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故宮,紅牆琉瓦白鴿飛

2020-12-16 看圖悅讀

圖文/張福錄 張學鳳

【本文由作者授權發布】

去過故宮的人,一定知道午門,因為午門是故宮的入口。但到過午門的人,未必就見過午門的鴿子。

初春,我和愛人去毛主席紀念堂瞻仰老人家遺容出來,在天安門廣場看到了一群鴿子從大劇院方向向故宮飛去。

這群鴿子吸引著我們穿過天安門向故宮走去。剛來到午門廣場前就見一大群鴿子在上空盤旋,猜想剛才看到的鴿子一定在這大群鴿子之中。

這是一個非常壯觀的場面,飛旋的和平鴿讓人浮想聯翩,心曠神怡。

看著這些自由自在、快樂飛翔的鴿子,突然想到「推出午門外」的詞句,似乎與這祥和的場景有些不符。

鴿子是自由的,在這片「領空」可以說是衣食無憂。有很多愛鳥人士專門跑到這裡餵食鴿子,我和愛人這次後來就又專門去餵過一次。

鴿子的飛翔是沒有規律地,而且飛行的速度很快,大部分時間是圍繞在午門外廣場的上空。也有時飛出廣場神遊。

它們時而一起聚停在午門的樓頂上享受著陽光的撫愛,時而展翅在藍天下享受速度帶來的激情。

有時是一隻從午門上飛下,有時是兩隻,然後是整群俯衝下來覓食。

鴿子就這樣在人們期待的目光中起飛飛翔,展示著它們的飛行技巧,炫耀著它們的飛行速度和敏捷。

它們已經忘卻了空間的存在,更是忽略了時間的概念。隨心所欲,想飛就飛,想停就停。

鴿子們在空中飛行的曲線軌跡就是一首無法朗誦的詩歌,每一對煽動的翅膀就是浪漫溫馨的歌詞。

故宮的建築群,紅牆琉璃瓦,雕梁彩畫柱就是鴿子舞臺的背景,人們的關注與讚美就是優美的背景旋律。

快門聲聲,鴿子飛翔時的瞬間美姿被凝固成美好的記憶。

真心希望這些和平鴿,在溫暖的陽光下嬉戲,生存。

目前,新冠病毒肆虐神州大地,祝願疫情早日結束,人民幸福安康!

相關焦點

  • 故宮雨後倒影紅牆黃瓦對影成趣 網友直呼此景只應天上有
    故宮雨後倒影紅牆黃瓦對影成趣 網友直呼此景只應天上有時間:2020-08-13 10:21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故宮雨後倒影紅牆黃瓦對影成趣 網友直呼此景只應天上有 8月12日,北京故宮,午後突降暴雨,故宮的美不僅有九龍吐水,還有水面倒影,紅牆黃瓦,對影成趣,美麗壯觀
  • 北京故宮旁邊有個旅遊景點,紅牆黃瓦,古色古香,讓人回味無窮
    位於故宮旁邊,有一個古色古香的旅遊勝地——太廟,又叫北京市勞動人民文化宮。漫步太廟,每一磚每一瓦,都有歲月流淌過的痕跡,特別是標誌性的紅牆黃瓦,使得太廟頗有故宮的韻味。藍天白雲與紅牆黃瓦同框,相映成趣,讓人心情大好。
  • 北京故宮旁邊有個旅遊景點,紅牆黃瓦,古色古香,讓人回味無窮
    位於故宮旁邊,有一個古色古香的旅遊勝地——太廟,又叫北京市勞動人民文化宮。漫步太廟,每一磚每一瓦,都有歲月流淌過的痕跡,特別是標誌性的紅牆黃瓦,使得太廟頗有故宮的韻味。藍天白雲與紅牆黃瓦同框,相映成趣,讓人心情大好。
  • 【遊記】瀋陽故宮,紅牆綠瓦
    瀋陽故宮在瀋陽的第二天,今天行程比較滿,但還是睡到自然醒,也不過8、9點的樣子,洗刷完畢。背著小書包,騎著共享單車,慢悠悠的來到第一目標地:瀋陽故宮!隨手拍-瀋陽故宮2瀋陽故宮又稱盛京皇宮,為清朝初期的皇宮。它不僅是中國僅存的兩大皇家宮殿建築群之一,也是中國關外唯一的一座皇家建築群。
  • 煙臺也有故宮一樣的紅牆綠瓦
    每天都會從這片紅牆綠瓦前走過但從來都沒有進去過據說是煙臺唯一一個天后行宮 具有南方媽祖文化特色的地方 今天終於和好友來打卡了!晴天白雲下 這和故宮有什麼差別呢!地理位置:南大街上 文化中心對面特色推薦:建築太美了!適合晴天穿個黑白色衣服來打卡!實用tips:記得帶好你的身份證 入口處需要查身份證!歡迎小夥伴們感受煙臺小故宮的獨特魅力!
  • 「遊記」瀋陽故宮,紅牆綠瓦
    背著小書包,騎著共享單車,慢悠悠的來到第一目標地:瀋陽故宮!隨手拍-瀋陽故宮2瀋陽故宮又稱盛京皇宮,為清朝初期的皇宮。隨手拍-瀋陽故宮3還沒進故宮呢,途徑很多特色的紅牆琉璃瓦,別具一格。不禁感嘆一聲:「真好看啊,紅牆綠瓦~」。平時真的要多讀書,不然書到用時方恨少,請原諒我的詞窮。
  • 一年後再遊故宮,紅牆黃瓦依然美麗到窒息
    去年,是買了故宮年票的,有大展、海棠花開、銀杏葉黃的時候,都會跑了一次故宮。這一轉眼,已經快一年沒來了。最近,故宮開了三個展覽——千古風流人物——「故宮博物院藏蘇軾主題書畫特展」,「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和「御瓷新見——景德鎮明代御窯遺址出土與故宮博物院藏傳世品瓷器對比展」。三個大展一起看,效率真高!
  • ​視頻 ‖ 明清故宮京華存,飛閣紅牆伴高垣.
    明清故宮京華存,飛閣紅牆伴高垣。角樓零落拱日月,雄門架起青冥軒。銅獅蜷身俯彤首,空閣凌霧納飛鳶。
  • 美好的一天:我在故宮看雲看瓦看時光
    沒錯,時不時就要去故宮「散散步」,所以,今天我又雙叕去故宮啦!一天時間,在故宮裡發發呆,看看天!藍天白雲,紅牆碧瓦,站在故宮裡,天上的雲都變得格外潔白,格外好看!實不相瞞,光是坐在故宮裡,看天,看雲,看建築,我就能看到工作人員下班!
  • 為什麼故宮建築的色彩一律為「紅牆黃瓦」,它有什麼象徵意義?
    故宮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的宮殿型建築。故宮始建於明成祖永樂四年,也就是1406年,以南京故宮為藍本營建,到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費時約十四年。如果從1420年開始算起,至2020年,故宮已經有整整600年的歷史了。
  • 工科女拍到的故宮紅牆綠樹
    記得幾年前故宮開始發美圖,被紅牆黃瓦下的「宮花」吸引,只要有可能都會抽時間去故宮賞花。其實,到了花季,哪裡的花都開放,也都美。但更願意追尋故宮紅牆黃瓦下的一抹奼紫嫣紅。不只為花,更為文化之美。但往往是花不隨人願,它更隨天氣的冷暖或早開或晚開。為賞花而「不遠萬裡」趕到故宮,花期未到或花瓣滿地都遇到過,但依然樂此不疲。
  • 北京:景山公園俯瞰故宮 初春美景醉人
    【來源:視覺中國】2020年3月9日,北京,迎春花映襯下的故宮春初美景。【來源:視覺中國】2020年3月9日,北京,景山萬春亭初春美景醉人。【來源:視覺中國】2020年3月9日,北京,CBD初春美景。【來源:視覺中國】2020年3月9日,北京,故宮初春,美景醉人。【來源:視覺中國】2020年3月9日,北京,故宮角樓初春美景醉人。【來源:視覺中國】2020年3月9日,北京,故宮角樓初春美景醉人。【來源:視覺中國】2020年3月9日,北京迎春花映襯下的故宮春初美景。
  • 《紅牆綠瓦》熱拍 張帥出演「恭親王」帥氣逼人
    目前,由著名演員李成儒自編自導自演,蔣愷、陳麗娜、張帥、許凝等聯手演繹的清宮大戲《紅牆綠瓦》,正在浙江橫店緊張拍攝中。被影迷稱之為「中國版的本木雅弘」的張帥,在劇中出演歷史傳奇人物「恭親王」奕訢,一身貴氣瀟灑的扮相,加上他獨有的冷峻外表,古裝造型帥氣逼人。
  • 雪後去北京故宮博物館遊玩,網友:故宮銀裝素裹,美不勝收!
    如果去北京旅遊,我想最感興趣的地方就是故宮博物館遊玩啦。故宮最好看的時候,要麼是雪景,要麼就是看藍天白雲了吧。這次我去遊玩剛好遇到雪景,紅牆內外雪景分外妖嬈.美不勝收!故宮就變成了紫禁城。故宮曾經是這樣一個地方,皇宮宅院,金碧輝煌,博大神秘,時空久遠。走進故宮就像走入了一部時間簡史,那不變的紅牆綠瓦古樹枝丫,在時間的輕輕觸摸下,一點點從指尖流逝。進入故宮在冬天叫它紫禁城,真的深深的喜歡上這個紅牆黃瓦綠磚的地方。
  • 沒空去故宮?沒關係,廣州有故宮同款紅牆,等你來打卡
    廣州故宮,不止紅牆,還有絕美光影景點:農講所注意事項:這裡是紀念館,因為紅牆火了,很多人來打卡,故有廣州故宮之稱,確實這裡很適合拍重點是,在裡面拍完,出來一定要到外面的紅牆拍,這裡真的太好看了,4*5點的陽光照在紅牆的光影,絕美,一定不能錯過
  • 故宮紅牆仍有人「到此一遊」
    10月4日,故宮,一位遊客身後的紅牆上被人畫上了心形圖案。新京報記者 王嘉寧 攝故宮紅牆上寫字、在圓明園摘果子、動物園裡投餵動物……「十一」假期已接近尾聲,記者走訪故宮、圓明園、頤和園、動物園、奧林匹克公園等景點,發現公園內不文明行為仍然存在。
  • 在廣州鬧市中的紅牆黃瓦綠蔭美爆啦!這裡是農講所舊址
    農講所舊址-很多年青的網友稱之為「廣州的小故宮」,為什麼叫廣州的小故宮,是因為這裡的紅牆黃瓦之美像極了北京故宮。在這裡拍照可以拍出似在故宮一樣的大片!以前在東風中路上班,經常坐地鐵到農講所站下車,卻一直沒有去遊覽過農講所。趁著初夏五月,陽光正好,打卡這個廣州小故宮。
  • 金隅琉水:消滅飛灰 打造「城市淨化器」
    中證網訊(記者 張玉潔) 10月27日,北京金隅琉水環保科技有限公司(下簡稱「金隅琉水」)總經理李衍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欲把原以生產水泥為主營業務的公司打造成以擔當「城市淨化器」為第一功能的環保科技企業。
  • 南京這一古風勝地,拍紅牆不用再去故宮,拐進小眾古韻紅牆
    朝天宮不僅適合挖掘歷史感受文化,還有一片讓人瞬間穿越的紅牆黃瓦,浮想聯翩中感受其中的古色古香,誰說古風紅牆只能去故宮,在南京的朝天宮,也有這樣讓人留戀的古韻紅牆。古風的紅牆在故宮裡也見過,但是故宮高高的紅牆總是有種莊嚴得透不過去的感覺,而這裡的紅牆更多的是屬於江南的溫婉古韻,陽光透過竹葉縫隙灑落在紅牆上,隨著葉子被微風拂過,光影在牆壁上跳躍起來,一瞬間這種古色古香的畫面也生動起來。看過國外的歐式建築,我還是喜歡我們國家古色古香的味道,這種中國古風紅是別的地方沒有的第一無二。
  • 故宮西華門"拆違" 夜遊可在紅牆外實現(圖)
    昨天,故宮博物院單霽翔院長通過故宮官方微博,同公眾暢聊600年的紫禁城和90歲的故宮博物院,就公眾關心的問題予以解答。  屏風樓  影響環境或拆除  有網友指出,故宮西華門內修建了一排屏風樓,現在分別歸第一歷史檔案館和部隊使用,故宮內這組最大的「違建」什麼時候能被「請」走,有具體時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