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田的混動系統普及率越來越高,當中高價位的車型都已經完成了普及之後,混動系統勢必將向更低級別的車型「動手」。這次本田直接把混動丟給了凌派,看似合理的背後,卻有著藏不住的暗湧。
凌派本來是個什麼樣的車?
說起凌派,大家應該都非常熟悉,這是一款本田專為中國市場研發的車型,目前已經發展到了第二代,但兩代車型採用了一脈相承的做法,基於A0級車的平臺,做出B級車的空間,坐著還挺舒服。為了盡顯高貴氣質,頭尾燈大大的,鍍鉻件亮亮的,然而外觀比例失調,可是價格卻不貴,好像買到就是賺到。
不過,現售的第二代凌派,採用了一款1.0T三缸渦輪增壓發動機,就銷量而言,凌派可能是唯一一款從四缸發動機換成三缸發動機之後依然能在市場上穩如老狗的車。消費者對三缸機的抗拒似乎並沒有體現在本田這裡,隔壁的通用、福特可是吃了大虧。
也許是本田「買發動機送車」的優良傳統讓消費者覺得本田的三缸它跟別人不一樣。
是的,的確不一樣,雖說動力水平沒啥問題,但本田為了減輕發動機的自重和慣量,竟然把三缸機必備的平衡軸去掉了。
後果就是:運轉質感猶如拖拉機,開起來就像個搖滾巨星,又吵又震。再加上祖傳的本田底盤隔音水平,對凌派的好印象幾乎全都只能停留在靜態層面。
可是為什麼還能賣得那麼好?要麼就是買凌派的人籤購車合同之前都不試駕,要麼就是"搖滾範兒"也無妨,反正空間大。
總之,目前在售的第二代凌派在10~13萬的價位區間裡屬於泥石流般的存在,優缺點異常分明,某種程度上是一款很極致的車。
特供車,非特供混動
國六排放法規實施之後,廣汽本田家族的GK5飛度停產,鋒範也基本進入了退市的狀態,在新一代飛度到來之前,廣汽本田最便宜的車就是凌派了。而廣本正要對這款最便宜的「廣本」施加神術——i-MMD混動系統,官方名稱叫做凌派銳·混動。
如果是對日系車,尤其是兩田混動車知根知底的同學,大概知道在日本市場,他們早已把混動技術下放到一些小型車甚至微型車上了。
對於本田來說,我們熟悉的i-MMD屬於中間等級的混動系統,而本田前期發源的混動系統共有三種,分別是SPORT HYBRID i-DCD、SPORT HYBRID i-MMD和SPORT HYBRID SH-AWD,它們分別適用於小、中、大型車上。
但隨著車型的更新迭代發展,這三種混動系統最終存留下來的將會是中間級別的i-MMD系統,主要是因為i-MMD能將結構、效率以及成本等因素兼顧得比較好。我們在這款基於小型車平臺研發的凌派身上,見到的也是i-MMD系統。
i-MMD我們也都比較熟悉了,在中低速工況下可以理解為一種增程式電動車,發動機不直接驅動車輛,只作為發電機來為電機或電池輸出能量,只有在速度較高的時候,發動機才會通過一個固定齒比來提供直接的動力。
目前本田在中國市場已經推出的i-MMD混動車型清一色都是2.0L的i-MMD,對於凌派這款車來說,搭載基於2.0L發動機的i-MMD混動系統顯然不現實,所以改用1.5L的i-MMD混動系統。
這個發動機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L15B,也就是曾搭載在GK5飛度身上的那副131馬力的神機,不過本田對其進行了一定幅度的修改以適應混動系統的需求,例如加入阿特金斯循環,活塞表明的形狀優化等,最終使得這款發動機的最大熱效率達到40.5%,最大功率下調至109馬力。
而電機有131馬力的最大功率,系統最大功率則為154馬力,綜合工況油耗為4.0L/100km。想必大家對這套1.5L i-MMD混動系統還比較陌生,可能會潛意識地認為這是一套專為中國特供車準備的特供混動系統。
實則非也,在車轍君期盼本田引入中國市場已久,卻一直沒有任何消息的車型上,搭載的正是這一套系統,這款車是第三代Insight。
其實Insight可以看作是高級版思域,在海外市場定位於思域和雅閣之間,但更接近於思域,其特點就是搭載了這套1.5L i-MMD混動系統。
車轍君此前的臆想就是廣汽本田來引入這款車型,一來可當作是廣本版的思域,二來又可以把這套定位比2.0L i-MMD低一點的1.5L i-MMD混動系統帶來中國市場。
然而本田必然是比我們更精明,直接把這套混動系統放在了中國特供的凌派身上。在凌派之後,這套1.5L i-MMD大概率會迅速擴散至其姊妹車型東本享域,以及繽智和XR-V等車型上。
看到1.5L的基礎排量,大家可能又會聯想到新一代飛度的e:HEV混動版本。的確,在排量乃至發動機型上是一樣的,但為了滿足進一步小型化的需要,第四代飛度e:HEV混動版本發動機最大功率為更小的98馬力,電機也縮減至109馬力,不過發動機的最大熱效率依然維持在40.5%。
新一代飛度的混動系統與凌派這套在硬體上還是存在不少區別的,所以千萬別以為凌派混動版本是為了飛度e:HEV鋪路。
混動加持,bug消失?
本田將1.5L i-MMD混動系統放在凌派身上,可以解決很多問題,而且不太需要帶來新的問題。
首先,1.5L發動機的四缸結構比起汽油版凌派的1.0T三缸,那是先天優勢,拖拉機的震動與噪音終於可以跟凌派說再見了。其次,汽油版1.0T發動機動力輸出的不線性,響應的不及時,這兩個缺點,在混動版身上反而會變成電機靈敏且線性的響應,而且系統綜合功率最大可達151馬力,動力的水平自然也會比122馬力的1.0T要好。
其實汽油版凌派最大的bug也就是動力總成了,換了這套i-MMD混動,可以說把最主要的bug給修復了。
當然,如果你要說凌派這比例失調的外觀也是個bug,那可能是對於你個人來說是bug,雖然車轍君也還是覺得凌派的外觀實在是難以描述,不過看到凌派在市場上的表現,也說明了它的外觀設計還是符合一大批人的口味。所以這個就不算是bug了,再加上凌派混動版本的高配車型會用上17英寸的輪圈,視覺上會略微協調一些。
混動版本還會帶來一些重量分布方面的變化,因為要放置電池嘛,混動版凌派的電池將會放在後懸架的上方,所以本田將對混動版凌派的懸架進行重新設定,至於實際療效如何,能否呈現出比汽油版更好的底盤質感,那就等日後試駕了再下定論。
同樣的,由於重量提升,本田也針對性地增加了一些結構部件來提升車架安全性。由於混動版本存在純電行駛的工況,因此純電工況下的NVH表現、發動機啟動/關閉的動作、以及發動機介入驅動車輛時的NVH表現,都會是凌派新的考題。
本田的工程師想盡一切辦法來減少混動版本對乘坐空間的侵蝕,他們的確也做到了,車廂內的乘坐空間相比汽油版並沒有受到影響。不過在後備箱方面,還是難免出現一點點不同。主要體現在後備箱地臺的高度上,混動版會略高一點,由此影響後備箱的總容積。
不過對於凌派來說,這也不是個大問題,因為汽油版凌派本身有著561L的超大容積,優勢在於深度和寬度的表現。本田暫未公布混動版凌派的後備箱容積,但由於深度和寬度的表現沒有受到太多影響,所以在實際使用的時候,只要不是那種要把後備箱堆滿的情況,用起來跟汽油版不會有太大的區別。一向善於挖掘空間利用率的本田表示:我傷得起。
那麼,賣多少錢?
本身作為最便宜的「廣本」,混動上身之後會不會貴很多?目前汽油版凌派的售價區間為9.98萬元~13.98萬元,市場上也有一定的優惠。近期網絡上有消息曝光凌派混動版預售14萬元起。
那麼車轍君來分析一波,以本田的傳統,混動版相比汽油版不會貴太多,例如雅閣和皓影,配置相近的混動版指導價大約比汽油版貴2萬元左右,而凌派汽油版自動擋車型的起售價在10.98萬元,再加上廣汽本田一向喜歡推出低配車型,所以凌派混動版最終起售價在13萬元左右是合理的。
結合曝光的14萬起的預售價,通常正式價格會比預售價要低1萬左右,因此13萬左右的真實起售價對凌派混動版來說的確是很有可能出現的。
那就要看看相比對手有沒有優勢了,顯然,豐田在中國市場的緊湊型車領域布局混動系統比本田要早得多,從前人們想買一輛混動A級車,那只有選豐田。雷凌雙擎的起售價為13.38萬元,而卡羅拉雙擎則為13.58萬元。如果最終凌派的起售價能低於13萬元整,那麼在價格上的確也有優勢。
最後的問題就在於產能是否足夠了。廣汽本田皓影混動版此前就一直出現一車難求的狀態,據說現在訂車要等到8月份,也就是要等3個月,其中原因我們外界無從知曉,但這讓我們對廣汽本田的混動車型產能提出了一個疑問。由於這套1.5L i-MMD是第一次出現在國產本田車型上,所以也進一步增加了產能方面的疑問。
但不管怎麼說,廣汽本田推出凌派混動版,大概率會讓凌派的產品力大幅提升,也會給豐田的卡羅拉雙擎、雷凌雙擎帶來一定的衝擊。消費者選擇面更廣了,那肯定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