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菸行業迎來首個國內線上「禁售令」,一場整改的風暴即將拉開。
11月1日,國家菸草專賣局和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聯合發布了《關於進一步保護未成年人免受電子菸侵害的通告》,特別要求各級菸草專賣行政主管部門要加大對電子菸產品的市場監管力度,加強對通過網際網路推廣和銷售電子菸行為的監測、勸阻和制止,對發現的各類違法行為依法查處或通報相關部門。
隨後,時代周報記者在各大電商平臺搜索電子菸商品,截至發稿前,蘇寧平臺已全面下架電子菸產品。
但其餘平臺仍可搜到相關商品。
其中,臨近雙十一,很多知名電子菸品牌參與了電商活動,截至時代周報發稿,優惠活動仍在繼續。
對於突然發布的公告,多家電子菸品牌第一時間響應政策號召,表示支持有關部門出臺的監管政策。但目前大部分電子菸品牌網上官方旗艦店仍正常營業,並未關閉或下架商品。
其中,悅刻電子菸在第一時間發公告稱,將全面付諸行動,終止悅刻在網上的一切銷售和廣告;魔笛電子菸則稱,即刻開始自查,進一步規範完善經營行為;鉑德電子菸回應,會嚴格遵守國家監管政策,只做吸菸人群生意,堅決反對電子菸社交化。
11月1日,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以後產品推廣只能轉線下了,面對面提供銷售服務。此前產品推廣就很難,現在基本沒有渠道做線上推廣,就更難了。」
最嚴「線上禁售令」發布
這場監管風暴從大洋彼岸的美國席捲而來。
據美國食藥監局數據,截至2019年10月29日,已有1888人使用電子菸具導致肺部感染,37人死亡。
由於發生多起電子菸致死案例,美國衛生與公眾服務部曾在9月宣布,其下屬的食品和藥物管理局將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出臺規定,禁止銷售非菸草味的電子菸產品,以控制青少年吸電子菸的趨勢。隨後,美國多個州發布禁令禁止銷售調味電子菸,以保護未成年人身心健康。
10月9日,阿里巴巴和京東同時宣布,將暫停向美國買家銷售電子菸。
11月1日,中國控制吸菸協會副會長、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胸外科首席專家支修益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對於戒菸戒不掉的老菸民來說,電子菸給了他們一個尼古丁替代療法,但是對青少年來說,因為尼古丁是有害物質,15歲以下未成年人器官還沒發育完全,對臟器發育、神經系統發育都會有影響。」
為了保護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在去年8月,國家菸草專賣局和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曾聯合發布《關於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電子菸的通告》,提示電子菸存在的安全風險和健康危害,要求各類市場主體不得向未成年人銷售電子菸;要求任何組織和個人對向未成年人銷售電子菸的行為應予以勸阻和制止。
兩部委指出,目前,國內電子菸市場混亂,產品質量參差不齊,大量產品存在不安全成分添加、煙油洩漏、劣質電池等嚴重質量安全隱患。特別是一些電子菸企業為了提高產品的吸引力,隨意添加各類添加劑以改變電子菸口味和煙油顏色,對消費者特別是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產生嚴重危害。
對此,支修益表示,「有些電子菸是通過加熱煙油吸食尼古丁,煙油中包含的物質不僅僅是尼古丁還有一些添加劑,一些芳香味電子菸比如薄荷味、草莓味等,並不是真的草莓或者薄荷(製作而成),都是化學合成產品。」
同時,據兩部委發現,未成年人大多是通過網際網路知曉、購買並開始吸食電子菸。據調查,很多電子菸企業以年輕人作為網際網路營銷的重點,用「幫助戒菸」「健康無害」等違背客觀事實的宣傳誤導消費者,並將電子菸標榜為「年輕」「時尚」「潮流」的代表誘導未成年人。
為進一步加大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保護力度,在11月1日發布的通告中,尤其將未成年人的購買條件做了嚴格的限制,要求各類市場主體不得向未成年人銷售電子菸。
並敦促電子菸生產、銷售企業或個人及時關閉電子菸網際網路銷售網站或客戶端,電商平臺及時關閉電子菸店鋪並將電子菸產品及時下架,電子菸生產、銷售企業或個人撤回通過網際網路發布的電子菸廣告。
電子菸全面「禁網」
事實上,在該《通告》頒布之前,時代周報記者便走訪了多家頭部電子菸品牌。而多家電子菸品牌負責人在對待青少年問題上已有基本共識,紛紛表示產品只針對菸民,不希望電子菸成為非菸民、甚至是青少年的第一支煙。
9月27日,鉑德電子菸聯合創始人CMO方輝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產品到底賣給誰是行業邊界問題。「很多聲音都在說要電子菸成為年輕人的第一支煙,我堅決反對這種觀點」
方輝直言,「非菸民對電子菸是沒有感覺的,你去吸引非菸民的難度很低,吸一口可能就上癮了,但是這種價值觀從行業邊界上是有問題的。所以,我們不希望未成年人使用,也不希望非菸民使用。」
10月9日,魔笛電子菸CMO周潔對時代周報記者介紹稱,魔笛品牌在創立之初就對外宣傳「如果你沒有抽過煙,請不要碰電子菸。這個價值觀一開始並不是行業的共識,但非常開心的是,如今它已經逐漸成為行業的共識。」
不過,顯然,並不是所有的電子菸品牌都能做到將未成年人拒之門外。
10月26日,央視《朝聞天下》欄目曾經報導過,電子菸在網際網路上銷售,並沒有出現未成年人不允許購買的有效提示,所採訪的賣家也沒有針對購買者年齡的審核。
而各品牌線下門店、包括便利店等,此前雖然都在明顯位置標明「未成年人禁止使用」。但這種舉措更像是多年前的網吧標明未成年人禁止入內一樣,僅僅為提示作用。
如今,政策出臺,電子菸監管或許能夠成為下一個被規範管理的「網吧」。
11月1日,有電子菸業內人士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事實上,在禁止青少年使用電子菸方面,很多電子菸「正規軍」都早已規範處理,因此較為從容,這對整個行業走向正軌起到了引導作用,也有效地打擊了一些「三無」的劣質品牌。
但該業內人士進一步表示,關閉網際網路銷售,依然給電子菸企業帶來不小的衝擊。
11月2日凌晨,時代周報記者在淘寶搜索關鍵詞電子菸,最高銷量的產品月銷量高達15萬以上。
不過,此前也有電子菸企業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線上並不是電子菸主要的出貨渠道。9月27日,鉑德CMO方輝向時代周報記者透露,「電子菸主要的出貨渠道,重頭還在線下。」據方輝透露,目前,包括鉑德銷售團隊在內,其全球員工近千人,核心團隊200人,但研發團隊僅50人。可見銷售及渠道人員佔比較大。
另一電子菸品牌魔笛也在10月9日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以魔笛近千人團隊規模來看,渠道員工佔公司一半以上。魔笛每個月都在以數萬家店增速在擴張,預計今年年底能夠擁有數十萬家零售網點。
與此同時,通告中另一個重要信息是,要求電子菸生產、銷售企業或個人撤回通過網際網路發布的電子菸廣告。
11月1日,另一位電子菸業內人士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 「很多人對電子菸格外警惕,社會對電子菸的接受還需要一個過程。但現在又不能在網際網路宣傳推廣,這就會陷入一個惡性循環。」
不論如何,最嚴「線上禁售令」已然來臨,風口上的電子菸將吹向何處?
(文章來源:時代周報)
鄭重聲明:東方財富網發布此信息的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
本文源自時代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