郟縣茨芭鎮扶貧山貨年集開集啦

2020-12-18 人民網河南頻道

歲末將至,年味漸濃。1月25日是農曆的臘月二十,郟縣茨芭鎮山頭趙村的古街年集上,人來人往,熱鬧非凡。山民們養的山羊、土豬、柴雞、紅牛,山裡的野菜、柴胡、山核桃,手工製作的柿子醋、蠍子酒、紅薯粉條等各樣山貨、食材、藥材等,紛紛亮相在古街兩旁的攤位上。前來趕集的人們大包小包地提著買來的山貨,擁擠在攤位前,一個個笑容滿面,喜氣洋洋。

為探索扶貧脫貧新途徑,傳承傳統民俗文化,創新旅遊新方式,營造喜慶、祥和節日氛圍,茨芭鎮黨委政府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在該鎮省級貧困村山頭趙村組織開辦扶貧山貨年集,讓深藏於大山的綠色天然「土貨」、「山貨」,走到千家萬戶的餐桌上。

在村北廣場的舞臺上,兩個碩大的牛皮披在兩個鐵架子上,兩隻牛頭頭頂紅花擺在牛皮前面,旁邊新鮮的牛肉吸引了一大群人圍著購買。這兩頭剛剛被屠宰的紅牛是郟縣瑞寶紅牛養殖公司幫助山頭趙村貧困戶養殖的。為了幫助貧困群眾早日脫貧,茨芭鎮積極實施紅牛帶富策略。2018年9月,在郟縣首屆豐收季活動上,茨芭鎮現場為10戶貧困戶發放10頭扶貧紅牛。在本次山貨大集上屠宰出售紅牛,就是這10頭紅牛中的兩頭。據介紹,僅一頭成年紅牛,就可以給貧困群眾帶來1萬餘元的收入。

山頭趙村是國家級傳統村落,還是國家級歷史文化名村,同時也是茨芭鎮10個重點貧困村之一。近年來,該村藉助國家傳統村落項目資金,在村中修建了文化廣場和戲樓,並對村內古建築趙氏祠堂、奶奶廟、東西寨門進行了維修,成功的把自己打造成了茨芭鎮鄉村旅遊中的一張亮麗的名片。2018年9月下旬,在山頭趙舉辦了為期三天的「中國農民豐收節暨郟縣首屆豐收季」活動。2019年1月10日,更是吸引了CCTV—7《美麗中國鄉村行》欄目組,前來拍攝《豐收中國過大年》盛況,吸引了周邊縣市數萬名遊客。

本次年集活動從1月25日開始,將一直持續到31日。為增加節日氣氛,該村在年集上還安排有打銅器、秧歌舞、竹馬旱船、等演出活動,晚上還有打鐵花表演,為前來趕集的群眾們獻上精彩的民俗演出。

「近年來,我們通過創新發展思路,成功舉辦了山貨大集、桃花節、豐收季、《豐收中國過大年》等活動,樹立了茨芭鎮特色文化旅遊產業形象。這次扶貧山貨年集活動作為一個平臺,可以讓山區貧困群眾的山貨與市場實現很好的對接,同時還能展示我們鎮豐厚的文化底蘊,為實現精準扶貧、鄉村振興打下堅實基礎。」茨芭鎮黨委書記黃鵬說。

據了解,該鎮還將於2月5日至19日,即農曆大年初一至十五,在山頭趙村舉辦為期十五天的精彩「大年廟會」。(郟縣縣委宣傳部 齊飛供稿)

(責編:常力元、慎志遠)

推薦閱讀

河南大周:架子車拉來的"金屬王國"  到底是什麼魔力改變了大周、成就了大周?讓我們穿越時光隧道,尋找小鎮40年來的發展「密碼」……【詳細】

河南:如何從中原糧倉到國人廚房  中原熟天下足。河南常年種小麥8000萬畝以上,產量佔全國的1/4,與小麥相關的規模以上企業1700多家。然而,一個問題始終困擾河南,怎麼既保糧食穩產,又促農民增收?……【詳細】

相關焦點

  • 郟縣茨芭鎮:吸引央視前來採訪葫蘆套老街山貨大集
    自1月16日河南郟縣茨芭鎮在葫蘆套老街舉行扶貧山貨大集以來,胡老套老街每天都車水馬龍,遊人如織,吸引周邊遊客爭相前來遊玩購買年貨。並於1月21日,吸引到中央電視臺記者前來採訪報導。上午10:00,郟縣茨芭鎮黨委書記黃鵬敲響山貨大集開集的鑼鼓,宣布當天的山貨大集正式開集,茨芭鎮扶貧紅牛代養點宏展養殖場提前準備的663公斤扶貧紅牛肉在黃書記的吆喝聲中很快被搶購一空。老街上道路兩旁布滿了山貨攤位,遊客們紛紛購買稀缺年貨。在這裡不僅能買到大山裡的新鮮年貨,還能感受農村濃厚的傳統年味。
  • 郟縣茨芭鎮:扶貧扶志兩手抓 打贏脫貧攻堅戰
    自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郟縣茨芭鎮始終把脫貧攻堅作為最大政治任務和第一民生工程來抓,以脫貧攻堅工作統攬全局,堅持扶貧、扶志相結合,通過各類扶貧措施,激發貧困群眾脫貧摘帽內生動力,確保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
  • 賞紅葉美景,逛山貨大集……郟縣這個小山村成了「網紅村」
    大河網訊(記者 蔡長偉 通訊員張鴻雨 李世旭)10月23日,郟縣茨芭鎮空山洞首屆紅葉節盛大開幕,上萬名群眾參加了開幕式。秋風送爽秋意濃,層林盡染霜葉紅。當天,該村新擴修的入村道路,一輛輛汽車排成長龍,來自四面八方的遊客興高採烈地在山上漫步拍照、賞紅葉美景,逛山貨大集、看文藝演出,拍抖音視頻。昔日默默無聞的小山村一下子變成了「網紅村」。
  • 郟縣茨芭鎮:技能培訓送到家門口
    近日,在茨芭鎮姑嫂寺村村部廣場,來自郟縣世紀搖籃家政服務職業培訓學校的授課教師王躍蓮向貧困或低收入村民傳授輪椅的正確使用方法。此次技能提升培訓共7天、49個學時,由郟縣人社局和茨芭鎮政府聯合舉辦,姑嫂寺村、高村、薛村等村的60餘名村民參加。培訓內容涵蓋家政保潔、老年人日常照料護理、緊急救護等,培訓後進行考試,考試合格的由縣人社局發放全國通用的技能證書。
  • 郟縣茨芭鎮:修路造梯田 植綠滿荒山
    近日,在郟縣茨芭鎮北部的西蛇山上,七八臺挖掘機正在開挖梯田;山腰裡,兩臺挖掘機在擴修道路;遠處的道路旁,幾個農民正在為新栽的行道樹進行塗白;山路上下的梯田裡,新栽的馬尾松樹苗迎風搖晃,翠綠的枝葉把冬日的荒山裝扮得格外好看
  • 春天有花、秋天有紅葉的郟縣茨芭鎮空山洞村:你確定不來遊一遊嗎?
    河南日報農村版訊(記者丁需學 通訊員李世旭)3月20日,郟縣茨芭鎮空山洞村馬頭崖下的山坡上,村民劉國庭和另外幾個村民正用水管給新栽的馬尾松澆水。一道道梯田裡,新栽的小樹綠意盎然;明媚陽光下,運水車在空曠的大山裡不斷穿梭。「咱山裡栽樹不容易,得多澆些水才能保證樹成活。」劉國庭說。
  • 郟縣茨芭鎮北竹園村:休閒遊帶動群眾增收致富
    郟縣茨芭鎮的北竹園村很像陶淵明筆下描寫的桃花源。 北竹園村位於郟縣與禹州交界的東北部山區的,周圍群山環抱,植被茂密,全村共有七個自然村組成,全部分布在以魯醫河為中心的河谷兩岸,走進北竹園村,水墨畫般的鄉村風光如清風撲面而來。村內道路乾淨整潔,清代保存至今的石砌窯洞古樸靜美,皂角樹、國槐等古樹蒼翠遒勁,滿載鄉村記憶的古井保存完好......
  • 坐黃包車、喝摔碗酒、吃餄餎宴、看打鐵花:這個五一,郟縣茨芭鎮山...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張建新 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 王冰珂 通訊員 李世旭推石磨、坐花轎、喝摔碗酒、坐黃包車、觀戲迷擂臺賽……5月1日,郟縣茨芭鎮山頭趙村一連串民俗活動吸引遊客從四面八方趕來,老街上、戲臺前、廣場裡到處都洋溢著歡樂的氣息,好不熱鬧
  • 喝摔碗酒、看打鐵花七萬餘人到河南郟縣過「五一」
    國際在線河南頻道消息:2019年「五一」期間,平頂山市郟縣茨芭鎮山頭趙村每晚的打鐵花現場都是人山人海、水洩不通,約2500平方米的現場每晚集聚有3000多人。來自鄭州的遊客王敏說:「我就是衝著打鐵花來的,果然不虛此行。」
  • 平頂山市郟縣教育體育局:努力將郟縣打造成飛行員後備人才基地
    國際在線河南頻道報導:近日,平頂山市郟縣教育體育局被河南省教育廳授予「2019年海軍青少年航空學校招生工作先進單位」榮譽稱號。  近年來,郟縣教育體育局堅持「聚焦主業」,大力推行「五育」並舉、「普及+特色」的育人模式,全縣基礎教育教學質量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實現了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該局每年都組織全縣初中文化成績優異的學生,通過中招考試提前批次參加空軍、海軍青少年航空學校招生選拔。2017年至今,郟縣新城中學、第一實驗中學、三立學校、茨芭鎮初中累計有16名學生分別被空軍、海軍青少年航空學校錄取。
  • 郟縣東姚村大廟探究
    郟縣茨芭鎮東姚村位於茨芭鎮東3公裡,為姚姓人聚居之地。全村有姚姓人口1070人,該村北依道教聖地蓮花山,緊鄰三蘇園景區,為蓮花山和三蘇園南大門,南去不遠為郟縣八景之——汝水秋聲。2017年,東姚村被命名——最美麗鄉村。
  • 郟縣空山洞將舉辦首屆紅葉節
    10月9日上午,郟縣茨芭鎮空山洞村外的山坡上,一臺鏟車正在清理碎石。空山洞村位於郟縣茨芭鎮西北部,這裡群山環繞、林深葉茂,風景優美。
  • 郟縣九旬老翁制刀傳3代,人稱"胡二刀",顧客跑幾十裡來買
    郟縣94歲老人胡海濱,從小在父親那裡學習制刀技術,然後傳給自己的兒孫。老人的兒子稱,老爺子所鍛打的刀具及農具是一絕,被人稱為"胡二刀",有顧客跑幾十裡路來買刀。如今"胡二刀"鍛造技藝已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3月4日,在郟縣茨芭鎮齊村,62歲的胡橋定和兒子胡陽傑有節奏的敲打著剛出爐的熱鐵,坐在不遠處不時指點的耄耋老人,是94歲的胡海濱。
  • 菸草部門1.2億元援建平頂山市郟縣菸草重點水源性工程
    近日,平頂山市郟縣茨芭鎮齊村菸農胡現民說。  胡現民所說的廣闊渠,屬於菸草部門援建的郟縣菸草重點水源性工程項目。  據平頂山市菸草專賣局(公司)生產科科長李俊營介紹,郟縣菸草重點水源性工程項目於2011年列入平頂山市水利局「十二五」規劃,並經縣、市及省水利廳層層審批。該項目總投資約1.4億元,其中菸草部門援建資金1.2億元。
  • 【郟縣茨芭齊村】崇慶古堡藏兵洞,見證亂世風雲
    郟縣茨芭鎮齊村是中國傳統古村落,北面緊靠山崗,三面有寨溝環繞,東西兩座小峨眉山綿延至此,現仍然保存著連片傳統民居舊宅、古寨、古井、關帝廟、青石甬道等遺址。那猶如迷宮的地下藏兵洞,見證著亂世風雲,訴說著昔日滄桑歷史。
  • 郟縣人居環境改善和傳統村落保護「齊步走」
    村內道路乾淨整潔,街頭小遊園花團錦簇,青磚灰瓦的民居古樸靜美,皂角樹、國槐等古樹蒼翠遒勁,滿載鄉村記憶的轆轤古井保存完好……近年來,郟縣堅持以新發展理念為指導,不斷加大農村基礎建設投入,積極推進鄉村環境整治,同時全面加強傳統村落的有效保護與利用,做到人居環境改善和傳統村落保護「齊步走」,實現傳統村落的可持續發展,紮實推進美麗鄉村建設。
  • 「會展扶貧」助力「山貨」出海
    廣州海關所屬廣州會展中心海關副關長鄧強表示:「今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海關推出『平臺搭建、政策支持、通關便利』組合拳,創新打造『會展扶貧』新模式,希望結合海關職能和會展業務特色優勢,推動消費扶貧、精準扶貧等措施落到實處。」廣州海關所屬廣州會展中心海關關員調研扶貧農產品展銷情況,支持企業拓展海外市場。
  • 平頂山市郟縣非遺傳承人齊春光:一個泥塑家族的藝術傳承
    近日,平頂山市郟縣非遺傳承人齊春光指著一個一尺來高的泥像笑著說。  今年55歲的齊春光是郟縣茨芭鎮齊村人,作為平頂山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郟縣泥塑彩繪技藝的傳承人,他自幼跟隨父親學習泥塑,初中畢業後又隨父親在全國各地包工程塑泥像,至今已經四十多年了。從齊春光父親這一輩算起,齊家已有三代人從事泥塑事業,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泥塑世家。
  • 河南郟縣公務員日出千萬續:官商雙重身份遭疑
    原標題:「如果做官,就要跟企業撇清關係」  近日,有網友發帖稱,自己撿到一個檔案袋,袋中銀行帳戶過帳資料顯示,戶主薛國強從2006年6月至2011年3月,在農信社帳戶交易814次,其中單日最大交易額達1000萬元,一日數百萬元、數十萬元的交易額度有多次。網友還發現,薛國強系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的公職人員,網友質疑其「日出千萬」收支的合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