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味兒"胡同遊被指走樣 300名車夫僅8名老北京

2021-02-08 中國青年網

20年來,胡同遊已變成中外遊客認識北京的窗口

  導讀:最具老北京風韻的北京什剎海地區是中外遊客爭相造訪的必到景點,而在這裡,老北京特色旅遊項目三輪車胡同遊又被看作是遊客了解老北京文化的第一站。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什剎海三輪車胡同遊至今已經推出近20年。20年來,京師的文化歷史在來自我國五湖四海的車夫們的舌尖上傳承著。「三分看七分講」,車夫們口中的「京味兒」如今是個什麼樣子?

  皇城腳下,京城子民,提籠架鳥,打拳垂釣,閒適而有特點的生活,這幅圖景在西城區的什剎海地區就能找到。不少外地人、外國人就是奔著這股子北京味兒來逛的。

  胡同遊是什剎海的一大特色,也是品牌,但很少有人知道它的存在已經有著近20年的歷史了。目前,什剎海胡同遊登記在冊的三輪車共有300輛。其中只有八名北京人,他們被稱為「後海八爺」。他們的名氣已經成了品牌中的品牌。其他的車夫則來自中國的五湖四海,河北、河南、陝西、東北,其中以山西人較多。

  「三爺」愛講胡同故事

  規定40分鐘卻講了一個半小時

  三爺被稱為「後海八爺」中講解「最北京」的一位車夫。北青報記者有幸坐上了「三爺」李永浮的車。深黃布衫、黑色燈籠褲、千層底布鞋,穿著上三爺與其他車夫一樣,是後海三輪車夫的標準裝束。幹這行已有十個年頭的三爺,頭髮白了不少,皮膚黝黑、肌肉結實。加上鼻梁上一副近視眼鏡,讓他和其他年輕的車夫比起來顯得更老資格。「我家祖孫三代都住這兒,也算是書香門第。從小,上一輩人就給我講胡同文化、講什剎海的歷史。」從前海出發剛過銀錠橋,三爺指著酒吧街的一座大雜院說,這就是他的家。

  「老北京的中軸線是南取永定門、北至鐘鼓樓,起報時作用的鐘樓和鼓樓在各座古城都必不可少」;「這裡是北京著名收藏家張伯駒的家,我希望你們能夠記住這個人,記住他的愛國精神」;「來到老北京的胡同,只要看到這種掛著綠牌子『古樹』字樣的老槐樹,它一定有百年以上的歷史,這條胡同一定是老胡同,附近的宅子也一定是老宅子,因為老宅門前必有老槐」;「這是濤貝勒府,現在是十三中,也是我的母校。這裡還是著名的老輔仁大學的舊址。我的父親就是這兒畢業生……」一路上,三爺滔滔不絕,從建築到民俗再到什剎海的名人,路上不時還有提著鳥籠子的鄰居和三爺打招呼,調侃幾句。調侃中冒出的地道的北京話,讓人覺得這才是北京城。

  原本40分鐘的講解時間,三爺整整走了一個半小時。「你們是年輕人,我樂意給你們多講點兒,咱老北京的文化得一代代傳下去,年輕人最需要知道。」臉上帶著幾分自豪的三爺鄭重地說。三爺說,他曾經把自己對老北京、對什剎海的了解都寫成了導遊詞,給新來的車夫們講課、培訓,希望他們也能把地道的北京文化傳承下去。但是時間久了,他也發現一些車夫並沒有按照導遊詞講解,而是開始自由發揮。「不靠譜兒的也有,不少車夫樂於給遊客講『小道消息』。我年紀大了蹬不動了,但還是覺得有責任把老北京的傳統傳承下去。」三爺無奈地說。

  普通車夫講解建築

  多處內容存在差異

  北青報記者登上了一名山西車夫的車,雖然胡同遊的路線一樣,但講解的內容和感覺卻差別不少。這位車夫來自山西,雖然幹胡同遊已經十幾年了,但是鄉音未改,講解中的詞彙需要很認真地聽才能分辨。對比兩名車夫的講解,雖然兩人所選擇的路線基本一致,但在「六海一河」、火神廟、南官房胡同、名人故居等多處講解中,兩人的講解內容及詳細程度明顯存在差異。

  對於老北京城的「六海一河」,三爺的解釋為「坐落於皇家園林的中海、南海和北海叫『內三海』,對老百姓開放的什剎海分前海、後海和西海三塊,『一河』則是指故宮護城河,北京人稱它為筒子河。」而這位車夫則稱「一河」是指通惠河。在火神廟前,三爺說從前什剎海有多座廟宇,但大部分被單位佔用或改造成了民居。「火神廟和廣化寺名字前面都有個『勅』字,說明是皇家寺廟,地位也是最高的。」800年歷史的萬寧橋邊有兩隻頭朝下的鎮水神獸,「另有兩隻是在水下,頭朝上,和水面相呼應。」這些內容,山西車夫均沒有提及。「這排大宅子可是李連杰、李嘉誠、宋祖英他們的,霍啟剛給郭晶晶買的四合院也在這裡……」山西車夫口中所述的部分內容,對不少遊客似乎更有吸引力,而三爺則隻字未提。

  40分鐘的講解時間,山西車夫很準時地完成了全部的講解。

  帶外國團隊「走馬觀花」

  個別車夫索要小費

  雖說什剎海三輪車胡同遊都是統一定價,一般含四合院參觀100元,不含為80元。在北青報記者的暗訪中還有一種收費方式,就是不要發票60元。但是不管你是支付了哪種費用,車夫們明裡暗裡都會提示你要給小費。

  記者在暗訪中發現,個別車夫在客人上車前、下車後一般不會明說要小費,但是只要車一停,旁邊的同事就會在一旁小聲地「點」你,師傅講得好給點兒小費啊!車夫們都是這樣互相幫襯著。小費的支付一般也不能低於一人五元,起碼要在10元以上。對於沒有支付小費習慣的中國人,這種方式讓部分遊客不滿。

  在暗訪中,北青報記者還發現,一般接待散客的車夫講解相對認真,團隊遊,特別是接待外國團隊的車夫們基本沒有什麼講解。就在北青報記者坐著三輪車行進在胡同裡時,拉著外國朋友的車夫總是快速地從身邊「飛過」,一些該講解的地方也沒有看到他們停下來。對於這種現象車夫們早已經習以為常。「北京文化這麼博大精深,我們用英文怎麼講,只能說些簡單的。多了他們也聽不懂。」但是講解雖然聽不懂,外國團隊的胡同遊收費卻比散客還要高。「別看就拉著他們轉一圈,老外的小費可比中國人給得多。」車夫說。

  對話

  車夫不一定是北京人 但門檻應該提高

  對話人:北京社會科學院首都文化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沈望舒

  北青報:您覺得三輪車胡同遊對於什剎海北京文化意味著什麼?

  沈望舒:我們很多的文化資源是「碎片化」存在的,如何讓文化消費者對京師、對老北京曾經有過的歷史有一個比較生動和完整的概念,是需要紐帶和橋梁的。而作為北京三輪車胡同遊來說,車夫和他的三輪車就是這個紐帶。這支隊伍代表的是北京文化被「活化」的過程,通過他們的講解應該讓概念化的東西生動起來,他們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和功能。

  北青報:您覺得三輪車胡同遊如何才能讓北京味「活化」起來?

  沈望舒:我認為京師文化一定要強調經典化,京師一定要有它的色彩。大家說的如果都是為了迎合遊客,講一些亂七八糟的東西,那麼這個胡同遊就不是北京的。歷史是由人和事所構成的,我們能講出來的好的故事現在太少,能夠講好故事的能力也不高。如果想讓這個什剎海三輪車胡同遊成為經典京師文化的傳播體系,那麼我們的管理者一定要有個系統的規劃,不僅要有好的故事,還要有講好故事的能力,這個大綱值得做。

  北青報:現在很多車夫都不是北京當地人,如何才能讓車夫不把北京的什剎海講走樣兒?

  沈望舒:不可否認,現在相當多的胡同遊車夫是出賣勞動的謀生者,他們在傳播文化上是缺少熱情的。如果一個人只想著怎麼賺錢?他自然不會在傳承文化上下工夫。「走樣兒」是不可避免的。不一定北京人就能夠把胡同遊講好,但關鍵是車夫的入門門檻應該提高,這第一道門檻就應該是自己想不想幹?他有傳播經典京師文化的願望和熱情,因為在當下這裡的車夫已經不是低人一等的「祥子」而是京師文化的傳播者。然後才是知識教育,知道該幹什麼。最後還要看這個人能不能幹好。我還覺得雖然是一個小小的北京胡同遊,卻反映出我們北京文化創意產業,北京旅遊業的一個缺陷,就是作為我們傳播體系的紐帶還比較弱。有資源還要學會如何配置好資源。

 

相關焦點

  • 老北京人生活的胡同,京味兒十足,但如今已經快被人們「遺忘」!
    但是,還有一個快被遺忘的景點:帽兒胡同,這個地方京味兒十足,你知道「帽兒胡同」嗎?帽兒胡同位於北京市東城區,在老城區的鼓樓與地安門之間,是北京城十大胡同之一。經歷了百年歷史的「帽兒」仍然保持著原來老北京的胡同面貌,是北京人生活的情景再現,內部含有多個古老建築,個個都是典型的京味兒風格,走在其中能夠感受到原滋原味的老北京人的風情。老北京的胡同四合院現在已經很少見了,越來越多的高樓大廈出現在人們的生活中,習慣了這樣一種居住環境,似乎已經遺忘了最原始的北京老四合院。
  • 最有京味兒的七個胡同,感受一下老北京的生活習慣
    雖然南鑼鼓巷商業氣息漸濃,但藏在裡層胡同最斑駁的京味兒。透過斜斜窄窄的巷子,還是蜿蜒著滲透出來。黑芝麻胡同位於南鑼古巷的西面,很樸素的胡同,走到裡面可以看到那種門前種花,房上有藤的老北京胡同特色,想到老北京的血液,還流淌在這些未被開發的胡同裡,心理自然湧起一絲暖意。這裡有清末四川總督,兵部尚書奎俊的府邸。
  • 逛逛最有京味兒的10條胡同,感受一下老北京的生活氛圍!
    逛逛最有京味兒的10條胡同,感受一下老北京的生活氛圍! 胡同形成於元朝, 到明朝的時候屬於仁壽坊, 稱「錢堂胡同」; 清朝戶部在這裡設有管鑄錢的寶泉局南廠, 就是發薪水的地方, 清代管薪餉又叫錢糧, 因此這裡得名錢糧胡同
  • 北京的胡同怎麼都一個樣,太沒勁了
    但逛胡同的門檻可真不低。如果你不是對北京胡同有個背景了解,或者不是能識破套路的老江湖,那就有得你受了。倘若你想見識下,不妨掏掏腰包來一場黑胡同遊,倒也不失為一種黑色幽默的體驗。坐上三輪車,就能聽到車夫們開始侃大山:「您知道胡同的大門有什麼講究嗎,門墩分幾種嗎?」
  • 北京的胡同怎麼都一個樣,太沒勁了
    登長城、逛故宮、吃烤鴨、遊胡同,這些曾被民間傳為老北京遊的四大招牌,如今一個個口碑正在坍塌。最近出臺的胡同遊新規範,讓老藝術家不由得惋惜北京胡同,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胡同遊也漸漸成了遊客眼中的坑中之坑。曾有朋友千叮嚀萬囑咐我,到北京來千萬別相信巷口那位本地人的熱情招呼——「先生,您坐三輪車逛胡同嗎?」
  • 北京的胡同都一個樣,太沒內味了
    △胡同漸漸都長成一個樣/圖蟲創意作為北京特有的一種城市肌理,如今的胡同早已失去了京味兒。前有名聲大噪的南鑼鼓巷,後有變味的什剎海,看來看去,這不就是變相的古鎮商業街嗎?倘若你想見識下,不妨掏掏腰包來一場黑胡同遊,倒也不失為一種黑色幽默的體驗。坐上三輪車,就能聽到車夫們開始侃大山:「您知道胡同的大門有什麼講究嗎,門墩分幾種嗎?」一看你懵懵懂懂,下一步更能瞎編,還操著一口用力過猛的兒化音冒充本地人:「我來跟您講解一下,我就住在這胡同。」
  • 北京的胡同都一個樣,太沒內味了
    誰都有被胡同坑過的黑歷史到北京惦記著京味兒沒毛病,很多人都想逛一逛久聞其名的胡同和四合院。但逛胡同的門檻可真不低。如果你不是對北京胡同有個背景了解,或者不是能識破套路的老江湖,那就有得你受了。倘若你想見識下,不妨掏掏腰包來一場黑胡同遊,倒也不失為一種黑色幽默的體驗。坐上三輪車,就能聽到車夫們開始侃大山:「您知道胡同的大門有什麼講究嗎,門墩分幾種嗎?」
  • 老北京最具京味兒的六大胡同,是體驗北京文化十足的樂園
    北京胡同文化是老北京一種非常有特色的文化,這些胡同大部分形成於元、明、清三個朝代,是了解北京傳統文化和風土人情的很好去處。北京的大小胡同星羅棋布,據統計數目達到7000餘條,每條都有一段傳說故事。其中今天和大家分享最有特色的六條胡同。
  • 老北京胡同裡的文創
    藺鑫元端起相機、彎下腰,果斷按下快門,定格這幅美好的京味兒影像。可能您已經猜到了,這幅影像的取景地正是東城區前門三裡河地區,聞名遐邇的「最北京」體驗地、生活區、拍照地。一到夏天,這裡碧水悠悠、鳥語蟬鳴,映襯著老北京特有的紅門灰瓦、青磚石橋,讓三裡河有說不盡道不完的古都意蘊。
  • 北京胡同遊三輪車亂要價 專家建議打表計費
    男子「熱情」地問記者:「您坐三輪車逛胡同嗎?車上有毛毯可以蓋在腿上,保您不冷。」記者抬眼一看,這位男子胸前佩戴著三輪車胡同遊的工作牌。記者判斷,搭訕的這位男子是一位正規胡同遊三輪車車夫。   在地鐵出口不到十米的地方有一個類似售賣車的攤位,上面寫著「胡同遊諮詢處」,旁邊立著一塊兒胡同遊行車路線圖。
  • 在海南品「京味兒」 觀瀾湖華誼馮小剛電影公社老北京景區9.28正式...
    海口一個新的旅遊目的地及旅遊產業園區即將呈現,觀瀾湖華誼馮小剛電影公社第五個景區——老北京景區,將於9月28日正式開放。觀瀾湖集團主席朱鼎健、華誼兄弟傳媒集團董事長王中軍、導演馮小剛將以獨特的方式為觀瀾湖華誼馮小剛電影公社老北京景區開園。屆時將呈現一場精彩紛呈的沉浸式盛會,現場濃烈的「京味兒」,一秒將您帶回到老北京年代。
  • 在五道營胡同裡尋找老北京的味道
    現代的,傳統的,喧鬧的,安靜的——你可以迷失在三裡屯的夜色中,也可以沉醉在後海的霓虹裡,還可以將自己淹沒在洶湧人潮裡……老北京以胡同出名,但現在,胡同正在從我們視線中慢慢消失,留下的一些,也在慢慢的改變著。如今,想在北京尋一處慵懶清淨的胡同,已經很難了,當然,也還可以找到幾條,比如雍和宮旁邊的這條五道營胡同。
  • 隱巷——住在古風雅致的胡同四合院民宿,感受老北京的味道
    要麼讀書,要麼旅行,身體和靈魂,總有一個要在路上;而這一次我在路上整整有一個多月,環完新疆後便想到老北京轉悠一圈,想讓這奔波了一整月的身體在京城裡休養一些時日。多年前來過京城,感受到的都是濃鬱的商業氣息,因為住的都是比較人情味淡漠的酒店,逛的都是充斥了商業氣息的街道,這次我想換種不同的遊玩方式,想感受老北京的京味兒,還想洗去一身的疲憊。
  • 北京最具京味兒的胡同,莫過於琉璃廠,字畫古玩應有盡有
    北京最具京味兒的胡同,莫過於琉璃廠,字畫古玩應有盡有大家好,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是北京胡同之最。首先要說的是最寬的胡同——靈境胡同。北京最寬的胡同是靈境胡同。它位於北京西單地區,東起府右街,西到西單北大街,胡同中段與北側的西皇城根大街相交,呈東西走向,最寬處為32.18米,因道觀靈濟宮設在此地而得名。明朝時期,靈境胡同由東西兩部分構成,東段因有靈濟宮,被稱之為靈濟宮;西段南側因有宣城伯府坐落,被稱為宣城伯後牆街。到了清朝,西皇城根南街東段因靈濟宮更名為林清宮而被稱為林清胡同,西段被稱為細米胡同。民國後,胡同東段改稱為皇城根,西段改稱為靈境胡同。
  • 北京胡同經典旅遊路線,趕緊收藏!
    "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沒名的胡同數不清"。胡同是北京的文化特色,也是老北京的根,要體會老北京的味道,胡同遊是北京旅遊中必不可少的。今天小編為您貼心整理了北京胡同的兩條最佳旅遊路線,一起來看看吧~地安門-南鑼鼓巷-菸袋斜街-什剎海胡同胡同遊經典路線,幾個地方距離相對較近,遊玩時會很方便,眾多美食,而且這幾個地方很能體現出老北京的人文風情,擁有濃濃的京味兒,是感受老北京的不二之地。
  • 在海南品京味兒 馮小剛電影公社老北京景區開園?
    9月28日下午,在喜迎新中國成立71周年之際,觀瀾湖華誼馮小剛電影公社第五景區--老北京景區開園儀式在電影公社民族文化宮廣場舉行。據了解,觀瀾湖華誼馮小剛電影公社老北京景區恢復了上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的建築風格。
  • 北京胡同裡還存有地道的京味兒嗎?
    沒去北京前,最嚮往的是北京的胡同兒,總覺得北京的胡同兒是最有京味的。晨起在巷口裡吃一籠包子、喝一杯豆汁兒、如果再來一串北京冰糖葫蘆就完美了;北京的胡同裡有最愜意的四合院,有最具煙火氣息的市井之氣;坐著人力黃包車穿梭在蜿蜒巷子裡,感受大都市之下靜謐的一角……當然這只是我沒有去過北京之前的想像,去過一次北京之後,可能沒有做好攻略吧,總感覺北京的胡同裡少了地道的京味兒!
  • 十一住進京味兒胡同享受漫時光
    北京的胡同,保存著活生生的北京市民文化,遛鳥,放鴿子,鬥蟋蟀,下象棋,他們彼此之間打招呼的方式,只有住在這充滿京味兒的胡同裡,才能真真切切感覺到北京的生活。胡同裡的老北京與新設計。這裡不僅環境好,而且位置很棒,旁邊就是北京著名的簋街,向西走就是鼓樓、南鑼、什剎海。
  • 胡同裡老北京人的現代生活
    河道範圍內的480戶居民告別了破舊的平房;長巷頭條等9條胡同先後進行了市政改造、架空線入地和胡同景觀提升。經過8個月的整治,京味兒的厚重與水鄉的靈秀相得益彰,熱鬧與安謐呼應得恰到好處,胡同別樣的韻味提升了周邊居民的幸福感。
  • 在海南 品「京味兒」 馮小剛電影公社老北京景區開園
    在喜迎新中國成立71周年之際,9月28日下午,觀瀾湖華誼馮小剛電影公社第五個景區——老北京景區開園儀式在電影公社民族文化宮廣場舉行。遊客們穿梭在充滿京味兒的老北京景區,景區內不少遊客身穿海魂衫、綠衣軍裝、學生裝等充滿50年代至70年代風格的服飾,沿路欣賞街邊老北京年代的節目表演,並參與其中。穿行在老北京景區內,記憶中的老胡同、傳統的老藥鋪、京派點心鋪、還有胡同人家生活的點點滴滴,一幕幕重現在眼前,無論是老北京人、新北京人,以及想了解北京的人,都能從觀瀾湖華誼馮小剛電影公社老北京景區走進老北京的記憶,深刻體驗老北京的穿越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