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4月7日,午餐時間剛過,一群穿著粉色外套的人們聚集在首爾市中心的一個市場裡。
據CNN報導,粉色是韓國主要反對黨未來統合黨的代表顏色。該黨的支持者打算在國會選舉前夕,舉辦一次競選集會活動。
當地時間4月7日,在韓國首爾東大門市場中,未來統合黨的工作人員正在舉著海報。/ CNN官網截圖
然而,在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期間,任何公眾聚集活動都容易「令人不安」,就連國會選舉也是如此。
據韓聯社報導,當地時間4月15日,韓國將舉行四年一度的國會選舉。近4400萬登記選民將決定國會300個議席的最終歸屬,其中253名選區議員由選民直接選舉產生,47名比例代表議員將依據政黨得票率分配。
據新華社報導,此次選舉正值新冠疫情期間,不僅是對總統文在寅執政的「期中考試」,也被視為2022年總統選舉的風向標。
韓國為國會選舉,進行了哪些準備工作?
與世界上其他國家一樣,韓國也面臨著同樣的困境:如何在新冠肺炎大流行之際,如期舉行選舉,並且避免傳播病毒?
據韓聯社報導,韓國政府為確保本次國會選舉的順利舉辦,進行了許多準備工作。
韓國選民將在史無前例的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之中選拔議員。/ 韓聯社報導截圖
當地時間4月10日至11日,韓國國家選舉委員會(NEC)舉行了「事先投票」,在全國範圍內設立3508個事先投票站點,其中8處設在收治新冠肺炎輕症患者的生活治療中心,選民們可前往站點進行投票。
在進行投票前,所有進行投票的選民都需在站點入口處接受體溫檢測,任何溫度高於37.5度的選民,都需前往專門的投票點。此外,選民們必須佩戴口罩和手套,在接受消毒後方可進行投票,投票時需與他人保持至少1米的距離,防止交叉感染。
新冠肺炎疫情還改變了常規的競選方式。候選人開始進行在線競選活動,同時不再與選民握手。在競選集會活動中,多位候選人配戴口罩,以碰拳的方式代替了握手。韓聯社指出,此次事先投票率高達26.69%,刷新歷史紀錄。
據《紐約時報》報導,韓國政府動員大批公務員和軍人為國會選舉作準備;已在全國1.4萬個投票站點進行消毒;每個站點內都設有間隔一米的標識,避免民眾距離過近等等。此外,韓國政府在首爾及大邱市在內的「疫情重災區」的治療中心安排了900名醫護人員。
當地時間4月10日,選民們在首爾某投票站點為國會選舉進行投票。/ 《紐約時報》報導截圖
韓國衛生部副部長金剛立表示,「我們目前面臨的最大挑戰是如何保護選民們的選舉權,同時以最大程度減少選舉期間可能出現的感染風險」。
據韓國中央防疫對策本部14日通報,截至當地時間4月14日0時,韓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累計10564例,累計死亡222例。
本次國會選舉對文在寅來說意味著什麼?
2017年5月10日,文在寅當選韓國總統並於當日宣誓就職。文在寅曾承諾將集中精力解決一些關鍵問題,包括創造就業機會,推出公平的社會政策等。
由此,2020年的國會選舉將成為文在寅政府的「期中考試」,倘若執政黨共同民主黨繼續維持國會第一大黨的地位,將有利於文在寅任期後半段推行改革措施和施政政策。
據著名時事雜誌《外交》報導,韓國政治是一個「永無止境的萬花筒」,不同黨派在解散與改革之間生存。
韓國2020年國會選舉:文在寅的「期中考試」。/ 《外交》報導截圖
雖然文在寅政府在鞏固權力方面做得相對成功,但仍然缺乏政治「指南針」,文在寅未能將公眾的支持轉化為真正的政治變革。由於文在寅政府的支持者和反對者之間分歧相對均等,全國政治話語正變得越來越兩極分化。
對於文在寅政府來說,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個極大的挑戰,同時也是本次競選中的關鍵問題。
早在2月底,大邱市和慶尚北道出現大規模聚集病例後,文在寅的支持率一度跌至低點,但此後韓國政府採取「早檢測、早隔離」的防疫措施,使疫情得到較快控制。
韓國國會選舉超越新冠肺炎疫情。/ 《外交》報導截圖
《外交》雜誌指出,新冠肺炎疫情改變了韓國民眾的輿論,讓國內改革、外交政策等對執政黨可能不利的因素,已經成為「邊緣話題」。大多數韓國人對文在寅政府處理疫情危機的方式感到滿意,執政黨極有可能保持國會中的多數席位,民調也將「遙遙領先」。
「危機時刻」的選舉有哪些先例?
據CNN報導,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全球至少47個國家在不同程度上推遲了選舉。
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期間如何舉行選舉?/ CNN報導截圖
英國原定於5月第一周舉行地方選舉,因新冠肺炎疫情而推遲至2021年5月。法國原定於3月22日舉行第二輪地方選舉,也因疫情而選擇了推遲。此外,美國和紐西蘭仍在商討是否繼續舉行投票活動。
專家表示,因新冠肺炎疫情而推遲選舉,帶來了一定的風險,因為選舉對於保持公眾信任和維持立法的合法性是非常有必要的。
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州的地方選舉被推遲了一年,這意味著市長及地方議員仍需繼續執政12個月。
全球因新冠肺炎疫情而推遲選舉的國家。/ 民主選舉研究所International Idea官網截圖
當地時間3月19日,斯裡蘭卡選舉委員會主席表示,原定於4月25日舉行的議會選舉因疫情而推遲,目前尚不能確定舉行議會選舉的新日期,只有在疫情得到控制後才能重新商討。而此前,斯裡蘭卡總統已宣布解散本屆議會,這個島國因沒有議會而陷入「憲法困境」。
不過,全球範圍內曾有在「危機時期」舉行選舉的先例。
1864年,儘管美國處在南北戰爭的內戰階段,但仍然如其舉行了美國大選。據《紐約時報》報導,在1918年西班牙流感暴發期間,美國因疫情而死亡67萬人,也仍然舉行了中期投票。
美國疾控中心1918年流感介紹。/ 疾控中心官網截圖
英國東英吉利亞大學政治和公共政策教授託比·詹姆斯表示:「推遲選舉聽起來是反民主的,但實際上,在這些特殊時期舉行選舉,可能會在某些方面破壞民主進程」。
在疫情大流行期間舉行選舉,可能會導致選民投票率過低。詹姆斯指出,「一些高風險人群可能會因擔心感染病毒而選擇放棄投票,這可能會影響選民投票的最終人數」。
儘管美國總統川普聲稱通過郵寄的方式進行投票是「腐敗而且危險的」,但專家們認為,郵寄選票將是大流行期間舉行選舉的關鍵步驟。同時,將競選活動轉移到線上也成為大流行期間的趨勢。
新京報記者 錢雅卓
編輯 李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