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天津機場2020年年中工作會議精神,打好「三大戰役」及「藍天保衛戰」,天津機場地勤部主動出擊,積極探索新能源車輛管控之道,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全面助力機場高品質發展。
全面風險隱患梳理 落實安全管理主體責任
新能源電動車操作不同於燃油車輛,為確保其安全平穩運行,天津機場地勤部組織各保障分部梳理新能源電動車安全風險隱患,壓實安全管理主體責任,對關鍵崗位安全風險進行分析提煉,將識別出來的風險納入崗位級風險源進行管控,同時開展安全專項整治活動,及時查找漏洞,制定整改措施。
梳理中發現,新進電動擺渡旅客車車廂門需由駕駛鑰匙門控制,無單獨控制開關,如關閉鑰匙門旅客車廂電動門會隨之關閉,易形成安全隱患。同時還發現部分電動客梯車沒有近距離駐停功能等問題,均會給運行風險管控帶來極大挑戰。針對以上風險隱患,地勤部分車型重新梳理、制定新能源車輛保障流程,針對重點車型、特殊車型在明顯位置張貼風險隱患提示和操作規範,為駕駛員安全操作提供有力支撐。同時加大各級管理人員現場巡視、巡查頻次,全面落實安全管理主體責任,使安全風險實現閉環管理。
強化專業技能培訓 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贏藍天保衛戰的決勝之年,也是「十三五」的收官之年。打贏「三大戰役」及「藍天保衛戰」時間緊、任務重,天津機場地勤部順勢而為,在逆境中探索安全發展新機,持續推動技能培訓到班組向縱深發展。
天津機場地勤部現有特種車輛保障人員80%以上具備10年以上保障經驗,安全保障能力優勢明顯,但缺乏新能源電動保障車輛相關經驗支撐。地勤部特邀請生產廠家安排有資質的培訓師對車輛性能差異、操作面板、車輛故障應急處置等方面進行了講授培訓,並組織嚴格的操作技能及應急處置能力考核,持續提升安全關鍵崗位人員保障能力,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展築牢安全根基。
有效推進車輛技改 提升運行安全裕度
自2018年10月藍天保衛戰開展以來,地勤部「油改電」項目共計完成46部特種車輛更新購置工作,為優化安全性能,地勤部眼睛向內,全面分析新能源電動保障車輛運行的優勢和短板,通過車輛技改,有效實現了客梯車自動安全駐停以及故障預警功能。
客梯車自動安全駐停可實現在保障人員出現了嚴重違規操作時,系統會自行切斷動力並緊急制動以免出現不安全事件。新購置的電動擺渡車還新增了故障預警系統,當電動擺渡車出現一級故障報警時,保障人員可在保障完畢後報修;出現二級故障報警時,保障人員需及時將車輛行駛至安全區域,關閉電源並疏散旅客後停用報修,設備運行安全裕度有效提高,為航班安全正常提供了強有力的保證。
專注車輛科學使用 及時掌控動態信息
為有效確保新能源電動保障車輛的適用性、完備性、可用性,地勤部責成車輛使用部門根據新能源車原廠文件對車輛日檢、月檢內容進行檢查更新,並對無法目視檢查的項目由車輛維護部門實施,同時組織車輛保管人和使用人就檢查項目逐條進行現場演練,從根本上確保新能源電車安全檢查的實效性。此外,地勤部要求新能源電車使用部門加大新能源電車使用頻次,以充分識別和掌控新能源電車相關性能,不斷提升車輛檢查維護能力,促進新能源電動保障車輛運行安全持續穩定。
今後,天津機場地勤部也將不斷探索安全發展新路徑,堅決打好「三大戰役」,打贏「藍天保衛戰」,為推動天津機場高質量發展而不懈努力!(中國民航網 焦婷婷、張瀟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