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花開了》
一、說教材
《油菜花開了》是小學科學四年級下冊「新的生命」單元第一課。本課安排了三個活動:觀察一棵油菜;觀察一朵油菜花;觀察一棵油菜的花。從這三個活動內容的安排我們可以看出,這節課是按照從整體到部分的觀察順序來設計的,內容由表及裡,由淺入深。先觀察一棵油菜,然後以最能吸引學生注意的「花」為研究載體,自然過渡到對油菜花的構造和生長過程的探究。本課內容既是本單元學習的引子,又要為後面幾課的學習奠定知識基礎和情感基礎。
根據以上對教材的分析和新課改的要求,我確定了如下的三維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開花植物花的構造組成;「十字花科」植物的特點。
能力目標:能用解剖的方法輔助觀察花的各部分組成及特點;在觀察的基礎上,能預測植物未來的生長。
情感目標:激發學生研究植物的興趣,培養學生愛護生命、珍惜生命的意識。
根據教材內容和教學目標,我把本課的教學重點確定為學會觀察油菜花各部分的構造。
依據學生的身心發展和認知結構,我將本課的教學難點確定為學會使用鑷子解剖植物,了解油菜花各部分的名稱。
二、說學情
學生在生活中接觸過大量的花卉,不少同學也見過油菜花,但他們對油菜花的認識是大量的感性認識:顏色如何、漂不漂亮等。他們對油菜花的構造和生長過程的認識並不清晰,對油菜花各部分的名稱並不清楚;雖然有一定的動手操作能力,但是對精確的解剖一朵花並不能很好的操作,是需要在課堂上重點解決的。
三、說教法
在教學活動中,我力求把教學內容轉化成學生從內心想探究的活動,融入多種教學手段,讓學生分組合作、大膽交流,並根據實際情境和學生的特徵即興發揮。
四、說學法
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能運用的解剖的方法輔助觀察;能用分類、總結的方法,記錄觀察結果,掌握觀察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