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氣候協定》的目標能實現嗎?按下「綠色開關」需要你!

2020-12-15 海外網

2020年12月12日是《巴黎氣候協定》達成5周年紀念日。這份協定的主要目標是要將本世紀全球平均氣溫上升幅度控制在2攝氏度以內。上周,由多國氣候變化研究專家組成的「氣候行動追蹤組織」發布報告稱,目前看來,到本世紀末,人類的確有望通過行動接近或實現《巴黎氣候協定》提出的核心目標。

這可以說是在2020年,地球人聽到的一個難得的好消息。

12月12日,全球首個通過「淨零碳排放法案」的主要經濟體英國,宣布到2030年,其碳排放量要比1990減少68%,比之前承諾的53%有了大幅提高。

英國能源與氣候情報主管 布萊克:(在這方面)英國已領先於大多數國家,比歐盟的承諾更加有力,比美國和澳大利亞所做的都要多。

為實現「碳中和」目標,英國每年需在減排項目上投入約500億英鎊,但在未來十年,這些減排項目也能讓英國在能源消耗方面節約180億英鎊。

德國氣候學家 霍恩:(接近核心目標的)趨勢非常明顯,我們正在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國家,嚴肅認真地對待(氣候變化)問題,並設定了十分具有影響力的目標。

2020年9月,在第75屆聯合國大會上,中國向國際社會作出承諾:到2030年前,力爭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到2060年前力爭實現碳中和。

《華盛頓郵報》認為:在目前110多個作出碳中和承諾的國家中,中國的承諾意義深遠,影響最大,實現這一承諾可在本世紀末令全球升溫減少約0.3攝氏度。

自然資源保護協會亞洲總監 費楠茉:中國的(碳中和)承諾為國際氣候談判提供了強大動力,也令中國國內的政策有所改變,我們可以看到(中國)每個部門、每個公司、每個國有企業、每個研究機構現在必須將氣候變化,與碳中和承諾考慮在內。

「碳中和」並非「零」碳排放,而是允許排放適量二氧化碳,但同時要通過節能減排等行動抵消在一定時間內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從而實現「淨零碳排放」,即「碳中和」。

和絕對的零碳排放相比,「碳中和」較少受限於經濟發展,對於發展中國家而言是更具現實意義的目標。

發展新能源,是中國實現碳中和目標的重要手段。

全球風能理事會(GWEC)發布的《2019年全球風能報告》顯示,2019年,全球風力發電發展迅速,其中中國新增風力發電站數量居於首位,佔全球新增總量的43%。據《華爾街日報》報導,到今年10月底,中國已成為擁有太陽能發電站和風能發電站最多的國家。

自然資源保護協會亞洲總監 費楠茉:現在(中國)已成為全球領先的可再生能源生產商、投資者和消費者。現在,全球三分之一的太陽能電池板、三分之一的風力渦輪機都在中國,中國擁有全球一半的電動小汽車,以及全球98%的電動公交車。

據國際能源署統計,截至2018年末,中國的可再生能源發電量佔總供電量的26.73%。但據清華大學氣候變化研究院的測算,要在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目標,中國的可再生能源發電量佔比至少要達到90%。

在中國作出「碳中和」承諾後,日本和韓國也作出了在本世紀中葉實現「碳中和」的承諾。

日本首相 菅義偉:政府將會竭盡全力達成綠色社會,具體目標是在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讓日本成為淨零碳排放國家。

11月6日,日本首架使用可持續航油的「綠色」航班從東京羽田機場起飛,該航班由全日空航空公司執飛,採用由芬蘭公司供應的、從食物垃圾中提煉出的可持續航油,成功飛越太平洋,抵達美國德克薩斯。之後,全日空航空公司宣布將於2023年開始使用可持續航油。

可持續航油,被視為航空業減少碳排放的關鍵,但與傳統航空燃油相比,可持續航油產量少、價格高。據彭博社報導,目前全球可持續航油年產量為4千萬升,僅佔全球航油市場的0.015%,價格則相當於傳統燃油的3到4倍。

2020年11月28日,上海浦東機場。一架由法蘭克福飛來的波音777貨機,完成了德國漢莎航空公司的首次「碳中和」貨運航班飛行。

 

漢莎貨運集團董事長 格伯:這趟航班的特別之處是可以做到碳中和。作為全球首個碳中和貨運航班,這無疑是一個裡程碑。

該航班往返行程都使用由動植物油脂製造的可持續航油,比使用傳統航油減少了約80%的碳足跡,而剩餘的20%碳足跡將通過植樹造林進行抵消,從而實現碳中和。

漢莎航空表示,將在2021年嘗試在中歐航線定期執飛「碳中和」航班,但目前尚未給出航班執飛表。

迄今為止,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國際社會作出的最大努力便是由186個國家與地區參與的《巴黎氣候協定》,110多個國家作出了在本世紀中葉實現「碳中和」的承諾。

但碳排放累計總量位居全球第一的美國,對於《巴黎氣候協定》的態度卻是忽退忽進。

川普:美國將退出巴黎協定,重新開啟煤礦,開始新的海上油氣租賃計劃。

自2011年至2017年6月,川普在推特上至少115次對氣候變化提出質疑。

川普:歐巴馬經常說全球變暖這件事,這基本上就是場騙局,這就是場騙局,這只是一些賺錢的工廠,對吧,這就是場騙局。

上任第一年,川普就推翻了數十項由前任政府推行的氣候變化相關法案,放寬了128條環保法規,並將重振傳統煤炭產業作為其核心政策之一。

川普:賓夕法尼亞州的礦工們,當我還不是總統時,我就說過,我將終結煤炭戰爭,讓你們這些優秀的礦工,重新投入工作。

2019年11月4日,川普政府向聯合國秘書長提交書面通知,美國正式退出《巴黎氣候協定》。

2020年,在競選連任期間,川普仍多次為其退出《巴黎氣候協定》辯白,稱該協定將扼殺美國經濟。

川普:看看俄羅斯、看看印度那麼髒,空氣那麼髒,退出巴黎協定是因為這協定將讓我們不得不花費數萬億美元,這對我們非常不公平。

川普:巴黎協定的目的不是拯救環境,而是要摧毀美國經濟。

2020年9月,美國《政客新聞網》報導稱,川普執政四年間,美國政府在氣候政策上的一系列改變,如果持續推行下去,從2020年至2035年,美國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將增加18億噸,超過德國、英國和加拿大三國一年排放量的總和。《紐約時報》稱之為:川普影響最深遠的政治遺產。

VOX能源氣候專欄記者 羅伯特斯:如果川普連任,全球升溫1.5攝氏度的目標,就徹底不可能實現了,只升溫2攝氏度的可能性也幾乎沒有了。

而隨著川普在2020大選中敗北,當選總統拜登發出了不同的聲音。

今年7月,拜登提出,不僅要帶領美國重歸《巴黎氣候協定》,還提出了一項兩萬億美元的環保計劃,包括對環保減排設施的大力投資,鼓勵可再生能源產業的發展。

據「氣候行動追蹤組織」預計,拜登的「碳中和」計劃如果得以實施,可令全球升溫減少約0.1攝氏度,但倘若民主黨人最終無法同時拿下參眾兩院,拜登計劃的可行性將大打折扣。

世界氣象組織報告顯示,2011年至2020年是有記錄以來全球「最暖的10年」,溫室氣體濃度創下新高並且還在持續上升。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形容今年是人類面臨的一個十字路口,如果各國能堅守對「碳中和」作出的承諾,人類將有望走上更安全、更可持續和更加公平的發展道路。

聯合國秘書長 古特雷斯:我堅信,2021年將會是朝著碳中和大步邁出的一年。

2020年已經接近尾聲,2021年,人類可能迎來多場旨在保護地球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國際會議,包括將在中國舉辦的《生物多樣性公約》第15次締約方會議、在英國舉辦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6次締約方會議、以及原定今年召開、但因疫情推遲的全球可持續交通會議、聯合國海洋大會等。

正如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所說:「對於人類和地球來說,現在就是按下『綠色開關』的決定性時刻。唯有全人類共同努力,才能塑造更美好的地球未來。

責編:陳亞楠

31938468,.《巴黎氣候協定》的目標能實現嗎?按下「綠色開關」需要你!,.2020-12-14 21:49:16,.204309,.陳亞楠

相關焦點

  • 世界周刊丨《巴黎氣候協定》的目標能實現嗎?按下「綠色開關」需要...
    2020年12月12日是《巴黎氣候協定》達成5周年紀念日。這份協定的主要目標是要將本世紀全球平均氣溫上升幅度控制在2攝氏度以內。上周,由多國氣候變化研究專家組成的「氣候行動追蹤組織」發布報告稱,目前看來,到本世紀末,人類的確有望通過行動接近或實現《巴黎氣候協定》提出的核心目標。這可以說是在2020年,地球人聽到的一個難得的好消息。
  • 研究揭示《巴黎協定》溫升目標下非洲極端氣候變化
    4月23日,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周天軍研究團隊在《自然—氣候變化》在線發表文章,揭示了《巴黎協定》溫升目標下非洲極端氣候的變化,指出將全球溫升目標控制在1.5 °C而不是2 °C能夠顯著降低非洲地區的熱浪發生風險。 極端氣候事件對於非洲大陸的影響極具破壞性。和全球許多地區一樣,在最近的幾十年間,非洲大陸遭受了一系列的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的影響。
  • 聯合國秘書長呼籲按下「綠色開關」 ,在未來三十年內實現全球碳中和
    按下「綠色開關」 的時間已經到來。我們有機會恢復並且改造世界經濟。親愛的朋友們:《巴黎協定》籤署國有義務提交經修訂的國家自主貢獻文件,包括2030年減排目標。十天後,我將與法國和英國一起召開氣候目標峰會,紀念《巴黎協定》籤署五周年。不到一年後,我們將在格拉斯哥舉行第26屆締約方會議。
  • 紀念《巴黎協定》達成五周年:彰顯團結應對氣候變化的「全球雄心」
    紀念《巴黎協定》達成五周年:彰顯團結應對氣候變化的「全球雄心」中新社巴黎12月12日電 (記者 李洋)12月12日是氣候變化《巴黎協定》達成五周年。國際社會通過氣候雄心峰會等場合紀念這一歷史時刻,期待進一步動員社會各界加強應對氣候變化方面展開具體行動。
  • 從《京都議定書》到《巴黎協定》: 中國如何成為全球氣候治理領導者
    《巴黎協定》通向怎樣的氣候目標  2009年的哥本哈根氣候變化大會把人類氣候治理行動的目標設定在全球平均氣溫不高於工業革命前水平的2攝氏度以內。而在《巴黎協定》表述為「把全球平均氣溫較工業化前水平升高控制在2攝氏度之內,並為把升溫控制在1.5攝氏度之內而努力」。
  • 《巴黎協定》達成五周年 中歐合作推動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多邊進程
    16日,中方同歐盟多國駐華大使及組織代表,就《巴黎協定》達成五周年及2020氣候雄心峰會取得成果舉行討論會。與會人士呼籲,各國應通過多邊渠道,未雨綢繆地應對氣候變化這一全球性挑戰,同時將氣候治理與經濟、社會、健康、安全等問題相融合,實現協調可持續發展,確保人類長期健康和安全。
  • IRENA:綠色氫是實現氣候目標五大支柱技術之一
    IRENA在其最新的《全球可再生能源展望》中表示,綠色氫可以為那些難以直接電氣化的能源需求類型提供一種解決方案,這些能源可以進一步生產成碳氫化合物或氨,有助於減少海運和航空的排放。報告整體上將推進以可再生能源為基礎的能源轉型視為實現氣候目標的機會,具體做法包括建立起五大技術支柱:電氣化、提高電力系統靈活性、傳統可再生能源、綠色氫,以及鼓勵創新以應對具有挑戰性的行業。
  • 氣候協定:《京都》被差評,《巴黎》會怎樣?
    聯合國第21屆氣候峰會去年在巴黎落幕,世界各國關於應對氣候變化的最新條約——《巴黎協定》(Paris Agreement)也在會議的最後一天得到一致通過,今年4月起將對聯合國全體成員國以及巴勒斯坦、庫克群島、紐埃和歐盟等193個政治實體開放籤署。《巴黎協定》作為一項國際公約,在籤訂之後還需要得到各主權實體自身立法或行政機關的批准,並籤署之後才具有意義。
  • 從《京都議定書》到《巴黎協定》:中國如何成為全球氣候治理領導者
    《巴黎協定》共有31頁(包括12頁的巴黎氣候協定和19頁的決議),列有29個大條目,其中包括目標、減緩、適應、損失損害、資金、技術、透明度、盤點機制等內容。該協定將於2016年4月22日至2017年4月21日開放籤署,與《京都議定書》一致,至少55個參與國籤署且排放佔比超過全球的55%才能讓協定生效。
  • 聯合國氣候大會在波蘭開幕,將為《巴黎協定》制定工作計劃
    當地時間2018年12月2日,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UNFCCC)在波蘭南部工業城市卡託維茲開幕,各國代表將就《巴黎協定》實施細則進行談判,以實現三年前世界各國在巴黎作出的重要承諾。3年前的巴黎氣候變化大會通過了《巴黎協定》,為2020年後全球應對氣候變化行動作出安排。該協定的主要目標是將本世紀全球平均氣溫上升幅度控制在2攝氏度以內,並將全球氣溫上升控制在前工業化時期水平之上1.5攝氏度以內。
  • 期待馬拉喀什氣候大會落實《巴黎協定》各項任務
    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別代表解振華介紹,11月1日發布的《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2016年度報告》介紹了中國「十二五」以來應對氣候變化的進展和主要成效,共分8個部分,分別從減緩氣候變化、適應氣候變化、低碳發展試點示範、戰略規劃及制度建設、基礎能力建設、全社會廣泛參與,積極推動國際談判,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等方面,全方位地展示我國各個部門、各地方、各領域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行動及成效
  • 美國正式退出巴黎協定 《巴黎協定》到底是什麼
    美國正式退出巴黎協定11月4日,美國正式退出《巴黎協定》協定,且成為迄今為止唯一退出的締約方。美國為什麼要退出?對世界又有什麼影響?01巴黎協定1975年,美國科學家布羅克首次提出「全球變暖」的字眼,氣候變化及其引發的危害開始引起人們的關注。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曾警告,如果不把全球升溫控制在1.5攝氏度之內,2030年之後,地球將迎來「毀滅性天氣」。為此,聯合國一直在撮合世界各國(地區)達成共識,共同應對氣候變化。
  • 中國對執行《巴黎協定》發揮關鍵作用
    《巴黎協定》是第一個被世界普遍接受的應對氣候變化的工具。《巴黎協定》指出,各方將加強對氣候變化威脅的應對,把全球平均氣溫較工業化前水平升高幅度控制在2攝氏度之內,並為把升溫幅度控制在1.5攝氏度之內而努力。各方承諾以「自主貢獻」的方式,分階段實現有關目標。
  • 巴黎氣候協定:又一份京都議定書?(上)
    《巴黎氣候變化協定》是國際社會為了應對日益嚴峻的氣候變化問題而達成的一項具有歷史裡程碑意義的共同行動指南,它於2015年12月12日在巴黎氣候變化大會上通過,並於2016年4月22日在紐約正式籤署。195個國家接受了這項協定,到目前為止,超過3/4的參與國議會都已批准了該協定。在美國退出之前,全世界只有敘利亞和尼加拉瓜兩個國家不是巴黎協定的參與國。
  • 氣候變化《巴黎協定》十一月四日生效
    科技日報北京10月9日電(記者李釗)據法國外交部網站消息,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近日宣布,已有74個國家正式批准了氣候變化《巴黎協定》,這些國家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佔全球總量的58.82%,因此,《巴黎協定》將於11月4日正式生效。
  • 川普退出、拜登重返的《巴黎協定》,到底是怎麼回事?
    耿直如川普總統,如果真正了解氣候問題,以及了解氣候問題的核心,也許會果斷採取行動,抑制氣候變暖————而非退出《巴黎協定》。這說明:即使數據、專家反覆說明,還是有可能有人不相信氣候變化的事實。親愛的讀者,您相信全球氣候正在變暖嗎?願意為抑制變暖採取行動嗎?
  • 中國對執行《巴黎協定》發揮關鍵作用(國際論壇)
    《巴黎協定》指出,各方將加強對氣候變化威脅的應對,把全球平均氣溫較工業化前水平升高幅度控制在2攝氏度之內,並為把升溫幅度控制在1.5攝氏度之內而努力。各方承諾以「自主貢獻」的方式,分階段實現有關目標。人們經常問我氣候變化巴黎大會成功的原因,而我總是強調,如果沒有中國的積極支持,《巴黎協定》就不可能達成。
  • 日本氣候立場為何發生巨大轉變?2050年「碳中和」目標能否實現?
    亞洲最大的零售公司日本永旺集團企業社會責任部負責人、日本氣候領導夥伴網絡聯合主席KahoriMiyake表示:「當2017年聯合國氣候大會在德國波恩舉辦時,我意識到日本的氣候行動遠落後於其他國家。首相在今天的聲明將會為日本創造一個扭轉局面的機會。一旦制定了明確的目標,日本就一定能夠實現它們。」日本有望實現這個目標嗎?
  • 美國退出了《巴黎協定》,科學家們說:你會後悔的
    再結合川普對氣候變化問題一貫的態度,突然就理解了他為什麼要退出《巴黎協定》了呢(不,並沒有)。大家還記得一個多月前發生的科學大遊行(March for Science)嗎?這場大遊行最初的目的就是讓川普認識到氣候變化的真實存在。
  • 解振華:期望波蘭氣候大會如期完成《巴黎協定》實施細則談判
    中新社記者 楊可佳 攝 中新社北京11月26日電 (記者 阮煜琳)2018年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一周後將在波蘭卡託維茲舉行。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別代表解振華26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此次大會是全球氣候治理進程的一個重要節點。中方期望大會如期完成《巴黎協定》的實施細則談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