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體陽虛並且有在服中藥的朋友,對於附子這味中藥肯定不會陌生,每次服用都需要久煎的附子,很難讓人不注意到。若要論起能夠溫陽散寒的中藥,附子必是帶頭的「老大哥」。西南地區流傳的火神派,便是因重用附子來治療各種寒證而著名。但是即使是溫陽散寒如此厲害的附子,臨床應用也不可能一藥單行,要想達到好的療效還是需要其他藥物的配伍。
而說到它的經典搭檔,自然不得不提「附子無姜不溫」的乾薑了。附子與乾薑,歷來便是醫者常用的一對配伍藥物,早在醫聖張仲景手裡,這對中藥便挽救過許多人的生命。醫聖張仲景常用的附子乾薑,二者搭配,究竟有哪些用處?我們不妨一起來了解一下。
附子的入藥部位比較特殊,是來自於毛莨科植物烏頭的子根。而其母根又是另外一味中藥——烏頭。兩者雖處於同一植物,但它們具體功效卻有不同。乾薑自然不用過多解釋,人人都會用到的調料生薑經過曬制後便是可入藥的乾薑了。附子與乾薑都屬於溫裡藥,兩者皆為辛熱之品,論熱性附子要更勝一籌。
附子可入心、脾、腎經,乾薑則入脾胃、心、腎及肺經。在功效上,附子與乾薑皆可溫陽散寒、回陽救逆;而乾薑還可入肺經,因此還具有溫肺化飲之力。那麼在這樣的功效加持下,附子配伍乾薑又可以用於哪些病症呢?作為經方四逆湯中的關鍵藥對:附子與乾薑,配伍的奇妙之處,你知道嗎?
1.亡陽之危急重症
張仲景的名方四逆湯,便是以附子和乾薑作為最重要的藥物,附子和乾薑也因此成為四逆湯的關鍵藥對,二者搭配取其回陽救逆之功效,用於心腎陽虛寒厥證的治療。因素體心腎陽虛,又有感實寒邪氣,從而陽氣暴脫,導致四肢厥逆、神衰欲寐、面色蒼白之危重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