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款後資金被凍結 多位留學生遭遇網購國際機票騙局

2020-12-06 金融界

來源:華西都市報

「行騙帳號多是粉絲10萬+、皇冠會員、自稱專業認證」

付款後資金被凍結 多位海外留學生遭遇網購國際機票騙局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 劉秋鳳

一批中國海外留學生在新組建的「社交平臺詐騙申訴溝通」微信群中,寫下了自己的被騙金額。

這個群現有87人,大多為滯留海外的中國留學生。其中一名在日本的留學生楊小白說,已知受騙者上百名,詐騙金額至少幾百萬元。

由於海外新冠肺炎疫情形勢依然嚴峻,3月26日,民航局發布《關於疫情防控期間繼續調減國際客運航班量的通知》,自3月29日開始,1家航空公司在1個國家保留1條航線,1周至多1個航班。在抵/離中國的航班上採取嚴格的防控措施,確保客座率不高於75%。

在「五個一」政策下,很多留學生買不到回國的機票,想回國的他們只能通過「票代」來想辦法,而一些不法分子也從中找到了「商機」。

近日,在美國、日本和馬來西亞的3名中國留學生向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講述了他們的被騙經歷。無一例外,這個「回國機票」騙局的操作者全是「粉絲10萬+的某社交平臺會員」。值得關注的是,這些行騙帳號依然在該社交平臺活躍。

同一招數 「備註信息有誤」

「我們已經幫你預定了機票,如果你不付款,就會被所有的航空公司拉黑。」聽到對方的警告,21歲的楊小白慌了,趕緊付了3750元的定金,隨後又轉了9050元尾款。在被告知尾款凍結後,她又轉了9050元尾款……

楊小白今年大三,去年到日本做交換生。按照學業計劃,9月就要回國繼續學業。

6月30日,焦慮的楊小白把目光投向了某社交平臺。通過搜索「日本回國機票」,搜索到一個叫「航班查詢-售票處」的帳號,私信後,她很快得到機票預定成功的簡訊,但蹊蹺的是,「對方一直收不到尾款」。

楊小白在首次匯款信息的備註中寫明:某社交平臺名+真名+日本飛上海。但對方稱,「你付款備註的字太多了,才被凍結。下次少備註點字。」隨後,她縮減了字數再次轉了9050元尾款,第二次尾款依然被凍結。

「備註信息有誤」,這個陷阱看似簡單,卻似乎挺有效。

6月16日,在馬來西亞吉隆坡實習的張鳴也「中招」了。他在匯款信息上備註「7月14日+航班號+本人姓名」。對方卻告訴他資金被凍結,「需要去掉日期,以航班號加本人姓名重新備註」。他又連續匯款兩次,共損失了33200元。

22歲的張鳴讀大四,去年9月被學校安排到吉隆坡實習。實習因為疫情已於3月底終止,且在馬來西亞租房6月底到期,他急需回國。正規途徑的機票只能在8月之後,所以他選擇去某社交平臺上尋找「黃牛」票代,結果中招。

27歲的張萌,在美國讀研畢業,由於籤證和租房都即將到期,她在網上找票代,結果被騙46000餘元。「因為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受騙者,他們就成立了一個微信群『社交平臺詐騙申訴溝通』,希望能團結起來共同維權。」張萌說。

截至7月10日,「社交平臺詐騙申訴溝通」微信群成員達87人,來自英國、日本、美國、韓國、馬來西亞、加拿大、白俄羅斯等多個國家,其中大部分是留學生。

共同特徵 自行編輯「認證信息」

楊小白受騙的是某社交平臺一個叫「航班查詢-售票處」的帳號。

7月12日,該帳號依然在更新,發布了韓國和日本的回國機票信息。其註冊時間是2013年10月30日,第一條信息發布時間是2013年11月2日。截至2020年7月12日,共發布了6462條信息,有超12萬粉絲。它有社交平臺會員皇冠會員頭像,自稱「國際航空認證」。實際上,皇冠會員可以花錢購買,簡介和公司可自行編輯,但這具有迷惑性。楊小白說,證書、十萬粉絲,皇冠長相的VIP會員……這些看起來「挺專業」的信息,讓她昏了頭。

事實上,這些皇冠會員和該社交平臺官方認證的藍V完全不同,其實就是一個精心包裝的私人帳號。

留學生小皮,原計劃購買7月5日從吉隆坡飛往上海的機票,結果被一個名為「回國航班-全球免籤」的帳號騙走9800元。「回國航班-全球免籤」同樣是該社交平臺會員,頭像旁邊有一個「皇冠」符號。簡介自稱「中國國航客服經理」。註冊時間是2014年4月16日,截至2020年7月11日,共發了2951條信息,顯示粉絲超過10萬。

同樣,張萌中招的是一個名為「國際旅遊服務」的帳號,註冊時間是2013年8月23日,顯示有11萬粉絲。

和前兩個帳號不同的是,該帳號將流量引入微信公眾號,簡介上寫著「正規國際旅行社出票,無需刷票搖票!全都是現票。購票請認準我司對公企業帳戶和企業公眾號。」張萌私信該帳號後,關注了一個叫「龍騰國際旅遊」的微信公眾號,並在公眾號客服的引導下支付了46000餘元。

「我們總結了一下,感覺這是同一批人、同一個套路。」楊小白分析,這些帳號都購買了超過10萬殭屍粉,併購買「社交平臺會員」為自己加印象分,同時,每天頻繁發布機票信息,造成一種專業的假象。

維權困難 涉騙帳號依然活躍

7月12日,記者在該社交平臺上搜索回國機票,仍能搜索到大量黃牛票務帳號,真假難辨。

這些帳號有共同特點:社交平臺會員、10萬+粉絲、頻繁發布機票信息。記者查詢發現,「回國航班-全球免籤」的帳號有1000多條評論,其中有多條評論指責其是騙子。而「航班查詢-售票處」的帳號7月9日發布的俄羅斯回國機票中有8個評論,都指其為騙子。

掉入「回國機票代理」陷阱後,維權非常困難。

張萌意識到自己被騙後,曾向戶籍所在地天津警方尋求幫助,但因不能立即去現場錄口供而無法立案。她也曾與騙子提供的公司所在地重慶警方取得聯繫,警方稱該公司名稱被冒用,無法立案。此外,她也曾與騙子收款帳號所在地甘肅警方、留學地美國警方以及我駐美大使館取得聯繫,但都沒有立案。

求證國航

國際客票代理已全面取消

7月18日晚,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致電國航客服熱線95583,工作人員表示,目前,國航已經全面取消了國際客票的代理權限。去哪兒、攜程等平臺都沒有銷售國際客票,更別說社交平臺了。

目前購買國際客票的途徑,只有航空公司的官方渠道,如官方App、官網、機場現場銷售櫃檯等。目前,航空公司依然在執行「五個一」政策,國際客票依然緊張。工作人員建議,需要回國的旅客可以提前在航空公司官方App中進行購票預約。

律師說法

社交平臺和商業網站應認真審查入駐成員身份

四川明炬(龍泉驛)律師事務所王仁根律師表示,在代購機票性質還不明朗的情況下,暫時可以區別看待。如果代理方主體真實、資質符合,雙方成立代理合同法律關係,合同約定能購得機票卻沒購得,構成違約,可以主張違約責任;存在欺詐、趁人之危等情形,也可主張合同無效、解除或撤銷合同,退還費用、賠償損失等,可以通過協商和訴訟解決。

同時,社交平臺和商業網站應該切實履行主體責任,認真審查入駐成員身份,如疏於審查和管理,也應承擔連帶責任。

如果代理方虛構事實、隱瞞真相,以騙錢為目的,則涉嫌詐騙,應由公安機關立案偵查。對於受騙人說的立案難的問題,最高法關於適用《刑訴法》的解釋和《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作出過相關規定:針對或者利用計算機網絡實施的犯罪,犯罪地包括犯罪行為發生地的網站伺服器所在地,網絡接入地,網站建立者、管理者所在地,被侵害的計算機信息系統及其管理者所在地,被告人、被害人使用的計算機信息系統所在地,以及被害人財產遭受損失地。也就是說,上述行為只要有一個點能與中國境內相關聯,當地公安機關就應當立案偵查。

(文中留學生均為化名)

相關焦點

  • 付款後資金被凍結 多位海外留學生遭遇網購國際機票騙局
    其中一名在日本的留學生楊小白說,已知受騙者上百名,詐騙金額至少幾百萬元。由於海外新冠肺炎疫情形勢依然嚴峻,3月26日,民航局發布《關於疫情防控期間繼續調減國際客運航班量的通知》,自3月29日開始,1家航空公司在1個國家保留1條航線,1周至多1個航班。在抵/離中國的航班上採取嚴格的防控措施,確保客座率不高於75%。
  • 付款後資金被凍 多個海外留學生網購國際機票被騙
    其中一名在日本的留學生楊小白說,已知受騙者上百名,詐騙金額至少幾百萬元。由於海外新冠肺炎疫情形勢依然嚴峻,3月26日,民航局發布《關於疫情防控期間繼續調減國際客運航班量的通知》,自3月29日開始,1家航空公司在1個國家保留1條航線,1周至多1個航班。在抵/離中國的航班上採取嚴格的防控措施,確保客座率不高於75%。
  • 網購回國機票遇假代理,65名留學生被騙近170萬元
    來源:新京報網消費後產品出現故障無處投訴?自己的合法權益受侵害卻投訴無門? 黑貓投訴 平臺24小時為您守候,消費無憂盡在黑貓!【消費投訴,就上黑貓】相關新聞:留學生網購回國機票被騙 律師解讀立案難點在哪兒?
  • 網購回國機票遇假代理 65名留學生被騙近170萬元
    (原標題:網購回國機票遇假代理,65名留學生被騙近170萬元) 留學生李莫通過網絡「票務代理」購買機票時,遭遇騙局。
  • 「貨到付款「讓近3000人中招!江西警方披露一網購新騙局…
    收貨人只有在付款後才能驗貨,當發現有問題時,只能聯繫發貨人要求退貨,但此時詐騙分子則以各種理由推脫。「貨到付款」讓多人掉入陷阱其實這類騙局並不高端為何能屢屢得手?除此之外還有哪些網購陷阱要當心?1「網上購物」退款現在有一種新的騙局,詐騙犯罪分子通過非法渠道獲取買家的買賣記錄和商品(如機票、手機等)信息,然後冒充客服人員聯繫當事人,複述交易記錄以騙取信任,並且會以「購物退款」為誘餌騙取買家按照電話提示到ATM機操作「退款轉入」,一旦中計就會落入詐騙圈套,退款不成反而被轉走卡內全部餘額。
  • 多名中國留學生遭遇假「機票代理」詐騙,有警方已立案偵查
    新冠疫情在全球暴發以來,各國航班減少,一些回國心切的留學生無奈之下選擇找機票代理購票,後遭遇詐騙。近日,多位中國留學生向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反映,自己被微博、微信上的假「票代」騙了數萬元。
  • 網購二手鋼琴遇快遞代收騙局 匯款至指定快遞公司被騙
    長旺/漫畫  「匯款金額不符合入帳要求」、「您所匯入的款項被凍結,需要再次匯款進行解凍」……儘管對方要求多次打款的理由不同,但蔡女士和沈小姐同樣是遭遇了「快遞代收」騙局,而賣方指定的快遞公司,在國家郵政局網站「獲得《快遞業務經營許可證》企業名錄」上,根本不存在。
  • 網購選擇貨到付款?小心騙局
    想必大家還記得貨到付款這個以前很流行的購物方式,可是不知怎麼的,這種購物方式很難再看到了。大家知道原因嗎?有很多人估計還不知道這個原因,下面就由濟南網絡建設的工作人員跟大家回顧一下這個騙局吧。貨到付款本是快遞公司推出的一種優質服務,一來可以讓客戶放心的網購,二來可以增加賣家的銷量,但是卻被一些不法分子鑽了貨到付款空子在貨到付款中設定騙局,讓快遞小哥收錢,而自己卻坐收漁翁之利!具體是怎麼個騙法呢?讓我來給大家破解一下。
  • 中國留學生花高價買回國機票,轉帳後被拉黑
    疫情期間,回國機票一票難求,不少留學生急於回國,成了不法分子眼中的「商機」,最近一段時間,有數百名中國留學生從網上買機票,被騙走了近200萬! 國內外警方都「束手無策」!
  • 海口倆市民遭遇「到付快遞」騙局:貨到付款29元 打開竟是稻殼
    (原標題:海口倆市民遭遇「到付快遞」騙局:貨到付款29元 打開竟是稻殼)
  • 華訊投資揭露機票騙局,警惕假客服真騙子!
    針對每年網購機票騙局高發的狀況,華訊投資提醒大家,要選擇權威網站或航空公司官網,不要隨意在網絡上搜尋訂票代理,也不要輕信「400」開頭的客服電話,要求通過ATM機直接轉帳匯款的,都是騙子!
  • 海外華人不得不防的常見騙局
    騙局無處不在,針對海外華人的騙局更是層出不窮,防不勝防,不少身在海外的華人華僑、留學生屢屢上當。 為此,小編盤點了以下常見騙局,幫你識破套路,不給騙子可乘之機。
  • QQ冒充留學生騙局又出新套路,不買機票改寄貨
    QQ冒充留學生騙局又出新套路,不買機票改寄貨 2018-05-29 19: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QQ冒充留學生騙局新套路 不買機票改寄貨
    QQ冒充留學生騙局又出新套路,不買機票改寄貨蜀黍提醒,萬變不離其宗,防範 「一招鮮」:提錢先核實這是最傳統的QQ冒充留學生騙局。不過,最近騙子換套路了,不需要你買機票,而是讓你幫忙寄貨。很快,張某便給代女士發來了一張匯款截圖,並稱國際轉帳需要時間,可能會遲一點到帳,讓代女士先幫忙匯款。但代女士身上現金有限,她從自己的卡上取了20000元打給了陳老闆。陳老闆表示,錢不夠,要遲一些才發貨。代女士告知張某後,張某讓代女士想辦法。於是,代女士找朋友借了42000元,匯給了陳老闆。
  • 網購騙局多 「免費送手機」變成貨到付款
    &nbsp&nbsp&nbsp&nbsp商家明明稱是「免費送手機」,「手機」快遞到後,卻變成貨到付款。快遞來的還是一堆廢紙。警方已立案調查此事,並提醒,網購騙局多,網友要提高警惕,別貪小便宜。
  • 又有中國留學生遭遇電信詐騙、假機票詐騙!如何識破騙局?
    近期,海外新冠肺炎疫情形勢依然嚴峻,在外留學生一定要嚴格遵守當地防疫規定,加強自我防護,避免長途旅行,減少感染風險。如有回國計劃,請及時準確填報防疫健康信息,了解目的地及中轉國相關政策法規,避免出行受阻。
  • 在日中國留學生買機票遇騙局 幸未損失金錢
    中國僑網5月7日電 據日本新華僑報網報導,受疫情影響,日本往返中國的飛機減飛甚至停飛,導致機票短缺。一些不法分子在華人群與留學群裡「群發」消息,號稱不僅能訂到機票,甚至還可以打折優惠。中國留學生小張告訴記者,4月末時他收到了老師的通知,「因考慮到疫情下學生安全問題,學校從5月份開始改上為網教課,直至7月份。」再加上父母反覆要求他回國,小張就決定開始訂機票。但是機票已售光訂不到,便想起之前在一個留學群裡看到的代買機票的信息。小張嘗試著與對方聯繫。
  • 第三方平臺網購機票陷阱多
    陷阱一 付了款卻沒有電子票號如今,各大第三方平臺打幾下,敢冒險用不相關人士積分兌換機票給購票的消費者的網絡代理商,相信已經不多。但是我們還是需要注意,避免在訂票付款顯示出票後,拿不到電子客票號,或者拿到了與自己乘機不同的電子客票號的情況。
  • 網友網購付款後遭遇強制退款 淘寶被指涉嫌欺詐
    本報訊 (記者石明磊)「2011年11月11日」,這個被稱為「世紀光棍節」的日子,淘寶商城推出的「雙11網購狂歡節」。  昨日,朱先生等多位買家發現,該活動中付款買下的5折商品,均被商家「賣家已發貨,買家未收到貨」取消訂單,「事實上我根本沒收到貨。」
  • 「韓國留學」近百留學生網購回國機票被騙?這些套路太可恨!
    有冒充中國駐外使館套取個人信息的,假冒使館名義訂購口罩的;有利用航班緊張謊稱包機要求預付款的;國際刑警組織還提醒有利用假藥、假疫苗詐騙的……特別是暑期臨近,很多留外學生要在假期回國,一些人冒充「機票代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