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清北復交的畢業生,都去哪些企業和城市了?

2021-01-20 城市戰爭孫不熟

文 / 孫不熟 小魚

2020,中國頂級名校的畢業生都去哪些企業、哪些城市了?從2018年開始,我們已經連續三年在關注這個現象了。

近日,多所名校相繼發布了2020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我們按照2020軟科中國大學排名的前十名大學,找到其中六所名校發布的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六所名校分別是:清華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南京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大學。

另外,北京大學、復旦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山大學2020的就業質量報告還未發布,本文暫用2019年的報告來分析。

通過這些就業質量報告,我們來看看哪些企業、哪些城市對頂級名校的畢業生更有吸引力。

01

清華畢業生去向:華為第一騰訊第二阿里第三

2020年,清華畢業生都去哪了?

清華大學2020屆畢業生共6995人,其中本科生3081人,碩士生2404人,博士生1510人。

截至2020年10月31日,清華大學2020屆畢業生就業率97.8%,其中國內深造比例為33.8%,出國(境)深造比例為9.6%,籤三方就業比例為40.2%,靈活就業比例14.2%。

其中本科生就業比例為21.5%,繼續深造比例高達76.3%;碩士生就業比例高達88.6%,繼續深造比例僅為9.7%;博士生就業比例為67%,繼續深造比例為30.2%。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未就業率分別為2.3%、1.7%、2.8%。

那麼,清華應屆畢業生最喜歡去哪些單位呢?

如上圖所示,2020屆清華畢業生去到國有企業佔比29.5%、去到民營企業佔比29.7%、去外資企業佔比4.7%;去到高等院校、科研單位、其他事業單位合計佔比24.1%;去到黨政機關佔比11.3%。

籤三方就業畢業生的單位行業分布來看:從事最多的行業是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其次是金融業、教育。

下面是籤三方就業20人(含)以上的單位:

如上圖,2020屆清華畢業生去到最多的企業:第一是華為(187人),第二是騰訊(80人)、第三是阿里(61人)。此外知名網際網路公司中:去到字節跳動33人、網易31人、美團29人、微軟20人。科技網際網路公司招碩士生比較多、本科生相對較少。

從2018年~2020年曆屆就業報告看,華為在清華分別招聘167人、189人、187人。

下面是從就業地域來看:

從就業地域來看:超半數畢業生選擇京外單位就業,其中本科畢業生留京比例為21.9%,畢業碩士生留京比例為39.6%,博士畢業生留京比例高達52.1%。與2018、2019年的畢業生就業報告相比,本科、博士畢業生留京比例均有所上升,碩士畢業生相較2019年有所下降。

2020屆清華畢業生留京之外的去向:第一去向是廣東,第二去向是上海,第三是浙江、第四是四川、第五是江蘇。

不過,裡面還有一些細微的差別,比如畢業博士生留京比例為52.1%,去上海為11.4%,去廣東為9.3%,去浙江佔4.2%,原因大概是北京、上海的名校、科研機構比較多,所以對博士生吸引能力較強。

02

北大生:留京之外,第一區向是深圳,第二上海,第三廣州

2019年北大畢業生就業去的最多的五大城市:北京、深圳、上海、廣州、杭州

本科畢業生籤約就業佔比6.16%,出國留學佔30.01%,國內升學佔43.51%,靈活就業佔17.72%,未就業佔2.6%;

碩士畢業生籤約就業佔比48.58%,國內升學佔比3.4%,出國留學佔4.85%,靈活就業佔42.44%,未就業佔0.72%;

博士畢業生籤約就業佔比62.28%,出國留學佔11.54%,靈活就業佔25.67%,未就業佔0.52%。

下面是2019屆北京大學畢業生籤約就業城市TOP5:

2019屆北京大學畢業生去到最多的城市分別是:留在北京1229人,去深圳443人,去上海183人,去廣州119人,去杭州109人。畢業生留京工作比例為43.55%。

下面是畢業生就業單位性質來看,去到國有企業最多,佔比27.14%;其次是去到高等教育單位,佔比18.04%。

下面是2019屆北京大學畢業生籤約重點用人單位:

去華為並不是最多的,但也達到134人,排名第二。網際網路公司中去騰訊68人。

03

浙大生流向:華東第一、華南第二、華北第三

浙江大學2020屆畢業生共計12727人,其中本科生5692人,碩士生5307人,博士生1728人。

浙江大學2020屆畢業生籤約就業比例為56.07%。

從事行業來看,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教育業,衛生和社會工作這三個行業最多。

從流向單位來看:到世界500強1746人,到重要央企單位687人,到民營50強企業578人,到「雙一流」高校(A類)372人,到重點科研單位218人,到重要金融單位36人,到主流新聞媒體6人。

就業去向來看:第一,在華東地區最多,佔比76.13%;第二去向,是華南地區,佔比9.61%;第三去向,是華北地區,佔比5.66%;第四去向,是西南地區,佔比3.14%。

04

上海交大:留滬之外,第一去向是廣東,第二是浙江

2020屆上海交通大學畢業生留滬比例達到71.92%。

上海交通大學2020屆畢業生共計11588人,其中本科生3733人,碩士生6438人,博士生1417人。

籤約就業佔比60.76%,國內升學佔21.95%,出國(境)深造佔11.57%,靈活就業佔比3.34%。

下面是按畢業生生源地來看:

畢業生生源地分布:最多的是上海(17.15%)、江蘇(10.79%)、浙江(7.88%)、山東(7.84%)、河南(6.42%)。

下面是畢業生就業前五省市分布:

從畢業生就業前五省市分布來看:留上海最多,達到4062人,佔比71.92%;

除了留滬之外,第一去向是廣東,佔比6.34%;

第二去向是浙江,佔比4.55%;

第三去向是北京,佔比3.86%;

第四去向是江蘇,佔比3.58%。

下面是畢業生生源分布以及就業去向:

無論哪個地區的生源,留滬比例都是最高的,顯示出上海的本地就業滿意度很高。

下面是畢業生就業行業流向分布:

從畢業生就業行業來看,與清華、浙大有所不同,上海交大畢業生幹的最多的行業是製造業,其次才是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然後是衛生和社會工作、金融業。

上海本身也是中國第一工業強市,2019年上海工業增加值排第一,達到9670.68億元;其次是深圳9587.94億元;蘇州8316.49億元。

細分領域來看,碩士畢業生主要流向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製造業;本科畢業生主要流向製造業、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博士生主要流向衛生和社會工作行業、教育行業。

下面是就業人數10人及以上的重點單位:

畢業生就業去到企業來看:第一是華為,有402人,第二是上海交通大學,有190人;去到網際網路企業:騰訊86人,字節跳動60人,阿里51人,網易29人。

05

南大畢業生:留南京之外,第一去向上海,第二深圳

南京大學2020屆畢業生共8161人,其中本科生3171人,碩士生4160人,博士生830人。

籤三方就業佔比65.53%,升學佔比24.94%,出國佔比8.38%。

2020屆南京大學畢業生就業省市分布:

就業去向,分省份來看,留江蘇最多,其次是去到上海、廣東、浙江、北京、安徽、山東,分別佔比45.45%、12.93%、9.39%、8.22%、5.93%、2.39%、2.22%。

下面是2020屆南京大學畢業生就業最集中城市:

南京大學2020屆畢業生就業最集中的十大城市為:南京、上海、深圳、杭州、北京、蘇州、廣州、合肥、無錫、成都。

從入職單位性質分布來看:

從企業性質看,到民營企業最多,其次是國有企業。

南京大學2020屆畢業生去到世界500強企業人數一覽:

從南京大學2020屆畢業生在500強企業就業數據來看,去到華為最多,人數達到223人;阿里67人;騰訊57人;美團34人;拼多多31人;網易23人;百度15人;小米16人。

06

復旦:留滬之外,第一去向是廣東,第二浙江

其中畢業生就業留滬比例為72.75%,其次是去到廣東、浙江、北京、江蘇比較多。

復旦大學2019屆畢業生就業去到最多的企業:到華為128人、上海尋夢信息科技有限公司43人、騰訊43人、普華永道41人、復旦大學39人、中國工商銀行36人、平安集團31人、阿里28人、招商銀行22人......

07

中科大去向:第一安徽,第二上海,第三浙江

2019屆畢業生就業地域流向分布圖: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9屆畢業生就業留在安徽最多,人數達622人,佔比23.3%;其次是去到上海、浙江、江蘇、廣東、北京、四川、湖北。

去到哪些單位比較多呢?

2019屆畢業生去華為最多,人數為264人;其次是到中國電子科技集團83人,到中國科學院81人,到百度61人,到中興通訊52人,到阿里40人,此外還有:到騰訊29人、科大訊飛29人。

08

華科大畢業生流向:湖北第一,廣東第二,北京第三

分兩個部分看,分別是本科生就業報告、研究生就業報告。

(1)先看2020屆華中科技大學本科生畢業就業報告

華中科技大學2020屆本科畢業生共6936人

其中,升學 4041 人,佔畢業生人數的 58.26%;協議就業 2091 人,佔畢業生人數的30.15%;靈活就業 330 人,佔畢業生人數的 4.76%。

從就業單位地域分布來看,就業人數最多的三個省市為湖北省(33.91%)、廣東省(21.33%)、上海市(7.94%)。

從畢業本科生就業去向來看,去到中國建築集團有限公司人數最多,達到139人;第二多是華為,達到42人;其次網際網路巨頭當中,去騰訊26人;去網易11人;去百度3人。

(2)2020屆華中科技大學畢業研究生就業質量報告

華中科技大學2020屆畢業研究生共計7770人,其中博士生1086人,碩士生6684人。

其中協議就業人數佔比90.85%,升學人數佔比4.73%,出國(境)佔比1.61%,未就業佔比2.81%,

從畢業研究生協議就業流向省份來看:

留湖北省最多,人數為2678,佔比37.94%;

第二去向,到廣東省人數為1465,佔比20.75%;

第三去向,到浙江省450人,佔比6.37%;

第三去向,到北京市429人,佔比6.08%;

第四去向,到上海市422人,佔比5.98%;

第五去向,到江蘇省364人,佔比5.16%;

數據看出近三年,畢業研究生留鄂、留漢的人數逐年增多,說明武漢的人才吸引力逐年增強。

09

武大畢業生流向:湖北第一,廣東第二,北京第三

2020年,武漢大學共13561名畢業生,本科畢業生6666人,碩士畢業生5823人,博士畢業生 1072人。協議就業率為54.93%,國內深造佔24.5%,出國(境)深造佔7.79%。

2020屆武大畢業生去到人數最多的企業是華為,達到202人;去到騰訊94人;去到字節跳動51人;去到阿里35人;

從近四屆本科生就業地區來看,去廣東的在減少,去長三角、北京的在增多。

武漢大學2020屆本科畢業生就業分布:在湖北最多,人數佔比25.62%,其次是去到廣東20.09%,到北京7.15%,到上海6.58%,到浙江5.79%。

2020屆已就業畢業研究生就業地區分布來看,留湖北最多,佔到32.6%;其次到廣東佔19.5%;到北京佔7.24%;到上海佔5.94%;到浙江佔5.79%;到江蘇佔5.3%;到河南佔3.12%;到四川佔2.78%;到湖南佔2.54%;到山東佔1.65%。

10

中大畢業生流向:留大灣區比例超75%

下面是中山大學2019屆畢業生就業區域分布:

報告顯示共有4788名畢業生在粵港澳大灣區就業,留在大灣區比例為75.76%;406人去到西部就業,佔比6.42%;209人去到京津冀地區就業,佔比3.31%;去往長三角佔比7.17%;

下面是畢業生就業單位規模:

11

小結

把以上10所985高校的信息匯總,可以總結如下:

總體來看,10所985高校中,有6所省外就業的第一去處是廣東,有3所省外就業的第一去向是上海。

10大高校中,留本省比例最高的中大,其次是復旦、上海交大。從本科就業數據來看,留本省比例最低的是清華,其次是中科大、武大、華科大。

一個有趣的現象是,清北復交以及武大華科六所名校,省外就業的第一流向都是廣東,原因是什麼呢?

我猜想有這樣兩個原因,一方面,是隨著經濟轉型升級,國企和外企對名校畢業生的吸引力大不如從前,取而代之的是大科技公司成為最佳僱主,而廣東是除北京之外大科技公司最多的省份,特別是深圳。

另一方面,廣東本土的大學實力較弱,無法為本土大科技公司提供充足的人才資源,外地大學生過來比較容易找到工作。比如,像武大、華科等學校的畢業生,如果去到北京、上海,優勢不大,但去到廣東,競爭優勢馬上就出來了。

另外,廣東企業對長三角頂級名校來說,也有較大的吸引力,復旦、交大、浙大的畢業生,如果不留在本地,去到外地最多的也是廣東,而非京津冀和其他地區。

珠三角的經濟總量、科研機構、教育資源,都和長三角有差距,但珠三角勝在塔尖企業多、高收入民營企業多,這類企業的工資水平已經超過了國企和外企,是吸引名校學子的重要籌碼。

編者註:本文所有數據主要來自各大高校發布的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所有數據和結論僅供參考,如有錯漏,歡迎指正

延伸閱讀:

統計近10年分數線,這些大學最難考

從購物中心租金看中國城市的排名

從寫字樓租金,看中國城市的排名

從千萬級房產的成交量,看城市排名

廣州為何是一線城市?要從工業大道說到琶洲

CBD藍皮書發布,有關CBD的排名都在這了

巨頭紛紛搬離矽谷,給大灣區什麼啟示?

松山湖:「農村打敗城市」的最佳範本

中國聯繫度最強的10對城市

相關焦點

  • 最新排名全國第二,浙大再次打破清北復交的神話
    日前,在QS發布的2021亞洲大學排名中,浙江大學排名僅次於清華大學,位居內地高校第二位,超越北大、復旦和上海交大,再次打破「清北復交」的神話。「清北復交」這一說法,起源自上海頂級公司的招聘,有HR提出只要清華、北大、復旦和上海交大這四所名校的畢業生。
  • 浙江大學僅次於清北?打破「清北復交」組合,多個排行遠超復旦
    文/跳跳媽媽談教育「北清復交」是我國高校的一個代名詞,它們代表著專業實力,代表著優秀的生源和師資力量,代表著最高學府,百年來「北清復交」已成為一個組合,亦是中國最強大學的代名詞。「北清復交」分別是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4所學校,其中北大和清華毋庸置疑是國內最高學府,莘莘學子夢寐以求的殿堂,哪家孩子能考上北大清華,那全家人都跟著沾光,說句通俗點的話,那簡直誰祖墳冒青煙了。
  • 2014北清復交預錄取
    上海高考網5月22日:有家長在上海高考論壇分享了2014北清復交預錄取情況,更多關於2014北清復交預錄取話題討論點擊:http://bbs.eduu.com/thread-2832718-1-1.html 北大 清華 復旦 交大 重複錄取 合計 上海中學 47   上海高考網5月22日:有家長在上海高考論壇分享了
  • 985大學也分層次,清北復交華東五校,那中堅九校是哪幾所呢
    浙江大學近年來快速的發展,幾乎已經超越復旦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甚至在武書連版的大學排名中已經高居第二名,當然各種大學排名都有很大的主觀因素,但依舊可以從側面反映出浙江大學近年來快速的發展勢頭。大學排名一直是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他在反映出大學發展速度的同時,也在為廣大的高考學子和家長們一個報考大學時的參考。曾經有很多人對大學的排名嗤之以鼻,認為這樣做完全是一種功利化的表現,其實不然,就拿最頂級的清北復交華東五校來說,都是985名校,雙一流A類,絕大部分頂尖學子當然要選清北,而不選其他,這就是大學排名的作用。
  • 北清復交的無所作為把她讓給港大,華科武大留不住
    而且,香港的大學一般都是以英語授課,香港大學當然也不例外。因此,這就意味著,白湘菱雖然選擇了一所可能比內地多數985大學名次還要靠前的名校,但是,面臨的挑戰可能會更大。課上交流,以英語為主。課外交流,以粵語為主。在這樣的文化語境中,白湘菱如何學習和生存?真的很為她擔心。不過,可能一部分網友並不知道,香港大學也並不一定是白湘菱最好的選擇。
  • 清華北大的畢業生,都去了哪裡?
    前段時間看到一些對清華北大的批評,意思是這些中國最聰明勤奮的大腦大多都去了國外尤其是美國,為美國發展貢獻了力量,而國家明明為清北建設投入了巨大的資源。嗯這個要分行業看,相對其他行業,軍工航天類的領軍人物清華畢業生相對較少,我想原因主要還是因為過去幾十年軍工和航天類企業太不掙錢了....
  • 2020年世界大學榜單公布:清北力壓新加坡國立大學,包攬第一第二
    由英國人自己整理並發布的泰晤士世界大學排行榜,於前幾日公布了2020年度世界大學排名,作為目前世界上最具權威性的大學排名之一,此次泰晤士2020年度世界大學排行榜的公布,也吸引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值得一提的是,在2020年度世界大學榜單中,清華大學排名23,雖然較去年排名下降一位,可仍高居亞洲高校首位,而北京大學則連升7個位次,「打敗」新加坡國立大學,亞洲排名第二。除清北之外,在此次2020年度世界大學榜單中,國內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浙大、復旦以及上交等高校也成功躋身世界200強。
  • 清北畢業生50%以上選擇出國留學,原因很現實,網友:無法反駁!
    文/明明說教育 清華和北大是很多同學心中夢寐以求的學府,作為我國知名院校,建校至今已經培養出眾多人才,例如我國著名主持人撒貝寧,他用了別人的20%的時間考上了北大,但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是這麼優秀和幸運。
  • 齊魯大地第一學府山東大學,生源都是來自哪些地方?
    那麼山東大學主要招收哪些地方的學生呢?或者說山東大學的生源主要是來自哪些地方呢?1.山東:作為山東本地最高學府,肯定是山東人的第一選擇,畢竟離家近對有戀家情節的考生有很大的吸引力而且濟南這個城市也很有吸引力,濟南是山東省的省會,濟南有大城市的樣子,山東本地人還是很認可的。
  • 清北畢業生當高中老師的越來越多,是鳩佔鵲巢,還是自降身份
    反對者認為,清華、北大作為國內超一流名校,其畢業生理應有更好地發展,或在科研一線,或在高校任教,而不是在高中這樣低層次的學校當老師。而且,在同等條件下,清北畢業生和師範畢業生一同參加競聘的話,絕大部分學校傾向於清北畢業生。一年前,深圳南山區的教師聘用就是一個明證,這無異於搶了師範畢業生的飯碗。
  • 每經19點 | 杭州餘杭招清北畢業生去街道工作?官方回應;美名校招生...
    每經19點 | 杭州餘杭招清北畢業生去街道工作?官方回應;美名校招生舞弊案涉案好萊塢明星夫婦獲刑;德國法律將要求每天至少遛狗兩次 每日經濟新聞 2020-08-22 18:57:26
  • 想去清北當老師,要滿足哪些條件?大部分人第一關就「敗下陣來」
    想去清北當老師,要滿足哪些條件?大部分人第一關就「敗下陣來」 2020年是鐵飯碗是職業空前熱門的一年,本就嚴峻的就業形勢,再加上疫情的影響,很多應屆畢業生都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甚至有的從畢業到現在,已經在家待業長達半年了。
  • 2018,清華北大畢業生都去哪了
    從去向上來看,北京大學超七成本科畢業生會繼續在國內外深造,而該校九成的碩士畢業生和七成的博士畢業生則會開始工作。清華大學與之類似,該校近八成本科生繼續深造,近九成碩士畢業生和超六成博士畢業生選擇工作。華為連續第三年成為清華、北大就業學生的最大僱主,共從兩校招聘270人,其中清華大學167人、北京大學104人。
  • 北航PK北理工,兩所學校的畢業生都去了哪裡呢?
    雖然美國發布的這類名單並不能作為衡量我國大學綜合實力的標準,但是也能從側面證明北航和北理工在中國國防院校中的實力。那麼,兩所學校的畢業生都去了哪裡呢?會有什麼區別呢?NO.4就業流向兩所學校畢業生各學歷佔比前三位的就業單位性質分布如下:  北京理工大學畢業生就業單位主要是國有企業;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畢業生就業單位主要是民營企業
  • 2020年清華畢業生留學率不足10% 北京仍為就業首選地
    的文章在網上熱傳,作為例證,文章列舉了一個顯眼的數字,2019年清北兩校的本科畢業生留京率,連2成都不到。實際情況到底如何?近日出爐的《清華大學2020年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顯示,2020年,清華本科畢業生在京就業比例為21.9%,超過2成,比上年有所回升,也超過上海和廣東;另外,北京仍是清華碩士和博士生就業的首選之地,其在京就業比例最高,分別為39.6%和52.1%。
  • 清北人才去哪了!華為竟越過清北招天才,對清北這麼不感興趣?
    華為再一次越過清北招攬天才,清北人才都去哪了!網友不解大家都知道華為是我國非常優秀的企業,而且華為有著十分優秀的資源和前景,所以很多的人都想要進入到這個優秀的企業裡面工作。大家都知道清華北大是我國的頂尖學府,可以說在各個行業都是頂尖的存在,而華為正是非常需要計算機類的人才,但是華為近期新增的四名天才少年都不是是來自於清華北大,都是來自於華中科技大學。而且更值得一提的是,歷史上清北的身影活躍在華為甚至中國尖端科技領域的人才都很少。那麼這是什麼原因呢。
  • 香港城市大學怎麼樣?研究生都有哪些專業?畢業生就業薪資高嗎?
    近幾年來,香港城市大學的學術水平顯著提高,更連續多年被國際公認為香港4大優秀學府之一。截至2020年, QS世界排名中,香港城市大學更是名列第55位,亞洲第7,香港第3。 城市大學與國際學術界建立了廣泛密切的合作網絡,已與37個國家和地區的300多所高校和學院籤訂了交流合作協議,為學生提供了大量的海外交流機會。教師也來自世界各地,包括香港,北美,南美,歐洲,亞洲,非洲和澳洲。
  • 30年前中國高校排名,南大排第1,「武大」和「華科」為自己證明
    「清北復交」這個組合得名於一家大型企業的HR,在招聘中他表示不是「清北復交」畢業的不要,因此幾十年來一直把「清北復交」當做我國最好的大學組合 那麼有人會產生疑問,一直以來都是「清北復交」佔據著中國高校的前幾名嗎?幾十年前也是這樣嗎?那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30年前中國高校排行榜。
  • 眼視光專業第一的溫州醫科大學畢業生最後都去哪兒了?
    溫州醫科大學,浙江省、國家衛計委和教育部共建高校,浙江省重點建設高校。眼視光學、臨床醫學、醫學檢驗、藥學都是國家級特色專業,尤其是眼視光學,在全國都很有名。目前,電子產品的使用越來越多,學生的課業壓力越來越大,眼睛健康受損的人越來越多,眼科醫生也越來越吃香。
  • 13個清北、4個國科大、4個南大,他們都來自哪裡?
    13個清北、4個國科大、4個南大,他們都來自哪些中小學?在南京,南師附中作為金字塔頂尖的學校,有著全南京最牛的生源。2020年,南師附中分數線637分,招收715人。而全南京一共有著5萬多初中畢業生,也就是說,100個人當中,只有1.4個孩子,能夠去南師附中上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