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鳴縣現代休閒農業奏響發展之歌

2021-01-09 旅新網

武鳴伊嶺溪谷休閒農業示範區內的花卉基地。方海仕 攝 

2月2日,在武鳴縣雙橋鎮大伍屯,村口的戲臺已經煥然一新,放寒假的孩子們正在戲臺前的球場上高興地玩耍,老人們像城裡人一樣悠閒地在健身器材區鍛鍊身體,村民則在剛剛裝修改造好的房子裡張羅著過年的東西……過去的一年,對於大伍屯的村民來說,是充滿喜悅的一年。

這一切喜人的成績,得益於武鳴伊嶺溪谷休閒農業示範區的建設。2015年,武鳴縣積極創建現代特色農業示範區——伊嶺溪谷休閒農業示範區,採取「示範村+農業示範園」並進的創建模式,著眼於「觀光休閒農業」,重點開展火龍果、花卉新品種研發、農業產業化經營、打造壯文化村落民宿旅遊、南寧市郊溶洞風光、農耕文化體驗和熱帶珍稀水果採摘等休閒農業,有效地推動當地一、二、三產業的融合發展。

百年村落譜寫新篇

走進八橋村大伍屯,一棟棟獨具特色的民居錯落有致,每一棟房屋都嵌著代表武鳴特色文化的雙頭鳥圖騰。與其他統一規劃的新農村不同的是,在新建設的房屋之間錯落著20多棟具有歷史文化底蘊的舊宅子。其中,藏於大伍屯中央的百年老宅「七十二道門」是遊客遊覽的好去處。

走進一戶村民的家中,由於修繕工程剛剛完成,村民鄧大姐正在忙碌地收拾屋前屋後的建築垃圾。說起自家的房子,鄧大姐高興地說:「感謝政府幫助我們把房子弄得這麼漂亮,這不,我們自己也不能閒著,趕緊收拾乾淨準備過年。」 鄧大姐打算邀請親朋好友春節期間到家裡來玩,讓他們看看自家的新變化。

據了解,大伍屯毗鄰南武城市大道,背靠伊嶺巖景區,正好處於伊嶺溪谷休閒農業示範區中,區位優勢、產業優勢以及文化底蘊促成了村屯的發展。為了融合打造伊嶺溪谷休閒農業示範區,武鳴縣決定將大伍屯打造成高標準、高水平的壯鄉民族示範村、生態農業旅遊示範村和現代農業發展市級生態綜合示範村。

如今,經過近一年的建設,大伍屯生態綜合示範村各項建設任務已全面完成。村莊裡的91棟共50232平方米的居民建築全部實施外立面裝修改造,同時還配套建設19個公共服務中心。大伍屯村莊的改造升級、特色產業的規劃布局為這百年村落注入勃勃生機,譜寫出和諧農村的新篇章。

特色水果長勢喜人

作為農業部認定的第三批國家級農業示範區,武鳴縣以潤宇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等9家公司為核心,高起點、高標準、高水平地打造伊嶺溪谷休閒農業示範區,通過做大做強核心示範區熱帶亞熱帶水果、花卉、蔬菜育種、玉米育種、休閒旅遊等主導產業,帶動周邊村屯現代農業發展。

路面擴寬、主幹道建設、觀景平臺搭建……在武鳴雙橋鎮伊嶺村附近的潤宇生態農業公司火龍果基地,各項基礎設施的建設正在如火如荼地施工。道路兩旁種植的是漫山遍野的火龍果,一棵棵火龍果藤蔓有序地倚靠著水泥柱子,不少藤蔓上還掛著火紅的果實,長勢十分喜人。

寒冬臘月怎麼還結有那麼多火龍果呢?該基地負責人程昭永介紹:「我們的火龍果是從臺灣引進的紅心火龍果種苗,即使在冬天,只要保暖措施做得好,同樣能夠結果,而且口感和營養都不會變。」據了解,這種紅心火龍果不僅果皮紅,果肉更是鮮嫩多汁、甜而不膩,是目前國內市場非常受歡迎的品種。

程昭永說:「下一步,我們將朝著產品深加工、農業觀光遊、田園採摘遊等方向發展,讓遊客來到我們的基地不僅可以現場採摘火龍果,還可以通過我們的觀光園了解火龍果的知識和營養價值。」

花卉產業變身「黑馬」

除了水果和蔬菜等農產品,武鳴縣的花卉同樣成為現代農業發展中的一匹「黑馬」。在伊嶺溪谷休閒農業示範區內,就有著一個充滿浪漫氣息的花卉基地。

走進南寧市卉芫園林有限公司的花卉種植基地,牆上、屋頂上甚至是室內的裝修都少不了綠色的植物,吊蘭、銀邊草、綠蘿等景觀植物層次分明,把整個基地打造成童話般的世界。基地負責人賀光輝告訴記者,這正是該公司的特色項目——立體綠化。

隨著海綿城市的建設,如今,城市發展不僅僅局限於「水泥森林」。立體綠化作為「海綿城市」建設的主力軍,不僅能優化景觀效果,而且對減緩熱島效應、建築節能、改善大氣環境有著顯著作用,是綠化行業的一大趨勢。

為此,卉芫花卉公司依託現有資源,在伊嶺溪谷休閒農業示範區內投資建設了120畝的花海基地和300平方米的垂直綠化牆,將基地打造成立體綠化展示、花海觀光以及銷售為一體的現代農業產業基地。

據了解,通過伊嶺溪谷休閒農業示範區的一系列建設,示範區內的農民通過土地流轉和就近務工增加了收入,輻射帶動周邊5200戶農民掌握火龍果、特色水果、花卉苗木種植技術及農家樂經營管理,增加就業人數1160人。據統計,2015年武鳴縣農民人均純收入11170元,而示範區的核心區農民人均純收入達15018.2元,比全縣農民人均收入高34.4%。

相關焦點

  • 休閒農業奏響岱嶽鄉村振興進行曲
    「聽朋友說,這裡可以採摘和體驗,特地過來感受一下,滿滿的驚喜」,來自濟南的三口之家向記者說道。近日,省農業農村廳公布了2020年度休閒農業示範名單,其中省級休閒農業示範點(村)42個,省級休閒農業精品園區45處,岱嶽區道朗鎮下窪村、樂惠「彩韻田園」農業綜合體榜上有名。
  • 寧夏賀蘭縣:奏響豐收「三部曲」
    金秋送爽,賀蘭縣奏響了豐收「三部曲」。    奏鳴曲: 魚遊稻花香,生態發展奏響幸福樂章    以大地為「宣紙」、用秧苗為「顏料」,在賀蘭縣常信鄉四十裡店村稻漁空間生態園,一幅壯美的田園圖景鋪陳而來。3000多畝的鄉村生態觀光園裡,魚、蟹、鴨遊弋其間,現代農業和旅遊業結合,實現立體種養、一水多用、一田多收,不僅助力當地農業邁上新臺階,也促進「農業+旅遊」迎來新時代。
  • 休閒農業的發展模式
    在19世紀初,休閒農業在歐洲萌芽,後來發展成為以觀光為目的的農業活動。20世紀80年代以後,從單純的觀光農業向休閒,度假,體驗,環保,教育農業發展,新興了有生產,生活,生態功能的觀光採摘園等。90年代,出現了節慶活動,民俗風情等活動,休閒農業的內涵在逐漸提高,模式也在多樣化。
  • 北川維斯特農業休閒旅遊區:現代農業生態養生休閒度假區
    北川維斯特農業休閒旅遊區是一家集現代設施農業科普知識與農業產業化經營理念於一體的現代農業生態養生休閒度假區。區內空氣清甜,奇花異果,百花爭豔,蘊含著高山農業、生態旅遊、現代溫室大棚及養生度假遊等豐富多彩的文化內涵,其豐富的現代農業氣息和優美的自然環境不僅是少年兒童理想的戶外活動場所,也是孩子們接觸大自然,近距離感受自然之美,了解現在農業知識的一扇窗,深受家長和孩子的喜愛。北川維斯特農業休閒旅遊區位於北川羌族自治縣新縣城西北部,總面積500餘畝。
  • 《人民日報》刊發央視快評:在希望的田野上奏響新時代鄉村振興之歌
    本報北京9月23日電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23日播發央視快評《在希望的田野上奏響新時代鄉村振興之歌》,內容如下:  橙黃橘綠好時節,又是一個豐收年。總書記勉勵大家深入宣傳黨中央關於「三農」工作的大政方針和工作部署,深入宣傳農業農村農民在新時代的新氣象新面貌,在全社會營造關注農業、關心農村、關愛農民的濃厚氛圍,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推進我國農業農村改革發展、實現鄉村振興作出貢獻。
  • 石家莊加快發展都市型現代農業
    在2020年底前,創建1個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打造10家市級現代農業精品園區,建設30家省級以上休閒農業星級企業,形成省會市民「周末2日遊」休閒觀光農業圈 本報訊(記者董昌)近日,石家莊市出臺的《加快發展都市型現代農業推進方案》提出,圍繞高速高鐵沿線、機場周邊、滹沱河沿岸及環城都市休閒農業圈
  • 長春市休閒農業與鄉村遊蓬勃發展
    我市堅持把發展現代農業、文化旅遊與鄉村振興相結合,許多默默無聞的小村莊成為遠近聞名的鄉村旅遊勝地。「十三五」時期,我市堅持將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作為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主要途徑,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主要手段,千方百計推動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發展。據統計,2019年全市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銷售收入實現28億元,接待遊客近千萬人次。
  • 【徐州】當現代農業邂逅休閒旅遊
    徐報融媒記者 白雪 攝這裡有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菜籃子、果園子、瓜棚子,您可以體驗親手採摘新鮮瓜果蔬菜的樂趣,與羊駝、孔雀、馬等動物互動,刨地瓜、撿雞蛋,在湖邊垂釣,在富有地方特色的餐廳品嘗由綠色環保的食材精心製作而成的美味佳餚……當現代農業、農家生活與休閒旅遊無縫對接,一種有別於都市休閒和景點觀光的新旅遊形態贏得了都市人的熱捧。
  • 詩家清景在新春 永修縣發展現代農業打造農民幸福家園紀實
    宏康公司工業化發展模式奏響了永修縣農業現代化的「春之曲」。  近年來,永修縣實施農業「接二連三」工程,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和休閒農業;全力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堅持鎮村聯動和新農村建設「兩輪」驅動,打造農民幸福家園。該縣新農村建設連續九年獲得全省先進,去年被列為全省重點打造的五個現代農業示範縣之一。
  • 天元區:推進現代農業發展 唱響農業品牌
    近年來,天元區以都市現代農業為抓手,大力推進農業產業發展、農業園區及農業品牌建設,構建農業綠色產業鏈,形成了規模大、品牌響、產業旺、鏈條長的現代農業綠色產業鏈,助力農業增產、農民增收,推動鄉村振興戰略更好實施。從「吃飯農業」到品牌農業,天元區農產品品牌化發展熱潮漸已形成燎原之勢。
  • 江西省休閒農業發展情況是怎樣的?
    近年來,江西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2016年視察江西時提出的「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的戰略目標,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大力發展休閒農業,把休閒農業作為建設現代農業強省和推動農業綠色崛起的重要抓手,多措並舉,紮實推進,在完善扶持政策、設立專項資金、規範行業管理、開展示範創建、舉辦推介活動、培育知名品牌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產業發展呈現出「發展加快、布局優化
  • 我市休閒農業與鄉村遊蓬勃發展
    我市堅持把發展現代農業、文化旅遊與鄉村振興相結合,許多默默無聞的小村莊成為遠近聞名的鄉村旅遊勝地。「十三五」時期,我市堅持將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作為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主要途徑,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主要手段,千方百計推動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發展。據統計,2019年全市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銷售收入實現28億元,接待遊客近千萬人次。
  • 臺灣現代農業發展的體會和啟示
    這次考察行程緊湊、內容豐富,是一次學習之旅、友誼之旅、收穫之旅。  一、臺灣現代農業的主要特點  臺灣土地總面積近3.6萬平方公裡,境內2/3為山地丘陵,總人口2300餘萬,現有耕地面積80萬公頃,農戶77萬餘戶,農業人口300多萬人,佔總人口數約為13%。
  • 中歐專家暢談現代休閒農業 深挖產業價值鏈
    青島——比利時現代休閒農業交流合作協議籤字儀式  大眾網青島9月18日訊(記者 李佳寧)9月16日至19日,以「休閒農業讓生活更美好」為主題的第一屆中歐現代休閒農業論壇在青島舉行  論壇上,由市科協牽頭舉行了歐洲專家與農民代表、涉農企業參加的項目洽談,洽談內容包括果樹進口,肥料的有效使用,比利時特種蔬菜進口,景觀設計,現代農業技術轉移,溫室設計,農貿集市、展覽的組織,智能農機貿易,塑料薄膜進口,休閒農業、都市農業,蔬菜和馬鈴薯研究等。   記者了解到,本屆論壇是首次舉辦的關於中歐現代休閒農業的論壇,以專業視角打造國際先進的休閒農業交流平臺。
  • 光伏農業——發展現代農業新途徑
    光伏農業——發展現代農業新途徑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編者按 將太陽能發電、現代農業種植和養殖、高效農業設施三者高效結合,光伏農業作為一種新興的農業形式,當前在農業領域正廣泛應用,涵蓋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等,最常見的就是光伏農業大棚
  • 廣州都市現代農業發展加快 建立農業示範區92個
    中新網廣州12月15日電 (記者 程景偉)廣州市農業農村局15日稱,近年來,廣州在抓好「米袋子」「菜籃子」工程基礎上,以保障農產品安全有效供給和帶動農民增收為重點,著力推進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和經營體系建設,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不斷加快現代都市農業發展步伐。
  • 中山吹響休閒農業發展「衝鋒號」
    餘兆宇攝   我市近年來積極調整農業產業結構,著力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大力發展休閒農業,引導農業向觀光休閒方向擴延,拓展農業的生活休閒、生態保護、旅遊度假、文明傳承、教育展示等功能,實現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秀美,使休閒農業成為我市農業的特色優勢產業。
  • 山丹:奏響現代畜牧業發展強音
    山丹:奏響現代畜牧業發展強音新甘肅·甘肅經濟日報通訊員 錢大偉山丹縣堅持以水定產業,以水調結構,不斷調整草畜產業發展結構,按照養殖規模化、畜禽良種化、生產標準化、飼草優質化、經營產業化、服務社會化的發展理念,著力構建現代畜牧產業體系,畜牧業實現跨越發展。
  • 探索發現休閒農業發展產業類型
    發展措施 科學規劃,合理布局 加強自然資源條件和農業特色優勢,從市場需求入手,把休閒觀光農業規劃與現代農業發展
  • 發展休閒農業 推進鄉村振興
    發展休閒農業,有助於開發農業資源潛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改善農業農村環境,增加農民收入,是推動農村實現產業融合、建設美麗鄉村的重要舉措,是促進城鄉居民消費升級、發展新經濟、培育新動能的重要選擇。休閒農業是利用農業景觀資源和農業生產條件,在農村地區因地制宜發展觀光、休閒、旅遊等產業的一種新型農業生產經營形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