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禁演、志願者舉報之後:300家馬戲團的聯名信

2020-12-11 虎嗅APP

開演前,馬戲團把十四頭老虎放進表演場裡走動,適應場地。「給它們時間拉屎撒尿,正式表演時別影響觀感。」馴獸師說。(南方周末記者 崔慧瑩/圖)

本文首發於南方周末

文 | 南方周末記者 崔慧瑩

南方周末實習生 韓鈺澤

一陣陣焦躁的虎嘯嘶吼,不只是動物園特有的聲音,在「馬戲之鄉」安徽宿州埇橋區,走進農家也可以聽到。

至少有465頭東北虎、516隻非洲獅常年蟄伏於此,像慵懶的大貓一樣,在農家院內十幾平米的籠舍或更小的籠子裡繞圈。

在馬戲團動物馴養場的院子裡,飼養員帶著2個月大的小老虎出來曬太陽。(南方周末記者 崔慧瑩/圖)

它們曾在天南海北的動物園裡表演,如今都「宅」起來了——近幾年來,政策叫停、動物保護主義者抵制,馬戲團數量銳減,經營慘澹。

在一些馬戲團開始「賒帳」給老虎買肉吃的窘境下,2018年3月,全國300家馬戲團長聯名給國務院、住建部寫公開信,懇求修改政策。

「給瀕臨滅亡的千萬隻珍稀動物重開生路!」這兩份附有每位團長的手機號、蓋了籤名紅印的公開信中,不只是馬戲人的呼喊,還有對動物的無奈救贖。

他們還給動物保護組織寫投訴書,言辭極為激烈。那種困獸猶鬥的絕望情緒,正從籠子裡的猛獸轉移到馬戲人身上。

他們、它們都在痛苦地尋找出路。

「都到了存亡關頭了」

2018年春節過後,有「馬戲大王」之稱的於金生擬好了公開信的草稿。

他是河北吳橋雜技世家的第十九代傳人。「住建部禁止動物表演後,馬戲團已經流浪六七年了。」2018年4月4日,他接受南方周末記者採訪時,像是被人掐住了脖子,聲音高亢而急迫,「動物保護主義者的行為,嚴重幹擾了馬戲團的正常經營。我們這些團體必須聯合起來反抗了!」

2013年,住建部下發《全國動物園發展綱要》,明確指出動物園「嚴禁動物表演」。2017年9月1日,廣州動物園宣布園內經營24年的馬戲表演停止營業,但馬戲團拒絕搬遷。這次事件也成為馬戲表演的標誌性事件,馬戲團們逐步從城市動物園搬到了野生、私營動物園,或轉為流動性短期商演的「跑團」。

於金生希望聯合更多人,他找到了宿州市埇橋區馬戲協會會長楊志遠。宿州馬戲幾乎佔據了全國近70%的市場,一些註冊在外省的馬戲團,也大多出自宿州。

此時的楊志遠,也剛剛遭到志願者投訴而停演了45天。

年近七旬的楊志遠人稱「中國第一虎」。他現在帶領的表演團能讓14隻老虎同時登臺,其規模在國內十分少見。退休前,他在國內唯一一家國營動物表演團體——宿縣動物表演團(明星馬戲團前身)當了近30年的團長。

於楊二人一拍即合,當即拉了一個微信群。300家馬戲團長的聯合籤名在一周內收集完成,其中有110家來自宿州。截至發稿前,這一微信群聯盟已有330餘家。

「希望獲得有關部門的重視,很多馬戲團就快沒有生路了。」楊志遠說。他們期待住建部「修改政策,打開動物園的大門」。

幾位馬戲行業領軍人物的聯合行動,在業內形成了極大影響力。各地團體不斷加入,但也有篩選標準,證件不全的不能籤名。

蓋公章籤名、公開手機號來「表決心」,是這些馬戲團長們為數不多的自救方法。「也有人不敢參加,但都到了存亡關頭了,還能怎麼辦?」楊志遠說。

馬戲團長們聯合自救的另一個對象,是「拯救表演動物項目」,或者直接點說,是該項目負責人——動物保護主義者胡春梅。

這個畢業於中國農業大學動物醫學專業的姑娘剛三十歲出頭,從2014年起,她響應志願者舉報與監督動物園和流動馬戲團裡的動物表演,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媒體上公開其表演的時間地點和舉報電話,甚至舉著手牌到馬戲團場地門口宣傳表演背後的傷害。

她在中國馬戲界人人皆知,針對她個人的攻擊,也成了馬戲從業者憤怒的出口。

2018年3月3日,馬戲團長們寫給「拯救表演動物項目」的投訴書,比3月8日寫給住建部的公開信的語氣更激烈,滿屏感嘆號:「黑惡勢力、非法募捐斂財、煽動聚集不明真相的群眾......」

在網絡或馬戲圈內的聚會上,指責胡春梅的聲音也時有出現,仿佛馬戲團遭遇的生存困境,全都來自她的別有用心。

「對不起,我們沒有學會閉嘴」

公開信發布近一個月,楊志遠等馬戲團長們並未收到任何來自官方的回覆。

第一時間作出回應的人是胡春梅。朋友給她發微信:「你都成黑惡勢力了?」

受到投訴的兩天後,胡春梅在微博發布了一篇長文,逐條駁斥了馬戲團的質問,表示「這些抹黑和誹謗並不會讓我們失去初衷,懼怕前行」。

拯救表演動物項目」 微博截屏

「馬戲團聯名信很多內容是錯誤,沒有根據的,包括沒有任何證據說明我們的資金來源存在問題,就算讓審計局或民政部門來查,我們也不怕。」她告訴南方周末記者,自己從未上過高速公路攔車,項目資金也大多來自社會公開眾籌。

大一的時候,看了一部非洲的人象衝突紀錄片,還在讀水利專業的胡春梅對動物產生濃厚興趣,留級轉到動物醫學專業。此後,她成為一名調查志願者。從2014年起,全職負責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瀕危物種基金下的「拯救表演動物項目」。

接手項目至今,她監督、調研過至少50家馬戲團,微信群裡的志願者已經有一百多人。

宿州的馬戲團在2016年就和胡春梅有過交集。當時,拯救表演動物團隊曾以大學生拍攝畢業作品為由,到宿州了解動物訓練情況,製作並發布了揭示馴養殘酷一面的紀錄短片《圈套》。

「拯救表演動物項目」 微博截屏

在片中,馴獸員用鎖鏈吊著黑熊的脖子強迫其用兩條後腿站立;用鐵棍猛戳不肯站立舉起雙爪的老虎......部分佐證了善待動物組織在2015年《宿州馬戲行業現狀》中提到的現象。

「當時我們還很熱情地接待了她,不知道她是來調查的。」一位馬戲團長說。

有當地馬戲從業者感覺,就是從2016年下半年開始,生意越來越不好做了,「審批越來越難。只要有表演廣告刊發,動物還沒出門,舉報電話就先到了」。

《圈套》紀錄片之後,拯救表演動物項目還不定期發布報告,提出在35次監督行動中,有19個動物演出存在問題。

斷了半截尾巴的猴子、缺了上犬齒的老虎、不足一米的鐵籠裡可憐巴巴抱團取暖的兩頭小黑熊、被鐵鏈綁在地下停車場,活動區域非常小的亞洲象......都被胡春梅及志願者的鏡頭記錄下來。

類似馬戲團的公開信,志願者也寫過。給人大法制辦公室、住建部、農業部和林業局的建議函中,他們呼籲立即禁止流動性演出,逐步停止所有的動物表演。

讓馬戲行業「消亡」的終極目標,給胡春梅個人帶來了不少麻煩,她的照片被惡搞,常在深夜裡接到陌生來電,響一下就掛掉。

但這些騷擾似乎更激起了志願者們的鬥志。2018年1月18日,他們在一篇《對不起,我們沒有學會閉嘴!》的推文中寫道:「期盼著老虎可以咬死我們,希冀著死亡可以帶來更多希望,就如同保護可可西裡的索南達傑。」

虐待動物各執一詞,缺手續「一抓一個準」

在西安市秦嶺野生動物園,楊志遠在握手問候後的第三秒,就把南方周末記者請進了馬戲表演場。

馬戲行業太迫切、又真摯地想要說明——馴獸並非虐待動物,表演用的細長鞭子與指揮棒,揮舞起來颯颯作響,但僅是為了表演效果,不會真的抽在動物身上。「人類表演雜技也是從小訓練基本功,這就不殘忍麼?」楊志遠反問道。

馴化動物表演是否虐待、殘害動物是爭議焦點。

例如志願者質疑聲最多的是,馬戲團裡有些老虎的牙齒斷裂或殘缺,是因為人為鋸掉了。

楊志遠解釋稱,大部分老虎的牙齒都是完好的,「表演時也美觀」。但有些老虎生了牙病,可能需要拔牙治療,或是因為啃咬鐵籠而斷裂脫落。

在宿州,年長的馴獸師李同海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確實有馬戲團會鋸掉老虎的大牙,「那時動物野性還太大,怕馴獸師有危險」。而現在,經過四五代人工繁育,動物溫馴了很多,科學馴養理念也在普及,馬戲團裡基本不存在鋸掉動物牙齒的情況。

東北林業大學野生動物資源學院教授徐豔春告訴南方周末記者,馬戲團的辯解有些道理。「野生東北虎會通過撕咬皮毛清潔牙齒,就像人類刷牙一樣。而現在人工飼養過於精細,給動物吃的往往是脫毛處理過的肉,動物缺乏清潔口腔的條件,牙齒容易生病,壞死嚴重時,跟人一樣也要拔牙的。」

虎媽媽不肯餵養小老虎,馬戲團買來澳洲進口的寵物奶粉人工餵養。一罐300g的奶粉只夠這隻剛出生15天的虎寶寶吃4天。(南方周末記者 崔慧瑩/圖)

2018年4月1日,在一間農家院的臥室裡,南方周末記者看到一隻剛出生15天的小老虎,體型像小花貓,飼養員一隻手就能把它抓託起來,另一隻手快速地在箱子裡鋪上新的「嬰兒衛生尿墊」。

這位「代理虎媽」說:「生太多了也養不起,還得給老虎獅子調配種源,優生優育,馬戲團飼養幼仔的存活率在70%以上,比動物園和野外環境高太多。只要發現媽媽不帶寶寶,一定是24小時陪護的人工飼養。」

雙方各執一詞,對志願者來說,在難以抓到虐待動物的證據時,舉報流動性表演手續不全則容易得多。

馬戲團在公開信中寫道:如果有老虎、獅子、黑熊等野生動物參與表演,要在國家林業、公安、文化、工商等相應管理部門辦理馴養證、運輸證、演出證、營業證、稅務證等一系列備案、審批手續,並對表演動物按保護類別置入晶片跟蹤監控。

胡春梅介紹,按照野生動物保護法相關規定,利用國家二級及以上野生動物需要經過省級林業部門的批准,其中老虎的演出必須經過國家林業局審批。很多林業廳網站上都有行政許可公示平臺,其中安徽省林業廳「透明行政」做得較好,每批准一個馬戲團到外省演出,都會公示出來,並寫明演出時間、地點、涉及動物的種類和數量。

對於「跑團」而言,本地的證件好辦,但要外出演出時,根據一些省份的要求,表演場所在的省林業廳也要出批文。「一單表演不預留出兩個月的時間,根本搞不定審批手續。」宿州市埇橋區鑫豐大馬戲團團長張宏偉說。

而一般的短期商業活動,南方周末記者採訪的多位馬戲團長均表示,想提前兩個月確定表演時間和場地,幾乎不可能。不少馬戲團逃避審批流程,鋌而走險,被志願者「一抓一個準」。

窮苦人營生的文化遺產

除抱怨繁雜的審批手續外,馬戲團們反覆強調的,是作為文化遺產的馬戲為何不能得到更多的政策支持與保護。

從明末清初一路走來的埇橋馬戲,曾經享有盛名。「寧走三江口,不過蒿桃柳」,意思是說這一帶的蒿溝、桃溝、柳溝三個鄉高手雲集,江湖藝人別來班門弄斧。

2006年,埇橋區被中國文聯、中國雜技家協會批准為全國唯一的「中國馬戲之鄉」。2008年,馬戲被國務院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不過,在楊志遠看來,儘管前幾年馬戲團體賺了些錢,總被公眾視為「既得利益者」,但實際上,馬戲表演辛苦又危險,始終是窮苦人的營生。

宿州地處中原,飽受黃泛水災、戰亂之苦。馴養動物的傳統從「田間地頭,牽羊遛猴」的動物表演乞討開始,這項不入流的技藝,養活了當地好幾輩農民。

老一輩馬戲團長印象中,最好的時光在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馬戲團一到就排起長龍,5毛錢一場的表演,一天能賣出八千多元,領導要張票都得託人走後門,馬戲團演員選拔非常挑剔,身材、長相、普通話都要拔尖兒,月工資有近百元。

一些年輕的團長則認為,最好的時光在2013-2016年,河南、江蘇、浙江等地的商演邀約紛至沓來,表演許可審批要求不嚴和監督都不嚴,一個月談下五六筆生意,大馬戲團拆成好幾支隊伍,每天兩三場。

如今,財富和掌聲都已遠去了,很多馬戲團正靠前幾年的積蓄苦撐。「偶爾能談妥的項目,也因為市場供大於求、小團惡性競爭壓低價格,利潤非常低。」

安徽省林業廳向南方周末記者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底,宿州市共有馬戲團體102家,飼有東北虎465隻、非洲獅516隻、黑熊598隻、獼猴698隻、大熊貓2隻。

一位馴獸師給南方周末記者算帳:一隻老虎或獅子每天要吃掉80元的肉食,假設一個有十頭獅子、十頭老虎的中型馬戲團,一年至少有58萬元的飼養費用,還不算請工人、馴獸師、新建籠舍、疫病防治的成本。

管理部門也了解馬戲表演團體謀生的艱難。「一旦抵制馬戲表演,相關馬戲團體陷入困境在所難免。」安徽省林業廳一位相關負責人說。

未曾實現的「自救計劃」

一對馴獸師夫婦正在馴養場的院子裡教兩隻白虎表演舉手打招呼,走高低凳等。(南方周末記者 崔慧瑩/圖)

馬戲最初的定義原指人騎在馬上所做的表演,儘管雜技、曲藝等傳統藝術的觀眾都在減少,但楊志遠認為,動物表演仍富有競爭力:「男女老幼都愛看,只要能演出,不愁賣票。」

張宏偉告訴南方周末記者,2006年前後,他就曾撰寫規劃方案,建議當地政府牽頭創辦「馬戲小鎮」概念的綜合性馬戲城。他指著一片兩千畝的空地說:「這裡打算建一座橋,旁邊就是大棚和野生動物活動場。」

因為種種原因,小鎮並沒建成,後來招商建設的小型百虎園,也因為經營不善倒閉了。

面對困境,成立全國性的馬戲協會抱團取暖;聯合當地的馬戲團成立股份制公司,進行現代化管理發展;創新表演形式開發動物表演劇;給飼養、馴獸和表演過程開直播......都是他們曾想過的「自救計劃」。

在以往的一些採訪中,胡春梅也曾有過讓步,表示「即便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應當限定在特定區域,非營利性地保留」。

但所有的想法,還需要有管理能力、商業資源、專業水平的人才。

當前馬戲團面臨的主要困難,管理部門也非常清楚。安徽省林業廳給出了四條:養殖風險投入成本高,收入低;市場規模有限;組織鬆散、小團多,上規模大團少以及從業人員文化層次普遍較低。

先不說自救措施是否能獲得有關部門支持,稍有不慎,這個一直承受著道德審判重壓的行業,反而更有可能引火燒身,引來更嚴格的禁令。

懸在馬戲團頭頂的審判之刃仍然令行業感到消亡的恐懼,國際上早有前車之鑑。有統計顯示,目前已有至少36個國家、389個城市全面禁止或限制動物表演。越來越多的名人、公眾加入了反對野生動物表演的行列。

2017年5月,有146年歷史、世界三大馬戲團之一的美國「玲玲兄弟與巴拿姆貝理馬戲團」在紐約長島舉行了唯美而落寞的謝幕演出,失業的動物將被轉移到動物收容所裡開始新生活。

在中國,胡春梅也希望,馬戲團裡的動物能不再演出,在動物福利良好的收容救護機構安享餘生。她覺得馬戲團裡的馴獸人員也並不是大壞人,「在一次馬戲團的演出中,動物表演的節目只佔小部分,絕大多數是人的表演。我們希望的只是動物表演內容能夠取消。正如第四屆中國國際馬戲節一樣,取消了動物表演,也依舊成功舉辦。」

但更長遠的問題是,「養老中心」很可能沒有足夠的位置。

《華盛頓郵報》報導稱,全美經全球動物救護中心聯盟認證的132家收容站裡,只有11家能安置老虎、獅子這樣的大型貓科動物。在收容所,每隻老虎一年的餵養照顧要花費一萬美元。該文同時提到,「建更多的收容所並不是答案,我們需要進一步規範,誰能夠管理這些動物。」

放歸山野以恢復種群也曾是種方案,但在楊志遠看來,讓這些人工飼養的表演動物回歸大自然無異於「送死」。

曾經,馬戲團也給老虎的籠子裡扔進活雞,希望它們喝點血、保持點野性。「雞一撲騰翅膀,老虎被嚇了一跳,它們沒見過獵物,已經退化了。」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虎嗅網立場

虎Cares

人生吶!禿如其來

髮際線退半步的動作認真的嗎

小小的動作傷害卻那樣大

老闆別讓我加班了吧,真的禿Much For Me!

立戳下方小程序

把T恤穿上身,發出你#怯怯#的吶喊

相關焦點

  • 加拿大太陽馬戲團將在中國進行首場全球復演
    受訪者供圖新華社上海5月27日電(王婧媛 許曉青)加拿大太陽馬戲娛樂集團上海辦公室26日對媒體表示,太陽馬戲團在中國杭州的駐場秀《X 綺幻之境》將於6月3日正式恢復演出。這將是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太陽馬戲娛樂集團在全球範圍內的首個復演項目。
  • 1949年之後近20年 《霸王別姬》等劇目在臺灣為何被禁演
    1949年,蔣介石戰敗退守臺灣之後,為了「穩定軍心民心」,採取了文化專制政策,對藝文活動、藝術創作制定了一些審查制度,由「國民教育部」出面審查並下髮禁令,在臺灣一度出現禁戲、禁書、禁歌、禁影等現象,一同敗退至臺灣的眾多京劇團,雖說是由軍政體系翼護,但是也未能避免,一些傳統劇目像《霸王別姬》、《
  • 河北廊坊現非法盜獵販賣養殖野生鳥大戶2家|志願者舉報
    為了加強對天津周邊的巡護,尤其是動物保護、環境保護、生物多樣性保護等等方面,中國綠髮會天津的志願者一直堅守在一線,積極開展相關活動,並加強巡護。4月16日,中國綠髮會天津志願者對天津周邊省市進行了巡查,首站是河北廊坊。在開展巡護時,志願者發現違法行為,並積極協助政府相關部門開展調查。
  • 沒有動物,太陽馬戲團也能震撼世界
    自1984年在加拿大魁北克正式成立以來,太陽馬戲團已經成為世界最大的演出製作公司了,擁有42部獨創的演出作品,演出足跡遍布150個城市,每年演出超過6000場,演出類型包括駐演、巡演和晚宴演出。駐演地區包括在拉斯維加斯多家高檔酒、佛羅裡達州迪士尼、中國杭州、墨西哥瑪雅海岸;在進行巡演時,某些城市仍會保留搭建帳篷作為演出場所的做法。
  • 「兩湖」禁捕之後
    新華社南昌11月13日電 題:「兩湖」禁捕之後  新華社記者  經歷了今年汛期的超警戒洪水後,我國兩大淡水湖鄱陽湖新華社記者 薛宇舸 攝  「船是我主動上交的,政府有補償,還給辦了社保。」56歲的吳克虎和妻子打了大半輩子魚,洗腳上岸後開了一家農家樂,一年有七八萬元收入,比以前捕魚強多了,還更穩定。  隨著長江流域重點水域陸續實施禁捕,包括鄱陽湖、洞庭湖在內的長江流域近30萬漁民將交船收網、洗腳上岸。
  • 馬戲團兄弟落難記
    李榮凱初中畢業,放心不下弟弟,於是也去了馬戲團,在馬戲團吹小號。李榮慶去學習的馬戲團叫「春雷馬戲團」,當時是東光縣唯一的馬戲團。團長姓張,座右銘是「要想人前顯貴,必須背後遭罪」。兄弟倆吃住都在張團長家,團長就是李榮慶和李瑞生的師傅。張團長非常嚴厲、細緻,要是李榮慶在舞臺上的手指沒有併攏,或者眼睛沒有精氣神,就得挨訓。
  • 志願者:建議科普研學活動禁看野生動物表演|中國綠髮會2020年...
    關注中國綠髮會,訂閱綠色未來編者按:近日,中國綠髮會徵集到關於科普研學活動禁看野生動物表演的建議,建議中指出讓孩子們觀看動物表演是與研學意義相違背的,並且存在安全隱患,提出禁看動物表演是與國際接軌,符合生態文明建設理念的,並給出在研學活動禁看動物表演的具體建議,詳見下文
  • 新人結婚違規放鞭炮遭舉報 大喜日子被罰300
    新人結婚違規放鞭炮遭舉報 大喜日子被罰300 2015-01-15 14:26:22參與互動()   結婚了,放鞭炮添添喜氣,總不至於有人會舉報吧
  • 廣州動物園的馬戲團關閉了,動物倫理的爭論還在繼續
    後來政府照顧馬戲藝人,藝人們可以安頓在動物園裡表演,不必再風餐露宿。現在把馬戲團趕跑了,藝人們去哪兒?」園方負責人則告訴本刊記者,他們將同馬戲團協商,儘快完成場館改造。但警察仍在現場。黃經理請志願者幫忙維持「秩序」,一俟有搬動圍欄的舉動,便讓志願者阻攔。場館內也有志願者的身影,與警察坐在一起。現場的媒體、志願者、警察的人數已遠超前來觀看表演的遊客。
  • 」我們正在輸掉戰鬥「 加拿大薩斯喀徹溫省醫生發出聯名信
    加拿大薩斯喀徹溫省的260位醫生當地時間11日向省長司各特·莫伊(Scott Moe)和省首席醫療官薩奇卜·沙哈卜(Saqib Shahab)發出聯名信,批評省政府在控制新冠疫情病例的快速增長過程中領導不力。 聯名信指出,「薩斯卡通的重症監護病房接收的患者已經超員30%,為此不得不把病人轉移到其他病房。
  • 騰格里沙漠汙染舉報者被刑拘 環保志願者懷疑與新舉報有關
    此事在網上引起轟動,去年他因舉報原美利紙業在騰格里沙漠排汙一事走紅,該事件涉及的9名企業責任人和2名監管部門責任人被追究責任。李根山被抓,環保志願者懷疑與其常年「同破壞生態者」作對及最近舉報當地的風電項目未批先建有關。
  • 北溶鄉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者助力「禁捕退捕」
    「河面上有白色垃圾,我們趕緊組織碣灘村的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志願者上船行動,確保沅江主河道河面清爽。」隨著碣灘村黨支部書記、碣灘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站長胡文一聲令下,碣灘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全體志願者開展捕撈河面垃圾、沅水主河道巡河行動。
  • 禁種鏟毒靠大家,舉報有獎勵
    禁種鏟毒靠大家,舉報有獎勵 2020-04-30 04: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太陽馬戲團申請破產保護,百老匯和倫敦西區停演延長
    太陽馬戲團申請破產保護,百老匯關門謝客,倫敦西區關閉延至8月疫情驅之不散,全球演出業深受重創!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馬戲節的傳奇、有著「加拿大國寶」之稱的太陽馬戲團,近日申請破產保護。未來將在加拿大政府和私人股權公司的協助下,進行債務重整。
  • 廣州動物園取消歷時24年馬戲表演,馬戲團不肯搬雙方正溝通
    24年間,表演動物換了好幾撥,馴獸師、工作人員也是,馬戲團和動物園的關係由合作變成了租賃關係。現在,動物園決定永久停演馬戲。馬戲團仍在進行表演。一位後勤師傅表示,「來馬戲團好幾年了,看著這些馴獸師住在馬戲團,7點起來做衛生,給動物配食,再到10點開始演出,定時給動物加水加餐,每天都這樣,現在說不能演了,也不知道以後要去哪裡。」儘管8月31日租賃合同就已期滿,但馬戲團仍舊在售票營業。
  • 廣州動物園關停馬戲團表演:動物倫理的新舊之爭
    在這樣的背景下,動物園的負責人向本刊記者透露,他們與馬戲團最近的一期租賃合同在2017年8月31日終止後,便不再續籤。從3月份開始,動物園管理處已三次發函告知馬戲團,要將該場館改造為科普教育活動場館。自9月起,場館關停裝修。馬戲團事先是知道廣州動物園要關停的。可仗著20多年的交情,馬戲團的黃迎志經理並沒把園方的通知太當回事。「我們一直都是友好交流,沒有那麼嚴肅。」
  • 王者榮耀:寂然300連勝直追騷白?不好意思他已經被狙了
    這不,另外一位名叫寂然的主播也是悄不做聲的弄出了一個300連勝的帳號,而不少網友在了解到這個事情之後紛紛表示:白導慌不?當騷白的333連勝號申請吉尼斯紀錄的時候就有許多網友表示真的看不下去去,總結起來就只有兩點:第一就是網友感覺騷白的這個帳號打了n個賽季、三排(甚至"六排",真實性有待商榷)才拿到333連勝的真的有點不要臉的感覺。
  • 綠會安陽志願者聯合森林公安等三部門剷除野生動物非法交易場所,將...
    摘要:安陽狗市法人,或是全國人大「禁野令」以來第一個因向非法野生動物買賣提供交易場所而被舉報的人。志願者表示。安陽市北關區工商局扣押了三車約100隻野鳥「我們告誡那些獵捕和買賣野生動物的人,依法接受處罰,立即、永久放棄這個非法行業。這一次,我們還將向公安部門申請政府信息公開,公開你們手中的野生動物是來自批發,還是盜獵。」
  • 《冬柏小姐》:為了「抗倭」,韓國政府禁了這首歌曲
    電影的男主角是一名來自韓國首都漢城(現稱「首爾」)的大學生,下鄉之後結識了女主角「冬柏小姐」,二人相戀,卻又不得不分離,是一個悲劇愛情故事。電視劇《秘密森林》中出現的這首《冬柏小姐》系電影同名主題曲,白映湖作曲,韓山島填詞,由當時有「狐步舞曲女王」之稱的歌手李美子演唱。隨著電影大獲成功,這首歌席捲韓國。
  • #瀕危野生動物保護# 綠會志願者向國家林業局舉報殺害……
    #瀕危野生動物保護# 綠會志願者向國家林業局舉報殺害…… 2017-11-09 20: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