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新聞消息,7月19日中午12時57分,臺灣桃園機場聯絡道發生自撞車禍,當地消防人員接獲通報,一輛遊覽車因不明原因撞上護欄,整輛車隨即起火燃燒。據悉,車上26人全部遇難,其中24人為大陸遊客。
車上24名大陸旅客名單:
旅遊車內有五個裝有汽油的塑料容器
在事故原因調查方面,桃園地檢署檢察官王以文24日下午說明案情時表示,桃園消防局鑑識人員在事故車輛的左前駕駛艙、右前側門口及下層行李箱內分別找到2瓶和3瓶裝有汽油的塑膠容器。位於駕駛艙的容器已被高溫燒融,行李廂3個容器及汽油則完好。
王以文表示,檢察官二度會勘火燒旅遊車時,採集證物送鑑定後,找到2個燒毀的塑膠容器以及部分燃燒殘餘物,還有下側行李箱塑膠容器3瓶,送驗後均有汽油成分類的反應。從案發當時途經的車輛行車紀錄儀可以看到,大火竄燒得非常快,而且起火點是在沒有油料的車頭。檢方24日的發現,證實外界揣測,車內有易燃物品。
△汽油在旅遊車內的分布圖
汽油從何而來還需要釐清
汽油從何而來?車內裝的汽油對於本次汽車燃燒起了什麼作用?這些還有待進一步查證。桃園地檢部門檢察官及法醫,24日上午再次會同桃園市刑警大隊等鑑識單位,前往中壢殯儀館勘驗司機蘇明成及導遊鄭焜文的遺體,採集皮膚檢體,與衣物一同送驗確認有無汽油反應,釐清是否有無自焚的可能。
另外,依據旅行社的行程紀錄,遼寧團旅客24人,18日夜宿臺北市南港區的法皇商務飯店,19日上午9時許出門前往免稅店購物。在購物期間,司機應該下車前往休息室。因此,檢方從這兩個時點往回溯,把能找到的相關監視畫面全部找齊,希望發現一些蛛絲馬跡。
在臺灣旅遊業界,對於帶汽油上車的原因存在不少猜測。 「可能是為了個人方便」,有司機認為,旅遊車都會停放在公司停車場,或許是因為擔心自己用來代步上下班的汽、機車沒油,才會攜帶汽油備著,方便添加。也有司機猜測,有時載完客人,車內座椅或內裝會被黏到口香糖,或是被用筆亂畫,用汽油清潔這些汙漬的效果很好。但司機一次準備5瓶汽油在車上,數量過多,還是不太合理。因此,不少人懷疑汽油是有外人塞進車上的,不排除人為製造災禍的可能。
部分罹難者家屬在獲悉此事之後感到非常震驚,根本不知如何反應。有人表示,「臺灣方面一定要給我們個說法。」
△大陸遊客(資料圖)
馬英九參加罹難者公祭儀式
△馬英九(右)參加公祭
7月19日發生在臺灣桃園的旅遊車起火事件造成24名大陸遊客死亡(另包括一名臺灣導遊和司機)。25日上午,桃園中壢殯儀館舉行事件罹難者「頭七」法會。
法會結束之後,下午舉行公祭會。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臺灣地區交通部門負責人賀陳旦以及前往臺灣處理善後的大陸海旅會秘書長劉克智等人到場參加,馬英九鞠躬默哀後,隨即上車離去,全程並未發言。
賀陳旦則希望早日讓遇難者家屬得到心靈撫慰,無論事故原因的追查、理賠都要能讓家屬得到安撫。至於理賠金額有沒有可能達1000萬元(新臺幣),賀陳旦指出理賠有法定考慮,也有一些需要旅遊公會和大陸遊客家屬進行協商,他希望討論在和平合理的情況下處理。
已有多名遇難者親屬同意將親人遺體送往火葬場進行火化。
大陸遊客赴臺旅遊人數持續下跌
受多種因素影響,大陸遊客來臺人數持續減少。根據臺灣觀光部門最新統計數據顯示,6月大陸遊客赴臺人數較去年同期減少11.88%,跌到27萬人次左右。旅遊車著火事件發生後,臺灣旅遊業者憂心雪上加霜。
臺灣旅行公會全聯會發言人李奇嶽說,7、8月暑假期間旅遊旺季才是觀察指標,若赴臺人數不升反降,問題更嚴重。有旅遊業者憂心,4月大陸赴臺遊客人數達37萬人次,5、6月持續減少,7月跌幅恐更大,甚至可能下降5成,「最艱苦的時候還沒到。」
來源:央視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