郟縣茨芭鎮北竹園村:休閒遊帶動群眾增收致富

2020-12-12 談田說地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 郟縣茨芭鎮的北竹園村很像陶淵明筆下描寫的桃花源。

北竹園村位於郟縣與禹州交界的東北部山區的,周圍群山環抱,植被茂密,全村共有七個自然村組成,全部分布在以魯醫河為中心的河谷兩岸,走進北竹園村,水墨畫般的鄉村風光如清風撲面而來。村內道路乾淨整潔,清代保存至今的石砌窯洞古樸靜美,皂角樹、國槐等古樹蒼翠遒勁,滿載鄉村記憶的古井保存完好......

北竹園村傳統村落的優勢明顯,2018年9月被命名為河南首批鄉村旅遊特色村。青山綠水和古民居成了寶貴的旅遊資源,從中看到商機的村民,紛紛辦起了服務遊客的農家院。茨芭鎮駐北竹園村第一書記趙建濤說:「目前建設了10家農家院,帶貧建檔立卡貧困戶37戶,176人,原來這10家農家院,其中有5家都是建檔立卡戶,通過我們搞山村旅遊,建設農家院,他們目前已經完全脫貧。」

村民馮蘭曾是該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後得益於該村旅遊發展,在村黨支部的幫助下建設農家院,目前已完全脫貧,馮蘭說:「上級幹部都幫助家裡裝修,屋子裡都是嶄新的和新的窯洞一樣,原來可黑,這我心裡也高興,人也變年輕了,越過越高興,越過越幸福。」

古村落帶給人的不僅僅是好的居住環境,也促進了經濟的發展,而經濟的發展反過來又促使村民更加重視和保護古村落,保護和傳承在這裡相得益彰。

「近年來,我鎮致力於打造『全域旅遊』茨芭品牌,形成了以國家4A級景區三蘇園為依託,精心謀劃了三條精品旅遊線路,通過發展旅遊業,帶動全鎮貧困群眾增收致富,下一步,我們將緊緊依靠茨芭鎮的旅遊資源優勢,提升旅遊檔次,創出旅遊品牌,使旅遊產業真正成為我們山鄉群眾致富的支柱產業。」茨芭鎮黨委書記黃鵬說。

相關焦點

  • 郟縣茨芭鎮扶貧山貨年集開集啦
    為探索扶貧脫貧新途徑,傳承傳統民俗文化,創新旅遊新方式,營造喜慶、祥和節日氛圍,茨芭鎮黨委政府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在該鎮省級貧困村山頭趙村組織開辦扶貧山貨年集,讓深藏於大山的綠色天然「土貨」、「山貨」,走到千家萬戶的餐桌上。 在村北廣場的舞臺上,兩個碩大的牛皮披在兩個鐵架子上,兩隻牛頭頭頂紅花擺在牛皮前面,旁邊新鮮的牛肉吸引了一大群人圍著購買。
  • 郟縣茨芭鎮:修路造梯田 植綠滿荒山
    今年以來,茨芭鎮圍繞省委提出的「建設森林河南」和郟縣縣委、縣政府確立的「綠滿郟縣」目標,以建設國家儲備林基地為載體,全民動員綠化荒山,打造生態旅遊鄉鎮。 搞規劃,奠定綠化主基調 「謀定後動,規劃先行」。
  • 郟縣茨芭鎮:技能培訓送到家門口
    近日,在茨芭鎮姑嫂寺村村部廣場,來自郟縣世紀搖籃家政服務職業培訓學校的授課教師王躍蓮向貧困或低收入村民傳授輪椅的正確使用方法。此次技能提升培訓共7天、49個學時,由郟縣人社局和茨芭鎮政府聯合舉辦,姑嫂寺村、高村、薛村等村的60餘名村民參加。培訓內容涵蓋家政保潔、老年人日常照料護理、緊急救護等,培訓後進行考試,考試合格的由縣人社局發放全國通用的技能證書。
  • 郟縣茨芭鎮:扶貧扶志兩手抓 打贏脫貧攻堅戰
    自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郟縣茨芭鎮始終把脫貧攻堅作為最大政治任務和第一民生工程來抓,以脫貧攻堅工作統攬全局,堅持扶貧、扶志相結合,通過各類扶貧措施,激發貧困群眾脫貧摘帽內生動力,確保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
  • 平頂山市郟縣冢頭鎮:小小葡萄串起致富「增收果」
    國際在線河南頻道報導:近日,在平頂山市郟縣冢頭鎮柿園村益園種植合作社的葡萄園內,累累的果實掛滿葡萄架,園主柴孝軍忙著剪枝、管護,工人們忙著除草、採摘葡萄,豐收的喜悅洋溢在他們的臉上……  之前,柴孝軍一直在家務農,靠種植小麥、大豆等傳統作物為生。
  • 郟縣茨芭鎮:吸引央視前來採訪葫蘆套老街山貨大集
    自1月16日河南郟縣茨芭鎮在葫蘆套老街舉行扶貧山貨大集以來,胡老套老街每天都車水馬龍,遊人如織,吸引周邊遊客爭相前來遊玩購買年貨。並於1月21日,吸引到中央電視臺記者前來採訪報導。上午10:00,郟縣茨芭鎮黨委書記黃鵬敲響山貨大集開集的鑼鼓,宣布當天的山貨大集正式開集,茨芭鎮扶貧紅牛代養點宏展養殖場提前準備的663公斤扶貧紅牛肉在黃書記的吆喝聲中很快被搶購一空。老街上道路兩旁布滿了山貨攤位,遊客們紛紛購買稀缺年貨。在這裡不僅能買到大山裡的新鮮年貨,還能感受農村濃厚的傳統年味。
  • 平頂山市郟縣冢頭鎮:光伏扶貧照亮群眾致富路
    國際在線河南頻道:7月6日,在平頂山市郟縣冢頭鎮天地廟村的公益林裡,村民們彎著腰在給桃樹下套種的花生鋤草,遠處一排排光伏發電板整齊排列,給這座平靜的村莊注入了新的活力。  天地廟村原為貧困村,村「兩委」幹部緊盯脫貧致富目標,積極謀劃,將光伏扶貧作為產業扶貧的重點,照亮群眾致富路。
  • 馬龍區竹園村:大莢豆拓寬群眾增收路
    掌上曲靖訊(曲靖日報特約記者 尹路倉)馬龍區納章鎮竹園村以助農增收為主線,在發展好烤菸、玉米等傳統產業的同時,結合土地、水利、氣候等資源優勢,大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探索致富新路子,積極發展甜脆大莢豆等為主的蔬菜產業,拓寬了群眾增收致富路。
  • 郟縣冢頭鎮:百畝芍藥綻放「致富」花
    映象網訊(記者 李學義 通訊員 張志丹)4月下旬,在郟縣冢頭鎮柏墳周村,百畝芍藥競相開放,農民們正搶抓農時進行施肥、除草等田間管理。豔麗的芍藥花吸引周邊遊客前來踏青觀光,更帶出一條致富的好路子。種植芍藥每畝純利潤可達7000元左右,幾年下來,他通過芍藥種植走上了致富路,還帶動了10餘戶困難群眾持續增收。芍藥種植基地實行「土地流轉+就近就業」的脫貧致富模式,貧困戶流轉土地掙租金,還能打工掙薪金。「俺們家流轉2畝地來種植芍藥花,拿到土地租金後,還可以到芍藥基地務工,賺點零用錢,生活越來越有奔頭。」柏墳周村貧困戶陳花說。
  • 套種苦瓜、豆角,下市再種草莓,郟縣堂街鎮「一村一品」帶動群眾...
    3月29日,郟縣堂街鎮石橋店村扶貧專幹陳亞鉻站在自己的草莓大棚門口說。陳亞鉻是石橋店村扶貧專幹,在做好村內扶貧工作的同時,她最經常考慮的就是如何帶動村內群眾致富。經過鎮政府的指導,陳亞鉻決定發展草莓、苦瓜種植。由於疫情原因,今年的草莓銷售受到了影響,陳亞鉻就利用抖音、微信等渠道開展線上宣傳,打造成了「網紅草莓園」。
  • 郟縣堂街鎮:紅牛化身群眾致富「金牛」
    5月12日上午,郟縣堂街鎮關莊村五保貧困戶李青海在該村建設的宏潤紅牛養殖場裡一邊餵牛一邊說。「我們的養牛場是今年剛建好的,可以同時容納存欄100頭牛。現在是試養階段,目前存欄紅牛20頭,把我們村的貧困戶都吸納到牛場就業,等第二批牛運回來,我們還會吸納附近幾個村的貧困戶來牛場就業,增加他們的收入。」該村黨支部書記趙紅衛說道。
  • 大竹園村:名茶香飄致富路
    近年來,依託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大竹園村著力打造「茶文化」,打響「茶名片」,茶香為這裡的村民鋪起了一條致富路。鄉村振興讓老鄉的口袋鼓起來走進大竹園村,映入眼帘的就是漫山的竹林和茶園。「據老一輩人說,大竹園應起於唐宋時期,因山上遍地的竹林而得了這個名字。」大竹園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翟恩春說。
  • 郟縣:紅牛變成村集體和群眾的致富「金牛」
    5月12日上午,郟縣堂街鎮關莊村五保貧困戶李青海在該村建設的宏潤紅牛養殖場裡一邊餵牛一邊說。「我們的養牛場是今年剛建好的,可以同時容納存欄100頭牛。現在是試養階段,目前存欄紅牛20頭,把我們村的貧困戶都吸納到牛場就業,等第二批牛運回來,我們還會吸納附近幾個村的貧困戶來牛場就業,增加他們的收入。」該村黨支部書記趙紅衛說道。
  • 【媒體聚焦】惠水:發展龍鬚菜種植帶動群眾增收致富
    今年以來,擺金鎮在立新村已種植400畝龍鬚菜的基礎上,又帶動周邊擺金、長新、甲浪和花廠四個村種植了1190畝龍鬚菜。目前,全鎮龍鬚菜連片種植面積接近1600畝,平均每年以項目投入資金的7%給建檔立卡戶進行分紅,不斷帶動群眾增收致富。去年,龍鬚菜分紅11萬餘元,惠及64戶建檔立卡戶,預計今年將實現52萬餘元的分紅,惠及435戶建檔立卡戶。
  • 春天有花、秋天有紅葉的郟縣茨芭鎮空山洞村:你確定不來遊一遊嗎?
    河南日報農村版訊(記者丁需學 通訊員李世旭)3月20日,郟縣茨芭鎮空山洞村馬頭崖下的山坡上,村民劉國庭和另外幾個村民正用水管給新栽的馬尾松澆水。一道道梯田裡,新栽的小樹綠意盎然;明媚陽光下,運水車在空曠的大山裡不斷穿梭。「咱山裡栽樹不容易,得多澆些水才能保證樹成活。」劉國庭說。
  • 扎染文創產品為媒 帶動群眾致富增收
    2020年,通過線上和線下平臺,他們公司的粗布實現近140萬元的收益,在帶動群眾致富增收的同時,也提高了文創產品的知名度。目前鄠邑區規模以上文化企業有19家。這些文化企業不僅發展了具有深厚歷史底蘊的地域特色文化,同時也帶來全新的經濟活力。
  • 促進旅遊業發展 帶動群眾增收致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巴音郭楞...
    促進景區生態環境保護與當地牧民增收良性互動。  (二)保景富民,旅遊帶動致富。通過發展特色產業、重視旅遊發展,擴寬牧民增收渠道,實現了牧民增收和村集體經濟壯大。和靜縣積極組織當地農牧民參與劇目拍攝,充當群眾演員。
  • 大全村發展鄉村產業促振興 帶動大批群眾增收致富
    雲浮日報訊 (記者 梁湛華) 記者近日在鬱南縣千官鎮大全村採訪時了解到,在脫貧攻堅工作中,該村在市委統戰部等單位的幫扶下大力調整產業結構,發揮產業「造血」功能,帶動大批群眾增收致富。實施精準脫貧,產業扶貧是關鍵。
  • 連莊鎮:發展特色農業 帶動村民增收致富
    連莊鎮:發展特色農業 帶動村民增收致富 2020-12-25 16: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坐黃包車、喝摔碗酒、吃餄餎宴、看打鐵花:這個五一,郟縣茨芭鎮山...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張建新 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 王冰珂 通訊員 李世旭推石磨、坐花轎、喝摔碗酒、坐黃包車、觀戲迷擂臺賽……5月1日,郟縣茨芭鎮山頭趙村一連串民俗活動吸引遊客從四面八方趕來,老街上、戲臺前、廣場裡到處都洋溢著歡樂的氣息,好不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