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遠鏡怎麼選?智豹望遠鏡科技滿滿

2020-12-25 旅新網

  當你登山旅遊獵奇遠處的風景,或者安靜的坐在家中觀看孩子戶外運動的時候,怎麼能少了一款專業的手持望遠鏡呢!高品質的專業望遠鏡製作工藝複雜,造假難度大,一般500元以上的都基本不會是假貨。隨著國產望遠鏡的品質年年上升,中高端的國產望遠鏡性價比都是很高的,國產智豹望遠鏡的品質就非常好。

  手持選擇單筒還是雙筒

  很多人在第一次買望遠鏡的時候不知道該買單筒還是雙筒,其實這主要還看自己的用途,是觀鳥、觀景還是看球,望遠鏡最終追求的是觀測效果,當然望遠鏡收藏者例外。

  從觀測效果上說,同規格的雙筒效果比單筒要好得多。雙筒的圖像富有立體感,解析度更高,成像明亮,觀測更加舒適;單筒體積重量比同規格的雙筒小一半以上,單筒更容易攜帶,但是初次使用望遠鏡的人一般都比較難適應單眼觀看。所以針對手持望遠鏡,想獲得更好的效果則推薦雙筒,想獲得更輕巧的體積,則推薦單筒。如果選擇雙筒望遠鏡,還要面臨是中間調焦還是左右調焦的問題,軍用望遠鏡一般都是左右調焦,這種調焦方式更有助於保持望遠鏡的密封性、耐用性,但是對於入門者來說調焦相對複雜。一般民用望遠鏡都是中央調焦,這種方式調焦便捷快速,適合平常使用,在遠近切換、觀看動物時能更快的捕捉到細節。

  智豹雙筒望遠鏡既具備了中心調焦輪又設計了右調焦環,是一款適合看比賽和演唱會、戶外活動、觀星、夜間觀察等多種用途的望遠鏡品牌。

   保羅稜鏡還是屋脊稜鏡

  稜鏡是望遠鏡的心臟,如果沒有稜鏡轉像,我們看到的像就是倒像。市場上望遠鏡所用的稜鏡有保羅稜鏡和屋脊稜鏡兩種。

  保羅稜鏡可以將物鏡所成的倒像再次上下顛倒變成正像。保羅稜鏡本身的結構非常簡單,因此製造難度非常低,售價也比較低廉。但是由於入射光線和出射光線並不在一條線上,導致望遠鏡的體積和重量都比較大。由於物鏡中心間距過大,導致望遠鏡不適合觀測近距離目標。

   屋脊稜鏡結構複雜,入射光線和出射光線在一條直線上,所以屋脊稜鏡望遠鏡的體積重量可以做到比較輕巧,更加便攜。物鏡中心間距小,觀測距離短,適合自然觀測。屋脊稜鏡存在光學上的不足,需要通過特種技術彌補,導致屋脊稜鏡的望遠鏡售價偏高。但是體積小、重量輕的優勢和特種技術的普及化導致其成本的下降,屋脊稜鏡望遠鏡已經成為了手持望遠鏡的主流結構。

   智豹望遠鏡這採用成熟穩定的屋脊式光學系統,用材用料全是精心挑選,做工精良,例如S20系列,輕巧的身形配上899元的售價,在高端望遠鏡行列中極具性價比。

   專業防水和增透膜

  充氮防水的望遠鏡,內部填充乾燥氮氣,空氣中的水分無法侵入內部,鏡片內部不會長黴,可以長期保持和使用,適合各種戶外活動。

  一個望遠鏡內部有多組鏡片,每組鏡片都有兩個反射面,如果不鍍增透膜,那起碼有50%的光線會消耗在鏡片表面的反射中,令成像亮度嚴重下降,對比度下滑,成像灰霧感重,所以需要在鏡片表面鍍增透膜來減少反射。

   例如智豹S30望遠鏡,防水等級為IPX7級專業防水,內部充入氮氣,可防霧防黴,適用於嚴寒、酷暑、下雨等惡劣戶外環境,是一款高品質的專業防水望遠鏡。

  倍率、口徑和視野

  望遠鏡的基礎知識,就拿人們經常看到望遠鏡上「10X42」這樣的數字,其中10指的是倍率,看一隻站於100公尺的鳥,就如用肉眼在10公尺看一樣近。42指的是口徑,即望遠鏡的物鏡直徑為42mm。在倍率上推薦選擇8-10,而口徑越大則成像越明亮清晰,但是體積也越大,一般最大不超過42。視野指的是在1000米起時可以看到的範圍,一般視野寬度宜高於104米。視野越大,搜尋目標越容易,但是邊緣扭曲變形及模糊的情況也會越嚴重。

   智豹望遠鏡S30型號採用10X42的倍率和口徑設計,105m/1000m的視野,佔用空間小的同時提供大直徑目鏡,成像效果好。鏡片採用全光學低拋玻璃,表面鍍有多層超寬帶增透膜,同時精選高精度稜鏡,光學性能優越,成像銳利清晰。鏡身採用鎂鋁合金,堅固耐用,外身採用環保橡膠包裹,手感舒適,是一款專業防水的高端望遠鏡。

相關焦點

  • 《simmiland》怎麼解鎖望遠鏡 解鎖技巧講解
    導 讀 有玩家在玩《simmiland》的時候需要解鎖「望遠鏡」才能解鎖下一步玩法。
  • 觀星季來了,這樣才能選到靠譜的天文望遠鏡
    要想看星星,就要有一臺好的天文望遠鏡,什麼哈勃、斯皮策、赫歇耳、克卜勒……那些都太高大上了!我們都用不上。檸檬給你說道說道,如何選購一款適合自己用的天文望遠鏡。這個沒選好,其他的神馬都是浮雲。口徑,簡單地說,就是望遠鏡鏡筒的粗細,它直接影響觀星的效果。口徑越大,看得越清楚。望遠鏡最核心的本事就是「看遠處」。焦距是一臺望遠鏡看家本領的直接體現,決定瞭望遠鏡的放大倍數,能讓我們看得更遠。注意!望遠鏡的焦距有兩個,一個是物鏡焦距,另一個是目鏡焦距。
  • 天文知識——望遠鏡
    之前說了不少的天文知識,那麼我們平時用肉眼觀測畢竟是有限的,這個時候我們就要藉助於望遠鏡了,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一下,我們做天文觀測時都會用到哪些望遠鏡,它們是怎麼分類的,望遠鏡的參數應該怎麼去看。先說一下分類,我們日常用於天文觀測的望遠鏡有兩大類:雙筒望遠鏡和天文望遠鏡。一、雙筒望遠鏡雙筒望遠鏡大部分人都見過,所以很難把它和天文觀測聯繫到一起。
  • 史上最大的天文望遠鏡:哈勃望遠鏡
    史上最大的天文望遠鏡:哈勃望遠鏡最大的天文望遠鏡遙遠的古代,人們用肉眼來觀察宇宙,能足度相當有限。後來,天文望遠鏡幫助天文學家們獲得了一批又一批寶貴的觀測資料、使人們能更加深人地探索宇宙。隨著人們探素欲望的不斷增強、天文望遠鏡也是越做越大。望遠鏡的大小主要是指它的通光口經、也就是物鏡的直徑大小。
  • 探秘世界最大單口徑射電望遠鏡基地
    現在,平塘人又添了一份新的驕傲——射電望遠鏡。   「天文臺?知道!怎麼不知道呢?那是全世界最大的天文望遠鏡。」在玉水河畔衝洗著拖把的一位中年男子對記者說。   他說,雖然知道那個地方,但是自己沒去過,「現在還沒修好,沒什麼好看,它就是一個像碗底的地方」。   「碗底」,是射電望遠鏡落戶地——克度鎮,距離平塘縣城約三個小時車程。
  • 伽利略望遠鏡在廣州?
    伽利略望遠鏡在廣州?  天文學年會透露史上第一臺天文望遠鏡可能流落羊城,專家建議尋找  本報訊(記者譚溪瑩 陳實 通訊員 劉怡 王洪光)人類歷史上第一臺天文望遠鏡——伽利略望遠鏡可能在300年前通過廣州傳進中國。
  • [大國重器-中科院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郭守敬望遠鏡
    綜述及基本情況郭守敬望遠鏡(LAMOST)是一架由我國科學家自主創新設計、在技術上極具挑戰性的大視場兼備大口徑的新型光學天文望遠鏡,即「王-蘇反射施密特望遠鏡」。作為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之一, LAMOST 在國際上首先發展了在一塊鏡面上同時實現幾十塊薄鏡面的拼接和曲面形狀的連續變化的主動光學技術,以及新的數千根光纖的快速定位技術,從而成為全球光學天文望遠鏡的一個裡程碑。LAMOST 在科學上開創了大規模的光譜巡天,成為目前世界上光譜獲取率最高的望遠鏡,具有「光譜之王」的美譽。
  • 專業觀星星特朗天文望遠鏡80DX太原促
    【中關村在線山西行情】星特朗80DX天文望遠鏡,近日在商家「望遠鏡專營店(上門服務)」特價促銷,優惠價為1100元,好物好價,值得您入手!感興趣的朋友可直接前往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區南內環街賽格科技廣場21層2119室詳詢,關於星特朗80DX天文望遠鏡的促銷信息也可諮詢(聯繫電話:13303417774 0351-7528102 QQ:872787950 )該商家。
  • 和星星親密「接觸」 你該怎麼挑選天文望遠鏡
    直到1609年,義大利天文學家伽利略第一次將望遠鏡指向天空,天文望遠鏡從此誕生,人類文明也翻開了嶄新的一頁。  什麼是天文望遠鏡?如果你向一位天文學家提出這個問題,得到的答案可能是「Keck」「VLT」「Subaru」這樣動輒口徑幾米的專業望遠鏡。而實際上,只要能被指向天空,能讓你看到某個天體的望遠鏡都是天文望遠鏡。
  • 「最牛」望遠鏡建設遇阻,天文學家與原住民共搶「聖山」
    科技日報實習記者 代小佩就在前一陣子,一位夏威夷原住民活動家在路中央躺了整整11個小時,目的是阻止科學家興建一臺新的大型望遠鏡——30米望遠鏡(Thirty Meter Telescope,TMT)。這臺望遠鏡的主鏡直徑為30米,是目前全球最大可見光望遠鏡的三倍。它將使天文學家看得更深、更遠、更清晰。
  • FAST射電望遠鏡,工程投資約6.67億人民幣,反射面積約25萬平方米
    貴州風景之美大家有目共睹,但是貴州這個地方不僅風景美麗,當地還有著重要的科研設備,就是近幾年剛剛建成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大家可能對這個科研項目不怎麼熟悉,那就讓我今天來介紹一下吧。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這個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之所以建在貴州,並不是隨隨便便的選了這個地方,而是因為這個地方有著奇特的地質。
  • 北京天文館「管窺宇宙——古董望遠鏡展」開展
    望遠鏡類型為手持式望遠鏡1件、落地式望遠鏡1件、桌面式望遠鏡6件,包含4臺折射式、4臺反射式,體現出當時望遠鏡製作的高超工藝水準。時空光影中的古董望遠鏡之二望遠鏡的發明,第一次在真正意義上打開了我們認識宇宙的窗口,是人類科技史上裡程碑式的事件。
  • 美最大射電望遠鏡垮塌
    據新華社電 當地時間1日,位於美國海外屬地波多黎各的美國阿雷西博望遠鏡因結構失控而垮塌。 11月19日,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宣布阿雷西博望遠鏡將退役,並以可控方式拆除。但拆除計劃尚在進行中,望遠鏡設備平臺就已倒塌。 據該基金會介紹,1日上午,阿雷西博望遠鏡的設備平臺倒塌,導致天線和周圍設施損壞,所幸沒有造成人員傷亡。對望遠鏡倒塌的調查正在進行中,初步發現望遠鏡的3座支撐塔的頂部均已斷裂。
  • 伽利略是怎樣發明天文望遠鏡的?
    在這個過程中,顯微鏡和望遠鏡都被發明出來了,儘管其發明人聲稱是「無意中」發現的,但如果沒有透鏡製造技術的發達,望遠鏡這類光學工具的問世是完全不可能的。 另一個眼鏡製造商雅各·梅提斯(Jacob Metius)幾周後也向國會要求擁有望遠鏡的發明權,爭執的結果是兩人都沒有獲得專利。當時荷蘭處在「八十年戰爭」時期,正在和西班牙帝國交戰,所以望遠鏡這種新發明立即就用於軍事行動,而獲得授權製造望遠鏡的李普希也因此獲利頗豐。
  • 興隆天文臺的LAMOST望遠鏡
    當時驚訝於該鏡子這個奇形怪狀、迥異於一般望遠鏡的結構,蜂巢一樣的拼接鏡面設計堪稱奇觀,甚至給人一種美學上的震撼。今在群裡看到老先生手繪LAMOST結構圖,不禁萬分感佩。對老先生的學問我一竅不通,也未曾接觸了解,謹在這一畝三分地將當時的碎碎念發出來,作為私下對老先生的悼念,以及對過去時光的追懷。其中幼稚無聊之處仍然保留,不作修改。
  • 美阿雷西博望遠鏡坍塌(雙語新聞)
    下面是美阿雷西博望遠鏡坍塌(雙語新聞)的內容。  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確認,位于波多黎各的阿雷西博望遠鏡的設備平臺坍塌。阿雷西博望遠鏡口徑305米,是地球上最強大的望遠鏡之一,坍塌是對它的最後一擊。  工作57年來,阿雷西博望遠鏡為眾多天文發現提供了幫助,並經受住了颶風、地震和熱帶風暴的考驗。
  • 我國的射電望遠鏡極為高超,但由於像一口鐵鍋,排水問題令人擔憂
    望遠鏡,對於我們每一個來說都不是一個陌生的詞彙,因為在生活中我們就經常接觸到它。在我們的印象裡,望遠鏡就是一種拿在手裡用於觀察遠方的物品。那麼,大家有沒有見過這樣一個望遠鏡,它口徑500米,佔地約30個足球場大小。也許許多人會認為怎麼可能有這麼大的望遠鏡呢?但事實上這個望遠鏡是存在的,而且它就位於我國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縣。
  • 射電望遠鏡中國天眼在哪裡
    竟然像保護自己的眼睛一樣保護天眼,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十幾年籌備,五年半施工,2016年9月25日,被譽為「中國天眼」的世界最大單口徑射電望遠鏡——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簡稱FAST)在貴州省平塘縣克度鎮的窪坑中落成啟用,開始接收來自宇宙深處的電磁波;2017年9月
  • 星特朗幾何單筒望遠鏡賞評
    一直想入款方便隨身攜帶的望遠鏡,這樣全家人一起出遊時,可以跟孩子一起「細緻入微」的觀察景觀風貌。作為全球最大的望遠鏡製造商之一,星特朗推出過不少的單/雙筒望遠鏡、顯微鏡,乃至可以觀星望月的天文望遠鏡,無論光學技術還是品控質量,都是相當有保障的。選了一圈,最終入手了新出的幾何單筒望遠鏡,兩點原因:相較雙筒,體積佔優,可以直接裝入大衣口袋裡。
  • 歐洲航天局顧問Mark:天文臺上的望遠鏡能看到什麼?
    騰訊科技訊 11月4日,歐洲航天局科學與探索高級顧問 Mark McCaughrean 在騰訊WE大會的演講中,為我們分享了為什麼要建造天文臺、希望通過它做哪些科學研究,以及目前主要太空望遠鏡的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