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書咱們說了《<武松醉打蔣門神>學如何九招搞定找茬顧客》,這回書咱們說說《從<孫二娘開店>看老鳥(高手)店員怎樣輕鬆搞定找茬客》。
話說武松武二郎大鬧獅子樓,割了西門慶那廝的人頭,祭奠了大哥武大郎,到衙門自首,被發配往孟州牢營。
這天與解差二人來到孟州道中,十字坡前,看到四五個人抱不交的大樹醫囑,又看過大樹邊,早望見一個酒店。見那門前窗檻邊坐著一個婦人,露出綠紗衫兒來,頭上黃烘烘的插著一頭釵環,鬢邊插著些野花。身材火辣,容貌美豔自不必說,誰不知俺母夜叉孫二娘雖然得了個母夜叉的諢號,那是指其火爆脾氣而言,並非形諸伊的樣貌。
但說這孫二娘「見武松同兩個公人來到門前,那婦人便走起身來迎接」,這就有學問了。這學問便是:不是買賣不上門,嫌貨才是買貨人。頭一句說得便是,店門朝外開,笑迎八方客的道理。二一句則說,上門的買賣不好做,嫌貨才是真買貨。作為商家,迎客迎到店門口,送賓送到店門外,是經商開店接待顧客的根本。
且說那孫二娘「下面系一條鮮紅生絹裙,搽一臉胭脂鉛粉,敞開胸脯,露出桃紅紗主腰,上面一色金紐。」這說的是孫二娘的穿衣打扮,類似今日之要求員工穿工裝,化淡妝,但「搽一臉胭脂鉛粉」顯然是濃妝,「敞開胸脯,露出桃紅紗主腰」則過於窈窕,舉止失態,不太符合現代店員的著裝規範了。店長見到類似穿著暴露的情況,必須加以矯正,否則,長此以往,店將不店也。
所謂賣商品先賣自己。銷售就是自薦的學問。店員給顧客的第一印象(眼緣)很重要,可以說是銷售的起點。這就與店員的個人形象關係很大了,未必西裝革履,油頭粉面,但決不能蓬頭垢面,奇裝異服。
話說,打掃和打招呼是商人的兩大基本功。不會打招呼,就不會做生意。不主動打招呼,就一定做不好生意。所謂打招呼,也就是開口話術,這裡邊學問大了去了。話不投機半句多,一句話說不好,顧客可能被趕跑,何況是開口第一話呢?且看我們「敞開胸脯」孫二娘怎麼打招呼的?
「客官,歇腳了去。本家有好酒、好肉。要點心時,好大饅頭!」
親們,高手不高手,就看一出手。這孫二娘可以說生意裡的行家,接客行的裡手,老鳥中的老鳥,高手中的高手。
一聲尊稱「客官」,以客為官,以客為尊的謙卑,誰聽了誰舒服,也就好感的第一分。今天我們則見到男客稱「先生」,見到女賓稱「女士」,說起來也沒什麼可以挑理兒的地方。但我們也經常遇到一些菜鳥店員,見人漂亮,忘乎所以,一句「小姐」,結果招來「誰小姐,你才是小姐呢?你全家都是小姐,你們小區都是小姐」,然後蜂臀玉肢轉身而去,「留下你一臉悵惘」。個人認為,有時候在一些百貨店、大酒店店員們稱呼顧客為男士,女士,先生,無可厚非。但在我們一些實體店,尤其是縣城村鎮的實體店,帥哥、大哥、大爺、大叔、美女、大姐、大姨、大娘的稱呼,似乎更親切一些,也更容易讓顧客不拘束,很快找到「賓至如歸」的帶入感。
再接著那句問話「歇腳了去」,說得可是大白話,天亮趕路,夜深住店,這可是古代行旅之人的常規,畢竟那時候沒有高鐵、飛機,也沒有高速,路燈。但就是這句看似明知故問「瞎掰活」的一問,卻也是沒話找話,搭訕的話術。猶如今天之顧客進店,我們的店員常常會講:「您好歡迎光臨,買家電啊?隨便看看。」這時候顧客心裡大都會一句:「窩草,不買家電我幹嘛來了,買菜我去菜市場,到家電賣場幹什麼?」不過,也就是這麼一句搭訕,往往緩解了初見面的尷尬,融合了接下來的氣氛。所以,開口尊稱,明知故問,是搭訕話術的兩大基本,菜鳥店員們不可不知也。
再看「本家有好酒,好肉」這可不止是王婆賣瓜自賣自誇了,而是誇的到位,誇的一路趕來,饑渴難耐,飢腸轆轆的武松三人「哈喇子」都要掉下來。尤其是那一句「要點心時,好大饅頭!」可以說是連帶銷售最早的話術了。不僅賣好酒,好肉,還有好大饅頭,親們這言下之意是什麼?是「喝酒管倒,吃飯管飽,俺們店裡應有盡有,只要有錢,您可勁兒造。」這句「入題兒」的話,往往是我們菜鳥店員的「死結」,第一句經過訓練基本上沒問題,但第二句,說出商品的「賣點」,立刻讓顧客「從Attention到Interest」,須知那時候可沒有AIDA,但我們的孫二娘就運用的嫻熟,甚至出神入化了。當然,看官可以說,孫二娘是水滸傳人物,算不得AIDA第一人(愛達:即愛達模式,銷售四板斧。A為Attention,即引起注意;I為Interest,即誘發興趣;D為Desire,即刺激欲望;第二個A為Action,即促進成交。在下95年讀書時,系主任芮師良玉之好友,在下之同鄉潘師超峰所授也,今日尚還記得,感恩芮、潘等吾師也。)。俺也不跟您抬槓,說咱們施耐庵公多少懂一點愛達,或者說這一句話裡有很多愛達,應該沒問題吧。
且不說武松三人解下來包裹,腰間搭腰(貿易須知曰: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財不露白,切切),脫下布衫坐下,兩名差人又給武松揭了封皮,除下枷來,三人坐定待店家招呼。
且只見那婦人笑容可掬道(人無笑臉休開店):「客官,打多少酒?」(先問打多少酒,再問吃什麼菜,先主推高毛利,再推薦低價格,這也是開店做買賣的學問。)武松道:「不要問多少,只顧燙來。肉便切三五斤來。一發算錢還你。」(大主顧來了,這樣的顧客都應該當做大爺伺候,不差錢兒的主兒,伺候好了賣高端,高端就有高利潤,高端就有高提成。不過,這樣的主兒,難伺候,挑剔的狠,尤其注意小節,話說不好,細節處理不好,搞不好就是大客訴。)那婦人道:「也有好大饅頭。」(看,又是連帶銷售。櫃檯站三年,見人會相面,知道是有錢的主兒,那就別順著話,打酒來,趕緊地推連帶才是高分兒動作)武松道:「也把三二十個來做點心。」(這顧客看來是高興了,大買賣上門,孫二娘心裡那個美啊?我在站門店的時候,遇到這種情況,那可是內心雀躍,面不改色的,按捺住興奮,更用心服務。)
只見那婦人嘻嘻地笑著(笑不出聲,這時候孫二娘開心得有點兒過了,很容易被顧客看出來,反而引起顧客「你又賺他錢」了的警惕,或反感)入裡面託出一大桶酒來(這個好,一壺酒就顯得不尊重客人了),放下三隻大碗,三雙箸,切出兩盤肉來(請注意,兩盤肉,不是一盤哦,遇到武松這樣豪爽大方的金主兒就應該如此),一連篩了四五巡酒(這個加量,也是相當到位的),去灶上取一籠饅頭(同上)來放在桌子上。
接下來就是武松識別饅頭「是人肉的,是狗肉的?」考驗孫二娘隨機應變能力的時候了。話說,我們在日常銷售服務中,也經常會遇到「懂行」的顧客,質疑產品或者我們的服務,怎麼樣回應就很重要了。是直接否定,還是.....
孫二娘是何等樣的聰明伶俐人物,再加上開店多年,經驗豐富,只許嘻嘻笑道(話說,伸手不打笑臉人,微笑是最好的贈品,莫說是武松,即便是在下本人,心也要融化了的。尤其是那敞開了的胸脯,露出了的桃紅紗主腰,真箇是春山無限美,神馬皆浮雲也。):「客官(以客為官,先熄滅你心頭之火),休要取笑(朱唇嬌嗔,再滅你心頭之怒於無形)。清平世界,蕩蕩乾坤,那裡有人肉的饅頭,狗肉的滋味。我家饅頭積祖是黃牛的。(商人的字典裡沒有『不』字,也沒有說不的資格。孫二娘這一番,從不說不,先講道理,再擺事實,有理有據,的確令在下聞之心服。)。」
再接下來就是武松不依不饒,從江湖傳聞「肥的切做饅頭餡,瘦的卻把去填河!」一口咬定那包子是人肉饅頭的「刁難」了。親們,我們越到這種情況該怎麼辦?客是貴客,話是實話,應對不當,得罪貴客,應對有如,那必得是老手,這可是考驗應變功夫的時候。
話說,這個時候還必須秉承一句話,那就是顧客虐我一千遍,我待顧客如初戀。還必須不溫不怒,含笑以對,禮貌待客。這也考驗心理的耐力,定力真功夫的時候。
那婦人道:「客官,那得這話?這是你自捏出來的。」這句話,就火上澆油,激化矛盾了。在我們日常接待顧客的時候,遇到這種從貴客到不依不饒「找茬客」的顧客,該怎麼處理?個人的建議是「冷處理」,轉身而去,未必不是不得已之法,但是如果能夠先緩和氣氛,安撫情緒,再請顧客「稍等一會兒,我請我們領導來親自接待您」,可能是上上之策。
至於接下來的對話,不適合過多解讀。老不看三國,少不看水滸,過來人都心知肚明,會心莞爾一笑矣。
但列述置喙一下孫二娘的答話:
那婦人道:「我的丈夫出外做客未回。」(這回答挑不出毛病,也找不出學問,不做贅言。)
那婦人笑著尋思道:「這賊配軍卻不是作死!倒來戲弄老娘,正是『燈蛾撲火,惹焰燒身,』不是我來尋你。我且先對付那廝!」(這句笑著尋思,說明孫二娘尚未失店員應有的舉止。)
這婦人便道:「客官,休要取笑;再吃幾碗了,去後面樹下乘涼。要歇,便在我家安歇不妨。」(一笑一顰皆為香色,一怒一嗔甚乃可人。放在平常,這句話可謂是待人的好話,接客的妙語。但此時此刻,孫二娘話裡有話,想必親們「心領神會」。)
再接下來的就是武松要好酒,孫二娘:「有些十分香美的好酒,只是渾些。」(香美好酒有點兒渾,大有「農夫山泉有點兒甜」之意,在下認為這句話廣告效果也相當的好,放到今天那也是經典之語,膾炙之言。)
是以武松答之:「最好,越渾越好。」那婦人心裡暗笑,便去裡面託出一鏇渾色酒來。(需求就是命令,要求就是吩咐,顧客有需要,我們馬上到;只要一聲吩咐,我們全力以赴,這是我們實體店應有的態度,服務的基本。
武松看了道:「這個正是好生酒,只宜熱吃最好。」(這就是孫二娘的不是了,人不塗不美,酒不燙不香。當顧客先說出來對我們服務的要求,我們就晚了一步了。這一點應該跟鼎泰豐的店員們學,不僅微笑最美,在店外遇到顧客也鞠躬行禮,而且只要顧客一個轉身,鼎泰豐的店員就會遞上紙巾。有溫度的服務才能打動人心,仔細觀察,用心服務,滿足顧客還沒有說不口的需求,才能夠小舉動,創造大感動。)
那婦人道:「還是這位客官省得。我燙來你嘗看。」(這一句,不做贅言,還是顧客虐我千百遍,我待顧客如初戀,不急不躁,不溫不火,心平氣和接待找茬顧客,滿足哪怕是不合理的要求,這也是我們實體店店員應有的態度,服務的基本。)
婦人自笑道:「這個賊配軍正是該死!倒要熱吃!這藥卻是發作得快!那廝便是我手裡行貨!」燙得熱了,把將過來篩作三碗,笑道:「客官,試嘗這酒。」(這個「自笑」,與前文的「笑著尋思」,下文的「笑道」,都說明孫二娘「笑」臉待客,不失根本。在下甚是欽服,崇拜之情如滔滔江水綿延不絕,又如大河泛濫不可阻矣.....)
接下來的故事,概與本文關係不大,列位看官,各位觀眾可以自行腦補,或者讀書,看片子。
此回書就叫做:
武松找茬十字坡,二娘笑對刁毛客;
世事洞明皆學問,菜鳥也能富五車。
本文由家電店長大課堂3月2日晚原創,歡迎關注,一起學習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