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黑紅」也算紅的一種的話,這段時間,新版《鹿鼎記》播出後可謂「紅」得一塌糊塗,你也許沒看過這個版本,但一定知道它已經遍地差評了。
沒錯,豆瓣評分從一開始的8分跌到2.8分,打分人數將近8W人,其中79%都只給了一星。
直到昨晚大結局,這個分數依然沒有絲毫改善。
顯然,飾演韋小寶的張一山,為這尷尬的一顆星貢獻了許多......
原著裡的韋小寶,雖然是市井之徒出身,但為人世故之餘又不失機靈,還帶有一絲俠氣,再看新版《鹿鼎記》中韋小寶的出場,顯然演得過於用力。
也有網友趁此開啟了懷舊情懷追劇模式,將過往較為經典的周星馳、陳小春、張衛健飾演的韋小寶都拿出來做比較,發覺的確是各有千秋,每個人都將韋小寶的形象,演繹了富有個人特色的模樣。
我也順勢重溫了下陳小春版本的《鹿鼎記》,看著看著突然感慨了起來:
小時候看劇,只看到了韋小寶的多情,以為是「自古英雄難過美人關」;長大後再重新回看韋小寶和他七個老婆的種種,突然才讀懂了,韋小寶的薄情寡義。
其實韋小寶並非無情,只是不輕易顯露。
畢竟出身於煙花之地的他,從小見慣了各種三教九流。
離開妓院後,他又一直混跡於皇宮,處處需要察言觀色、衡量利弊。
有人說,這是天底下兩個最無情的地方,前者濫情後者薄情。
因此,韋小寶學會了見風使舵,在他的觀念裡沒有堅定的信仰,而是「自我保命」最重要。
幸好,他從小習慣「聽評書」,聽多了江湖俠義,也開始模糊地意識到何謂「義氣」。
雖然韋小寶貪財好色,但他心中,卻有兩個人值得他披肝瀝膽。
第一個是天地會總舵主陳近南,韋小寶對陳近南如同對待親父般既畏又敬,雖然不能事事認同,但內心從未敢對他有過背叛。
第二個是跟他從玩伴到戰友最後變成君臣的康熙,在陳小春心中,他們共同的經歷早讓彼此成為了生死之交。
這兩個人偏偏立場不同,所以才讓韋小寶一直左右為難、難以抉擇。
從小聽評書,讓他將江湖義氣刻在心中,但卻沒教曉他,愛情為何物。
一直以來,都有不少網友在爭論韋小寶的感情。
很多人都想知道,娶了7個老婆的韋小寶,到底最喜歡的是誰。
大多數的觀眾都分成了兩派,一邊是一直忠誠陪伴的雙耳,另一邊是差點求而不得的阿珂。
甚至有技術黨做了一張數據分析,將原著裡跟韋小寶一起出現的名字作為親密度標記,得出雙兒是韋小寶關係最親密的女子。
也有人在知乎裡展示了自己做的另一份數據。
如果以韋小寶本人的親密係數是1為基數,那麼雙兒跟他的親密度是0.78,而跟陳近南的親密度是0.84,跟康熙的親密度甚至高達0.89。
(圖源:知乎問答作者@勇者無畏)
換言之,在韋小寶心中,愛情的地位遠遠比兄弟情、恩師情要低。
韋小寶表面重女色,實質上更重兄弟情,對恩師陳近南以及康熙,都是真情實感,因此在抉擇立場的時候內心萬分糾結。
再反觀愛情方面,他連娶7個老婆,足以證明,在他心中愛情不是獨一無二的,即使氣場不合的女人,在他心裡也可以共處一室。
不難發現,僅僅從愛情的角度來談論,現實生存主義的韋小寶,最愛的其實是自己。
在原著中,有一幕是韋小寶的內心戲,他在設想假如自己死後,7個老婆誰會心甘情願陪葬。
他第一個肯定會陪自己的是雙兒,而第一個排除的就是建寧。
其他幾個,他自己也不能肯定,末了還提了一下方怡,說她肯定還會從中搗亂。
「我韋小寶如果自殺,我那七個老婆中不知有幾個相陪?雙兒是一定陪的,公主是恕不奉陪的。其餘五個,多半要擲擲骰子,再定死活了。方怡擲骰子時定要作弊,叫我這死人做羊牯。」
設想自己死後誰肯陪葬,而不是想到自己死後7個老婆如何繼續生活,韋小寶的第一反應其實已經出賣了自己:他最愛的是自己,而不是愛情。
韋小寶雖然前後邂逅了7個女人,7段感情,但與其說他是風流多情,更不如直接戳穿真相:在韋小寶的世界裡,他對女人的感情更多只是單純的男性感情慾望。
韋小寶跟他7個老婆不同的感情模式,恰恰映射出男女之間不同的性格感情模式中,男人的心理。
雙兒溫順馴良,因為她原本就是丫頭出身,是莊家作為答謝恩情送給韋小寶的「人情」。
即使她長得有幾分姿色、武功也高強,但始終無法走出自己歸順主人的奴性,跟了韋小寶之後,一直死心塌地為他自我奉獻。
雙兒的忠誠追隨,讓韋小寶徹底滿足了女人對自己的歸從感。
阿珂外表美豔,內心卻對韋小寶不屑一顧,如此冰雪美人,絕不會像尋常女子般會對自己投懷送抱。
偏偏就是這種心理落差,讓韋小寶花費了許多資源和精力,才將阿珂追求到手。
阿珂的冷豔高傲,恰恰激起了韋小寶內心裡男人對女人的徵服欲。
蘇荃是位獨立能幹的霸氣漂亮姐姐,即使圓滑世故如韋小寶,在面對著蘇荃時也不免氣勢弱了起來。
她有獨到的眼界和成熟的思想,很多時候會成為韋小寶的意見領袖,讓韋小寶既敬畏又依賴。
蘇荃的御姐氣質和成熟獨立,剛好都是韋小寶在混亂的社交環境裡開始打拼時,最需要的指明燈。
將她順勢收入囊中,無疑是權衡利弊之後的抉擇。
沐劍屏跟曾柔一樣,都是性格溫順、個性單純的女孩,表面看來,跟雙兒非常相似。
不過沐劍屏是小郡主出身,從小被保護地很好,單純可愛得像鄰家妹妹一樣,激發了男人的保護欲。
而曾柔因見識過韋小寶的俠義相助,對他存在天然的英雄濾鏡,崇拜不已。
備受尊敬的韋小寶自然滿足了身為男人的被崇拜感,對著曾柔,他也會刻意維持自己正面形象的虛榮心。
而最難以歸類為「愛情」的,則是建寧和方怡。
韋小寶跟建寧的結合更像是「強扭的瓜」,但彼此滿足了男女間的本能需求。
與此同時,建寧的地位、以及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的相互人格需求,種種複雜的因素化為一體,讓韋小寶顧不上情感交流層面,半推半就選擇了接納建寧。
最匪夷所思的莫過於多次跟韋小寶交手、鬥智鬥勇的方怡,她又被稱為毒蠍美人,好幾次都想將韋小寶置於死地。
但冒著被方怡傷害的危險,韋小寶卻對她欲罷不能,一邊受傷一邊忍不住去靠近,跟方怡的相處越是較勁,就越能激發韋小寶內心對她的好奇心和降服心理。
男人看似越多情,就越無情。
無情者當屬韋小寶,他的多位妻子可能在某些夜深人靜時,也會忍不住在內心反覆揣摩:韋小寶最愛的是誰。
但可悲的是,韋小寶對誰也談不上最愛,這也許是《鹿鼎記》裡既殘酷又現實的事實。
韋小寶的角色經歷,雖然只是小說裡男權社會下的理想化模式,但韋小寶對不同妻子的心態,無疑也能跟現在的一些戀愛關係一一對號入座。
愛情可以很複雜,也可以很簡單。
當一段感情激發萌芽時,男性對女性的追求目的不盡相同,除了所謂的心動之外,可能還有征服欲、享受崇拜感、受虐感、刺激感......
當然,雙方情投意合的愛情還是會有,但單方委屈求全、刻意迎合的感情更是不少。
在一段感情裡,女人與其考慮如何自我改變,或者用手段討好對方提高自己的地位,不如先珍愛、討好自己,永遠別忘記先愛己而後愛人。
武俠小說裡的夢幻愛情主義,回到現實後,多半只是夢一場,甚至還帶點真實的殘酷,你們都看懂了嗎?
作者:拾樺,平平無奇寶媽一枚,理科出身的感性寫作人,白天閒聊八卦,深夜感悟人生。(圖片來源網絡,侵權聯繫即刪)
小時候幾乎將幾個版本的《鹿鼎記》都看過一遍,初看時只覺情節樂不可支,只明道義恩重。後來才隱隱感覺到,韋小寶的7位妻子,每一個放到現實裡,都可能落得遺憾收場或者苟延殘喘的地步。
長大後,越發明白到,感情不是一方施予,一方接納,而是相互吸引、齊頭並進,願小仙女們都能明白,一段舒服的愛情,不是單箭頭,而是密不可分的雙箭頭,外加一個獨立自信的自己。
《鹿鼎記》也許還會翻拍,但裡面的感情關係,也許一直都是這麼殘酷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