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書院

2020-12-24 舒語棠

在眾多的省思哲言中,我選擇了「已識乾坤大,猶憐草木青」這一句作為自己的座右銘。

當時還不知道馬一浮先生是中國一代儒宗,只是單純地被這句話擊中內心。有時候覺得越讀書,越疑惑理論是蒼白的,常常質疑自己與周圍世界的關係如何安放。直到無意間讀了這一句「已識乾坤大,猶憐草木青」,忽然醍醐灌頂,不再糾結自己的擰巴,而是欣欣然接受世界之大,在其中尋求屬於自己的堅韌。樸實無華的文字,卻顯出剛柔並濟的力量。有見識乾坤的氣魄,也有猶憐草木的善意。這樣開闊眼界歷經風雨之後的溫柔,也擔得起馬一浮老先生的修為。我開始去認識這位傳奇人物。

馬一浮先生年輕時才學橫溢,曾任職美國,遊歷歐洲。他學貫中西,是第一位把《資本論》引薦至中國的學者。從1905年到1937年,他在杭州隱居山寺三十多年,賣字為生,只為潛心通覽儒學經典。從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學者到年過半百的老者,他被世人譽為隱士儒宗。馬一浮先生致力於建立一個獨立治學的書院,力求經學淵源流傳。然而在戰火紛飛的年代,這無疑是艱難的夢想。

終於在1939年,偏安一隅的樂山烏尤寺裡,依山傍水的一方亭閣,誕生了馬一浮先生的復性書院。書院講學只持續了一年零八個月,而他隱居在烏尤寺裡為支撐書院刻書研學則堅持了六年。抗日戰爭結束後,復性書院遷址杭州,他本希望東遷後將書院發展壯大,但是內戰隨即爆發,復性書院在誕生十年之後終於落下帷幕。

在一個不相信白日夢的世界裡,堅持做自己認為正確的事,不求為報,也的確是大儒的風範。馮友蘭先生總結過,道家是Do nothing,儒家是Do for nothing.一語精妙,如此貼切。

綠水青山間的烏尤寺,為先生講學處特意立了匾。曠怡亭憑欄四顧,大江滔滔,青山悠悠,千年儒學在一代代聖儒的一脈相傳中常思常新。

樂山大佛遊人如織,而一旁的烏尤寺卻人跡稀疏。復性學院的歷史日漸走遠,但有的痕跡始終不會淡去。

相關焦點

  • 白巖書院
        白巖書院位於重慶市萬州區西山(太白巖)下原軍分區大院,相傳李白讀書西山,故名白巖書院。    據《萬縣誌(1936)》載,白巖書院系清光緒庚寅(1890年)邑紳遊鑑洋捐建,次年(辛卯,1891年)建成。庭院五進,縱三十餘丈,橫一百五十尺,圍牆二百餘丈。
  • 儋州市東坡書院,海南文化中心,蘇軾的最後流放地
    說到海南的文化中心那就不能不提儋州市的東坡書院了,東坡先生流放到儋州,也給海南帶來了文化的底蘊到儋州的話,想要體驗儋州乃至海南的文化氛圍,儋州的東坡書院是一定要來看看的我第一次來東坡書院是跟幾個朋友一起來的,那時候是2012年,旅遊的人也不多,整個書院也沒有幾個人,這裡也是我第一次真正花錢買票遊玩的景區。因為我們有個朋友是木棠鎮的,我們講了價進去的。
  • 江西這個書院名氣最大,被譽為「天下書院之首」
    江西作為中國古代書院的起源地,人才輩出,因此有「物華天寶、人傑地靈」之稱。自李唐以降,在古代江西的發展進程中,書院一直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唐德宗時期,在江西高安誕生了江西歷史上第一個書院——桂巖書院。史料記載,桂巖書院是中國最早具有學校性質的書院之一,江西因此成為講學書院起源的搖籃。
  • 走進白鷺洲書院
    數次修繕方留世白鷺洲書院因建於洲島,自創辦以來,屢次毀於洪水戰火。由於書院聞名遐邇,加上吉安自古以來濃厚的崇文重教之風,歷任地方官都以興復書院為己任。在白鷺洲書院歷史上,記載的大規模維修有近20次。書院最近一次維修是在光緒九年(1883),保留至今的建築有雲章閣、風月樓、復古亭及泮池泮橋。2013年,白鷺洲書院列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 橫山書院:清代四大「關外書院」之一
    由灰黑和殷紅色彩構成的橫山書院建築群落,呈現出特有的凝重、古樸韻味,散發著濃厚的文化氣息。 橫山書院與銀岡書院等被並稱為清代四大「關外書院」(目前只有銀岡書院和橫山書院遺址得以保存),是大連地區最早出現的書院之一,也是遼南唯一保存下來的清代書院。
  • 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科舉狀元與保定蓮池書院的故事
    今天,我們就來看看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狀元的傳奇,以及他與保定及保定蓮池的一段故事。 清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在蓮池北部建直隸省最高學府蓮池書院。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狀元劉春霖,便在蓮池書院學習了十年。該書院院長多為學識淵博之士,如章學誠、祁韻士、張裕釗、吳汝綸等,開設西文(英語)、東文(日語)學堂,招收外籍留學生,聘請外籍教師等。使學院「聲播四方」,吸引著「四方賢雋擔簦負笈受業門下者,趾踵相接」,培養出一批經世致用的人才。
  • 萬松書院
    從萬松嶺路上書院的主入口處,看不到書院的任何建築,因為書院是坐落在西湖南緣的鳳凰山北的萬松嶺上的。他曾在萬松書院讀書受業,嘗言:「古有史而無經」 「予於經學,少信多疑。」實即章學誠「六經皆史」之論也。再向前,有一個四方的石頭平臺,裡面有三座山形石坊。中間的一座,碑陽額上篆「萬松書院」,背面題「太和元氣」;西面的一座,碑陽額上篆「敷文書院」,背面題「道冠古今」;東面的一座,碑陽額上篆「太和書院」,背面題「德侔天地」。
  • 書院,歸來
    古老書院的一舍一聯,令人肅然起敬;而置身於一個波瀾壯闊的創新時代,筆者的目光卻從湮沒的昔日輝煌投向「書院」涅槃,關注書院煥發出的勃勃生機……一書院,是我國古代特有的一種教育辦學形式,是集講學、藏書及學術研究為一體的綜合性教育機構。
  • 長沙書院文廟概述
    早在朱熹到嶽麓書院講學之前,胡安國、胡宏、張栻即在潭州創建並主持書院,研修和傳播理學,形成中國最早的書院性學派,以致求學者座不能容,「飲馬池水立涸」,盛況空前。瀏陽文華書院學齋在嶽麓書院的帶動下,各地辦書院蔚然成風。宋代有寧鄉的靈峰書院、瀏陽的文靖書院等。元代有寧鄉的萊山書院、瀏陽的南臺書院,長沙縣喬口的喬江書院、長沙縣梨的東岡學院等。
  • 白鹿洞書院中國四大書院之首!
    白鹿洞書院是中國四大書院之一,享有「海內第一書院」之譽,被評為「中國四大書院之首」。白鹿洞書院佔地3000畝,相當於北京大學的佔地面積!這裡90%的面積都是山裡,很多的時間這裡的山裡就是教室的延伸,老師就帶著學生在山裡裡面講學!
  • 竹枝書院
    ▽永江村全景鳥瞰「竹枝書院」在中國「鄉村振興」的背景下誕生。「因地制宜發展竹產業,讓竹林成為四川美麗鄉村的一道風景線」、「宜賓之竹,川南面向世界窗口的生態門戶」是其初始的精神層面的建築目的;竹間樂坊、稻田書院、禪修會館是其物質層面的建築目的。▽竹枝書院鳥瞰
  • 關中書院
    猝然想起,關中書院對外開放了,何不趁著好天氣,去欣賞一下明清兩代陝西的最高學府,長長見識,受受薰陶。關中書院位於西安南門裡書院門街西口,由陝西著名學者、御史馮從吾於明萬曆二十年(書院一度成為北方著名書院,四川、甘肅、河南、河北等地學生紛紛前來求學。每逢馮從吾開講,「環而聽者,常過千人,壇臺之盛,曠絕千古」,一時從學者竟達五千多人。一進書院,一尊張載的塑像明顯肅穆,彰顯著關中書院的尊崇和傳道。
  • 中國四大書院之首的石鼓書院,為何讓嵩陽書院取代,原因令人唏噓
    鳥瞰石鼓書院中國古代自唐宋開始,文化逐漸興盛,全國各地有數量龐大的書院,而聲名遠播,影響深遠的四大書院中有兩所在湖南省境內,分別是位于衡陽市區的石鼓書院和長沙嶽麓山腳的嶽麓書院,另外兩所是江西省九江的白鹿洞書院和河南省商丘的應天書院
  • 東山書院與《夢溪筆談》
    在這個看上去再尋常不過的山村裡,元朝時曾建過一個書院。書院的建築歷經數百年風雨飄搖,最終掙扎不起,於上個世紀七十年代的某個黃昏,其最後一截殘牆在村民的一頓敲打之下,轟然倒地。數年前,我從歷史文獻中驚訝地得知,被譽為「中國科學史上的坐標」的《夢溪筆談》現存最早的版本――《古迂陳氏家藏夢溪筆談》竟出自這裡。
  • 成都記憶:成都六大書院之一—潛溪書院
    而就是這所中學,卻有著不一般的歷史,它的前身是清朝乾隆年間興建的成都潛溪書院。曾經成都有6家著名的書院,其中潛溪書院就是其中之一。潛溪書院,位於華陽縣城東五養鄉靜居寺。原靜居寺叫潛溪祠,為紀念明朝文學家宋濂而修建,因為宋濂字潛溪,故定名為潛溪祠,清朝時由於兵亂,潛溪祠被僧人使用,改名為靜居寺。
  • 馬來西亞陳氏書院的由來介紹及陳氏書院參觀指南
    很多去過廣州旅遊的人都知道,在廣州有一座非常有名的陳家祠堂叫做陳氏書院。這是當地一家姓陳的大家族祭祀祖宗的場所。但是你知道嗎?在遠在海外的馬來西亞也有一座陳氏書院,而且與廣州的陳氏書院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現在我就來介紹一下這座位於東南亞中國式祠堂。
  • 海南,儋州市中和鎮東坡書院
    東坡書院坐落在海南島儋州市中和鎮,建於北宋年代,歷經千年的風雨滄桑,至今仍保存完好。,不要坐到鎮上去了,不然還得坐車回到東坡書院。友親提示:來東坡書院一般選擇2天時間,第1天上午從海口到儋州,中午到儋州市住汽車站邊上酒店,可以在儋州市逛逛,第2天早上從儋州坐車到中和鎮逛東坡書院,在裡面逛1-2小時,中午就可以坐車回儋州市,下午坐車回海口或其它景點地方。
  • 【走進嶽麓書院】交流與互鑑,千年書院的「中國樣本」
    兩年前的秋天,美國哈佛大學教授、著名中國歷史研究學者包弼德受邀開講「嶽麓書院講壇」時,在主講人留言簿上寫道。嶽麓書院海外學術交流中心主任、80後青年教師戰蓓蓓,將它翻譯成這樣一首「小詩」。此時,初冬已至,銀杏尚黃。眼前的嶽麓書院,正是當時包弼德所見的景象。
  • 清代的廣元書院
    清代廣元 建有「四大書院」  《廣元縣誌》記載,自宋代開始廣元和昭化兩縣皆有書院,到清代廣元建有「四大書院」。「嘉陵書院」是廣元創辦最早的書院。清康熙四十二年(1730)廣元知縣黃閣在縣衙前(今廣元政府街)主持創建了「嘉陵書院」。
  • 中國書院,對亞洲意味著什麼
    書院在亞洲文明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光明智庫:誕生於中國的書院,在歷史流轉中逐漸走出國門。網友們很關心,書院在亞洲乃至世界範圍內的分布情況如何?海外書院呈現出哪些特點?  鄧洪波:書院在海外的分布範圍,主要是在東亞、東南亞這一傳統的漢字儒家文化圈內。如朝鮮半島,歷史上曾有過903所書院。日本書院也有百餘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