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5月10日 09:45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參與互動中華健康快車前幾天舉辦2017光明行活動發車儀式,同時宣布20周年紀念活動起跑。這樣一則不起眼的消息,卻讓很多人很「有感」。
健康快車快20年了!當年跑港澳新聞的「老記者」,應該都對這個故事的開始記憶猶新。回歸前,在香港特區籌委會任職的方黃吉雯女士得知,內地各省市自治區都為香港回歸準備了禮物。感動之餘,她開始思考香港應該以什麼禮物回贈內地。在她的建議下,首任特首董建華代表香港同胞向內地贈送了第一列健康快車——一列流動的、專門從事慈善醫療活動的眼科火車醫院,免費為內地貧困地區民眾做白內障手術,因為這種手術不算很大型,方便操作,而當時國內有400多萬白內障病人。
1997年7月1日,第一列健康快車從香港前往安徽阜陽。由香港企業家和普通市民捐款建造的列車由4節車廂組成,配備先進的醫療設施,來自北京、天津、廣州、汕頭、香港等地優秀的眼科醫護人員輪流在車上服務。每到一地,火車會停留3個月,做1000例手術。1999年、2002年,香港又分別向內地贈送了第二列和第三列「健康快車」。2009年,第四列「健康快車」由內地企業捐助修建。
20年倏忽而過,健康快車奔跑在祖國大地上,救治患者超過18萬例,一路播撒善與愛的種子。在火車上,來自大城市的醫生們仿佛看到了另一個世界:有的患者來做手術要走七天七夜;有的患者從沒見過火車,竟然割了一擔草來餵火車吃;地方上的眼科醫生趴在車窗上往裡看,想學東西。於是,除了做手術,健康快車還幫助培訓醫生、捐助設備,為當地留下「不走的健康快車」。有偏遠地區的醫生得到赴香港培訓的機會,感嘆自己一步登天了。
健康快車創會主席方黃吉雯說,做健康快車項目改變了自己很多,「做任何別的事,都不如為貧窮的人做點事得到的滿足感多。」來自香港的志願醫生說:好多病人痊癒了,說要報答醫生的「大恩大德」。我們對他們說,這是醫生應該做的。現在你能看見了,有能力的話,也幫幫別人,就是最好的報答。
20年人事變遷,無論你關注或不關注,健康快車一直在路上。重溫這些愛的故事,感動依然如初。而香港同胞在內地書寫的「愛的故事」,又何止健康快車?!一所所「希望小學」託舉著希望,一座座邵逸夫樓記載著青春;「91抗洪」,香港全城捐款,「四大天王」北京同臺義演;「08川震」,香港再伸援手,歷時8年投入百億。
這些年,香港人送我們最重要的禮物,是「助人為快樂之本」的理念,是「一絲不苟把好事做好」的能力。一段時間以來,太多的雜音和負面信息,是否讓你淡忘了這些美好?!沒關係,在迎接香港回歸20年的日子裡,讓我們重溫美好,再續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