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自疫情爆發以來,利用疫情詐騙的事件頻發。
有冒充中國駐外使館套取個人信息的,假冒使館名義訂購口罩的;
有利用航班緊張謊稱包機要求預付款的;
國際刑警組織還提醒有利用假藥、假疫苗詐騙的……
特別是暑期臨近,很多留外學生要在假期回國,一些人冒充「機票代理」詐騙致使急切回國的留學生上當受騙。
如何識別這些騙子呢?我們一起聽聽幾位留學生的親身經歷,看看騙子都有哪些套路。
1)您的訂金沒有「備註」
網友@豹光鴨在自己的個人博客講述了自己購買回國機票被騙的經歷:
他經人推薦找到了@「溪溪有票回家」,提出自己需要美國到中國3個人的機票。
騙子進行了充分的準備,最終給了他一個誘人的路線和時間:7月X號,XX-首爾-青島,大韓航空轉山東航空。
本著先下手為強的想法,該同學準備下單,並要求打電話和加微信核實身份。但假票代開始編造各種理由推脫,稱:「公司不允許其他方式的私下交易,不能再去添加微信了」。
同時這個假票代給該同學發了一個營業執照——「北京引領假日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騙取了受騙者的信任。並且向受騙者保證,「您如果不放心,只需要先給1個人的訂金,等出票了再付同行2人的。」
這招徹底卸下了該同學的防備,隨後這名同學也按照流程將姓名和護照號等有關信息都一併提供了。
誰知打完訂金後,假票代稱由於他打訂金時沒加備註,導致系統無法識別,需要重新再打一次。
這時,這名同學已經完全清醒過來,認識到自己被騙了。
而假票代亦有所察覺,便早早地將他拉進了黑名單。
2)只接受網銀支付哦,親
另一位網友也在社交媒體上曬出了自己買回國機票被票販子騙的經歷:
與許多留學生一樣,這位留學生因一直買不到能負擔得起的機票回國而一直滯留在美國紐約。
由於房租到期,心急如焚的她在社交媒體上搜索#美國機票#,並聯繫上一個名叫@遊遊的票票餵的機票販子,
在加了該票販微信後,該票販提出要先支付9000元的訂金,並且不能用支付寶付款,只能用網銀轉帳。
在該網友轉完帳後,假票販卻說這筆錢沒加備註,公司系統識別不出來。隨後,該票販提出必須重新交訂金,才能開始刷票。
由於這位同學實在是太想回國了,並且也因為自己沒寫備註而錯失機會感到後悔,於是給騙子提供的另一個帳號又一次匯款9000元。
回顧騙局,這些騙子的套路可以說是漏洞百出。
但滯留在海外的留學生們「身在局中」,看不清真相。
|如何避免騙局?
熊貓君在這裡總結了幾條防騙小Tips,大家再買票的時候留個心眼:
01
謹慎打訂金
根據以上兩個被騙案例總結,一上來就讓你先打訂金,交完錢後以沒加備註為理由再次要求轉帳的,多半是騙子。
02
注意營業執照
假票代為了消除受騙者的疑慮,大部分都會拿出「營業執照」作為證據。但是這些營業執照完全不可信,很有可能是網上隨便找的。
03
收款帳戶與營業執照不一致
根據網友總結出來的經驗,購票需要實體公司。並非是一些憑空捏造的不存在的公司或是個人帳戶。
現在的機票都非常難買,就連正規渠道都不一定有部分國家的轉機機票。千萬不要被騙子三言兩語給唬住。
關鍵時刻,保持信息的靈通性最為重要。打錢之前一定要三思,該確認的信息要確認。
|大使館安全提醒
早在今年4月份,疫情肆虐之時,中國駐英使館就接到數個在英中國留學生的求助,稱接到「使領館工作人員」電話,要求支付臨時航班回國機票款,已有個別同學上當受騙,蒙受經濟損失。
同時,個別微信公眾號假借「使館志願者」身份,以協助臨時航班登記名義,收集中國公民個人信息並要求預付臨時航班訂金。
大使館提醒在英中國公民提高警惕,嚴防各類電信詐騙,避免造成財產損失,同時對社交媒體上的廣告推銷等行為保持警惕,強調大使館不會委託任何個人或機構擔任志願者組織臨時航班報名登記,更不會收取訂金。所有臨時航班都由航空公司根據大使館核定名單直接聯繫購票及付款事宜。其他使館也有這樣的提醒。
使館同時告誡:如接到疑似詐騙電話,可撥打中國駐當地使領館24小時領保電話或外交部全球領事保護與服務應急呼叫中心12308熱線核實。
受害人無法直接向國內公安機關報案的,可通過國內近親屬及時報案並向報案地反電信網絡詐騙中心請求幫助,也可撥打110後請其協助轉接反詐騙中心。
也希望廣大留學生們能夠擦亮眼睛,提高防範意識,不要讓騙子拙略的騙術得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