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鳴伊嶺溪谷休閒農業示範區內的花卉基地。方海仕 攝
2月2日,在武鳴縣雙橋鎮大伍屯,村口的戲臺已經煥然一新,放寒假的孩子們正在戲臺前的球場上高興地玩耍,老人們像城裡人一樣悠閒地在健身器材區鍛鍊身體,村民則在剛剛裝修改造好的房子裡張羅著過年的東西……過去的一年,對於大伍屯的村民來說,是充滿喜悅的一年。
這一切喜人的成績,得益於武鳴伊嶺溪谷休閒農業示範區的建設。2015年,武鳴縣積極創建現代特色農業示範區——伊嶺溪谷休閒農業示範區,採取「示範村+農業示範園」並進的創建模式,著眼於「觀光休閒農業」,重點開展火龍果、花卉新品種研發、農業產業化經營、打造壯文化村落民宿旅遊、南寧市郊溶洞風光、農耕文化體驗和熱帶珍稀水果採摘等休閒農業,有效地推動當地一、二、三產業的融合發展。
百年村落譜寫新篇
走進八橋村大伍屯,一棟棟獨具特色的民居錯落有致,每一棟房屋都嵌著代表武鳴特色文化的雙頭鳥圖騰。與其他統一規劃的新農村不同的是,在新建設的房屋之間錯落著20多棟具有歷史文化底蘊的舊宅子。其中,藏於大伍屯中央的百年老宅「七十二道門」是遊客遊覽的好去處。
走進一戶村民的家中,由於修繕工程剛剛完成,村民鄧大姐正在忙碌地收拾屋前屋後的建築垃圾。說起自家的房子,鄧大姐高興地說:「感謝政府幫助我們把房子弄得這麼漂亮,這不,我們自己也不能閒著,趕緊收拾乾淨準備過年。」 鄧大姐打算邀請親朋好友春節期間到家裡來玩,讓他們看看自家的新變化。
據了解,大伍屯毗鄰南武城市大道,背靠伊嶺巖景區,正好處於伊嶺溪谷休閒農業示範區中,區位優勢、產業優勢以及文化底蘊促成了村屯的發展。為了融合打造伊嶺溪谷休閒農業示範區,武鳴縣決定將大伍屯打造成高標準、高水平的壯鄉民族示範村、生態農業旅遊示範村和現代農業發展市級生態綜合示範村。
如今,經過近一年的建設,大伍屯生態綜合示範村各項建設任務已全面完成。村莊裡的91棟共50232平方米的居民建築全部實施外立面裝修改造,同時還配套建設19個公共服務中心。大伍屯村莊的改造升級、特色產業的規劃布局為這百年村落注入勃勃生機,譜寫出和諧農村的新篇章。
特色水果長勢喜人
作為農業部認定的第三批國家級農業示範區,武鳴縣以潤宇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等9家公司為核心,高起點、高標準、高水平地打造伊嶺溪谷休閒農業示範區,通過做大做強核心示範區熱帶亞熱帶水果、花卉、蔬菜育種、玉米育種、休閒旅遊等主導產業,帶動周邊村屯現代農業發展。
路面擴寬、主幹道建設、觀景平臺搭建……在武鳴雙橋鎮伊嶺村附近的潤宇生態農業公司火龍果基地,各項基礎設施的建設正在如火如荼地施工。道路兩旁種植的是漫山遍野的火龍果,一棵棵火龍果藤蔓有序地倚靠著水泥柱子,不少藤蔓上還掛著火紅的果實,長勢十分喜人。
寒冬臘月怎麼還結有那麼多火龍果呢?該基地負責人程昭永介紹:「我們的火龍果是從臺灣引進的紅心火龍果種苗,即使在冬天,只要保暖措施做得好,同樣能夠結果,而且口感和營養都不會變。」據了解,這種紅心火龍果不僅果皮紅,果肉更是鮮嫩多汁、甜而不膩,是目前國內市場非常受歡迎的品種。
程昭永說:「下一步,我們將朝著產品深加工、農業觀光遊、田園採摘遊等方向發展,讓遊客來到我們的基地不僅可以現場採摘火龍果,還可以通過我們的觀光園了解火龍果的知識和營養價值。」
花卉產業變身「黑馬」
除了水果和蔬菜等農產品,武鳴縣的花卉同樣成為現代農業發展中的一匹「黑馬」。在伊嶺溪谷休閒農業示範區內,就有著一個充滿浪漫氣息的花卉基地。
走進南寧市卉芫園林有限公司的花卉種植基地,牆上、屋頂上甚至是室內的裝修都少不了綠色的植物,吊蘭、銀邊草、綠蘿等景觀植物層次分明,把整個基地打造成童話般的世界。基地負責人賀光輝告訴記者,這正是該公司的特色項目——立體綠化。
隨著海綿城市的建設,如今,城市發展不僅僅局限於「水泥森林」。立體綠化作為「海綿城市」建設的主力軍,不僅能優化景觀效果,而且對減緩熱島效應、建築節能、改善大氣環境有著顯著作用,是綠化行業的一大趨勢。
為此,卉芫花卉公司依託現有資源,在伊嶺溪谷休閒農業示範區內投資建設了120畝的花海基地和300平方米的垂直綠化牆,將基地打造成立體綠化展示、花海觀光以及銷售為一體的現代農業產業基地。
據了解,通過伊嶺溪谷休閒農業示範區的一系列建設,示範區內的農民通過土地流轉和就近務工增加了收入,輻射帶動周邊5200戶農民掌握火龍果、特色水果、花卉苗木種植技術及農家樂經營管理,增加就業人數1160人。據統計,2015年武鳴縣農民人均純收入11170元,而示範區的核心區農民人均純收入達15018.2元,比全縣農民人均收入高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