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的胡同之最,肯定有你不知道的!

2020-12-13 誤入歧旅

在這個新舊交替如此迅速的時代,有些地方還是保留著有的風情,那些老舊的街道也有它們的「青春」。

在北京城,就數那些大大小小的胡同最令人回憶啦!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些老北京的記憶,追憶它們的「崢嶸歲月」吧。來看看你所知道的八大之最是不是這些~

●最窄的胡同——大柵欄錢市胡同

位於珠寶市街西側,臨近大柵欄,胡同全長55米,平均寬僅0.7米,最窄處僅0.4米,兩個人通過此胡同需要面對面側身通過,或者需要得有一人先退入胡同中的門樓,街內南北共有九組建築。

一個人推著一輛自行車就難以通行了。盡端是一庭院,上有罩棚,旁有鋪房,是清代官辦的銀、錢交易的「錢市」遺存,是早期金融市場的雛形,胡同名稱由此而得。

●最寬的胡同——靈境胡同

位於北京市西單地區一條東西向的胡同,東起府右街,西至著名的商業街西單北大街,中與棗林大院、西黃城根南街、東斜街、新建胡同、背陰胡同相交,因先後擴充現最寬處已達到32.18米。

據說在明永樂十五年(1417),皇帝朱棣患病,夜間入睡,做夢,夢見兩位道士前來授藥,不日其病即愈。皇帝甚為感激,於是下令為其建宮祀,封其為玉闕真人、金闕真人,賜名為靈濟宮。(皇帝好任性哦~)

相傳,這兩位真人一叫徐知證,一叫徐知諤。既然是皇家勅建的寺廟,其佔地之廣,規模之大,可想而知。每逢初一、十五、立冬、夏至等節令,皇家總要派大臣前往燒香禱告,祭祀真人。

有時,大臣患病,也要想辦法到此祭祀,以求真人保佑,早日康復。明代凡有重大朝會,文武百官也要先到此聚集,習儀演練。但清朝以後,靈濟宮開始慢慢沒落,民國後,靈濟宮所在地,諧音為靈境胡同。

1992年前後,靈境胡同再次擴寬。目前最寬處32.18米。

●最長的胡同——東交民巷

西起天安門廣場東路,東至崇文門內大街,全長近3公裡,是老北京最長的一條胡同。

東交民巷,在舊中國時為使館區,是北京市東城區的一條胡同,舊時因這裡是漕運地,所以原稱東交米巷。

在近代,這裡曾是著名的使館區,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後,先後有英國、法國、美國、俄國、日本、德國、比利時等國在東交民巷設立使館,並將東交民巷更名為使館街。

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毛澤東命令入城儀式必須經過東交民巷,從此洗刷了50年來中國武裝人員不得進入東交民巷的恥辱。1949年以後東交民巷仍被作為使館區,直到1959年所有的使館都遷往朝陽門外三裡屯一帶的館區。

現有建築基本保持原貌,多為國家機關辦公地點,沿街有北京市公安局、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查院、中國青年旅行社、外交部招待所、新僑飯店、紅都時裝公司等。

現在的東交民巷已經是北京市文物保護街區,道路兩旁的西洋建築還在向過往的人訴說著曾經的歷史。

●最短的胡同——一尺大街

一條胡同、一尺大街、十來米長、只有6家門臉、店鋪,坐落於琉璃廠東街東口東南,桐梓胡同東口至櫻桃胡同北口,是北京胡同的縮影。

一尺大街雖名為「大街」,實際上仍是胡同,它雖是北京最短的胡同,卻也並非真的只有一尺長,而是長約30餘米。此街雖短,卻是老北京胡同的縮影,具有明顯的老北京文化特色。

●拐彎最多的胡同——九灣胡同

在北京前門外大街西珠市口往南有一條彎兒特別多的胡同,位於宣武區東部,東口與鋪陳市胡同相連,西口從校尉營胡同通出,全長約390米,彎曲之處不下於13處,堪稱北京城彎道最多的胡同。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時它還叫「九道灣胡同」,後來改名為現在的「九彎胡同」。不足半裡的小胡同,九個拐彎形式各樣,有死彎、活彎;有直彎、斜彎;還有彎連彎。

胡同裡最寬處不過三四米,最窄處只有一個自行車車把寬。

(請問長得胖的人能過嗎?)

●最古老的胡同——磚塔胡同

磚塔胡同位於西四牌樓附近,被譽為「北京胡同之根」。

胡同之稱始於元大都,當時出現過29條胡同,但只有一條胡同有文字記載,這條胡同,就是磚塔胡同。磚塔胡同因胡同東口(通西四南大街)的磚塔而得名。是北京市歷史最悠久的胡同之一,也是目前北京遭到破壞較少,風貌保存較好的胡同之一(它非常的古老),元朝就有了。

磚塔胡同位於西四牌樓附近,磚塔胡同這一名稱,來自於矗立在胡同中的一座青磚古塔,這座塔是元代名臣耶律楚材的老師,金元之際的高僧萬松老人的葬骨塔。

近代史上,可是有若干名人曾在磚塔胡同居住過哦~

△1923年魯迅在與周作人反目後從八道灣搬來磚塔胡同61號(現84號),並在這裡寫出了《祝福》、《在酒樓上》、《幸福的家庭》和《肥皂》、《中國小說史略》等作品。

△鴛鴦蝴蝶派作家張恨水曾居住在磚塔胡同43號(今95號)並在這裡走完了他的人生旅程。

△1927年劉少奇隨北方局由天津遷到北平,暫住在磚塔胡同四眼井10號的同事家裡

相關焦點

  • 關於老北京胡同你知道多少?
    「胡同」一詞,最初見諸元雜劇,關漢卿《單刀會》第三折(中):「你孩兒到那江東,旱路裡擺著馬軍,水路裡擺著戰船,直殺一個血胡同。」古人曾用,有名胡同三百六,無名胡同似牛毛,來形容北京胡同之多。它不僅是城市的脈絡,更是北京普通老百姓生活的場所,京城歷史文化發展演化的重要舞臺。
  • 老北京胡同這麼多,最古老的胡同是哪條?
    說起老北京,人們總是會想起老北京的胡同和四合院。北京胡同經歷了數百年的風雨,如今已經成為了北京人生活的象徵和北京文化的體現。舊時老北京的胡同,遍布整座北京城,老北京民間有句諺語說:「有名的胡同三百六,無名的胡同賽牛毛」。
  • 50年代的北京胡同,帶你重新認識「老北京」
    一說到胡同,那首先想到的就是北京。尤其是老北京的胡同,那是北京文化的一個重要分支。從這裡就能看出來:北京人說無所事事的人叫「胡同串子」,你要是問哪裡有老北京的正宗小吃,告訴你的店肯定在胡同裡。在北京這座城市,由建築形式決定了胡同文化。
  • 原創:老北京胡同
    來到北京、一定要逛逛胡同,是那種老北京最原始的胡同。想要逛胡同最好到前門外。從前門大街中路往南走,再往東拐經過臺灣會館,然後就能看見一條條古色古香的老北京胡同了。胡同裡的路面都是用瀝青鋪成的,平整乾淨,街邊設有公共廁所,是那種能衝水的廁所。胡同裡街道兩側長有高大的槐樹和石榴樹,如果是在夏天,樹上的知了會集體鳴唱,那陣勢,真真的是四面楚歌一般。
  • 最有京味兒的七個胡同,感受一下老北京的生活習慣
    在東棉花胡同裡,有一座清末將軍鳳山的宅子,這座宅子已經看不到當年奢華,但卻留下一座老門樓,可以說是北京城雕刻最繁縟的磚雕拱門。黑芝麻胡同位於南鑼古巷的西面,很樸素的胡同,走到裡面可以看到那種門前種花,房上有藤的老北京胡同特色,
  • 這些胡同酒店藏著最正宗的老北京
    京味兒,每每提及這個詞,總是覺得有一種獨特的意味:在一條條曲徑幽深的小胡同裡,在一個個或精緻或大氣的四合院裡,隱藏著的是老北京最耐人尋味的魂。
  • 南鑼鼓巷裡,老胡同裡的慢生活,藏著老北京不一樣的煙火
    北京來過不下十次了,相信很多人都和我一樣,最開始旅行時或是來京出差的空檔,已經把故宮、長城、鳥巢水立方等這些知名景點遊覽過了,是不是覺得再去北京都沒啥地方可玩了?玩過這些知名景點之後,你覺得你對北京的印象如何,在你眼中北京是個怎樣的城市?怎麼樣,是不是有點答不出來。
  • 老北京胡同「六宗最」,來北京一定要去轉轉,感受歷史的變遷
    而為了紀念這一「老北京胡同之最」,在撤併「一尺大街」的時候,還專門設置了「一尺大街」地標。04最窄的胡同:錢市胡同老北京有一條胡同特別窄,最窄處僅0.4米,估計絕大數人都沒逛過,如果你逛胡同成癮,一定知道京城這條最窄胡同——
  • 北京市西城區磚塔胡同:屬於原生態胡同,但缺少老北京的味道
    不過,除了磚塔小院,磚塔胡同其實很「原汁原味」,卻看不出老北京的味道。,雖然外面有很多讚美之詞,但這些描述大多是針對外面的。如果真的深入磚塔胡同,你會發現裡面沒有老北京的味道,反而「不倫不類」。即使不以新舊論之,也顯得毫無生氣。
  • 要賦予老北京胡同新功能
    一提起老北京胡同,你的耳邊是否響起了三弦的彈唱音,是否響起了北京腔「吃了沒,您吶」那熱情的問候聲,是否在腦海中顯現出熙熙攘攘人群中拉洋車富有年代感的畫面,老北京胡同似乎有一種魔力,讓國內的、國際的人走入其中,老北京胡同似乎有一種魅力,讓在徜徉其中的人流連忘返,老北京胡同似乎有一種吸引力
  • 地道老北京人的胡同故事
    我希望我們能相互伴隨就像《地道老北京人的胡同故事》一樣,脈脈的、回憶是甜的。▼大院兒的門有多大就代表著這個院兒會有多大。北京人好面子,所以大戶兒人家的門都要修的氣派點兒。你別看這院兒現在這麼荒涼。擱以前也是一個熱鬧的大雜院~!
  • 北京西總布胡同-近距離望見中國尊的老北京胡同!
    北京的胡同,不僅僅是老北京生活居住的地方,更承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還深深地記錄著市井生活軌跡。小紅書:李33北京西總布胡同,位於北京城的根。又是一條與熱鬧的王府井僅一街之隔的老胡同。西總布胡同寧靜低調卻能眺望北京繁華CBD地標建築-中國尊和國貿三期等。
  • 老北京靈境胡同,二合益西單大腸頭,記憶裡的老北京
    今兒依然圍繞著咱老北京的地界兒聊聊老記憶,今兒繼續說胡同,要說起胡同來,老北京的胡同太有特點了,有長有短,有寬有窄,您比方說最長的胡同,東交民巷到西交民巷,這條胡同有三公裡,最短的無疑是琉璃廠>的一尺大街,而最寬的就是靈境胡同,寬窄有32米!
  • 老北京的好東西都藏在了胡同裡,您知道多少
    來北京旅行,只知道天安門,紫禁城和北海,頤和園,那您是要錯過不少好東西呢。北京胡同遊,您聽過沒?老北京的胡同都是歷史遺存,不只是人們腦海裡的灰牆灰瓦,只要您串上幾個胡同就會發現,每個胡同都有屬於自己的故事。北京的胡同不僅僅是城市的脈絡,還是老百姓生活起居的地方。
  • 行走在老北京的胡同中
    北京國際飯店最讓我感興趣的還是老北京四合院兒還有就是那些通往各個小巷的胡同。空閒時我就會騎著單車在北京 胡同穿梭,由於北京這麼多年的建設,北京的四合院越來越少。周圍都是高樓大廈,保留下來的老北京四合院越來越少。現在只有前門,北海,還有就是南鑼鼓巷有成片的四合院兒。其他的地方都很難看到!
  • 老北京的胡同,犄角旮旯都有講究
    「形」之講究區別於蜿蜒迂迴、自然天成的南方小巷,東四的胡同整體布局十分規整,道路橫平豎直。這種建築模式源自元代。元朝的建立者很嚮往漢族凡事喜歡講規矩的辦事方法,但散漫慣了的遊牧民族似乎沒那麼講究,怎麼辦呢?找個現成的參考唄~最講規矩的是哪朝哪代哪種參考書呢?
  • 盤點老北京胡同文化裡的六大最具特色的胡同
    人力車作為過去汽車尚不發達時期的主要交通工具,流傳到現在已經變成一種生活體驗,坐著人力車遊胡同也是一種不錯的感受胡同文化的方式。另外,騎自行車逛胡同、訪故居也很有一番風味,隨走隨停,隨行隨看,就是這種慢的節奏,方能感受一種特別的文化氛圍。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下老北京有哪些有特色的胡同吧。
  • 住進老北京胡同,一夜穿越百年
    入秋後的北京哪裡最有味道?大抵還是胡同吧。胡同裡有陽光,有尖尖的灰色房頂,有光斑輝映下的青磚牆,還有操著一口京片子的大爺大媽。但是你知道嗎?其實,Orchid的起點是始於一家2011年建成的胡同精品「賓館」。如果你希望找尋一種與眾不同的酒店體驗,不妨入住The Orchid Hotel。一瞬間,你將穿越回10年前的北京,脫離車水馬龍的都市,盡情重溫人與人之間連接的生活感,自由穿梭在胡同裡,用身心去感受一屋一瓦、一木一房梁的語言。
  • 北京胡同之最
    老北京人常說:「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沒名的胡同賽牛毛。」歷經歲月洗禮,每一條胡同背後都有一段塵封的歷史,值得好好品味。最古老的胡同:磚塔胡同位於西四南大街,距今已有700餘年的歷史。元代李好古的雜劇《張生煮海》中,張生問梅香:「我到哪裡尋你?」梅香說:「你去那羊市角頭磚塔胡同總鋪門前來尋我。」這表明胡同在元代就已出現,而磚塔胡同則是北京最古老的胡同。磚塔胡同因胡同東口一座八角七重簷的青灰色磚塔而得名。此塔名為「元萬松老人塔」,為紀念元代名臣耶律楚材的老師萬松老人而修建。
  • 逛逛最有京味兒的10條胡同,感受一下老北京的生活氛圍!
    逛逛最有京味兒的10條胡同,感受一下老北京的生活氛圍! 在熱鬧的南鑼鼓巷和東四之間, 有條府學胡同, 看著不顯眼, 可是細逛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