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05 11:04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援友們從白面書生變成了黑臉張飛,白臉蛋變成了高原紅,但這就是援青人該有的樣子。」
崔德行是第四批援青幹部,也是天津援青指揮部副總指揮、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委組織部副部長,入青一年多,他已經成為自己口中「援青人該有的樣子。」
德吉村村容一景。劉歡攝
七八月的青海,正是最美的季節,黃南州尖扎縣德吉村村口停著好幾輛旅遊大巴。依山傍水的露天沙灘、特色藏式住宅、悠閒的生活廣場……近年來,經過天津援青幹部和當地政府、百姓的一起努力,德吉村的旅遊產業紅火起來,曾經的「荒灘灘」成了青海人眼中的「高原小三亞」。
「投入資金有限,但情感無限。每當看到藏族孩童天真無邪的眼神,就會不由自主地給自己加碼,務必做好、做實援青工作。」天津援青幹部、尖扎縣副縣長王鑫說。
王鑫接受人民網記者採訪。人民視頻 陳安陽攝
醫療、教育也是老百姓關心的大事。除了支援青海產業經濟發展,在醫教幫扶上,天津也在不斷加力。
近年來,天津持續開展名醫進黃南系列活動,義診服務群眾1000餘人,減免各項檢查費用5萬餘元。黃南醫保患者在新區可直接就醫結算,這也開創了青海跨省醫保聯網結算的先河。
名師進黃南活動讓近2000名師生參與交流互學,津青校際合作學校達到29對。「組團式」幫扶的黃南州中學2019年文理科高考上線率100%、一本上線7人,創歷史最好成績。
「扶貧也好、援青也罷,歸根到底是人和人才的事,得牢牢扭住智力支援這個關鍵。」崔德行介紹,2019年,天津先後為黃南選派柔性人才70名:地域上,實現了一市三縣全覆蓋;專業上,各類人才涵蓋了黃南急需緊缺專業;規模上,此次選派人數超往批總和。
「在黃南天津幹部人才達到92人,為天津援青十年之最。」
「援青幹部要是走了怎麼辦?」
「人才數量再多終究也是有限的,通過一邊工作一邊培訓,我們希望為黃南打造一支『永久牌』幹部人才隊伍,絕不允許因為援青幹部的離開延誤黃南的發展。」崔德行說,2019年、2020年相關培訓資金累計將超過600萬元,培訓各類人員超過6000人次。
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
如今,天津援青已走過十個年頭,天津在人才、教育、醫療、民生等全方位、多層次的交流幫扶有力推動了黃南經濟社會發展。天津對黃南是真支持,黃南人民對援青幹部是真感情。有的援青幹部摔倒骨折後,被當地群眾肩扛手抬送去醫院;有的藏族同鄉來回一百多公裡,冒雨給援青幹部送來剛做出來的饃饃……
崔德行。受訪者供圖。
崔德行說:「很多黃南人早已不把援青幹部當外人,而是把我們當家人、當親人、當朋友。資金、物資、人才,這些都是有限的,但我們投入的感情是無限的,對口支援工作是有溫度的幫扶,不是簡單地給錢給物。」
今年是脫貧攻堅的決戰決勝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也是開展對口援青工作十周年,繼續做好援青工作意義深遠、責任重大。「風雨多經人未老,關山初度路猶長。我們將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擔當,向天津和青海人民交上合格的答卷。」崔德行說。
來源:人民網
原標題:《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丨「有限」加「無限」 築牢津青緣》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