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種植秋葵的確實不多,在我老家也就前兩年才開始有人在種,但整體來講,秋葵還不算是農村庭院常見的果蔬,至於是不是因為不好吃,才種的人少?這個只是一部分原因,還有其他的因數,下面就給大家分享下:
●我去年回老家看到伯父家有種秋葵,我就和我伯母聊了下,我說:你啥也知道種秋葵啊,這種東西以前我們本地是沒有的,很多老人都不知道這種蔬菜。她告訴我,是因為別人家在種,送了些給她吃,她覺得味道不錯,也弄了些種子在自己後院種上了。我說我家啥就沒有種,我伯母講,這東西有點黏,有些人吃不習慣,就不種了。
●從與我伯母談話中,我得出了為什麼農村種秋葵的人少。一個就是有人吃不習慣,也就是不好吃,還有一個就是農村是信息的傳送,多數是靠同村的人才會了解下新的事物,而新葵不是當地傳統的種植果蔬,自然種的人就少了。
●新葵剛開始火起來,我至今都覺得有炒作的成份在那,一種蔬菜而已,把它們的功能作用,講的那麼神奇
。事實證明就是在城市中,秋葵也只是剛開始火了一下
,賣的價格高,現在這季節我這邊秋葵賣的價格和黃瓜差不了多少,要知道當初剛開始能賣到8元左右,甚至更高,
說明在熱度冷了之後,這種有著獨特的黏液的蔬菜喜歡的人,還是小眾。
農村家庭種的果蔬,很多都是跟風類型的,大多數還是喜歡種,傳統的絲瓜、小白菜、包菜等,一些只在地方流行的果蔬,都是一陣風似的在種。
像是我們當地,前幾年流行秋葵,更往前一點就是蛇瓜,還有佛手瓜等等,不過等風過了之後,多數人家還是會選種,那些傳統性較為常見的果蔬
。這其中就是飲食習慣的問題,從以前吃到現在的果蔬,在口感上已經徵服了當地的農民,雖然偶爾有一兩種當地少見的果蔬,但是多數人只是嘗鮮以後,就不再追風種了。只有少數喜愛上那果蔬的農民,才會一直種下去。
綜上所述,在農村種植果蔬,往往村民們喜歡種一些傳統、大眾化的。而對於一些當地不常見的果蔬,往往會存在飲食習慣的問題,雖然一些新興果蔬都被宣傳有眾多的作用,但對農村人來講,果蔬都是自己種來吃的。現在就是農村也是存在營養過剩,不需要靠那些虛的東西去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