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攝「製造」香港隱世秘境

2021-12-29 維港觀察


       原來香港真的不一樣,「我們希望透過腳步和鏡頭告訴大家,這片土地還有值得我們引以為傲的地道美景」。

慢門下的海潮如夢如幻,

表現出香港作為濱海城市不為人所知的柔美一面

聯C兄、露伊和Tony,三位堪稱「初哥」的攝影愛好者四年前組成山野攝影組合「流浪攝」,並推出facebook專頁,至此一發不可收拾。

一年後他們在尖沙咀香港文化中心舉行作品展;去年書展推出的「香港攝一圈」已印刷四次,發行近萬冊,並獲香港金閱獎最佳書籍;今年五月,流浪攝在香港中央圖書館舉辦「香港不一樣」山野攝影展,展出近200張風景照,四天展期吸引近6000人次入場,既呼應了近年香港社會興起的環境保育風潮,亦力證港人寄情山野的心跡。之後再接再厲出版新作「香港攝二圈」,在七月書展獲佳績,穩居萬裡機構銷量榜第1位,日前再獲香港金閱獎。而「香港攝一圈」雖已長賣一年,銷情依然不俗,成為銷量榜上佔據第四位的行山攝影天書。他們更成立「流浪教室」教授學生,不遺餘力推廣山野攝影。

 

聯C兄直言,希望透過腳步和鏡頭告訴大家,這片土地還有值得我們引以為傲的地道美景,也可以看到不遜於外國的星空、銀河和雲海。  

     

被雲海纏繞的中環建築群,

顯露出與平日迥乎不同的朦朧美   

             

 發掘本土幽山美地

開始就是玩樂性質,「沒任何抱負、沒任何想法、沒任何部署,純粹幾個朋友合拍、啱傾、走埋一起影相啫。」認識兩三個月後,流浪攝facebook專頁設立,「開始分享我們的相片、故事,介紹香港不同的地方。香港人很懶,喜歡貓在商場內,不喜歡發掘新事物,習慣別人煮好東西,餵給他吃。」

 

三個人一起拍攝,但各有分工。除前述聯C兄負責做計劃、揸車外,「露伊是我們的PR佬,所有的雜務、對外聯絡都是她做,因為她跟人溝通、表達的能力比較強;另一個Parterner,Tony負責我們的資源,我們有學生,因為教一個攝影班「流浪教室」,他負責聯絡這些同學,fecebook專頁的Po文主要由我跟露伊兩個人負責,書的前言後記也是,她寫一個我寫一個。」聯C兄一一道來。


流浪攝三人各有各的本職工作。聯C兄的職業是工程監理,在一家Site Agent做地盤主管,「看住這些工程的進度、質量」;露伊則在金融業前線衝殺,做「保險和投資,平時接觸很多人,都要做培訓,需要講很多話」;從事物業管理的Tony工作時間比較長,「有時周六也需要上班,沒有我們去得那麼盡。」 聯C兄強調,我們不想說太多自己的事情。「盡量不會給公司知道我在做什麼,(我做山野攝影的事)同事有的知道有的也不知道,但我不會刻意去講我在做什麼。因為老闆可能不喜歡的,老闆即喺老闆。」

讓影像化為保護郊野的軟性力量

2013年12月,流浪攝成立一周年時,在尖沙咀文化中心舉辦了作品展。「第一次面對面接觸到群眾,跟他們聊天,突然發現他們給了我們一個使命感。以前只是自己玩,鍾意的話就分享,就(將我們的經歷)講多一些給人聽。但作品展就不同,觀眾多謝我們犧牲自己的睡覺時間休息時間,介紹香港不同的地方給他們認識,令他們開了眼界。有些年紀大的行山人士看完照片就說很感動,說年輕的時候我也去過這些地方,謝謝你們帶給我美好的回憶,但我當年去的時候沒有找到這樣的角度,原來晴天時可以這麼漂亮。」

「自此之後,我們覺得有了一種無形的使命感,而郊野影像其實直接涉及環境保育、發展和郊野公園現狀。我們不會破口大罵,但會盡量利用這些靚相告訴大家,其實這些地方好值得珍惜,有很多動植物的,即用軟性一點的方法去表達我們的意見。」聯C兄正色道,如果大家對這些都漠不關心,香港郊野始終會消失得無影無蹤。「所謂本土,應從重新認識、認真踏遍我們每一寸土地開始。」


流浪攝鏡頭下的新界北景色背後經常會出現

鄰城深圳的輪廓線

浪跡荒野是最好的表達方式

四年時間,流浪攝不知不覺創造了一個發掘香港幽山美地的平民傳奇。「雖然旅發局沒來找我們做代言人,但其他政府部門有來找我們。此外香港郵局10月用我們的照片出了6張郵票介紹鳳凰徑。我們跟天文臺的合作也頗緊密,還跟香港觀鳥會合作過。昂坪360等一些商業機構同影相、行山有關的活動,我們也曾參與。」 聯C兄介紹說。



六邊形石柱海岸呈現的獨特美感令人震撼

每年,流浪攝要去100多個地方(拍攝),當然,絕大部分在香港。「天氣好的話,一個禮拜去五天,凌晨兩三點出發,拍完日出就返工,跟住放工就去影日落,跟住返屋企睡一陣又日出,又返工又日落這樣,我們就盯住天氣,好天就會去,可以說所有的空閑時間都貢獻給這個愛好了。」露伊快人快語。

 

不過,她也承認,香港「大部分時候都唔好天」。天氣不好的時候他們也沒有辦法閑下來。「晚上他(聯C兄)寫博文做視頻,我要處理照片,還有好多行政事務,我們每個月有課程要準備,要帶學生去拍日落,收費、計劃、出通告、聯絡,他們問問題你要答,我們在facebook有一個不開放的同學會,他們交作業,我們要改功課……前前後後已經教了近六十班,有幾百學生,」但露伊並不認為這是負擔,「我們已經習慣了。」用聯C兄的話說,就是「流連幽谷,浪跡荒野,對我們是一趟逃離喧嚷、洗滌心靈的旅程,以鏡頭記錄影像、刻畫情感,加上文字描述,是我們最喜歡的表達方式,甚至是生活方式。」

 

採訪當天,聯C兄和露伊下午6點放工,先去見了兩個合作夥伴,然後接受記者訪問,「吃完飯回到家可能已經凌晨12點了,而3點還要去拍日出。」甚至有時候,3個人各自從家中出發集合到一起後才討論去哪裡。話說流浪攝3個人分別居住在大埔、將軍澳、馬鞍山,這樣一個三角形範圍,僅是凌晨集合在一起就不是一件輕鬆事。

 

那他們最終會選擇全職做山野攝影師嗎?「不是沒有想過,是想過,(但我們)不要做。」露伊毫無餘地地表示:「我們本來是為興趣,(如果興趣)變成工作,我們就為錢啦。雖然我們有3個家庭要養活,需要賺錢,但一旦你想著賺錢你就沒有自己了,你就要看錢(的臉色),錢就變成第一位了,那就不一樣了,很多樂趣就喪失了,你就沒得選擇。如果你想賺錢呢,就得聽別人話事了。我給你錢你去那裡,那我會覺得痛苦的,我不想這樣。」

本文轉載自《今日中國》(港澳版)

【本文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長按以下二維碼可以關注「中國眼」公眾號





相關焦點

  • 【港食】農曆新年辦年貨必撐「香港製造」
    與其買超市中大量生產、一式一樣的貨品,不如回頭,支持香港製造?現時香港大部分糖果都是外地進口,香港製造的糖果幾乎絕跡,然而美孚有一家小小的餅店,每天都會自己製作烏結糖——那是1975年開業的多多餅店,除陪伴了許多居民成長外,不少華僑都會去買糖作手信。
  • 在香港,有種字體叫「監獄體」⋯⋯
    尖銳筆鋒、特別的設計以及手寫體的粗糙感,反而讓「監獄體」別具一格,久而久之,也成了香港的一種特色視覺文化。首尾兩端比較寬,中間比較窄,呈現一種兩邊張開的喇叭口形狀,這是「監獄體」字體的特色之一。但畢竟人手製作往往還是會有一點偏差。
  • 土屋鞄製造所用「家」給你過一個溫暖的聖誕節
    日本著名的手工皮具品牌「土屋鞄製造所」在聖誕來臨之際,以「傳承」為主線,特地將日本插畫家小池ふみ Fumi Koike 的作品印在麂皮畫布上,讓售出的每一件皮具都能完美詮釋「家」的概念,以及對「傳承」的感受。「土屋鞄製造所」由土屋國男於 1965 年創辦,所有皮具均在日本製造。現任社長土屋成範一直延續著父親所看重的「家族氛圍」,日本傳統意義上的真誠與溫暖,得以延續。
  • 跟著「流浪攝」探索 10 個香港鮮為人知的美麗山峰
    流浪攝是由香港攝影愛好者聯C兄,露伊和Tony組成的山野攝影組合,致力拍攝香港郊野風光,發掘香港幽山美地,流浪攝一直廣受注目,成立不足兩年已熱爆網絡及媒體,多次接受各大電視電臺和報章雜誌等訪問。 對流浪攝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到其 Facebook 專頁欣賞更過香港美圖靚景:https://www.facebook.com/WanderingPhotography 。
  • 高鐵票價「劇透」!香港到廣州南初定260港元
    廣深港高鐵香港段建設進入最後階段,「一地兩檢」安排的「三步走」程序最後一步也將於二月初前開展。
  • 開篇·土屋鞄製造所
    土屋鞄製造所的皮革製品皆採天然上等之皮革製成並將皮革魅力發揮到極致,同時進行最低限度的設計。辭典100% 單寧鞣製日文的「フルタン」(讀音:fu rutan)是「100% 單寧鞣製」的簡稱,是只有在日本業界才會使用的專業用語;指的是僅使用單寧鞣製法去製作出皮革的意思。
  • 香港製造企業以大灣區為據點拓展海外業務--專訪鴻利達集團行政總裁蔡俊傑
    香港大部分製造企業的廠房都設於中國內地或東南亞,但不少仍以香港為總部。鴻利達集團也一樣,其行政總裁蔡俊傑表示香港在金融、物流及科技研發方面的優勢能協助企業持續發展。精密塑膠部件研發及生產       鴻利達集團(簡稱「鴻利達」)在1988年於香港成立,最早為一家模具工程公司, 1993年在深圳龍崗設廠。
  • 疫情之下,香港黑暴在「忙」什麼
    資料圖片疫情之下,很多人已經對香港少部分醫護「罷工以醫人」的創新做法有所了解,那麼,從去年6月起一直肆虐香港的黑暴在又「忙」什麼呢?顯然,他們從沒閒著,正熱衷於趁疫作亂,且大有愈演愈烈之勢。被香港黑色暴恐分子視為「大臺」、最邪惡的Telegram起底兼煽暴頻道——「老豆搵仔」,第一時間將頭像換成了丹麥《日德蘭郵報》借新冠病毒侮辱我國國旗的漫畫。
  • 香港「粽」有希望……
    各地粽子有不同,但萬變不離其「粽」。據說香港粽子有情懷,香港「粽」有希望,你吃了麼?
  • 鶴咀:香港最驚豔漂亮的海角秘境
    「鶴咀」這個名字有些奇怪,據說因為地形像鶴的嘴巴。不過它的英文名更奇怪,叫「Cape D'Aguilar」。「Cape D'Aguilar」準確翻譯為「德忌笠角」。在繁華的中環,蘭桂坊旁邊,有一條街,叫「德忌笠街」。兩個不相關的地方,有著一個相同的歐陸風情名字,這個名字來自香港第一任副總督及駐港英軍總司令 Sir George Charles D』Aguilar 。
  • 萬希泉參與香港歷史博物館專題展覽:「工」不可沒 – 香港工業傳奇
    「香港製造」從來都屬於優質品牌的認可。早於 19 世紀,香港已是國際舞臺上數一數二的出口導向的工業經濟體。
  • 走進「小人國」 微型藝術濃縮香港精華
    ▲「喜·細看香港」新春微型藝術展近日,「喜·細看香港」新春微型藝術展在香港奧海城舉行,共展出52件微縮模型作品
  • 「香港秘境」遊玩攻略!你的IG美照就是別人的朝聖清單!
    女孩們注意了,香港比你想像中有更多玩法:香港超夢幻郊野秘徑、文青咖啡廳、森林系酒吧。意想不到的香港「遊山玩水」終極攻略,就是香港人也未必知道的香港玩法!喜愛自然、人文特色的女孩們一定要去有「香港後花園」之稱的西貢走走,在這裡你可以到有小馬爾地夫之稱的「浪茄灣」拍出一張張渡假美照;金鐘小區聚集了充滿藝文氣息的咖啡廳,各個角落都能拍出優雅美照;叮叮車更是經典的城市體驗,跟著小編來看看自然派女生怎麼玩盡香港,讓你的IG美照成為大家在香港暢遊時的朝聖版本!
  • 「華語科幻小說」專輯 |《香港文學》2019年5月號
    本期「華語科幻小說」專輯展示了多篇蘊藏感傷情愫的作品。寶樹〈轉換期〉講述從火星回來的韓遠方與女警許雯的戲劇性相遇,七天休眠,互為對方的感情替代品。王侃瑜〈失樂園〉反思人與人之間看似牢不可破的情感,「欣樂寧」製造一切歡樂,「失樂園」演繹所有痛苦,「儘管你身在快樂之中,但卻品嚐不到快樂」。
  • 在中國,還有1800萬人在「流浪」
    「獨立、心懷勇氣、富有探索精神的旅行者,不執著於豪華酒店,也不醉心於奢侈消費,他們對世界充滿好奇心與關懷精神,對於旅行和這顆星球的熱愛,發自內心。」這是著名旅行雜誌《孤獨星球》裡的一段話。我有可能也屬於這類「富有探索精神」的人,在去地球倉長沙總部的路上,要經過湘江、瀏陽河,跨過4座立交橋,打車花了100多,真挺遠的。
  • 【港著數】傳統帆船「張保仔」請你免費遊維港
    因新冠疫情持續的關係,剛過去的復活節假期,香港人未能如以往一樣出境旅遊,aqua集團旗下的標誌性傳統帆船「張保仔」特意為大家補償一下。
  • 日本三大秘境之一「三好市祖谷」的必去景點
    日本自由行時必去的日本三大秘境包括岐阜縣合掌村、宮崎縣椎葉村,再有就是德島縣三好市祖谷了!其中德島的三好市不只有著壯膽指數破表的「祖谷蔓橋」、兩億年衝刷形成的「大步危峽」溪谷美景,更有著搭乘纜車前往、風景優美的美肌「祖谷秘湯溫泉」!非常適合想要進行日本深度自由行的遊客。▋日本三大秘境超想去!德島「三好市」在哪裡?
  • 【慶祝大熊貓生日】海洋公園門票「買二送一」 全港首個商場數碼「大熊貓館」登場!
    今年適逢海洋公園開業40周年及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20周年,公園特別於8月,即大熊貓生日月份推出「買二送一」門票優惠,鼓勵港人到訪海洋公園,探望與港人一同成長的大熊貓,製造更多珍貴回憶。「大熊貓時尚生日派對」由兩節時裝表演揭開序幕,分別展示26件由香港市民提交的「Made in HK香港製造」大熊貓T恤設計比賽入圍作品,及以10件由香港知專設計學院學生設計、以大熊貓為主題的環保時裝創意服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