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醫美行業病灶究竟在哪裡

2020-12-21 中國網新聞中心

有的醫美機構無全麻手術資質,卻鋌而走險非法實施全麻手術;有的醫美機構醫生沒有從業資質,卻堂而皇之地開門營業;有的名為整形美容,卻以傳銷模式拉人頭發展下線牟取暴利;有的在被主管部門吊銷證照後,卻「換個馬甲」在原址重新開業……

連日來,《法制日報》記者接到多名消費者投訴稱,在長沙遭遇各種醫療美容機構的陷阱,不僅被忽悠花費了巨額費用,而且身體受到了嚴重損害。

長沙醫美行業為何亂象叢生?相關部門監管是否到位?對此,《法制日報》記者先後來到長沙多個醫療美容機構、部分區縣以及長沙市衛計部門進行調查採訪。

問題機構前僕後繼

吊銷證照影響甚微

長沙市民羅女士告訴《法制日報》記者,她在位於長沙市雨花區的美亦醫療美容門診部做了鼻部整形手術後,出現鼻頭感染。她輕信了門診部吹噓的所謂「渠道機構」有高額返點,介紹自己的朋友來此整形。結果,朋友也出現了術後問題。

7月1日,長沙市雨花區衛生計生綜合監督執法局在對上述機構進行執法檢查發現,美亦醫療美容門診部獲批的診療項目,只有美容牙科、美容外科和美容皮膚科,且僅限門診,並沒有取得全麻資質,卻違規開展隆胸、取肋骨等需要全麻資質的大型手術,此醫療機構已涉嫌超範圍經營。

長沙市雨花區衛生計生綜合監督執法局副局長陳高稱,目前已對美亦醫療美容門診部進行立案調查,下一步也會對這家機構進行吊證處罰。只是,雖然執法人員多次聯繫這家機構負責人協助調查,但對方都不予置理,不願配合。

此外,執法人員在調查時還發現,美亦醫療美容機構的院長兼外科醫生易曦由於操作失誤,導致100多名顧客出現術後問題。

據長沙市雨花區衛生計生綜合監督執法局局長黎雪軍介紹,易曦之前曾在長沙市望城區、嶽麓區等多個地方從事醫美整形,因醫療事故頻發,轉戰雨花區,重操舊業。易曦號稱湖南鼻整協發起人、湖南省鼻整形沙龍會員,卻做壞了100多名顧客的鼻子。目前,這100多名顧客已組建維權微信群,準備聯名起訴易曦。

7月9日,《法制日報》記者致電美亦醫療美容負責人,但這名負責人稱,目前正在配合執法部門進行調查,不方便接受採訪。

涉嫌超範圍經營的還有長沙尚九瑞恩醫療美容門診部。

據當地媒體報導,長沙尚九瑞恩醫療美容門診部在沒有開設麻醉科的情況下,給顧客進行全麻手術,同時存在部分醫生涉嫌無證行醫的情況。最後這家機構門診部被吊銷營業執照。

不過,有業內人士稱,雖然被吊證處罰,但這些醫美機構受到的影響並不大。一些被吊銷證照的醫美機構往往會帶著團隊換個地方「另起爐灶」,重新更名後又成為一家合法的醫美機構。有的甚至就在原址上換個名字繼續開業,職能部門也會照樣發證。

醫美貸款漫天忽悠

背後隱藏巨大陷阱

《法制日報》記者了解到,當消費者面對天價整形費用猶豫不決時,一些醫美機構往往會用所謂的「醫美貸款」來忽悠消費者,宣稱每個月只要支付其能承受的費用,即可實現「變美」的夢想。而這種「醫美貸款」背後,往往隱藏著巨大的陷阱。

今年56歲的蔣女士就是受害者之一。她的女兒告訴《法制日報》記者,今年6月,蔣女士在永州一家美容院老闆的忽悠下,來到位於長沙市嶽麓區的湖南泊麗醫療美容門診部,工作人員推薦了一個面部脂肪填充項目,本來說只要數千元,最終卻交了27900元現金,並在「佳麗貸」等多個貸款平臺貸款50000元才勉強支付完這筆費用。

長沙市民黎女士同樣有此遭遇。

2017年6月24日,黎女士在長沙麗恩醫院面診做鼻子整形,面診定價是48000元。院方推薦稱,有平臺可做分期貸款,並幫黎女士用手機操作,分期貸款3萬元,分24期還。不久前,黎女士發現自己的一張信用卡被停掉,另一張信用卡被限額。經查詢,黎女士得知是整形美容的貸款出了問題。銀行交易信息顯示,黎女士逾期四期未還,最後一次還款日期為今年2月27日,當前逾期金額為5652元。黎女士由此變成信用「黑戶」。

今年6月,湖南美漾美學醫療美容門診部因違規執業,被長沙市嶽麓區衛生計生綜合執法局立案調查。當事人劉女士告訴《法制日報》記者,當時自己從這家機構門診部出來時,被數名社會人員尾隨並威脅。

據業內人士透露,湖南美漾美學醫療美容門診部的最大股東林金虎,因涉嫌「套路貸」,已被寧鄉市公安局刑偵大隊立案偵查。

民營資本大量湧入

門檻極低機構泛濫

《法制日報》記者獲悉,導致醫療事故頻發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醫美機構違規實施全麻手術。

據長沙市雨花區衛健局醫證管理科科長湯亞子介紹,依照2009年《醫療機構管理條例》,醫療美容門診部只要符合法律規定,便可設立麻醉科室。但2013年新的《醫療機構管理條例》頒布後,規定醫療美容門診部不能設立麻醉科室。因此,雨花區沒有一家門診部設立麻醉科。

「我們已向上級主管部門遞交了《關於醫療美容門診部、診所能否設置麻醉科的請示》,湖南省衛健委已報到衛生部。」湯亞子給《法制日報》記者看了這份請示。

據業內人士透露,在長沙市,除了雨花區,開福區在5年內也沒有給任何一家醫美門診部批過麻醉科。而在嶽麓區,醫美門診部只要符合條件就可以設立麻醉科,所以其他區的醫美門診部也往嶽麓區移址。

相關數據顯示,目前長沙市醫美機構多達160多家,嶽麓區醫美門診部有近50家,數量居長沙市首位。

湯亞子稱,可能是嶽麓區衛健局審批發證參照的是2009年《醫療機構管理條例》。

那麼,設立醫療美容門診部麻醉科,長沙市為什麼會出現明顯的雙軌制、區域差異化?

《法制日報》記者聯繫長沙市嶽麓區委宣傳部,請其接洽嶽麓區衛監局採訪事宜,卻被告知,嶽麓區衛健局主管副局長李國華說自己很忙沒時間,記者要採訪必須先通過長沙市衛健委同意。

隨後,《法制日報》記者來到長沙市衛健委,向其宣教處處長鄧某表明採訪來意,並提出想當面採訪醫證處與綜合監督執法處相關負責人。鄧某要求記者先填寫一張採訪登記表,並稱將協調時間安排採訪。期間,鄧某明確表態稱,區衛健局接受採訪並不需要通過市衛健委。

於是,《法制日報》記者又來到嶽麓區衛健局,辦公室彭姓主任稱,主管工作的副局長李國華出去開會了,近兩天將與記者聯繫約定採訪時間。但隨後幾天,記者多次聯繫彭姓主任,對方均不接電話、不回簡訊。截至發稿,記者尚未收到其回復。

7月11日,鄧某來電話稱,針對此前記者提出的採訪要求,長沙市衛健委已形成文字回復,不需要當面採訪。當記者稱還是想當面進行採訪時,鄧某稱:「搞得太折騰了,一定要當面進行採訪幹什麼?」

在記者的堅持下,鄧某不耐煩地說,會與相關處室聯繫。隨即掛斷電話。截至發稿,記者仍未獲得回復。

「傳銷模式、醫美套路貸、超範圍違法執業是醫美行業亂象的三大主要表現。」長沙市醫療美容協會會長肖徵剛在接受《法制日報》記者採訪時稱,2017年是長沙市醫美行業的分水嶺。隨著大量民營資本湧入,渠道模式進入行業導致經營結構發生變化,帶客高額回扣造成了嚴重的信任危機。目前,長沙70%的醫美機構是渠道模式運營,嚴重擾亂了醫美行業市場。

肖徵剛認為,相關主管部門沿用傳統醫療標準來套現在的醫療美容。目前,長沙市衛健主管部門對醫美機構準入門檻極低、把關不嚴,導致醫美機構泛濫。對於醫美門診部麻醉科的設置,沒有統一標準,逐級推諉踢皮球。如今,麻醉科的設置已成行業發展瓶頸。長久下去,長沙的醫美行業將更加混亂。

業內人士對《法制日報》記者稱,職能部門要想有效遏制當前醫療美容行業存在的亂象,必須進一步提高行業準入門檻,加強行業協會監督,建立更嚴格科學的資質審批制度,切實增加執法檢查的頻率和力度。同時,加大對違法違規醫美機構的處罰力度,激活現有的懲戒性條款,提高其違法成本。 

相關焦點

  • 長沙美萊:醫美市場主體良莠不齊 加強行業自律刻不容緩
    近日,長沙美萊通過媒體公開招募,以日薪5000元的噱頭在長沙全城範圍內尋找醫美質量體驗官。希望通過主動公開醫美服務流程,以普通市民的視角來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整改問題。現狀:醫美市場主體質量良莠不齊持證醫美醫院比例不到10%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開始追求更高的生活質量。「愛美之心,人皆有之」,醫療美容行業這一「朝陽行業」隨著日益旺盛的市場需求,應運而生。
  • 長沙醫美疑雲(二):諸神的黃昏
    系列報導:長沙醫美疑雲(一):邏輯的顛覆  編者按:不誇張地說,美容整形對於追求時尚的年輕一代,已如請客吃飯一般隨便了。有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醫美行業增速超40%,增速是全球6倍,行業預測,不久後的中國有望成為世界第二大醫美市場,快速突破萬億大關。
  • 長沙醫美疑雲(二):諸神的黃昏
    有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醫美行業增速超40%,增速是全球6倍,行業預測,不久後的中國有望成為世界第二大醫美市場,快速突破萬億大關。可是,繁榮並未能掩蓋行業的混亂,畸形的運營機制,無底線的「醫美貸」陷阱,良莠不齊的醫療水平,如同籠罩在美容醫院與愛美者頭頂的陰雲,不僅危害行業發展,更讓消費者的安全危機四伏。紅網即日起推出【長沙醫美疑雲】系列報導,試圖一探此行業之深淺。
  • 長沙醫美疑雲(一):邏輯的顛覆
    有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醫美行業增速超40%,增速是全球6倍,行業預測,不久後的中國有望成為世界第二大醫美市場,快速突破萬億大關。可是,繁榮並未能掩蓋行業的混亂,畸形的運營機制,無底線的「醫美貸」陷阱,良莠不齊的醫療水平,如同籠罩在美容醫院與愛美者頭頂的陰雲,不僅危害行業發展,更讓消費者的安全危機四伏。紅網即日起推出【長沙醫美疑雲】系列報導,試圖一探此行業之深淺。
  • 哪裡可以學醫美諮詢師
    哪裡可以學醫美諮詢師?我們都知道醫美諮詢師也是一門技術,而學習技術就要去專業的學校,國內大大小小好的醫美諮詢師學校有很多,主要看你自身有沒有基礎,學校擅長的專業課程是哪種,現在醫美諮詢師有零基礎、進修、創業三種層次的課程。那麼哪裡可以學醫美諮詢師呢?
  • 《醫療美容法律法規彙編手冊》發布,為醫美行業提供合法經營指南
    為進一步推動長沙醫美產業向專業化、規範化、集群化發展,1月11日,「2020擁抱新醫美——長沙醫美行業年度盛典」在長沙開啟,總結2019年行業發展情況,探索2020年長沙醫美發展新路徑。現場發布《醫療美容法律法規彙編手冊》,為醫美行業提供合法經營指南。
  • 長沙藝星美容醫院周芳、謝超主任榮獲2020年中國醫美綠寶石醫生...
    十年醫美,砥礪前行,萬裡挑醫,為美甄選 Yestar藝星集團是全國高端連鎖醫美品牌,旗下擁有23家醫美機構,遍布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成都、杭州、西安、昆明、長沙、武漢等國內城市,並在當地已成為了標誌性醫美機構。
  • 美唄醫美成立「美嚴聯盟」,破題「醫美行業八大坑」
    發布會上,美唄醫美創始人兼CEO龔連勝義揭「醫美行業八大坑」,並圍繞「科學嚴選」給出解決方案:投資一個億啟動「億起嚴選行動」、聯合多方成立「美嚴聯盟」發力嚴選、推出雙11重磅優惠,在業內掀起一陣雙11「正品風暴」,讓消費者放心美、推動行業規範化。此外,美唄醫美與華熙生物、鵬愛集團分別籤約戰略合作。
  • 「醫美風雲榜」河南省醫美行業頒獎盛典圓滿落幕
    據悉,河南醫美行業評選活動組委會通過對客訴案例和輿情數據的分析、相關工作人員的實際深入走訪調查以及對相關專家的深入採訪,發現河南的醫美市場不容樂觀,行業發展之路任重而道遠。  河南的醫美行業相對其它成熟業態比較年輕的,但是整體還是處在健康發展的狀態。
  • 暴利的醫美行業:女人的錢,究竟有多好賺?
    其實,成本暴利的背後還有高額營銷費,激烈的競爭讓醫美行業營銷變得格外重要!從傳統廣告到網際網路平臺再到機構導流,像我們熟悉的那幾個醫美平臺,機構入駐都需要繳納至少20%的利潤分成。還有美容院、美髮店、美甲店、甚至網紅、微商都成為了渠道,每介紹一個客戶都有一定的抽成。
  • 「整形國家隊」醫美巨頭扎堆落戶 成都被稱為醫美行業一線城市
    在醫美行業,中國醫學科學院整形外科醫院俗稱八大處整形醫院,是業界的權威巨頭,同時也是中國唯一的整形外科三級甲等專科醫院。行業巨頭為何選擇成都? 在中國醫學科學院整形外科醫院院長祁佐良看來,從綜合經濟社會發展,北上廣深被劃為一線城市,但是在醫美行業,成都算是「醫療美容行業的一線城市」。
  • 中國醫美行業新代表醫美董事長趙駿琦個人簡介
    所獲榮譽組織發起喜馬拉雅與環保組織無境深藍公益活動美遍中國公益活動特邀嘉賓[技術卓絕,醫美技術天才]趙駿琦被人稱為醫美技術天才和醫美工匠大師,擅長女性面部抗衰重塑、逆齡提升、五官整形、女性私密整形,並多次赴韓日參加學術交流,和韓日著名整形專家探討技術,被韓國專家譽為最有潛力的技術交流學者
  • 醫美行業龍頭——愛美客
    主要產品逸美(面部、頸部褶皺皮膚修復)、寶尼達(國內首款含PVA微球的注射材料)、愛芙萊(國內首款含利多卡因的注射材料)、嗨體(頸紋修復,國內唯一獲批企業)、逸美一加一(新型複合注射材料)、緊戀(面部埋植線)等,均以透明質酸鈉為主要基材。根據招股說明書顯示:2019年愛美客六款玻尿酸相關製品平均單位成本僅為30.76元,而平均毛利率卻達92.63%。
  • 醫美「醫」得了美圖嗎?
    ,未來三年裡,將逐步布局醫美行業。 此外,行業信任度是另一個繞不開的討論。據劉景濤介紹,醫美營銷是行業裡拓客的普遍手段,但客戶往往對廣告心生芥蒂。「很多人都是通過閨蜜和朋友介紹進行,但最後還是會出現跑到非法整形機構的情況。」劉景濤說,醫美行業如何做到又美又安全,是行業在一定時間內需要持續討論的話題。
  • 醫美行業專題研究:臺灣醫療美容行業之大觀
    健保制度直接推動臺灣醫美行業快速發展 近三十年來臺灣醫美行業發展迅速,直接原因是全民健保制度實施導致醫院財務壓力備增,競相發展醫美等自費醫療;同時待遇降低導致醫師外流,紛紛開設醫美等私立診所。內在原因則是臺灣經濟騰飛,居民支付能力提高使得醫療美容需求不斷釋放。
  • 醫美賽道的長期主義者:新氧靠「信任鏈」領跑行業
    七年前當以新氧為代表的醫美平臺嘗試為傳統醫美行業插上網際網路的翅膀時,外界曾對醫美產品電商化和醫美服務O2O化的可行性心存疑慮。如今回過頭來看,當初的顧慮不僅是多餘的,而且遠遠低估了網際網路對醫美行業發展的推動作用,以及對行業面貌的改觀。
  • 學醫美諮詢師哪裡專業
    學醫美諮詢師哪裡專業?我叫小雯,我是四川人,是一名剛畢業的高中生,現在待業,不知道做什麼工作好,投了很多的簡歷都石沉大海一般,看到同齡人要麼在上學要麼在上班,而自己整體在家也不知道做什麼,還總被父母嫌棄。
  • 收稻亮相美沃斯國際醫美美容大會,專注醫美行業財稅服務
    12月2日,「收稻」攜手「美沃斯」共創2020(冬季)美沃斯國際醫學美容大會,現場收稻創始人&CEO黃悅發表精彩演講,與行業眾多大咖,共同探討醫美業的成本破局和財稅合規思考,為醫美業賦能!據艾瑞諮詢《2020 年中國醫療美容行業洞察白皮書》數據顯示:預測2023年市場規模將達到3115億,醫美用戶將達到2548.3萬人,且近年來多家行業企業上市,更多企業在準備當中......醫美業經歷多年的「野蠻生長」後已成長為一隻巨型
  • 長沙一醫美公司陷入騙貸風波 七成受害者為大學生
    552人中招 長沙一醫美公司陷入騙貸風波 涉案金額2252萬,七成受害者為大學生 剛好在朋友圈看到簡冉醫美「一切手術費全免」的宣傳,特意趕到了長沙做整形手術。但是到了長沙之後,劉曉麗才被告知免費的前提是:需要先與公司籤訂一份「醫美整形貸款代還款」合同。 何為「貸款代還」?根據劉曉麗的說法,就是醫美公司以她的名義,從小額貸款公司貸出相應額度的一筆整形費用。而這筆費用分12期償還,本金全部由醫美公司償還,她只需每月償還少額利息。
  • 《醫美大咖秀》長沙首秀 大咖現場開講鼻整形
    為突出優質醫療資源的示範效應,促進醫療行業健康發展,更好地服務於廣大網民,華聲在線新聞網站推出名醫訪談類特別策劃《大咖醫聊》,擬通過網際網路手段,搭建網友與名醫互動的平臺。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醫療已不僅是救死扶傷的手段,通過醫療手段提升生活質量,正成為新的社會剛需。這一點,在醫療美容領域演繹得尤為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