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健康COO谷書鋒:健康促進管理是健康險發展的關鍵

2020-12-12 妙健康

8月20日,以「新思維,新格局,新未來」為主題的2020亞洲保險科技大會在京舉辦,備受行業矚目的金革獎同時揭曉。來自保險、健康等不同維度、領域的產業鏈決策者、專家、學者匯聚一堂,共同探討保險科技如何在新環境、新政策、新市場下賦能保險產品,助力保險企業逆勢增長。

作為數位化精準健康管理平臺,妙健康集團憑藉在賦能保險行業提高控費能力、服務質量,以及營銷渠道素質提升等方面的成果,被本屆亞洲保險科技大會主辦方授予「金革獎·最佳保險科技新銳獎」。

大會上,妙健康集團COO谷書鋒就健康科技在健康險發展中,如何挖掘健康險產品的健康管理服務能力,在更多實際場景中應用,並結合妙健康集團的優秀經驗進行了深度解析。他表示,未來健康險產品的發展趨勢必然會越來越多地與健康促進型服務結合,並演化為以健康促進為主的保險保障產品形態,但在整體服務過程中,做好健康促進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融合多類型技術手段,為用戶提供切實有效的健康保障。

滿足用戶健康需要,健康促進管理是關鍵

2020年上半年,這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對保險業發展產生了深刻影響,但是在整體業績下滑的大背景下,健康險卻逆勢上揚,同比增長19.7%。數字增長的背後,是國民健康意識躍遷式增強,對於真正能夠提供健康保險保障產品的旺盛需求。這也意味著諸多經營健康險產品的企業,需要在加速健康險發展之餘,對產品所分配的健康管理以及相應的服務資源、數據管理等加速進化。

與廣大健康險市場訴求、企業科技能力加速發展訴求相對應的,是目前健康險市場中一直存在、亟待解決的問題,包括動態健康數據缺乏及應用能力較差、健康管理服務內容以促銷與醫療支付為主等等,而這些問題也成為當下健康險市場產品以短險、百萬醫療等產品為主,形式較為單一的原因。

簡而言之,當下健康險市場中的產品並不能滿足市場中用戶對健康保險保障的需要。此外,在數據積累、大數據處理等方面的欠缺,保險公司無法響應用戶個性化健康管理需求,同時也不好針對非標體人群承保所承擔的風險進行評估與管控,導致產品投入成本過大,在短險、百萬醫療等健康險紅海中陷入同質化產品競爭的泥潭。

在這樣的大市場環境下,病前預防、健康維繫等健康管理產品,已經成為保險公司為客戶提供更多風險保障的重要途徑,健康促進管理是健康險發展的關鍵。

谷書鋒認為,為消費者提供風險保障、做好經濟補償是健康險的重要功能,從健康險的發展趨勢和實際需求看,健康管理服務將在更大程度上進行拓展延伸,保險將成為主要付費方。同時,健康管理服務也反向給予健康險更多的發展空間。

通過高頻交互式健康服務的加持,妙健康幫助險企對客戶健康情況以及風險情況進行分級,並進行有針對性的健康促進管理服務,提升客戶的依從性和黏性,為險企持續提供動力。

未來,在物聯網、區塊鏈以及5G技術應用等新能力的加持下,用戶在健康管理前的體檢數據、醫療數據,在健康管理過程中的健康維繫數據將變得更加透明,這不僅更加有利於從風控、健康促進等多個維度,對投保客戶設計定製化的健康促進服務方案,真正做到為客戶提供保險保障,也為險企做到降低成本、風險可控,為長期險、慢病險等多險種設計提供可能。

從行業整體的動向上看,以健康科技為依託的保險服務平臺正在崛起。目前多數保險公司提供健康服務還是通過採購第三方平臺TPA服務,也有少數保險公司開始嘗試提升自身的健康管理服務能力,構建「線上+線下」的健康管理閉環,為消費者提供長期穩定服務。

助力行業提質增效,健康科技融入健康險

隨著移動網際網路、人工智慧、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和應用,健康險從方案制定、數據監測、數據處理到健康促進管理服務的循環實施,都需要科技能力在其中扮演關鍵的作用。保險科技、健康科技正在這個歷史重要節點中,為了讓用戶得到智能化的服務體驗,碰撞出新的火花。

妙健康自2015年成立以來,便持續在保險領域深耕細作,依託於健康科技能力,覆蓋壽險、健康險行業的保前展業獲客、保中客戶健康促進及風險管控、出險服務、保後服務維繫等場景,推出了「健康經理人計劃」、「健康促進Hi計劃」等一系列創新項目,以提升險企的客戶體驗及經營效率、降低運營成本。

傳統代理人活動量管理模式,由於獲客轉化受限,90%以上客戶保險公司幾乎沒有過多的沉澱積累。妙健康通過健康檢測+用戶私人健康管家服務的落地,可以為保險公司留存大量客戶和健康數據資源,再經過線上健管服務運營,可有效形成二次保險銷售轉化,提高代理人業績。

據谷書鋒介紹,「健康經理人」背後是妙健康依託於健康科技為行業打造的一站式解決方案。憑藉數據持續獲取(妙+)、數據處理和健康幹預(H/M平臺)核心能力,形成完整用戶健康檔案並對用戶情況進行核定分級,制定差異化的健康計劃,在管理過程中實現對用戶的動態風控。

具體來看,針對不同投保群體,保險公司可以藉助妙健康的健康管理平臺,利用成熟的大數據及數據處理能力,對用戶健康H指數情況、依從性情況M指數進行分級,篩查重疾前症或單病種,結合健康計劃、健康服務調整該部分人群的健康情況,以達到風險控制、費用控制的效果。

谷書鋒表示,隨著技術的更新,未來還可以看到一些更多更新的解決方案,融入優質產品資源、服務資源和生態資源,為健康險以及其他合作夥伴提供更專業的服務,共同促進行業發展,持續為健康中國戰略實施添磚加瓦。

相關焦點

  • 2021健康醫療產業保險峰會,健康險/健康管理平臺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商業健康險作為醫療保障制度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基本醫療保險的補充,受到了廣泛關注。專家表示,自2009年我國啟動新一輪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以來,商業健康險獲得了較快發展,但它的作用並沒有得到充分發揮,仍然具有較大發展空間,尤其正在積極與醫療、醫藥、健康管理形成深度融合。
  • 妙健康的故事:中國版的UnitedHealth 用遊戲的思路做健康管理
    然而,很多人並不知道的是,作為商業健康保險公司,聯合健康旗下的健康管理業務也是一枝獨秀,而且與其保險業務相輔相成,成為聯合健康集團的一大獨特優勢。公開資料顯示,聯合健康旗下分為健康險、健康服務兩大業務群,彼此獨立,卻又緊密配合。
  • 險企發力健康管理領域,太保領投健康科技公司妙健康C輪
    第一財經記者獲悉,近日,健康科技公司北京妙醫佳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下稱「妙健康」)完成近5億元的C輪融資,由中國太保(601601.SH,02601.HK)旗下兩家公司領投,投資金額超過4億元。參與領投的為中國太保旗下的太平洋醫療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太平洋保險養老產業投資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另一家投資方則為翕然資本。
  • 掘金AI精準健康管理,妙健康開啟未來健康
    近年來,受益於經濟水平提高,人口老齡化和健康意識的增強,大健康產業迎來發展的黃金時期。資本擁簇而至,政策持續加碼,在這樣的大趨勢下,健康管理被看作是一個十分具有潛力的朝陽行業。截至2019年年底,妙健康旗下的CWI(中國)已經相繼在線下布局四家門店,首家概念店坐落於北京怡生園,還通過與十堰市太和醫院、寧波杭州灣新區綠地健康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的合作,進一步實現落地。妙健康線上+線下的場景融合還在不斷推進,根據規劃,網際網路醫院也是的重要布局領域之一。
  • 妙健康,壹鴿科技,益高安捷分享健康管理,AI智賦服務,用戶體驗的...
    (原標題:妙健康,壹鴿科技,益高安捷分享健康管理,AI智賦服務,用戶體驗的價值,如何滿足客戶需求?)
  • 健康保險新規施行一周年,萬億級市場如何搶先布局?
    從以上發展速度和預計規模來看,健康險市場可以說前景明朗,但經歷了2011-2019年高速發展期,迅猛增長的健康險市場競爭日趨白熱化,險企們陷入愈加嚴重的同質化現象,百萬醫療、惠民保險都是一窩蜂般迅速湧入形成紅海。那麼,險企如何在高速增長的健康險市場分得一杯羹?顯然,健康管理成了險企的突破點。
  • 「太保妙健康」全新亮相,中國太保推出首款健康互動計劃
    圍繞健康管理,近年來國內險企紛紛加大投入,試圖在健康險的市場競爭中,通過附加服務來加大自身產品的附加價值,畢竟,健康險才更多體現險企的服務屬性。4月23日,中國太保旗下專業子公司太平洋醫療健康發布全新移動健康管理服務品牌「太保妙健康」。
  • 商業健康險迷局待解 太保安聯健康、平安健康如何持續盈利
    而且,健康險發展空間廣闊,《白皮書》顯示,2017年中國的健康險密度(健康險密度=健康險原保費收入/年末總人口數)為316元/人,而美國早在2013年便達到了16,800元/人,德國也達到了3,071元/人。我國健康險密度遠低於成熟市場的水平,可以說是經濟原因,或者健康意識原因。
  • 巔峰對話·健康管理丨「健康管理+保險」如何撞出火花?
    圓桌對話的主要觀點如下:湯子歐:健康險行業自身發展有一定的滯後性,導致健康管理某種程度上變成了增值服務,而現在健康管理更應該回歸到健康險風控的本質,健康險離開健康管理或健康風險管理是寸步難行的。湯子歐:健康險行業自身發展有一定的滯後性,導致健康管理某種程度上變成了增值服務,而現在健康管理更應該回歸到健康險風控的本質,健康險離開健康管理或健康風險管理是寸步難行的。向雪:從投資的角度看,「健康管理+保險」這種模式的發展前景怎樣?
  • 人保健康換將,華山履新,健康險模式變革如何破局
    人保健康蹉跎14載,正是國內專業健康險公司命運的一個縮影  人保健康由中國人民保險集團公司發起設立,其2004年5月13日獲準籌建,2005年3月31日即正式成立,發展至今已經14年時間。作為國內首家專業健康保險公司,其見證了中國專業健康險公司完整的發展歷程,其自身的發展,也因此成為國內專業健康險公司命運的一個縮影。
  • 中國康養30人論壇|妙健康CMO羅曉斌博士:探索健康管理下的康養智慧...
    論壇由中國銀保傳媒黨委書記、董事長朱進元主持,全國政協委員、原中國保監會副主席周延禮,重慶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遊賢勇、妙健康高級副總裁兼首席醫療官羅曉斌等重量級國家部委、政府官員、專家學者、企業與機構代表等齊聚該論壇,共同探討健康養老上下遊產業融合發展新模式,協同促進我國康養產業實現智慧升級。
  • 妙健康連續四年躋身未來醫療100強榜,是什麼讓它屢獲資本青睞?
    一場熱鬧的醫療健康大party在2019年末剛剛落幕,備受業界關注的年度「未來醫療100強」榜單同期盛大發布,健康科技公司妙健康再度上榜,同時還作為健康險細分領域最具潛力的企業之一,入選子榜單「健康險TPA」TOP 10。
  • 借鑑國際領先模式 打造健康管理能力
    文/夏小燕 吳淳 來源:經理人傳媒旗下《中國保險家》雜誌為了充分發揮商業健康險的保障功能和社會價值,2019年12月銀保監會等13部委發布了《關於促進社會服務領域商業保險發展的意見》。該意見中提出,商業健康保險規模到2025年要超過兩萬億元,未來六年要保持19%的年均增長率。
  • 基於5840萬用戶,妙健康發布《不健康大字典》,低頻行為如何轉化...
    根據每位用戶的行為習慣,量身制定健康行為促進計劃,從運動、營養、睡眠、心理等多個維度引導用戶改善不良行為習慣,真正幫助用戶實現所倡導的「每天100M值,健康生活每一天」的健康生活理念。  從2014年成立之初,妙健康就重點發力各類健康數據及服務的互聯互通,並於2016年初,打造出健康數據及服務開放平臺「妙+」。
  • 健康險遭遇「成長的煩惱」太保安聯健康去年虧5600萬
    與醫療機構合作不暢、行業惡性競爭、服務鏈條長、風險管理難度大是主因  ▲只有找到好的商業模式,開發優質的產品從而把市場需求激發出來轉化成業務,專業健康險公司才能為產業鏈條上各個環節的參與者創造價值  復星聯合健康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日前獲中國保監會批准籌建,這意味著繼人保健康、平安健康、崑崙健康、和諧健康以及太保安聯健康之後,國內第6家專業健康險公司即將誕生。
  • 4年融資10億,手握千萬用戶,妙健康的「保險版圖」逐漸清晰?
    在2018年底完成近5億的C輪融資後,妙健康的發展與最初相比,有了怎樣的變化?是怎樣的驅動力促使了這家公司的飛速發展,我們試圖從其業務架構進行上解構。這是孔飛在2017年接受媒體採訪時說過的一句話,彼時,妙健康的對標企業還是美國的移動健康管理平臺Welltok,而現在,妙健康已經跳出單純的移動健康管理平臺,實現了多元化的業務發展。
  • 大江大河大武漢,有仁有愛有健康,平安健康險湖北分公司正式開業
    摘要:12月7日,平安健康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分公司在武漢江岸區平安金融中心正式開業。這也是平安健康險積極響應《「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及黨的十四五規劃中發展商業醫療保險號召後繼四川、重慶、河南等分公司開設的又一家省級分公司。
  • 中國太保推出「太保妙健康」 健康管理計劃上線
    4月23日,中國太保旗下太平洋醫療健康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太平洋醫療健康」)在上海發布全新移動健康管理服務品牌「太保妙健康」。    據了解,「太保妙健康」依託專業的數據採集、數據挖掘、數據運營能力,搭建數位化移動健康管理平臺,為客戶提供「保險+健康管理」一攬子健康管理方案。
  • 保險極客6年聚焦「高頻醫療健康險」,科技賦能大健康產業生態圈
    6年來,保險極客不斷升級,不斷突破自我,與保險公司、健康管理機構、監管者一起共建大健康產業生態圈。科技賦能,引領團險行業新標準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堅定不移建設網絡強國,數位化中國,加快數位化發展,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
  • 疫情催發健康險新爆發期 市場分羹專業健康險公司或臨更大生存壓力
    當前,各險企通過拓展保險保障、贈送保險等方式實現健康險產品的積極營銷,在此基礎上,業內建議,險企可利用大數據系統,未來將特殊疫情設計為普通健康險的附加險,進行常態化管理,同時探索建立長期保障和服務機制,科學確定費率調整幅度,激發需求的同時保障險企經營。  疫情之下,健康險實現短期快速發展成為行業共識,但基於產品特性,保費規模佔比難有顛覆性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