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日下午,北京動物園內,一名遊客自帶葉菜投餵斑馬。 新京報記者 侯潤芳 攝
10月4日,故宮,一位遊客身後的紅牆上被人畫上了心形圖案。新京報記者 王嘉寧 攝
故宮紅牆上寫字、在圓明園摘果子、動物園裡投餵動物……「十一」假期已接近尾聲,記者走訪故宮、圓明園、頤和園、動物園、奧林匹克公園等景點,發現公園內不文明行為仍然存在。
儘管《旅遊法》明確提出文明旅遊,遊客應遵守社會公共秩序和社會公德,愛護旅遊資源,保護生態環境,遵守旅遊文明行為規範,但專家表示,目前《旅遊法》只規定了遊客有文明出遊的義務,但並無相應的處罰條款,建議遊客加強道德自律,家長和學校平時也應注重培養孩子文明出遊的習慣。
■ 現象
心形圖案刻上紅牆
刻字
代表景點:故宮
此前,故宮銅缸被遊客刻字秀恩愛而引發熱議,10月4日,記者走訪時發現該銅缸已修復,但依然可以看到不少孩子趴在銅缸上觀看內側。
記者走在西六宮建築群的通道上,發現兩側近200米長的紅牆上依然有「××到此一遊」、英文字母、心形圖案、情侶秀恩愛以及罵人話語的痕跡,其中個別地方刻痕嚴重。而在過道上遠遠就可望見「保護古蹟、請勿刻畫」的中英文標識的提示牌。
「這部分道路無人看管,牆壁上的亂塗亂抹估計都是『十一』期間遊客畫的。如果需要的話,過段時間會重新刷漆,刻痕嚴重的話,需要進行修復,」該過道附近一工作人員表示,「銅缸秀恩愛」事件發生後,他們加強了對遊客的提醒,「但我們沒有執法權,情節嚴重的話,只能暫時留住當事人,之後由上級決定如何處理。」
故宮博物院一工作人員表示,總體來說,今年遊客素質比往年提高了,並未發現有在文物上亂塗亂畫的現象,但還是見到有個別攀爬假山、石雕等不文明行為。不文明行為減少的原因除了遊客素質提高,也因故宮實行限流,客流量明顯減少所致。
葡萄餵大象連扔五分鐘
投餵
代表景點:動物園
北京動物園一位保潔員說,國慶期間遊客投餵動物最讓人「頭疼」。記者探訪的幾個場館均寫有不要投餵動物的提示牌,公園保潔員也會在旁邊提醒,但仍有遊客不聽勸阻。
羚羊、斑馬、大象等場館均屬於半開放區域,僅有半身高的護欄隔離遊客和動物。在大象場館前,一位遊客為吸引大象前來,特意打開旅行包掏出葡萄,一顆一顆向大象投擲,持續至少五分鐘。
還有一位30歲左右的男遊客自帶了一包綠色葉菜、一包切成條的胡蘿蔔。該遊客趴在羚羊場館的護欄前,右手提著菠菜伸展出去搖晃著,試圖吸引羚羊前來。
在與羚羊場館相近的斑馬場館,三隻斑馬正站在靠近護欄之處,啃食遊客扔下的葉菜,在地面上還散落著一塑膠袋葉菜。「我們也不知道誰帶來的葉菜,來的時候看到欄杆外扔著很多菜,我們就拿起來餵斑馬了,」一位遊客一邊餵斑馬,一邊要家人趕快為其拍照,「我們也看到不讓投餵的提示了,但大家都喂。」
而據媒體報導,國慶期間北京動物園有三隻羊駝因被遊客餵食過量,而被隔離起來。
男童爬欄杆胳膊摔脫臼
攀爬
代表景點:故宮、動物園、奧林匹克公園
在探訪中,攀爬假山、雕塑等行為也較為常見,有的還容易引發危險。
10月4日下午,故宮乾清門附近聚集著一群人,不時傳來男童的哭喊聲。「我們家小孩爬欄杆摔下來,右胳膊摔脫臼了。」一位60歲左右的外地遊客推著童車說,醫生正在為孩子治療。
在乾清宮前,也有兩個小孩正在攀爬宮殿前的建築,家長甚至將孩子抱上建築給其拍照。而在御花園假山前,不少孩子或獨自或在家長幫助下無視「請勿攀爬」的提示牌,攀爬到假山上拍照留影,旁邊不時有工作人員前來制止。
北京動物園是孩子們最愛的地方,很多「熊孩子」攀爬園內雕塑。大象館前兩側分別有五六隻大象雕塑,雕塑周圍聚集著爬上爬下的孩子,甚至一隻大象雕塑上「載」著三個小朋友。而在大象雕塑前地面上「請勿攀爬」的提示並未有遊客理會。
記者在奧林匹克公園走訪也發現,園區內的雕塑前總是聚集著爬上爬下的孩子。在入口處不遠的一雕塑,兩分鐘內有12位遊客攀爬,其中包括兩名成年人。
全園禁菸地上有菸頭
吸菸
代表景點:圓明園、頤和園、奧林匹克公園
在探訪中,還有一種常見的不文明現象就是吸菸。據悉,今年6月1日,北京出臺最嚴禁菸令,要求公共場所全面禁菸。但記者在動物園、頤和園、奧林匹克公園等地走訪,不少工作人員表示,遊客抽菸仍是難以遏制的行為。
圓明園全面禁菸,記者發現垃圾桶的滅煙槽裡滿是菸灰,地下經常見到菸頭。景區清潔工說,「大部分遊客都很文明,但有些有菸癮的人忍不住。」記者觀察到,有遊客甚至會詢問工作人員「哪裡可以吸菸」,然後被告知全園禁菸。
此外,在圓明園景區,有個別遊客連著揪下一大串樹枝,試圖摘下樹上的果子。「這種情況每天都有發生,還有市民來圓明園挖野菜,把草地都挖禿了。」圓明園景區一工作人員對此很無奈:「景區工作人員沒有執法權,這種情況屢禁不止,我們也只能勸阻。」
■ 聲音
《旅遊法》對「不文明」缺乏約束力
早在2013年,《旅遊法》明確提出文明旅遊,遊客應遵守社會公共秩序和社會公德,愛護旅遊資源,保護生態環境,遵守旅遊文明行為規範。今年6月1日起,北京市出臺最嚴禁菸令。北京市所有「帶頂的、帶蓋的」公共場所、工作場所和公共運輸工具100%禁菸。對違反禁令的菸民,最高將罰款200元。
有了相關規定,但為何不文明現象仍出現?
北京旅遊協會副秘書長劉思敏坦言,目前《旅遊法》只規定了遊客有文明出遊的義務,但並無相應的處罰條款,對於一些不文明旅遊行為,《旅遊法》缺乏約束力。
劉思敏介紹,文明本身涉及法律、道德、民俗三個方面。杜絕不文明行為,也需要從這三方面入手。「首先應該對相應法律進行適當的修改。比如在《旅遊法》出現之前,有『惡意破壞文物罪』,但現在很多人破壞文物並無主觀惡意,而是客觀結果。」劉思敏說,兒童逐漸成為旅遊的重要人員,家長和學校平時應該注重培養孩子養成文明出遊的習慣。此外,對一些不文明的行為,社會應該給予持續關注,作為警醒。
本版採寫/新京報記者 侯潤芳 實習生 劉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