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有京味兒的七個胡同,感受一下老北京的生活習慣

2020-12-15 人民日報

胡同,是城市的脈絡,

它雖然不是北京的全部,

但是當代北京的珍貴的飾品之一。

在帝都,

它更是咱普通老百姓生活的地界兒,

每條胡同都有著自己的故事,

只有耐心細細品味過後,

才能體會它的魅力。

東棉花胡同

進南鑼,東邊的第三條胡同就是了,

東棉花胡同裡藏著許多四合院,

很多小院都是帶點現代味的房子。

這裡雖無大的景點,

卻有著幽深寧靜的小景致。

向裡望去,落落的四合院,

院裡大大小小的搭著幾間紅磚小廚房,

東西南北四面各住一戶人家,

院裡搭有葡萄架,

一串串紫紅的沉甸甸的葡萄,

垂得讓人眼饞。

抬頭瞧那房簷下嵌著的檔板,

不寬的面上顯現著已斑駁的漆畫。

在東棉花胡同裡,

有一座清末將軍鳳山的宅子,

這座宅子已經看不到當年奢華,

但卻留下一座老門樓,

可以說是北京城雕刻最繁縟的磚雕拱門。

很普通卻也讓人舒心的一條胡同,

著名的央戲就在這裡。

板廠胡同、炒豆胡同

進南鑼鼓巷南口東面,

第一條胡同就是炒豆胡同,

很安靜的一條小胡同,

一眼望去濃濃的生活氣息。

雖然南鑼鼓巷商業氣息漸濃,

但藏在裡層胡同最斑駁的京味兒。

透過斜斜窄窄的巷子,

還是蜿蜒著滲透出來。

黑芝麻胡同

位於南鑼古巷的西面,

很樸素的胡同,

走到裡面可以看到那種門前種花,

房上有藤的老北京胡同特色,

漫步在這裡,

會莫名產生一種時空穿越的錯覺。

想到老北京的血液,

還流淌在這些未被開發的胡同裡,

心理自然湧起一絲暖意。

這裡有清末四川總督,

兵部尚書奎俊的府邸。

史家胡同

胡同兩頭是喧鬧的現代社會,

胡同裡是慢慢悠悠的舊時代,

灰牆、紅大門的四合院兒,

史家胡同小學在胡同裡。

這裡有著濃濃文化藝術氣息,

不光來自史家胡同小學,

胡同中人民藝術劇院的宿舍裡,

德藝雙馨的老藝術家們,

更是給這條普通的胡同增加了文化的厚度。

民國才女凌叔華的宅院,

適合天氣好的午後或清晨,

靜靜的看看展覽,

感受一下老北京的胡同建築布局和韻味。

東交民巷

北京最長的胡同,曾經著名的使館區,

風格各異的建築、錯落有致,

是北京惟一一處洋房林立的特色街巷。

這裡的很多建築,

不一定在東交民巷胡同的主路上,

而是散布在整個區域中,

如果想要徹底的了解,

最好騎一輛28車,慢慢的遊覽。

走在這條路上,

看到不同建築的使館,

感受這條胡同的文化帶來多元化。

有人說這裡沒有景點,

是的,幸好,

這條路的幽靜一直到今天沒有被破壞。

小時候的北京人一到國慶,

肯定會去天安門廣場,

而現在如果天兒好,

會選擇溜溜東交民巷,

走到東口向南一拐,

還有小時候最愛的三寶樂麵包房。

雨兒胡同

這名兒聽起來像是個小名,

透著親切,自帶靈氣兒。

雨兒胡同東入口並不十分明顯,

由於這裡與南鑼鼓巷相交,

開著許多樣式各異的特色店鋪,

若不加留意,

就會錯過了夾雜在商鋪林立中的雨兒胡同。

入口一側樹立著木質的小牌匾,

另一側的灰牆之上懸掛著兩塊標識牌,

一塊紅底白字為「雨兒胡同」,

一塊藍底白字為中英文「齊白石舊居紀念館」。

圓恩寺胡同

圓恩寺胡同位於東城區西北部,

東起交道口南大街,西至南鑼鼓巷,

圓恩寺胡同因圓恩寺得名南鄰秦老胡同。

胡同13號為茅盾故居,

院子中矗立著茅盾先生的半身塑像,

周圍的房間是茅盾生平展覽。

前面是人山人海的南鑼鼓巷,

隔著一條巷子,

卻完全是另一番天地,

別有一番風味。

寧靜的胡同,

寧靜的院子,

有時靜得能聽見野貓從房瓦上跑過的聲音。

車來人往,更迭不休,

走在迂迴蜿蜒的胡同裡,

就仿佛穿越了時光,回到了過去,

你想看北京的胡同嗎?

(來源:覓京城)

相關焦點

  • 逛逛最有京味兒的10條胡同,感受一下老北京的生活氛圍!
    逛逛最有京味兒的10條胡同,感受一下老北京的生活氛圍!而胡同東邊拐個彎是轎子胡同, 那裡有孟小冬的故居。 鐵獅子胡同 可以算是北京最古老的胡同之一, 它因有一對鐵獅子而得名,
  • 老北京人生活的胡同,京味兒十足,但如今已經快被人們「遺忘」!
    努力帶你走進葛葛鏡頭裡的每一個故事……北京作為我國首都,從古至今都在人們心中豎立有很高的地位,提起北京,大部分人對這裡的第一印象就是故宮,已經十分著名的景點近年來的遊客數量頻頻上升。但是,還有一個快被遺忘的景點:帽兒胡同,這個地方京味兒十足,你知道「帽兒胡同」嗎?
  • 隱巷——住在古風雅致的胡同四合院民宿,感受老北京的味道
    要麼讀書,要麼旅行,身體和靈魂,總有一個要在路上;而這一次我在路上整整有一個多月,環完新疆後便想到老北京轉悠一圈,想讓這奔波了一整月的身體在京城裡休養一些時日。多年前來過京城,感受到的都是濃鬱的商業氣息,因為住的都是比較人情味淡漠的酒店,逛的都是充斥了商業氣息的街道,這次我想換種不同的遊玩方式,想感受老北京的京味兒,還想洗去一身的疲憊。
  • 北京最有京味兒的地方
    北京是一座迷人的城市,小胡同、老茶館、新潮酒吧街、繁華商業區,無限的摩登元素和老北京地道的京味兒相互交融。我最喜歡北京的小胡同巷子,那是我感覺京味兒最濃的地方。我還喜歡那的口音,每次聽到都有種慵懶閒散放鬆的感覺。特別推薦你們能來這幾個地方遊覽一遍,體驗一下北京兒的風味。
  • 老北京胡同裡的文創
    藺鑫元端起相機、彎下腰,果斷按下快門,定格這幅美好的京味兒影像。可能您已經猜到了,這幅影像的取景地正是東城區前門三裡河地區,聞名遐邇的「最北京」體驗地、生活區、拍照地。一到夏天,這裡碧水悠悠、鳥語蟬鳴,映襯著老北京特有的紅門灰瓦、青磚石橋,讓三裡河有說不盡道不完的古都意蘊。
  • 胡同裡老北京人的現代生活
    三裡河所在的前門東區,曾是北京最有代表性的古老街區之一,也曾是商賈大戶雲集、梨園名角薈萃、各地會館匯聚之地。  然而,歲月更迭,數百年間北京城幾經變遷,小河不再,雜院林立,前門一帶成了北京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之一。  2016年8月,三裡河綠化景觀項目啟動。這條歷史悠久的河流依據歷史的河道位置走向進行還原。
  • 帽兒胡同,古色古香的一條街道,很有老北京的感覺
    帽兒胡同,東起南鑼鼓巷,西至地安門外大街。北與豆角胡同相通,南與東不壓橋胡同相通。清代因有制帽作坊,改稱帽兒胡同。帽兒胡同的頂端與南鑼鼓巷相交,過去一點還有著名的菊兒胡同,末端是菸袋胡同,所以您要是想來此遊覽,感受老北京城的那種氣息,帽兒胡同是不錯的選擇。
  • 北京胡同裡還存有地道的京味兒嗎?
    沒去北京前,最嚮往的是北京的胡同兒,總覺得北京的胡同兒是最有京味的。晨起在巷口裡吃一籠包子、喝一杯豆汁兒、如果再來一串北京冰糖葫蘆就完美了;北京的胡同裡有最愜意的四合院,有最具煙火氣息的市井之氣;坐著人力黃包車穿梭在蜿蜒巷子裡,感受大都市之下靜謐的一角……當然這只是我沒有去過北京之前的想像,去過一次北京之後,可能沒有做好攻略吧,總感覺北京的胡同裡少了地道的京味兒!
  • 老北京的胡同,犄角旮旯都有講究
    吃不慣也不要緊,芝麻燒餅、糖葫蘆處處可見,邊走邊吃也別具京味兒。一條街的形藏著一座城的神。老北京的胡同,氣質格外鮮明,處處透著講究。怎麼個講究法?東四的胡同就能給您安排個明白。找個現成的參考唄~最講規矩的是哪朝哪代哪種參考書呢?《周禮·考工記》派上了用場:「方九裡,旁三門,九經九緯,王城九軌,諸侯七軌,大夫五軌……」成了當時建築的硬標準。東四街區有6條胡同形成於元代,街巷嚴格遵循大街24步、小巷12步的規制建造。街區內胡同排得賊齊整,四合院布局更是規整,形成了所謂「魚骨」式胡同格局。
  • 十一住進京味兒胡同享受漫時光
    只有住在這充滿京味兒的胡同裡,才能真真切切感覺到北京的生活。胡同裡的老北京與新設計。這裡不僅環境好,而且位置很棒,旁邊就是北京著名的簋街,向西走就是鼓樓、南鑼、什剎海。邊廬印象,以「大隱隱於市」的心態塑造「出則繁華、入則寧靜」的獨特感受
  • "京味兒"胡同遊被指走樣 300名車夫僅8名老北京
    20年來,胡同遊已變成中外遊客認識北京的窗口  導讀:最具老北京風韻的北京什剎海地區是中外遊客爭相造訪的必到景點,而在這裡,老北京特色旅遊項目三輪車胡同遊又被看作是遊客了解老北京文化的第一站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什剎海三輪車胡同遊至今已經推出近20年。20年來,京師的文化歷史在來自我國五湖四海的車夫們的舌尖上傳承著。「三分看七分講」,車夫們口中的「京味兒」如今是個什麼樣子?  皇城腳下,京城子民,提籠架鳥,打拳垂釣,閒適而有特點的生活,這幅圖景在西城區的什剎海地區就能找到。不少外地人、外國人就是奔著這股子北京味兒來逛的。
  • 百花深處 · 保留至今的老北京胡同生活
    01北京胡同-百花深處北京最有詩意的胡同名字被寫進歌詞的地方搖滾青年的巡禮地之一保留著老北京的生活氣息但我們能看到帶著些年代感的青磚老瓦,看到胡同兩旁充斥煙火氣的雜物,看到生活在此的一代代居民,胡同的生活和文化依稀可以接觸和感受,不再只為名字和歲月而來。
  • 呆住東方美人,感受老北京胡同四合院的溫度
    而我每一次來北京也都是行色匆匆,也幾乎沒有機會好好感受這座城市該有的溫度和歷史的厚重感。提到老北京的歷史和文化,就不得不提「胡同」和「四合院」這兩個詞語,這個詞反映了老北京人的生活,來到胡同,走進老北京四合院,才能更好的觸碰到北京的歷史脈絡。
  • 在五道營胡同裡尋找老北京的味道
    胡同作為北京古老文化的載體,具有一種永恆的魅力。北京的胡同歷經數百年的風雨滄桑,記載了歷史的變遷、時代的風貌,它是老北京人生活的象徵,更是北京古老文化的體現。五道營胡同距離國子監街和方家胡同都不遠,可以讓人有足夠理由騰出一下午的時間來這裡,跟著相機的角度找尋老北京的回憶。
  • 在海南品京味兒 馮小剛電影公社老北京景區開園?
    9月28日下午,在喜迎新中國成立71周年之際,觀瀾湖華誼馮小剛電影公社第五景區--老北京景區開園儀式在電影公社民族文化宮廣場舉行。據了解,觀瀾湖華誼馮小剛電影公社老北京景區恢復了上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的建築風格。
  • 「傻柱」成醬菜鋪老闆,《芝麻胡同》展現地道老北京生活 | 新劇
    他是個丈夫,是個兒子,在家裡要像個正常人一樣生活,不在買賣鋪子裡的時候他就不是個老爺了。」既要與《情滿四合院》的傻柱有所區別,又要演出老北京人的「精氣神兒」,何冰認為,必須要在一個輕鬆的狀態下,將人物的內心情感帶出來,否則會被身份原因帶跑,得不償失。「他(嚴振)的稜要更多一點。
  • 在海南 品「京味兒」 馮小剛電影公社老北京景區開園
    在喜迎新中國成立71周年之際,9月28日下午,觀瀾湖華誼馮小剛電影公社第五個景區——老北京景區開園儀式在電影公社民族文化宮廣場舉行。老北京街項目規劃有70多棟建築景觀,是電影公社建築面積最大的主題景區。遊客們穿梭在充滿京味兒的老北京景區,景區內不少遊客身穿海魂衫、綠衣軍裝、學生裝等充滿50年代至70年代風格的服飾,沿路欣賞街邊老北京年代的節目表演,並參與其中。
  • 你知道老北京人是怎樣生活的嗎?
    >事實上北京市的中心城區人口從上世紀80年代起就持續下降越來越多的人向郊區遷移所以現在的北京城內老北京人少了電影《老炮兒》相信大家都看過了吧,裡面的「六爺」可是豐富的展現出的了北京人的一種生活態度和地道的京味兒。
  • 老北京最具京味兒的六大胡同,是體驗北京文化十足的樂園
    北京胡同文化是老北京一種非常有特色的文化,這些胡同大部分形成於元、明、清三個朝代,是了解北京傳統文化和風土人情的很好去處。北京的大小胡同星羅棋布,據統計數目達到7000餘條,每條都有一段傳說故事。其中今天和大家分享最有特色的六條胡同。
  • 《芝麻胡同》的京味兒,真帶勁兒!
    展現老北京市井生活一番波折後,牧春花嫁進嚴家,與嚴振聲感情漸深……《芝麻胡同》還反映了我國婚姻制度的更替,在新中國成立之後,「一夫多妻制」被「一夫一妻制」替換,嚴振聲被迫和牧春花離婚,但仍保持之前的相處模式。  臺詞夠京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