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是一個小區,可偏要一分為二。」12月3日,家住西五條路平安街與牡丹街之間三建小區的郭先生說,如果小區被拆開封閉後,小區南北兩側居民非常不便,居民想去小區廣場都得繞著走。
據郭先生說,三建小區是個半開放小區,在小區中間有一條東西走向的大道,小區周圍都是居民樓,小區居民都從這條大道出行。按屬地劃分,小區歸兩個社區管理,道南側是西牡丹社區管轄,道北側歸東丹社區管轄。為了疫情防控,東丹社區準備沿著北側道邊修上柵欄,東西兩頭各留一個門,讓所管轄的北側小區進行封閉式管理。社區的這一行為,有居民贊同,也有居民表示「不太方便」。
郭先生說,目前沿著道北側已經安裝了鐵柵欄,這樣安裝以後,小廣場也被圍上了,南側居民想去小廣場或者幼兒園就得繞到東西兩頭的鐵柵欄門進入。如果想讓小區封閉式管理,只需要在這條東西走向的大道上各安一個門就可以將小區進行封閉式管理了。但是有居民認為,這樣一來,也出現弊端,小區倒是封閉了,可是這個一體化的小區安了門,不利於兩個社區的管理。
對此,記者聯繫東丹社區了解情況。據社區的工作人員介紹,這個小區的管理相對複雜,小區內涉及到兩個社區的管理,並且兩個社區還不屬於一個街道辦事處。而小區內的這條道也並不是居民區內的道路,經過他們調查,一些老戶叫這條大道為南小平安街。工作人員說,一旦疫情防控,這個小區就會涉及到兩個社區的管理,為此,他們將道北側安上柵欄後,使他們管轄的一號樓、二號樓進行了封閉式管理,方便疫情防控,如果出現疫情,工作人員就會及時、迅速地封閉小區。安上鐵柵欄,在平時生活中,居民的生活也更安全。
工作人員表示,他們在安裝柵欄的時候,在東西兩側各留了一個門,小廣場離東門特別近,南側居民走路不到1分鐘就可以來到小廣場,特殊時期,為了居民的安全和健康,還是希望居民能夠多多理解。
晨報融媒體記者 艾俊良
【來源:牡丹江晨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