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全面停飛,8月剛剛恢復,10月再次全面停飛,日本亞洲航空公司本月直接宣布退出日本航空市場!
據報導,由於經營困難,日本亞洲航空公司已決定終止航空業務,這也是疫情暴發以來第一家宣布退出日本市場的航空公司。日本亞航是由馬來西亞的亞洲航空公司聯合多家日本企業在2014年成立的一家廉價航空。在決定退出市場之前,日本亞航也嘗試了自救措施,但以失敗告終。
新聞截圖
日本一共有25家客運航空企業,除了全日空和日航兩家巨頭以外,其他都屬於中小規模、抵禦風險能力較弱。疫情暴發以來,日本航空業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衝擊。不過,即便行業巨頭也在經歷著嚴峻考驗,日本最大的航空公司「全日空」預計本財年將出現約合人民幣390億元的淨虧損。
據「航空運輸行動組織」發表報告顯示,到明年年初,全球與航空業相關的共計8800萬個工作崗位中近4600萬個可能會因為疫情被削減。也就是說,與航空業相關的失業人數將超過全行業就業人數的一半。
面對慘重損失,求生潛能讓全球航空公司都開始花式自救。
01 歐美地區
美國達美航空正在籌集90億美元資金,這將是航空史上最大的一筆商業融資。
美國聯合航空公司看準了疫情期間貨物運輸需求擴大的商機,增加貨運航班班次至5000個。該公司第二季度的貨運收入同比增長36%,達到4.02億美元。
美國航空公司時隔35年重新開啟貨運專班,計劃在內貨運航班超過1000個,覆蓋率全球32個城市。
德國漢莎航空得到了來自政府的90億歐元的援助投資,這是德國在新冠危機期間出臺的最大一筆企業救助計劃,也是唯一一筆政府直接投資項目。
02 亞洲地區
新加坡酷航航空公司改裝部分客機,拆除客機座椅以增加運貨空間。
韓國韓亞航空通過高科技產品零部件的運輸,在第二季度實現盈利。
韓國大韓航空也改裝了部分客機,提高了貨運能力。
作為中東最大的航空公司,阿聯航空也將貨機航線從僅覆蓋50個城市一路擴大到了100個城市。
印度航空也正在積極向政府尋求15億美元的無息貸款。
負債3322億泰銖、瀕臨破產的泰國航空公司10月1日宣布,最近公司拓展了在街頭賣早餐油條的業務,每天收入至少40萬至50萬泰銖(約8.6萬-10.7萬人民幣),每個月為公司帶來約1000萬泰銖(約215萬人民幣)的銷售額。據其代理總裁宣稱,新業務收到了壓倒性的訂單,賣油條給公司帶來了一絲希望。公司目前已經有了通過特許經營、制定加盟計劃以擴展油條業務的想法。
泰航賣油條
乘客人數大幅下滑給全球航空業都帶了難以估計的損失,雖然目前全球航空業仍面臨重重危機,但已有回暖之勢。何時才能困境突圍?
國際航協內部專業人士稱,世界各地有多家航空公司申請破產保護,航空業的出行需求要到2024年才能恢復到2019年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