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太陽、地球和天氣」 讓氣象信息走進千家萬戶

2020-12-24 人民網環保

人民網北京3月23日電 (施麟)「太陽是生命重要的能量來源,今年的主題可以激發我們追求自然科學,通過VR技術、新媒體等,更生動的展現衛星的觀察、智慧氣象的探索和應用,讓氣象信息走進千家萬戶。」 中國氣象局新聞發言人、辦公室主任陳振林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今年3月23日是第五十九個世界氣象日,主題是「太陽、地球和天氣」。

2019年世界氣象日活動現場。 施麟 攝

今年的世界氣象日主題,旨在凸顯太陽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呼籲關注氣候變化、合理利用氣候資源等,傳遞促進政府和社會公眾深刻認識和理解自然規律、科學防範極端天氣氣候風險、積極適應和應對氣候變化的目標和理念。

23日,中國氣象局在京召開2019年世界氣象日開放活動啟動儀式,2019年世界氣象日開放活動在全國同步啟動,邀請社會公眾走進氣象部門,樂享氣象科普大餐。

中國氣象局局長劉雅鳴等前往各展示區與公眾一起參與科普互動。 施麟 攝

中國氣象局局長劉雅鳴,副局長矯梅燕、餘勇,科技部、中國科協相關負責人和各界群眾、青年、志願者代表參加啟動儀式。

小朋友通過VR體驗天氣場景。 施麟 攝

當日,中國氣象局開放氣象影視大樓展區、氣象設備展示區、科技大樓展區、國家衛星氣象中心展區、氣象科普活動體驗區等區域。公眾不僅可走進天氣預報模擬演播室體驗播報天氣、參觀氣象特種車輛等各種氣象裝備,還可通過VR、AR體驗颱風、暴雨等場景,參觀氣象服務生態文明展示牆,觀看空間天氣與人類活動主題科普短劇等,體驗豐富多樣的氣象科普大餐。

2019年北京世園會生態氣象館吉祥物「朵朵」。

在活動現場,2019年中國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生態氣象館吉祥物「朵朵」首次亮相。北京世園會期間,世界氣象組織與中國氣象局將聯合主辦生態氣象展區,設立生態氣象館、世界氣象組織園、生態氣象觀測示範站、世園氣象臺。吉祥物「朵朵」設計成卡通雲朵形象,生動體現氣象工作與氣候、自然之間的深刻聯繫,與世園會「綠色生活、美麗家園」主題相呼應。

中國氣象局抖音號同日正式上線,並開啟#唱二十四節氣#挑戰活動。中國氣象局將藉助抖音平臺傳遞氣象信息、開展氣象科普、講述氣象故事、傳播氣象聲音,推動形成強大的全國氣象抖音矩陣。

(責編:施麟、賀迎春)

相關焦點

  • 今年世界氣象日的主題是:太陽、地球和天氣
    1960年,為了紀念世界氣象組織的成立和《世界氣象組織公約》的生效,世界氣象組織執行委員會決定把每年3月23日定為「世界氣象日」,要求各成員國圍繞每年的主題內容,開展多種形式的宣傳和紀念活動等。 今年世界氣象日的主題是:太陽、地球和天氣(圖片源於網絡)   今年世界氣象日的主題是:太陽、地球和天氣(The Sun,the Earth and the Weather)。
  • 全國氣象臺長會議聚焦現代天氣預報技術發展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趙瑞 姚鳴明報導 10月9-10日,第十二屆全國氣象臺長會議在上海市召開。會議聚焦現代天氣預報技術體系未來發展,圍繞短時臨近預報和災害性天氣預報業務技術、省級天氣預報業務發展思路和著力點、以及新形勢下預報員的作用等議題進行了研討。
  • 關於「水」和「氣象」,你了解多少?
    通過此次活動,進一步增強了群眾保護水資源的憂患意識,增強了全社會應用氣象信息的能力。本次宣傳活動共發放水法宣傳手冊、氣象災害防禦手冊6000餘冊,宣傳單5000份,條幅20幅,圖板展示12處。2019年3月23日是「世界氣象日」紀念日,主題為「太陽、地球和天氣」奈曼旗氣象局和科協聯合組織了氣象日主題活動,帶領旗實驗小學的學生走進氣象局、科技館參觀、體驗,近距離感受氣象,學習氣象科學知識。
  • 日本發現太陽活動異常 5月地球重現寒冷期天氣情況?
    據中國之聲報導,根據日本國立天文臺預測,由於太陽磁場的反轉等微妙變化,5月份很有可能重現300年前地球寒冷期的天氣情況。  據報導,日本國立天文臺日前做出一項重大預告,根據日本太陽觀測衛星「日出」所發回的信息顯示,在5月份,太陽磁場將發生很重要的變化。
  • 氣象科技下鄉 空間天氣預報臺在行動
    5月31日,中國氣象局空間天氣預報臺臺長張效信研究員來到內蒙古自治區突泉縣,為400名突泉一中的同學帶來一場題為《神秘太陽和絢麗極光》的主題科普報告。從浩瀚宇宙到我們所處的太陽系,從八大行星到我們的地球,從太陽活動到種種空間天氣事件,報告人把上百億光年的」宇宙世界」帶到同學們眼前,邀請大家一起完成一場時間與空間的旅程。
  • Google地球和氣象網站合作 可看預報和雲圖
    【搜狐IT消息】北京時間1月11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日前,美國搜尋引擎Google公司和天氣預報信息服務商「氣象頻道互動公司」宣布推出一個插件,以便在Google地球軟體上展示包括氣象雲圖在內的天氣信息。
  • 「氣象」、「天氣」和「氣候」的區別與聯繫
    當您打開電視或是翻開報紙,就會聽到或看到天氣預報的信息,在這些信息中,「氣象」、「天氣」、「氣候」這3個名詞經常碰到,然而,「氣象」、「天氣」和「氣候」的確切含義是什麼,它們有什麼區別,可能有些人會將其混為一談,認為反正都是天氣唄!其實三者的含義有著較大的區別,相互間又有密切的聯繫。
  • 世界氣象日:院士暢談數值天氣預報演變史
    中國日報3月23日電(記者楊澤坤)3月23日是世界氣象日,今年的主題是「the sun, the earth and the weather」(太陽,地球與天氣)。時至今日,較準確的定量數值天氣預報能及時預測氣象災害,對於防災、減災、救災,保護公民生命財產安全,至關重要。在數值天氣預報的支持下,經過社會各界共同努力,已經實現了多個登陸我國颱風的零死亡,極大得保護了公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在數值天氣預報的基礎上,我國逐漸發展出短期氣候預測系統,並將最終建成研究和預估全球氣候和生態環境變化的地球數值模擬裝置。
  • 太陽噴出等離子體雲抵達地球 或影響地球磁場(圖)
    中新網12月11日電 綜合報導,12月7日,太陽表面發生大型噴發,它發射出的等離子云被拋射入太空,10日抵達地球,或對地球磁場產生影響。資料圖:太陽耀斑爆發。據俄羅斯衛星網報導,俄羅斯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太陽x射線天文學實驗室表示,大約在莫斯科時間10日凌晨四點,密集的太陽氣體與地球發生了接觸。太陽能物質將「包圍」地球大約一天。由於等離子體的影響,對空間飛行器的輻射負荷值將急劇增加,地表磁場還將會發生波動。報導稱,太陽進入了歷史上一個新的最強的周期。這個周期已在秋天開始。
  • 威脅地球的太陽耀斑已可被預測
    太陽耀斑一次噴發所釋放出的能量相當於幾千萬個氫彈爆炸,這不僅會對地球周邊的宇宙氣象產生影響,還會阻礙衛星及通訊系統,引發大規模的停電,危及太空人的健康。最近來自日本的研究組提供了一種新方法,可以在耀斑造成潛在災難之前做好準備。
  • 太陽風暴,能像預報天氣那樣預測?
    這一發現使科學家今後能從一個新角度觀察太陽,更好地研究太陽的活動。  羅斯貝波,極端天氣的背後推手  羅斯貝波是一種行星波,由20世紀最有影響的氣象學家卡爾—古斯塔夫·羅斯貝發現並因而得名。羅斯貝波是地球大氣中的一種非常緩慢的、大尺度的波動,波長(兩個相鄰槽線或脊線之間的距離)達3000千米到10000千米。
  • 國家氣象信息中心(中國氣象局氣象數據中心)
    聯繫系統工程室、標委會、氣象通信和信息技術學會。,制定氣象信息網絡業務技術標準、規範;負責全國氣象信息網絡及資料業務的技術指導。     2.承擔氣象通信任務,負責國家級區域網、氣象通信廣域網(CMANet)、衛星廣播系統(CMACast)、中國氣象局網際網路等業務系統建設、運行;負責全國應急通信系統建設、運行、應急通信協調與技術保障;負責全國天氣預報電視會商系統及相關多媒體業務系統建設、運行和用戶服務。
  • 地球正準備迎接寒流!太陽已經連續15天處於「空白狀態」
    太陽已經連續兩周以上沒有太陽黑子,這進一步證明我們很可能經歷長時間的寒冷。太陽已經連續15天處於空白狀態,因為地球正準備進行寒流。我們現在是連續第十五天沒有太陽黑子了。專家認為,這是太陽正在接近太陽活動極小期的證據,因為一個空白的太陽通常證明太陽活動極大期即將結束。根據太空天氣:「太陽已經連續15天沒有斑點了。要找到同樣長一段空白的太陽,你必須回到2009年11月,那時太陽正從一個世紀以來最深處的太陽極小期出現。
  • 浙江蘭溪:氣象守護「紅實綴青枝」的十年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 張玉娟6月的蘭溪,不僅有黃梅時節的家家雨,更有梅子成熟的點點紅。擁有「中國楊梅之鄉」美稱的浙江省蘭谿市馬澗鎮是浙中西部最大的楊梅產地,有著萬畝果園和五十裡楊梅長廊,每年此時都有來自全國各地的客人前來品嘗和採摘。
  • ——地球系統模式會讓天氣-氣候模式走向統一嗎? - 國際氣象科技...
    NGGPS源起  數值天氣預報從1970年代開始全面走向氣象預報業務以來,因其能夠用數值方法給出公認的準確評估,引發了世界主要氣象預報中心之間關於預報準確性的激烈競爭,數值預報本身也在競爭中逐步發展。
  • 《天氣預報》-中國氣象頻道-中國天氣網
    《天氣預報》是一檔基礎預報服務性節目。在氣象頻道眾多以天氣、氣候為主體的節目當中,我們注重用通俗的語言,豐富的圖文解讀天氣,用最快的速度發布最權威的天氣預報和預警信息。當然在預報天氣的同時,我們也不會忘記為您介紹氣象知識,提供交通信息,並且從天氣的角度給您提供健康、出行、飲食等方面的生活參考。
  • 氣象預警信息公眾覆蓋率達到87.3%
    全國1185個貧困鄉鎮實現自動氣象站全覆蓋;天氣預報準確率穩步提升,暴雨預警準確率達到89%;氣象預警信息公眾覆蓋率達到87.3%。據介紹,在「十三五」期間,我國觀測站網建設取得歷史性進步,全國氣象監測能力穩步提升,綜合氣象觀測系統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全國1185個貧困鄉鎮實現自動氣象站全覆蓋。
  • 20年最強極光爆發 強太陽風暴吹向地球
    中國氣象報記者張靜  3月17日晚,全世界的高緯度地區迎來了20年來最強大的極光。  據國家空間天氣監測預警中心監測顯示,太陽活動區12297於3月15日10時13分爆發了1次C9.1級耀斑,並伴隨一個朝向地球的日冕物質拋射(CME)事件。該CME於17日上午到達地球並引起強烈的地磁暴。該中心預報員趙海娟說,事實上,早在3月6日,太陽表面就出現了該活動區,雖然面積不是很大,但磁場結構較為複雜,出現後連續爆發了多次中等耀斑和1次強耀斑。
  • 80雙「千裡眼」太空監測地球氣象
    建成後的「雲遙星座」將成為全球領先的商業氣象星座,生產出中國人自己的氣象數據,開啟全球精準氣象的新時代。打造氣象界的「北鬥系統」「雲遙星座計劃」的研究者將在未來3年中,把一種可收集海量地球信息的神秘盒子分別放置在80顆人造地球衛星上,隨著大大小小的衛星進入太空,組成一個人類自己創造出的星座——雲遙星座。
  • NASA稱近日太陽風暴將襲擊地球 北美和英國大部分地區可見極光
    來自太陽風暴的帶電磁性粒子會干擾地球軌道和地球表面的機械,比如GPS系統和無線電信號。它們還可以通過幹擾地球磁場來威脅到航空公司。據太空氣象中心預測:「由於預計日冕洞高速氣流將於2018年9月11日開始出現,G2(中度)地磁風暴表已經發布。」這意味著這是一場相當小的風暴。更令人愉快的效果之一是,在美國和英國的高緯度地區可以看到北極光。非常大的耀斑甚至可以在電網中產生電流,破壞能源供應。專家說,太陽活動的周期通常為11年左右,而這顆恆星目前正處於持續的不活躍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