者。
  • 香港瑰麗三月盛大揭幕,對話季裕堂解讀設計故事
    設計大師Tony Chi將「莊園」作為主題,為瑰麗回歸大本營的旅程添上了想像的翅膀。香港瑰麗酒店終於來了。 從酒店的細節設計之中,匠心可見。MISS有機會與Tony Chi有了一次遠洋對話,從大師的視角去探索設計的力量,感觸很深,希望與各位酒店控一同分享。
  • 季裕棠:室內設計師賦予空間靈魂
    季裕棠(Tony Chi),美國華裔設計師。他生於臺灣,自幼移民紐約,高中畢業後,入讀紐約市科技時尚學院 (the Fashio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並以美術學士畢業。1984年,他創立了美國紐約季裕棠設計師事務所(Tonychi and Associates),Tony 和他的同事們一直生意興隆。
  • 酒店設計新趨勢有哪些?楊邦勝獨家分享「猛料」!
    YANG設計集團創始人/總裁 楊邦勝 受邀親臨公開課直播間,在線營業,獨家分享——《酒店設計新趨勢》。▲楊邦勝YANG設計集團創始人/總裁楊邦勝線上「營業」獨家分享酒店設計新趨勢  作為中國最具影響力的室內設計師之一
  • 設計師丨季裕堂 TonyChi
    季裕堂(Tony Chi),季裕棠設計事務所創始人,其設計的餐廳及酒店獲獎無數,有「設計師中的設計師」美譽。GQ臺灣2002年9月刊稱他為紐約最成功的本土華裔之一。2005年11月,基於季裕堂在世界餐廳和酒店設計方面的突出貢獻,美國食品藝術雜誌為其頒發了「銀匙獎」。
  • 設計界大師季裕棠將蒞臨Design Week Shanghai 2016
    上海2016年1月26日電 /美通社/ --  世界酒店設計界大師、美國季裕棠設計師事務所創始人季裕棠先生即將蒞臨於2016年3月29日-4月1日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舉辦的Design Week Shanghai
  • W酒店聯合美國時裝設計師協會支持中國新銳設計力量
    設計師陳序之(左)和萬豪國際集團亞太區品牌高級總監周濤聲(右)於上海外灘W酒店共同揭秘「XU ZHI for W Hotels」 特別系列 我們十分興奮能在上海時裝周期間發布設計師XU ZHI為上海外灘W酒店獨家設計的「XU ZHI for W Hotels」 特別系列,為上海這座時尚之都注入W酒店源源不斷的活力和熱情。」 「XU ZHI for W Hotels」 特別系列共12件單品,設計靈感源自上海這座東方時尚之都的華彩光影,結合了當地獨有的睡衣文化,延續當代上海人們精緻的著裝態度。
  • 2019年曼谷瑰麗酒店最新開業,匠心設計驚豔世界 !
    2019年3 月 31 日,曼谷瑰麗酒店正式開幕,酒店位於曼谷商務及購物中心區,這是在 2017 年開出普吉島瑰麗之後,瑰麗集團在泰國開出的第二間酒店。這次的酒店設計還是由紐約 KPF 建築設計事務所負責——這也是 KPF 在泰國的第一個項目,此外參與項目的還有紐約設計公司 Avroko(負責餐廳設計)以及臺灣 Celia Chu Design & Associates(負責公共空間及客房設計)。
  • 香港瑰麗酒店實地體驗報告,這些細節中的細節打動人心
    《尚流TATLER》也成為首批入住體驗香港瑰麗酒店的嘉賓,慨嘆細節之美。鄭家純伉儷、鄭志雯、鄭志剛香港瑰麗酒店在萬眾矚目中揭幕,其屹立於1910年太古倉碼頭舊址——即70到80年代在香港製造業鼎盛時期之際聲名鵲起的新世界中心。瑰麗酒店集團首席行政總裁鄭志雯的祖父鄭裕彤及父親鄭家純,曾將這裡打造為香港地標。
  • 2020第十屆亞太酒店設計年會日程揭曉
    12月11日(上午)  09:00--09:30  開幕式  09:30--10:00演 講 嘉 賓(獨家視頻分享)  Johannes Hartfuss  澳大利亞蘭硯(Layan)設計事務所創始人,首席設計師      · 部分代表作品 ·
  • 香港時裝節鳳凰時尚獨家直播間揭幕 明星設計師力挺
    2013年1月 張弛、陳碧舸、張梓琳接受鳳凰時尚專訪張弛、陳碧舸力挺鳳凰時尚香港直播間據悉,此次鳳凰時尚直播間設立在香港萬麗海景酒店,距香港時裝節舉辦地灣仔會議展覽中心步行僅特約鳳凰電臺主持人張棟梁與兩岸明星、超模、設計師展開精彩對話。主辦方香港貿發局、"香港·華麗秀"特約設計師張弛、特約設計師何志恩、巴黎情侶設計師Nana Aganovich和Brooke Taylor、國際超模陳碧舸等悉數來到鳳凰時尚香港直播間,圍繞"時尚人眼中的香港奢侈品消費熱"、"時尚之都 何時能成為時尚輸出地"等話題展開討論。
  • 他被酒店控稱為「設計神手」,每設計一個酒店都能驚豔一座城
    傳統與現代結合的日本京都柏悅酒店,於2019年12月1日正式開業,室內設計由自稱一城只操刀一間酒店的季裕棠設計。
  • 專訪Tony Chi:設計讓酒店代代相傳
    早在1984年,Tony Chi就創立了美國紐約季裕棠設計師事務所(Tonychi and Associates),幾十年來,他設計過的酒店和豪華餐廳超過五百家,遍布世界各地,如全球凱悅酒店、文華東方酒店集團、希爾頓國際、四季酒店集團等等都對他青睞有加。
  • 設計酒店41 | 曼谷瑰麗:奢華府邸
    設計酒店每周五推薦一間設計旅行目的地酒店歡迎持續關注
  • 季裕棠 | 為臺北文華東方打造「頂級餐廳」
    生於臺灣,成長於紐約的設計師季裕棠(Tony Chi),被業界人士稱之為「頂級餐廳設計的聖堂教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