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大連新聞傳媒集團記者智曼卿 謝小芳)草莓是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愛的水果,也是我市冬春季節少數可以採摘的鮮果。為推動大連草莓產業發展和技術交流,加強科研成果轉化,12月8日至9日,2020大連草莓技術發展論壇召開,邀請國內知名草莓栽培專家帶來國內外最新草莓產業發展和技術信息,為大連草莓產業發展增添智力支持。
據悉,2019年全國草莓產量500萬噸,居世界第一,其中山東和遼寧種植規模分別為全國第一和第二。論壇由大連市科學技術協會、大連民族大學主辦,大連民族大學科學技術協會、大連市金普新區科學技術協會、大連市老科技工作者協會、大連市高原草莓脫毒苗繁育工程研究中心、大連草莓研究所承辦。
中國園藝學會草莓分會理事長張運濤研究員介紹,「中國草莓和大連草莓共同的發展問題就是種苗問題,草莓種苗要脫毒處理,進行種苗認證,投放市場前要進行試種,才能最大程度確保草莓種苗成活率高、品種純正、杜絕病害、優質豐產。我們應當共同努力,把種業當成大事。」
中國園藝學會草莓分會副理事長、瀋陽農業大學園藝學院博士生導師雷家軍教授多年來一直關注、參與指導大連的草莓種植。在論壇上,雷家軍教授介紹了日本草莓產業的發展經驗:「進入日本的草莓採摘園可以做到腳不沾土,這樣既有利於保證食品安全、衛生條件,也便於開展家庭親子參與的採摘觀光活動。目前,浙江、江蘇一些草莓種植園已經開展了『清潔化栽培』。大連除了莊河市等北部地區適宜種植優質草莓外,草莓的觀光採摘尤其適合在大連近郊發展,可以通過發展四季草莓實現周年生產,一年四季都可以採摘草莓鮮果。」
近兩年,大連通過東西部扶貧協作項目開展了草莓高原苗栽培種植技術的應用推廣。近日,市發改委同意批覆大連市高原草莓脫毒苗繁育工程研究中心列為2020年第二批大連市工程研究中心項目。據介紹,高原苗種植技術和日本草莓產業的短日夜冷處理超促成栽培技術是「異曲同工」,都是為了促使草莓及早結果。目前,大連通過高原草莓苗技術實現了草莓提前兩個月上市。
中國園藝學會草莓分會副理事長張志宏在論壇上介紹了草莓新品種培育方面的最新情況。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經過多年來的培育和發展,目前大連草莓種植面積約11萬畝,產量約12萬噸。已經形成了幸香、紅顏、章姬為代表的傳統品種與「京城十三香」「粉紅公主」「紅粉佳人」等新興品種交相輝映的多元化發展態勢。其中,大連草莓的主產區莊河市曾獲得「中國草莓之鄉」的稱號,「莊河草莓」被評為農產品地理標誌產品。通過開展高原草莓苗栽培,大連草莓的上市期從每年新年前後提前到如今的11月份,直到第二年「五一」前後,都有本地草莓鮮果可以採摘,各品種陸續成熟錯峰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