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市民駕車從九(龍坡)永(川)高速經過雲霧山隧道時,可能想像不到,隧道正上方是一片面積6000多畝的茶場。備受茶友好評的「雲升·永川秀芽」就產自山上,12月12日,玉琳茶業創始人譚廷海在渝北區怡和路62號「雲升·永川秀芽」超級體驗館開業儀式上分享了他的制茶之道,創業之初茶場並不大,現在茶場發展至6000餘畝,當地群眾也通過土地流轉、務工等方式享受到了茶香帶來的源源不斷的回報。
笑容憨厚的譚廷海中等身材,愛茶如痴是他最大的形象標籤。譚廷海從小便與茶葉有著斬不斷的緣分,在18歲時為了分擔家用進入了一家茶廠工作,家裡要養好幾個兄弟姐妹,父親愛喝茶但是沒有多餘的錢去買成品茶葉,只能自己去山上的茶樹採摘帶回家手工製作,「只要能泡出一點茶味,便覺得很高興。」
上個世紀80年代中期,一般的人家只有在過節或參加宴會時才能泡茶喝。一次,譚廷海與朋友一起去外地賣茶,在這個過程中他發現市場中的茶葉品質參差不齊,還有以次充好的現象,他憑藉自己的工作經驗便萌生了制茶的想法。
此前,重慶市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1959年研製生產了當地的一款綠茶,1964年經國內著名茶學專家陳椽教授正式命名為永川秀芽。
譚廷海與專家、嘉賓在一起
可要想自己制茶首先要找到適合茶樹種植的地方,譚廷海從成都輾轉回到重慶四處尋找,並將目標鎖定在北緯29.9度的雲霧山脈之上,最終確定雲霧山脈的花果山。眾所周知,北緯30度一線上風景名勝頗多,也是茶葉生長的黃金緯度帶,這裡平均海拔600~800米,未經開發遠離汙染,群山環抱、山頂終日雲霧繚繞,地處亞熱帶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形態,獨特的亞熱帶季風性溫潤氣候,四季分明、春季回溫早、夏季氣溫高、降雨集中、光照充足雨熱同季,正是茶葉生長的天然搖籃。
確定種植地點、選擇雲秀一號茶樹種、成立玉琳茶業,譚廷海的制茶生涯拉開帷幕,他並不滿足於現狀,想到了成立自己的品牌。2001「雲升」牌永川秀芽誕生,並以色澤鮮嫩、滋味鮮爽、葉底鮮活享譽茶界。國際國內獲獎無數,其中包含2002年雲升秀芽、竹海萌芽在國內外名茶評比中雙雙榮獲金獎,2004年 「蒙頂山杯」國內外名茶金獎,2005年「華茗杯」國內外名茶評金獎,2010年雲升牌永川秀芽和竹海萌芽分別榮獲中國西部茶竹茶具交易博覽會金獎,2018年獲得第二屆中國國際茶葉博覽會金獎等。
在朋友們的眼中,譚廷海的成功來之不易,創業初期,山上沒有路,全靠一雙腳來回,磨爛的鞋子數量連他自己都記不清了。條件雖然艱苦,但是譚廷海有著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他讓玉琳茶業的茶葉越來越受歡迎,在業界也有了名氣。
譚廷海介紹,茶葉一年只採春季一季,通過全手工精細採摘保證鮮葉質量。春季採茶後夏季蟲子來了,茶葉被啃食只需定期割掉被啃食的茶葉,日常使用無害的黃板殺蟲,完成了順其於自然的防蟲。採用幹畜糞便和油餅等有機物混合組成優質有機肥,施肥量達到每畝一千公斤。為茶葉生長提供豐富營養的同時還能改良土壤,從源頭提高茶葉品質。玉琳茶業在「永川秀芽」標準加工工流程上,每一道工序都精心優化,秉承「以滋味為主、外形為輔」,將「永川秀芽」緊直細秀的特徵發揮得淋漓盡致。「玉琳專注生產春茶,茶葉基地不使用農藥,採用黃板、殺蟲燈等物理防治手段,自建肥料發酵床,高標準養護茶園,從根本上保證產品質量。」
作為制茶大師,他的經驗是,兩次揉捻兩次殺青的工藝,大大提高了茶葉的滋味和香氣。採用熱風10分鐘內完成快速殺青,保留住鮮葉中的營養物質,不低於100分鐘的揉捻時間,4000餘次揉捻,釋放出茶葉中的芳香物質。這個過程中,需要制茶師傅精確的操控溫度為茶葉提香,差一絲一毫都會讓一鍋茶葉糊掉。通過機器初步挑選後進行人工精細挑選,確保每一顆茶葉的質量,從 工廠衛生到茶葉品質確認到每一個細節,嚴格遵守國家標準。
多年的發展,玉琳茶業為重慶市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重慶市農業綜合開發重點龍頭企業,先後被評為「質量達標企業」、「旅遊商品定點生產企業」、 「明星企業」、「優秀龍頭企業」。在2018年中國茶葉企業公用品牌價值評估中,「雲升」品牌價值為3570.91萬元。在雲霧山上,該公司不忘社會責任,帶領了一批當地群眾通過茶葉走上了致富路。
「體驗館拋棄了傳統茶葉店單純買賣的定位,在經營上果斷轉型,服務人員全部經過標準化培訓再上崗,致力於提供更強的消費體驗感。客戶從進門到品茶到選品,每一個細節都能感受到我們的專業和品牌價值。」玉琳茶業總經理譚琳介紹,「雲升.永川秀芽」超級體驗館經營面積200平米,主營零售端「正韻」、「逸境」、「卓悅」、「萌芽」、「竹影」等產品,集銷售、品茗、會議接待、商務洽談於一體,將成為玉琳茶業與經銷商、代理商的主城區中轉站,讓雲霧山上的茶香走向更廣闊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