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問奢侈品中國製造現象 你是否還願意為他們買單

2020-12-14 網易時尚

奢侈品牌在中國代工似乎已經成為了一個行業潛規則。2013年,奢侈品在中國的銷量大部分下滑,除了政府的政策之外,與消費者的消費觀念逐步趨向理性不無關係。當奢侈品在中國代工的現象已經導致其失去了原本的意義,有多少人還會願意為「中國製造」買單?


奢侈品在中國的代工已經成為潛規則,像prada、fendi等都是在國內加工成品後返回國外公司,經過包裝後再向全世界發售,在哪裡製作其實並不是我們要關心的重點,到底國內外生產在質量上是否有差別也許更應該是我們關注的焦點。

一問:中國代工與國外生產是否有質量差別?

不少國際品牌的服裝,國內銷售的和在國外銷售的質量是有區別的,出口的產品,原料基本上是進口的,而內銷的,原料基本在國內採購。 所以你會發現,同樣的牌子在美國買的洗幾次都不會難看,而在國內買的洗一兩次就很難看了,這就是衣服質料的區別。而很多品牌也的確存在不同產地質量不同的問題。

二問:中國代工工廠都在哪裡?

歐美奢侈品的中國代工廠主要集中在東莞等地,但規模並不大。深圳、溫州、杭州等地也有很多工廠正在為這些國際奢侈品牌代工生產。 它們規模或大或小,或是直接訂單或是「二道單」,或生產成品或只做某一道工序。

三問:中國製造的奢侈品還是真品嗎?

無須懷疑,它們生產的都是真品。如紐約老牌奢侈品牌Ralph Lauren下給廣東東莞聯泰集團的POLO系列代工訂單一年可達數億元。只不過在選料和細節上,的確存在差別。

四問:有哪些品牌在「中國製造」?

Prada八成工序外包;Coach第一個開始中國製造,1996年,Lew Frankfort坐上CEO的位置,接管Coach之後,開始印上了「中國製造」,而Coach在中國的工廠已經達到500家。Burberry遷廠中國,Burberry 2007年關閉了英國關閉威爾斯的工廠,遷往中國。這個「英國特色的華貴品牌」把生產線遷往中國大陸的廣東深圳;Armani在中國設二線副牌的生產線,Armani其他品牌的有在中國代工或者在中國生產的情況,如Emporio Arman、Armani Casa、AJ ArmaniJeans、A/X Armani Exchange等等;Zegna的面料來自浙江,以頂級面料起家的Ermenegildo Zegna也曾表示,浙江是該品牌成衣高檔面料的重要產地;Ralph Lauren多產自中國,凡客和大牌共用一個車間,多數的Ralph Lauren產品均產自中國,每年訂單可達數億元。

五問:奢侈品中國代工成本能下降多少?

據介紹,Burberry在中國生產一件售價60英鎊的翻領運動衫,成本可以由11英鎊減至4英鎊。據某媒體報導,凡客誠品CEO陳年曾表示,就成本而言,LV和凡客相差無幾,之所以賣高價,是因為有一批新興市場的暴富階層追捧。

六問:你是否願意為「中國製造」的奢侈品買單?


來自雜誌的資深專題標記LUCIFER表示,絕對不會為了中國製造的奢侈品買單。「我之所以消費奢侈品的原因,1、品牌和設計師帶給我的文化感和設計理念。2、產品的質感,也就是原料、工藝、製作精緻程度等。3、量少且獨一無二。MADE IN CHINA最後兩點都無法保證。國內代工的款式大都是在中國銷售的款式,而原產國發售的款式比國內多,而且更讓我喜愛,所以MADE IN CHINA的奢侈品,絕對不買。」

奢牌屢陷質量門,假貨都比真貨質量好

2011年7月11日,某著名雜誌的編輯也曾發表過相同的感言:「我很少罵品牌,因為在某種程度上我罵了你就代表了我工作雜誌罵了你,您們是廣告客戶,是您們用一把屎一把尿把我們拉扯大。但我今天要破例了,半個月前買的箱子今天在去機場前一刻拉鏈質量低劣,箱子完全拉不上。對,你們不是箱子,你們是Prada!那我今天也不是編輯,我就是個自己花錢買東西的消費者...」

這位義憤填膺的編輯,不僅在文字上狠批Prada質量不過關,更是在配圖中曬出了一隻纏滿「繃帶」的、傷痕累累的箱子,獲得了近3000人次的轉發評論。

一位雪梨網友在去年聖誕節前滿心歡喜地買了一隻Prada手包,仔細一觀察則發現,線頭毛毛糙糙,一點兒不像是高端大氣上檔次的手筆。更讓他絕望的是,鏈條處還側漏著包內的填充物——棉絮,low感昏天暗地撲來。這位網友還表示,這是雪梨旗艦店購買的,不會有假,但為何質量讓人那麼心傷。


一件8750元的LV襯衫,卻如同一張紙,輕輕一撕就破了。這就是LV在2012年鬧的「爛衣門」。有網友在LV深圳萬象城店買了一款橙藍相間的格子襯衫,標價8750元,作為生日禮物送給朋友。那位朋友當晚穿著參加了一場活動,第二天一早去乾洗時發現後背有條3釐米的裂縫,一開始以為自己不小心碰破了,但很快發現衣服就像紙一樣,輕輕一撕就扯開。

相關焦點

  • 「必要模式」為中國製造闖出一條生路
    我不確定巴寶莉是否真的會如畢勝所說,把這樣品質的皮鞋賣到5,000元,但我穿完感覺,這樣品質的皮鞋只賣399元,確實大大物超所值。近來,海淘和跨境電商興起,折射了消費者對高價低質的中國製造的深度不滿,而在必要商城,消費者卻以「白菜價」享受到了具有「奢侈品品質」的商品。
  • 公知呼籲中國為歐美製造難民買單,民眾不答應,西方甩鍋堅決不接
    美國更是從一開始就拒絕任何難民進入美國,雖然所有的難民都是其製造的。在歐美都拋棄這些可憐又可恨的難民之後,他們將目光瞄準了中國。歐美利用輿論控制的優勢,開足馬力宣傳「難民嬰孩在飢餓中哭泣」、「期盼的眼神」等等用來呼喚社會道德良知,要求中國接收歐美不願意接收的難民。
  • 曾是冰淇淋中的「貴族」,100克就需要35元,如今鮮有人願意買單
    作為夏季必備的零食之一,冰激凌的種類也非常豐富,但大多數冰激凌的價格都比較實惠,大部分都在十元以內,甚至很多都不超過五元,不過有一款冰激凌例外,曾經一份賣到80元的高價,如今卻很少人願意買單。雖然哈根達斯的價格昂貴,但是喜歡它的消費者並不少,在早些年,吃哈根達斯更是成為了一種「炫富」的表現,它常出現在各種社交網絡的的平臺中,如今哈根達斯的價格依舊居高不下,幾乎沒有下調過,但是哈根達斯的消費者卻減少了許多,如今鮮有人願意買單。
  • 二手奢侈品 你願意買嗎?
    日前,一場為期一周的二手奢侈品鑑定、收購、展賣活動在本市某商場收官,二手奢侈品、輕奢消費品在本市消費市場的熱度也隨之大幅升溫。面對價格優勢突出的二手奢侈品,你是否願意購買呢?消費者考慮是否購買的主要因素有哪些?二手奢侈品市場當下的「瓶頸」又在哪裡?  「關注二手奢侈品有好幾年了,也有過多次購買的經歷。」
  • 低收入人群超6億卻花7000億買奢侈品,中國進入奢侈品時代?
    這還僅僅是門票,展品裡50萬的狗項鍊,2億的珠寶,鍍金鯊魚浴缸。不知道在這裡面洗澡的是不是都是金融巨鱷,中國是不是已經進入了奢侈品時代呢?而真相卻是也許在不知不覺間,我們已經掉入發達國家設置的消費主義陷阱裡,根據中國社科院等單位發布的商業藍皮書,中國商業發展報告顯示,2009年底,中國奢侈品市場份額達94億美元,佔全球奢侈品市場的27.5%。
  • 算盤打的好,還得想想中國是否願意買單,這麼坑人你們好意思嗎?
    我以越南合作期間對他的幫助非常的多,當他們的產品適銷的時候,我們就會幫他們解決這一系列的問題,而如今他們卻對我們打起了如意算盤。想向我們中國出口快要變質的大米,這也讓很多網友非常的氣憤,說這種大米你們還是留著自己吃吧。一個只有國土面積33萬的國家,它的耕地和林地面積就佔了60%以上。農業人口還佔了總人口的75%。這也就能看出他們的經濟主要是以農業經濟為主。
  • 這樣的「迪士尼」,你是否會為他買單呢
    迪士尼樂園是全球無數人嚮往的童話世界,它給人們製造了一個無限接近於真實的夢幻世界。因此很多人從小時便有著去迪士尼痛快玩一次的夢想。你的兒時是否也被迪士尼的卡通人物形象所深深吸引著呢?那麼國內的上海迪士尼,你會為他買單嘛?位於我國上海市的迪士尼樂園則是一座神奇王國型經典迪士尼樂園,位於上海市浦東區川沙新鎮,是世界第六個、亞洲第三個、中國第二個迪士尼主題公園(第一座位於中國香港),上海迪士尼於2016年6月16日正式開園。
  • 福布斯2013全球奢侈品排名 中國人將買走近半奢侈品
    報告稱2013年中國人將買走全球近半奢侈品  中國奢侈品市場研究機構財富品質研究院14日在上海發布《中國奢侈品報告》稱,2013年中國人奢侈品消費總額將達1020億美元,而當年全球奢侈品市場總量將達到創紀錄的2170億美元,這也就意味著中國人將買走全球47%的奢侈品,中國也是全球奢侈品市場無可爭議的最大客戶。
  • 六問羅森:為何不顧食品安全「紅線」?是否僅為個例?
    羅森還稱。「羅森關東煮事件」連續數日在熱搜榜單上儘管羅森出面道歉,但個例的出現還是會引發一個思考:對於在中國門店數超過3100家、想要繼續拓展的羅森來說,羅森中國其他門店是否有類似行為?為什麼日本羅森從沒曝出這樣的事,但卻在中國發生?瘋狂擴張的背後,羅森的價值觀有沒有發生改變?
  • 我國最常見的東西,在巴基斯坦卻成奢侈品,他們還稱中國兄弟有錢
    我國最常見的東西,在巴基斯坦卻成奢侈品,他們還稱中國兄弟有錢同樣的物品在不同的國家,可能價格也不同,這是因為每個國家的地理環境不一樣,生活環境也不相同,而在我國最常見的東西,在巴基斯坦竟然成了奢侈品,他們還稱,中國兄弟有錢。
  • 外國的小費VS中國的服務費,你願意為哪個買單?
    近年來,這種現象也逐漸地擴展到東南亞地區了,去越南、印尼等國,一下飛機海關人員就向你索要小費,不給的話還會毆打遊客,好像還是專門針對中國遊客。到了芽莊,各種服務還是要小費,不給的話,就給你擺臉色。在泰國,不給小費的話,服務人員只會用職業假笑來對付你,讓你感覺玩得不是那麼舒服。
  • 奢侈品牌香水成本不及售價的15%,為什麼消費者還是願意買單?
    一般香水品牌商對香水的成本採取閉口不提的方式,就算被問到也只是含糊其辭地用「原料昂貴、製作工藝複雜、浪漫感人品牌故事的背後價值」等來回應消費者。 但巴黎高等商學院市場營銷學教授指出,歐洲法規禁用多種天然芳香原料,香水原料多是合成的,所以原料價格昂貴的觀點根本站不住腳。
  • 松下為電池召回買單 日本製造神話能走多遠
    諾基亞全球召回電池事件終於有了結果,為此次召回事件買單的又是松下所代表的「日本製造」。根據協議,日本松下公司將承擔此次因召回所致的直接損失,其中包括運輸成本、呼叫中心成本和電池更換成本。而松下可能將為此付出100億至200億日元(合8600萬~1.72億美元)的代價。
  • 一雙鞋,美國賣10元,中國300元,中國製造在國外比國內還便宜!
    曾經有人問我:「美國是否有陰謀,是否想陰謀吃掉中國?」我這樣回答他們:「任何國家都有自己的秘密。不僅國家有,企業也有,團體也有,個人也有。否則就沒有了隱私權。商人每天都在謀劃,講好聽的是商業計劃,但這個計劃是對內的,對外是不會公布的,否則就沒有了商業機密這個概念。
  • 中國人愛買奢侈品,但他們會接受二手奢侈品嗎?
    「雙十一」成了中國最大的購物狂歡節,不少電商的銷售再創新高。於是朋友就問李日學業績如何。他回答說:「我們不做(『雙十一』)的,我們自己有活動。」這位寺庫的創始人日前從北京輾轉至上海,為12月17日的寺庫奢侈品節做預熱。「我們2014年三天的銷售額就達到了1個億。」按照李日學的估計,2015年寺庫奢侈品節的銷售額可以達到5億。
  • 胡沈員奪冠,你還願意為舞蹈買單嗎?
    但是這樣的結果大嘴真是不能接受啊,畢竟大嘴之前還寫過一篇預言冠軍是劉迦的文章:畢竟在《遇見》中的你是渴望化鯤為鵬,嚮往自由,衝破束縛的存在呢!百度過胡沈員的朋友們應該知道,他是個沒有百度詞條的男人,更是四位冠軍候選人中唯一一個沒有百度詞條的。就是如此低調,卻迫切想要為舞蹈藝術做出貢獻的他,最後奪冠了。大嘴在為他高興的同時,更多的是對他的擔心。
  • 為什麼中國人買走了全球1/3的奢侈品?
    ;2020年,在全球經濟都不景氣的情況下,國外一些奢侈品門店紛紛倒閉關門,縮減門店的數量,然而在中國,這種現象卻少之又少,奢侈品市場在中國當先回暖。 最先排除的便是老年群體,他們對於金錢的消費觀念與現代人有所不同,他們更多注重的是物質上的滿足,而非這種奢侈品的享受。
  • 美國網友熱議:你願意乘坐中國製造的高鐵和飛機嗎?
    美國某著名問答網站上有網友發問:你願意乘坐中國製造的高鐵和飛機嗎?網友評論:1、如果我孤身一人,我不介意冒險嘗試一下,但想想我的父母和女友,我還是選擇放棄。2、珍愛生命,請遠離中國製造。3、呵呵,說的好想你沒用過中國製造似的,說不定你這條留言就是用中國製造的手機發的。4、誰在乎它是誰設計哪裡製造的?只要它通過了安全檢測,有合法的運營許可證,我很樂意乘坐。
  • 中國奢侈品:下一個風口?
    中國曾在幾百年來為世界提供最精緻、最受歡迎的絲綢、陶瓷和工藝品,而了解這段歷史的西方鑑賞家們也必然知道,「中國」和「奢侈品」從來都不是兩個相互絕緣的詞彙。但是,中國消費者在過去幾十年對本國品牌缺乏信任,認為國產產品存在「質量低下」、「技術落後」、「與客戶缺乏情感聯繫」。這種看法曾經讓西方奢侈品企業受益頗多。
  • 你會買二手奢侈品嗎?我會!
    並且二手包包也算是二手市場的搶手貨,最近幾年來二手奢侈品包包越來越火,很多人都很喜愛二手包包,因為大部分明星和網紅都在背。其實二手奢侈品是非常討人喜歡的。一個凡事喜歡自己買單的姑娘,不偷不搶不靠乾爹,在二手店以五折甚至三折的價格買到人生中第一隻奢侈品包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