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英國人自己整理並發布的泰晤士世界大學排行榜,於前幾日公布了2020年度世界大學排名,作為目前世界上最具權威性的大學排名之一,此次泰晤士2020年度世界大學排行榜的公布,也吸引了人們的廣泛關注。
特別是對於國內高校來說,2019年恰逢「雙一流」建設高校的「期中考試」,而各種大學榜單的發布,也將作為此次「雙一流」建設高校成績的重要參考之一。泰晤士世界大學排名於2004年首次公布世界大學排名,對世界大學的教學、科研、國際化程度以及產業收入等多方面進行考量,是,是人們比較認可的世界大學榜單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0年度世界大學榜單中,清華大學排名23,雖然較去年排名下降一位,可仍高居亞洲高校首位,而北京大學則連升7個位次,「打敗」新加坡國立大學,亞洲排名第二。除清北之外,在此次2020年度世界大學榜單中,國內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浙大、復旦以及上交等高校也成功躋身世界200強。
更值得關注的是,在入選2020年度大學榜單中,出現了10個「新面孔」,在這些新面孔表現最好的是北京師範大學,該大學在榜單中為此為301—350區間。而電子科技大學、上海財經大學、西南財經大學等新面孔也成功躋身榜單前1000。
大山在統計今年入圍泰晤士世界大學上榜名單時發現,中國共有120餘所高校成功躋身榜單,其中內地佔81席,港澳臺上榜高校數量分別為6、2和36。而以清北復交為代表的7所中國頂級學府,也成功進入世界大學前200強,在數量上與去年維持不變。
最近十年,國內高校的排名和數量在各種榜單中「突飛猛進」,說明了我國在高等教育方面的巨額投資正在持續產生回報,這既是「雙一流」建設高校的成果,也與國內政府在對於大學高等教育的持續投入有關。由此可見,動態化「雙一流」建設高校,為國內高校注入了新的活力。
同時大山還發現,將清北復交為代表的中國頂尖高校的各項分數與世界200強的其他對手作比較時,就總體而言,清北等國內頂級高校在科研、引文數量以及產業收入這三個方面的得分普遍高於對手,不過在國際化程度上這一項上的得分就有些偏低,甚至有「拖後腿」的嫌疑。國際化是泰晤士世界大學排名中重要的5個考察指數之一,如果在這一項上的得分偏低,那麼勢必會影響大學的整體排名,希望國內各高校注意提升自己的國際化程度。
下附2020年世界大學排行榜(中國大陸高校部分)
另附:2020年世界大學TOP200
注意:
本文所有數據信息皆來源於泰晤士高等教育、中國教育在線的公開數據。
您覺得北大是否已經成為亞洲第二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