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雪梨實行「口罩令」

2021-01-10 身邊24小時

來源:新華網

1月4日,在澳大利亞雪梨街頭,市民戴口罩出行。雪梨所在的新南威爾斯州政府宣布從4日開始,市民進入雪梨地區商場、室內娛樂場所、公共運輸系統等區域均需佩戴口罩,違反規定將受到200澳元的處罰。新華社記者 白雪飛 攝

1月4日,在澳大利亞雪梨一座火車站,市民戴口罩候車。新華社記者 白雪飛 攝

1月4日,在澳大利亞雪梨一座火車站,市民戴口罩觀看乘車防疫規定。新華社記者 白雪飛 攝

1月4日,在澳大利亞雪梨街頭,市民戴口罩出行。新華社記者 白雪飛 攝

1月4日,在澳大利亞雪梨街頭,一名送餐員戴口罩出行。新華社記者 白雪飛 攝

【來源:臺海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澳大利亞宣布,各州在雪梨疫情爆發期間實施旅行禁令!
    邊境當局現在正在檢查是否不允許雪梨居民進入在澳大利亞最大的城市爆發冠狀病毒的情況下,澳大利亞各州和領地已經開始對雪梨居民實施入境禁令。「過去幾天的事件……令全國各地計劃併攏並在州與州之間遷移的人們感到非常沮喪和失望。」但是,他和其他人對周一報導的新病例數下降表示歡迎。新州州當局在24小時內進行的創紀錄的38,000次測試中,記錄了15種新感染,是前一天感染次數的一半。
  • 林火加劇雪梨空氣品質愈發惡劣 口罩貨架被洗劫一空
    中新網12月10日電 據澳洲新聞網報導,因林火不斷蔓延,雪梨的空氣品質不斷惡化,已經引發了口罩搶購和醫院就診的高峰。隨著天氣狀況的惡化,新州部分地區的森林火災風險將會加劇。10日,雪梨的空氣汙染程度可能進一步惡化,新州部分地區的氣溫將飆升至40度。
  • 澳大利亞-雪梨
    雪梨(Sydney),位於澳大利亞的東南沿岸,是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州的首府,也是澳大利亞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市。 雪梨擁有高度發達的金融業、製造業和旅遊業。其中,世界頂級跨國企業、國內外金融機構的總部均紮根雪梨。
  • 【澳大利亞】我眼中的澳大利亞雪梨
    2016年7月7日至8月26日,歷時50天的澳大利亞雪梨探親之旅,領略了擁有很多獨特的動植物和自然景觀的澳大利亞,留下美好回憶。1788年1月18日,由菲利普船長率領的一支有6艘船的船隊共1530人抵達澳大利亞的植物園灣(BotanyBay),當中有736名囚犯。八天後的1788年1月26日,他們正式在澳大利亞傑克遜港(PortJackson)建立起第一個英國殖民區,這個地方後來人口不斷增長而成為澳大利亞的第一大城市雪梨,這個名字是為了紀念當時的英國內政大臣雪梨(Sydney)。每年的1月26日後來成為了澳大利亞的國慶日。
  • 澳大利亞首都雪梨
    首先提出一個問題:澳大利亞和美國都是「東西兩大洋,南北無強敵」 但美國國力冠絕世界,澳大利亞為何卻只能靠售賣資源為生? (澳大利亞在地球上位置) 雪梨被稱為南半球的「紐約」,位於澳大利亞的東南沿岸
  • 澳大利亞夏時制結束 雪梨與北京時差減至兩小時
    中新社雪梨三月二十六日電(記者劉雨生)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州、維多利亞州、塔斯馬尼亞州、南澳州和首都領地從去年十一月開始實施的夏令時間,將於三月二十七日清晨結束,當地居民可多睡一個小時的懶覺,然後再起床享用早餐。  新州、維州、塔州和南澳州的居民應在凌晨三時將時鐘撥慢一個小時,而首都領地則在凌晨零時撥慢一小時。
  • 雪梨公共運輸系統戴口罩者數量銳減 引政府官員擔憂
    中新網11月6日電 據澳大利亞《雪梨先驅晨報》報導,近期,澳大利亞雪梨的公共運輸客流量持續上升,但戴口罩的乘客卻銳減,當地政府官員對此表示焦慮。
  • 澳大利亞雪梨:中小學複課
    5月25日,在澳大利亞雪梨,一名學生走進校園。 當日,雪梨所在的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州部分中小學複課。 新華社記者 白雪飛攝  5月25日,在澳大利亞雪梨,一名學生準備進入校園。 當日,雪梨所在的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州部分中小學複課。 新華社記者 白雪飛攝
  • 澳大利亞示威者敲鑼打鼓穿行商場 抗議政府強制戴口罩新規
    【澳大利亞示威者敲鑼打鼓穿行商場 抗議政府強制戴口罩新規】據澳大利亞廣播公司(ABC)報導,當地時間1月4日,一群反對戴口罩的示威者在雪梨一家購物中心內高舉牌子敲鑼打鼓。視頻顯示,幾十名示威者手舉反對戴口罩的標語牌在商場內部穿行,隊伍中還有幾名兒童。
  • 疫情期間口罩郵寄出國指南:口罩怎麼寄到澳大利亞?
    截止目前,澳大利亞累計確診新冠肺炎159例。11日,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宣布對義大利實施旅行禁令,禁令從當地時間11日18點生效。義大利公民及去過義大利的外籍人士,都將禁止入境澳大利亞,除非在第三國停留至少14天。澳大利亞國籍和永久居民,允許從義大利返回,但需接受兩周隔離。目前,除義大利以外,澳大利亞政府對中國、伊朗、韓國也實施了旅行禁令。
  • 澳大利亞疫情持續 墨爾本實施夜間宵禁
    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抗擊新冠肺炎)澳大利亞疫情持續 墨爾本實施夜間宵禁中新社雪梨8月2日電 (記者 陶社蘭)澳大利亞新冠疫情持續,2日新增確診病例近700例。當地時間7月23日,澳大利亞墨爾本,當地人戴口罩出行。 據當地媒體報導,從2日晚6時起,墨爾本開始實行第四階段限制,宵禁時間從晚上8時到早上5時,在這段時間,離家原因只能是工作、醫療和護理;購物、運動只能在離家5公裡以內的範圍;聚會僅限於兩人。警察將被賦予更多權力,以確保民眾遵守公共衛生指令。
  • 雪梨–新南威爾斯州的澳大利亞珠寶
    澳大利亞人口最多的城市,可以說是最著名和旅行次數最多的城市,位於新南威爾斯州。雪梨位於塔斯曼海沿岸的東南海岸,人口約460萬人。雪梨雖然不是澳大利亞的首都,卻是新南威爾斯州的首都,居住在這裡的人們被稱為雪梨人。
  • 澳大利亞叢林大火持續蔓延 雪梨上空煙霧瀰漫(高清組圖)
    當地時間2019年11月21日,澳大利亞雪梨,由於新南威爾斯州森林火災持續,雪梨上空被煙霧籠罩。圖片來源:視覺中國由於叢林大火繼續席捲新南威爾斯州,今天雪梨等地的空氣品質再次達到「危險」水平。海港城被濃煙籠罩,幾乎看不見海港大橋、歌劇院和雪梨塔等地標建築。新州南部和西部今天的氣溫預計將達到30~40度,消防部門在新南威爾斯州的12個地區實行了禁火令。在維多利亞州,消防部門首次發布了火災「紅色」警報,這是維多利亞州近十年來首次發布最高等級火災警報。要求維州北部部分地區的人們考慮從家中撤離。受影響地區的一些學校和早教中心今天將關閉。
  • 澳大利亞最新邊境限制引發阿德機場混亂!警察局長道歉
    新州至今仍未頒布強制口罩令引發民眾擔憂。南澳公布更嚴禁令新州入境者將接受隔離檢測根據昨日新的邊境限制,來自北海灘的人禁止入境,去過大雪梨地區的人進入南澳需隔離14天。澳大利亞酒店協會總經理伊恩·霍恩表示,目前,我們的最佳選擇是讓南澳人在這豪華酒店度周末。南澳旅遊委員會的一名女發言人表示,他們正在評估最新限制入境對預訂的影響。
  • 雪梨華人區又中招!90% 患者沒隔離!新州州長:坐公共運輸要戴口罩!
    維州口罩強制令實行第一天,墨爾本街道上戴上口罩的人們。(圖片來自SMH) 中新社·華輿訊 據微雪梨報導,新州最讓人擔心的事終於發生了。
  • 澳大利亞新規出臺後,遊泳者湧向雪梨海灘,三個小時後海灘關閉
    澳大利亞遊泳愛好者今天早上湧向雪梨東部的海灘造成該水域爆滿,然而僅僅三個小時過後,水域海灘再次關閉。據稱社會封鎖令被遊客漠視後,海灘重新開放,幾天後海灘被強制關閉。蘭德威克市的海灘,包括庫吉(Coogee),馬魯布拉(Maroubra)和克洛韋利(Clovelly),在周五因大批人群難以遵循安全的社會封鎖令而被關閉。
  • 外媒:澳大利亞遭遇「災難性」野火 雪梨周邊地區進入緊急狀態
    核心提示:報導稱,雪梨及周邊地區當日宣布進入緊急狀態,該地區的居民被警告有發生「災難性」火災危險,因為澳大利亞將面臨新一輪致命的叢林火災。儘管澳大利亞人口最多的城市雪梨目前並未受到火災影響,但該地氣溫將飆升至34攝氏度以上,且伴有強烈、乾燥的風。當地將12日大雪梨地區的火險預報評級提升至災難級別,這是自2009年實行新的火災危險評級以來,該市首次出現災難性危險評級。新南威爾斯州州長格拉迪絲·貝雷吉克利安在雪梨對記者們說:「(有關部門)將儘可能保護生命,保護財產,確保每個人的安全。」
  • 一艘從中國駛往澳大利亞貨輪出意外:40個貨櫃落海,口罩被衝上海灘
    綜合英國《衛報》、澳大利亞廣播公司(ABC)27日報導,當地時間5月24日清晨,一艘從中國寧波駛往澳大利亞墨爾本港的貨櫃貨輪途中,在雪梨東南部約73公裡處遭遇風浪惡劣天氣,40個可能裝有家用電器、建築材料和醫療用品的貨櫃從貨輪掉入海中。
  • 漂亮的澳大利亞城市雪梨
    雪梨有著人們熟知的雪梨歌劇院。有著美麗的海景。但是去雪梨旅遊或讀書之前,一定要知道以下的七個注意事項。但在澳大利亞天空的臭氧層特別稀薄,這意味著更多的太陽有害紫外線會到達地面,這會使得你被灼傷的風險也會更高。
  • 澳大利亞雪梨旅遊攻略
    雪梨簡介  雪梨——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州的首府,澳大利亞金融、交通、旅遊中心,是大洋洲及南半球最大城市和港口、世界著名的國際大都市。  雪梨位於澳大利亞東南沿海,是歐洲在澳大利亞建立的首個殖民聚落地,1788年由英國第一艦隊船長阿瑟·菲利普於雪梨灣建立。  雪梨是多項重要國際體育賽事的舉辦城市,當中包括1938年大英國協運動會、2000年雪梨奧運會及2003年世界盃橄欖球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