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來自重慶日報,記者:伍鳳秋,36氪經授權發布。
巴南區天明汽摩產業園裡,大江美利信所屬的美利信壓鑄工業園一片繁忙景象。誰能想到,這座引進世界一流智能化、自動化壓鑄加工裝備的現代化生產基地,曾一度決定搬走,最後卻又選擇回到巴南,並成為重慶唯一一家華為一級供應商。
不僅僅是大江美利信,今年上半年,67家企業選擇籤約入駐巴南,籤約金額達476億元。
巴南靠什麼引來眾多投資者青睞?是什麼力量吸引大江美利信走了又回?
用地緊張 被迫出走
重慶大江美利信壓鑄有限公司財務副總裁趙金朋給出的答案是:能給企業帶來更多的機會、完善便民的政府服務、優質的配套產業,這是巴南留得住大批民營企業的關鍵所在。
2001年,重慶大江工業集團與美利信控股有限公司在巴南區合資成立重慶大江美利信壓鑄有限公司。這家生產摩託車配件的傳統企業,2004年開始轉型升級,向通信領域進軍。
然而,產業轉型升級之路從來都不是一帆風順的。
「由於傳統工業廠房相對老舊,管網、道路等基礎配套不夠完善,根本無法適應新產業的發展。」趙金朋回憶,大江美利信開始尋找新的「棲息地」,他們想將新的基地落戶巴南,但因當時用地緊張,便決定把基地建在另外一個地方,並支付了相關費用。
解決難題 企業回歸
了解到企業的用地需求後,巴南區委、區政府積極幫助企業協調用地,並為大江美利信爭取到100多畝地。2015年,美利信壓鑄工業園開工建設。
「得知區裡幫忙解決了用地難題,我們非常高興,毫不猶豫選擇繼續紮根巴南。」趙金朋說,在建設過程中,新的廠房需要投入8億元,資金成了燃眉之急。巴南積極幫助公司項目貸款,協調銀行向公司提供了3億元人民幣固定資產貸款,用於建設新的基地。同時,還為公司帶來相關優惠政策,並在個人所得稅返還、產業發展基金、相關手續辦理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
在多方努力下,去年,美利信壓鑄工業園正式竣工投產。今年,大江美利信一舉拿下華為一級供應商,並成為全市唯一。
「能夠成為華為一級供應商,除了我們自身實力以外,還與巴南良好的營商環境分不開。」趙金朋說,正是巴南積極為企業解決用地、資金等難題,企業才得以快速成長。2018年,公司主營業務收入達到7.5億元。
摸準需求 精準服務
據巴南區招商投資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巴南區積極實施「規範土地徵收出讓、規範稅收規費徵管、規範招商優惠政策」,站在企業的角度,摸準企業需求,將精準服務送到企業「心坎」上。
「企業的需求不僅是廠房、用地,更有隨著市場不斷變化的需求,這都需要我們去及時發現、跟蹤、服務。」該負責人表示,水深則魚悅,城強則賈興。今年上半年,67家企業選擇籤約入駐巴南,籤約金額達476億元。其中不乏吉力芸峰、平山礦山機電等本土企業,也有長江環保集團、杭州協能科技、幾何人工智慧科技等慕名而來的外地知名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