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4月28日訊(通訊員 唐世日)「舞獅翻騰起來,或轉,或滾,或團,仿佛騰雲駕霧,一飽眼福。」春天裡的校園,處處春意濃鬱,每天最後一節課,江華瑤族自治縣碼市中學舞獅社團的孩子們雷打不動的社團活動,碼市中學「辦有鄉村味道的學校」為「一校一品」的辦學理念、特色已經形成。
近年,該縣教育局提出「以學生第一」的工作思路,以朗朗讀書聲、快樂歡呼聲、嘹亮歌聲、悠揚琴聲 「四聲校園」和創建園林式單位、文明單位、衛生單位、學習型單位、平安單位、特色學校的「六創聯動」推力,學校向特色化、品牌化推進。江華結合所在區域文化、瑤文化、風俗、景點、特產等特色,挖掘出地方特色的瑤文化、山文化、水文化、石文化、舞龍舞獅文化等,並引進校園提升學校內涵。同時,為推進學校特色創建,該縣教育局通過校長論談、專訪等方式,全面研討學校辦學理念、學校特色、校園文化,促進打造學校內涵,創品牌特色。
沱江鎮一小編寫了《瑤文化知識讀本》《瑤文化韻文讀本》和《瑤山孩子愛瑤鄉》等校本教材,開展瑤文化進校園13年,跳長鼓操,耍瑤族草龍成了學校最美麗的風景。長鼓之鄉大圩鎮第二小學是一所只有兩年歷史的學校,該校充分利用長鼓舞傳承人趙旺生改編了長鼓舞,讓師生每天都跳長鼓舞。濤圩中心小這把瑤族織錦、竹竿舞、瑤歌引進校園,開發了《瑤歌集》。大石橋中心小學以原最高人民法院院長江華同志一生為藍本,打造紅色校園文化,已經成為學校特色,時刻浸染師生心靈。東田中心小學的山水文化,河路口中學的礦石文化,上遊完全小學的瑤族壓伽和木棒球,關水閣完全小學的瑤歌,橋市中學的茶文化等近60所學校「一校一品」已成形,校園成了8萬瑤山娃最快樂的地方。
近年,已經有沱江鎮一小等近40所學校瑤文化傳承的基地,有20多個師生文藝節目唱響長沙音樂廳或在省市中小學生藝術節匯演中紛紛獲獎,80餘人高考考上藝術高校,有碼市中學、江華二中、江華創新實驗學校、沱江鎮第二小學等多所學校被評為縣、市名校,所有學校辦學理念、一訓三風已經成型,上牆。
[責編:蔣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