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住進京味兒胡同享受漫時光

2020-09-24 悅旅遊

北京的胡同,保存著活生生的北京市民文化,

遛鳥,放鴿子,鬥蟋蟀,下象棋,

他們彼此之間打招呼的方式,

只有住在這充滿京味兒的胡同裡,

才能真真切切感覺到北京的生活。

我宅方塘

地址:北新橋街道

我心方塘,我宅於此

「方塘」即方形池塘,有「方外的幻境,心情的池塘」的意思。

胡同裡的老北京與新設計。這裡不僅環境好,而且位置很棒,旁邊就是北京著名的簋街,向西走就是鼓樓、南鑼、什剎海。在這裡能體驗地道的北京文化,青藍相間的四合院,一定會讓你愛上這裡。

邊廬印象·東 四合院

地址:北京戲樓胡同(雍和宮-國子監歷史文化精華區內)

邊廬印象,以「大隱隱於市」的心態塑造「出則繁華、入則寧靜」的獨特感受。裝修風格中式簡約,古樸時尚。著力營造居家式的傳統文化藝術體驗空間,情懷融入無痕的日常生活之中。

極簡主義 四合院裡的簡約風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吾家可歸02號(小恭王府)大翔鳳胡同

北京恭王府旁邊一個安靜的小院子,在保留完整的百年四合院裡,植入閣樓和LOFT,院內有微型山水景觀。晨起看日出,夜市聞風月。

小院房間內極簡主義風格,超大SPA和懶人沙發,大榻榻米床,夜晚可安靜的讀書入睡。一出門就是恭王府,出院門就可選擇人力車暢遊北京胡同。步行10分鐘左右即可到達後海,夜晚可以在後海享受晚風和酒吧氛圍。

我宅有院

有院刻意保留了胡同裡老北京的原汁原味。

我宅·有院的前身是民國時期的當鋪,你有沒有被這充滿年代感的抬梁式木質結構震撼到。

國學

我宅·國學外面就是孔廟和雍和宮,躺在床上就能看到孔廟的紅牆綠瓦,推門而出就是遛鳥的大爺,極具老北京的人文氣息。

院子裡有兩棵樹,一棵是棗樹,另外一棵是海棠。很多客人都覺得,風吹樹葉的聲音非常好聽,特別像流水。

十一住進北京的胡同,享受屬於你的時光,看來看看,你準備住哪裡?

相關焦點

  • 胡同派,小巷深處的民宿,享受老北京胡同裡的閒散時光
    推開院門,濃濃的京味兒撲面而來,映入眼中的是老北京四合院的標準證件照:門前有花房上有藤,石桌石凳古樸雅致,綠色枝蔓攀爬到柵欄改造的葡萄架上,橘紅色的凌霄花和紫藤花相伴,打造出這有天有地,青牆灰瓦,竹影疏疏的院落生活。中國人傳統觀念裡的美,在韻,在雅,在一份意味深長的留白。
  • 胡同學堂,胡同深處的民宿,享受老北京胡同裡的閒散時光
    在我的城市,時光倒流,枯樹迎春,回憶起消失的氣味,聲光,拆除的四合院,胡同,寺廟恢復原貌,瓦屋面如海浪般奔向低矮的天際線,鴿哨響徹深藍的天空,孩子們熟悉四季的變化,居民們胸中有了方向感。這是北島心中的北京,是他的烏託邦和烏託邦,而在這裡,胡同是不可或缺的元素。巷子裡有陽光,尖尖的灰色屋頂,光點反射的青磚牆,大爺大媽們坐在樹蔭下乘涼。
  • 《芝麻胡同》的京味兒,真帶勁兒!
    嚴振聲一家人在院中聊天  最近,電視劇《芝麻胡同》正在東方衛視熱播。  《芝麻胡同》劇情由兩條線交叉。第一條是事業線:在老闆嚴振聲(何冰飾)的帶領下,北京沁芳居醬菜鋪一步步被打造成享譽全國的醬菜廠。嚴老闆是整部劇的靈魂人物,其性格特點可以用北京話常用來誇人的一個詞形容——「局氣」。嚴振聲在全劇開篇的一句臺詞就凸顯了他的價值觀:「衣食父母就是祖宗,得罪了祖宗自己白幹不說,砸的是招牌,丟的是臉面。」
  • 北京最有京味兒的地方
    北京是一座迷人的城市,小胡同、老茶館、新潮酒吧街、繁華商業區,無限的摩登元素和老北京地道的京味兒相互交融。我最喜歡北京的小胡同巷子,那是我感覺京味兒最濃的地方。我還喜歡那的口音,每次聽到都有種慵懶閒散放鬆的感覺。特別推薦你們能來這幾個地方遊覽一遍,體驗一下北京兒的風味。
  • 最有京味兒的七個胡同,感受一下老北京的生活習慣
    東棉花胡同進南鑼,東邊的第三條胡同就是了,東棉花胡同裡藏著許多四合院,很多小院都是帶點現代味的房子。向裡望去,落落的四合院,院裡大大小小的搭著幾間紅磚小廚房,東西南北四面各住一戶人家,院裡搭有葡萄架,一串串紫紅的沉甸甸的葡萄,垂得讓人眼饞
  • 老北京人生活的胡同,京味兒十足,但如今已經快被人們「遺忘」!
    但是,還有一個快被遺忘的景點:帽兒胡同,這個地方京味兒十足,你知道「帽兒胡同」嗎?帽兒胡同位於北京市東城區,在老城區的鼓樓與地安門之間,是北京城十大胡同之一。經歷了百年歷史的「帽兒」仍然保持著原來老北京的胡同面貌,是北京人生活的情景再現,內部含有多個古老建築,個個都是典型的京味兒風格,走在其中能夠感受到原滋原味的老北京人的風情。老北京的胡同四合院現在已經很少見了,越來越多的高樓大廈出現在人們的生活中,習慣了這樣一種居住環境,似乎已經遺忘了最原始的北京老四合院。
  • 京城何處品「京味兒」
    母佳思攝     中外賓客來到北京,除了觀看奧運賽事之外,欣賞「京味兒」地域文化、領略「京味兒」民風民俗恐怕也是此行的目的之一。「京味兒」是一張獨特的名片,蘊藏在京城的每個領域。觀京味兒的景、住京味兒的店、購京味兒的物、吃京味兒的飯都是一種體驗。在此,記者向您推薦一些京味兒十足的好去處,希望為您品味北京有幾分幫助。
  • 北京胡同裡還存有地道的京味兒嗎?
    沒去北京前,最嚮往的是北京的胡同兒,總覺得北京的胡同兒是最有京味的。晨起在巷口裡吃一籠包子、喝一杯豆汁兒、如果再來一串北京冰糖葫蘆就完美了;北京的胡同裡有最愜意的四合院,有最具煙火氣息的市井之氣;坐著人力黃包車穿梭在蜿蜒巷子裡,感受大都市之下靜謐的一角……當然這只是我沒有去過北京之前的想像,去過一次北京之後,可能沒有做好攻略吧,總感覺北京的胡同裡少了地道的京味兒!
  • 再品京味兒 經典劇目《小井胡同》重登人藝舞臺
    在以京味兒戲見長的北京人藝舞臺上,有一部作品有著自己獨特的地位,那就是由李龍雲編劇的《小井胡同》。這部誕生於20世紀80年代的作品一直被譽為「解放後的《茶館》」。2013年重排之後,經過七年打磨,這一版《小井胡同》又於11月27日起登上首都劇場的舞臺,帶觀眾回到解放後,看看小井胡同的老街坊們,如何度過三十載不平凡的歲月。《小井胡同》首演於1985年,作品以眾多鮮明的人物和淳樸風趣的語言成為展現老北京生活風貌的京味戲的代表和現實主義作品的範本之一。
  • 北京最具京味兒的胡同,莫過於琉璃廠,字畫古玩應有盡有
    北京最具京味兒的胡同,莫過於琉璃廠,字畫古玩應有盡有大家好,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是北京胡同之最。首先要說的是最寬的胡同——靈境胡同。北京最寬的胡同是靈境胡同。北京拐彎最多的胡同是九灣胡同。它位於宣武區東部,東起鋪陳市胡同,西接校尉營胡同,全長約為390米。在不足400米的小胡同裡,聚集了死彎、活彎、直彎、斜彎、緩彎、急彎、彎連彎等各種拐彎形式,真可謂是九曲迴環、彎中有彎。九灣胡同有9個直角拐彎,胡同由此得名。從東至西,除去細小的微彎,九灣胡同共有13個彎,包括9個直彎和4個斜彎、緩彎,是北京城名副其實拐彎最多的胡同。
  • 從「夜市街」成功轉身 達智橋胡同的京味兒回來了
    經歷了一年多的整修,位於宣武門外大街的達智橋胡同變了,變寬變漂亮了。胡同的風貌得到極大改善,且不再是鬧哄哄、髒亂差的夜市街。然而,嶄新的小胡同亮相後,居民們卻又發現了一些新的問題。而所在社區逐一破題逐一化解,在這種動態的平衡中尋找精細化管理的新突破。用上斜街社區書記張安林的話說,「新胡同有新的問題,也會有新的解決辦法。」
  • 《什剎海》將播 展現北京胡同生活京味兒
    《什剎海》展現胡同生活京味兒  本報訊(記者李夏至)京味兒劇這兩年在國產劇裡頗有黑馬之態。今天,都市家庭生活劇《什剎海》將登陸央視一套晚間黃金檔播出。該劇以什剎海胡同為背景,講述了宮廷菜名廚莊為天一家人的百姓生活,深刻展現了以北京為代表的中國歷史文化和勤勞奮進、崇德敬業的時代精神。
  • 京味兒濃鬱的胡同—「北京胡同」,老舍的靈感也由此而來
    「胡同」,這兩個詞原來都是蒙古語翻譯出來的。元代建大都於1267年沿襲下來,至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北京歷史上以胡同眾多而聞名,民間有「有名的胡同三千六百、無名的賽牛毛」之說。所以北京胡同作為歷史悠久的產物,既代表了北京歷史的面貌,又具有豐富的內涵。
  • 南鑼鼓巷邊上一條很多名人住過的胡同——帽兒胡同
    帽兒胡同東起南鑼鼓巷,西至地安門外大街。明朝時候,稱為梓潼廟文昌宮,清朝時稱為帽兒胡同。帽兒胡同的9號和11號是可園,是京城最富代表性的私家園林之一。35號和37號是末代皇后婉容故居。除婉容之外,這條胡同還住過很多名人,比如明代將領洪承疇、北洋軍閥馮國璋。
  • 北京東西城區開民宿,依託胡同資源及四合院文化,得有「京味兒」
    資料圖 攝:鄧偉「城區民宿」,主要指的是在東西城區行政區域內,依託胡同資源及四合院文化,利用居民自有住宅、騰退用房等,為旅遊者休閒度假、體驗北京風俗文化提供住宿、餐飲等服務的處所。既然是在東西城老城區內開設民宿,必然要處處透著「京味兒」。因此徵求意見稿也將「京味兒」寫入其中。民宿選址宜在沿街等交通便利的景區周邊、歷史文化街區,還要同周邊建立並維護良好的鄰裡關係,不影響居民正常生活。在民宿提供的物品方面,徵求意見稿特別提出,不宜主動提供一次性生活用品等。
  • 電視劇「芝麻胡同」京味兒足?北京南鑼鼓巷的帽兒胡同才正宗!
    昨天北京衛視新年開播大戲「芝麻胡同」一下把人拉回到了煙火氣十足的北京城,一個長鏡頭將「撂跤、雙簧、剃頭、刮臉、頂槍,街頭走過的駱駝,追趕時間奔跑的黃包車」這些個記憶裡透著濃濃生活氣息的的舊時光,毫無保留的攤開在你的眼前,京味兒足,人氣兒旺,佩服!
  • 隱巷——住在古風雅致的胡同四合院民宿,感受老北京的味道
    多年前來過京城,感受到的都是濃鬱的商業氣息,因為住的都是比較人情味淡漠的酒店,逛的都是充斥了商業氣息的街道,這次我想換種不同的遊玩方式,想感受老北京的京味兒,還想洗去一身的疲憊。而大隱隱於市的老北京四合院——隱巷便是在這樣一個繁華區;來往的遊客讓南鑼鼓巷充斥了喧囂,但走入距離這附近不遠的府學胡同,瞬間隔絕了嘈雜聲,胡同的一旁停滿了私家車卻絲毫不影響來往的路人,偶爾有叮叮的自行車鈴聲,在這靜謐的胡同裡顯得格外的悅耳,而隱巷便在這充滿著老北京煙火氣息的老胡同裡。
  • 漫步西城 | 沿著千年時光的脈絡,遇見廣內~
    其悠久的歷史可遠溯到公元前十一世紀的古薊城發漫城讓我們沿著千年時光的脈絡,全長186米,胡同東口,幾個鳥籠子掛在葡萄架下。透水方磚鋪成的路面,兩旁的民居都是清一色的青磚、灰瓦、紅木門、雕花窗,古香古色,京味兒十足。
  • 家住胡同能把車停進寫字樓,北京東二環這條胡同厲害了
    背街小巷環境整治、清退違法群租房、注重挖掘胡同歷史文化底蘊、交通改善、對胡同進行規劃設計……一系列措施同步進行。變化一點點發生:胡同裡,破碎的地磚被清走,柏油路面鋪裝一新,東西兩頭的地面上,胡同名稱的落地標識兼具時尚與古韻;建築物外立面啟動修復,古磚舊瓦彰顯古都風韻、胡同風貌;整條胡同綠化花池一路相隨,胡同西口的綠地升級改造,以「古建園林」為靈感增加了太湖石和木質廊架,在美化環境的同時給居民提供了活動休息的空間。
  • 慢賞京味兒文化,國風靜巷裡跑起迷你馬拉松
    11月8日,東城區東四街道開展胡同迷你馬拉松活動,60位運動愛好者沿著老城區胡同奔跑,5公裡路程中,大家邂逅國風靜巷、青磚灰瓦,慢賞京味兒文化名勝。伴隨近年來老城區風貌不斷提升,到胡同打卡成為不少文化旅遊愛好者們的保留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