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日本京都寺廟之旅,相信沒有哪一座寺廟會像清水寺這般受歡迎。清水寺是京都最古老的寺院,199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是日本全境最著名的古寺之一。每年春天,清水寺成為京都最熱門的賞櫻名所之一,到了秋天,它成為了名副其實的賞楓勝地。
但實際上,不論什麼時候來,清水寺的唯美依舊令人沉醉,吸引了大量遊客慕名而來。它作為日本國寶建築之一,即便錯過了春天的櫻花,秋天的紅楓,但具有深刻的日本式唯美意識的建築,依然是值得一探究竟。京都,是日本人不可或缺的精神故鄉,日本的傳統文化、風俗和建築等等,在京都舉目可見。自然,處處也是唐風宋韻。
清水寺是京都之旅的經典打卡景點之一。 如果想要避免熙熙攘攘的遊客和旅遊團,要麼一早來,要麼傍晚時分來。如果時間和行程允許的話,京都的風光於清晨和傍晚時分最是醉人。清水寺是日本平安時代的建築遺產,始建於778年,距今已有1000多年歷史。
平安時代的日本建築,出現了大量純日本式建築。從奈良的平城京遷都京都的平安京,實行了攝關政治,在文化方面實行了和風化,帶來了一個文化繁榮的時代。宮殿建造基本上是按照日本的古制建設,白木結構,鋪木板,扁柏樹皮葺屋頂,保持簡素和清純,建築逐漸從唐風向和風開始轉變。如清水寺、護國寺金堂等等。
清水寺作為平安時代的傳世之作,相傳延鎮上人於778年在此開山後,由大將軍坡上田村麻呂於798年興建。後來多次遭遇大火和重建。現存的大部分建築始建於公元1633年,被定為國寶的主堂是由139根立柱支撐的,宛如碩大的舞臺,又稱「清水舞臺」。它是日本國寶級文物,四周綠樹環抱,春有櫻花,秋有紅楓,是遊客們最青睞的位置之一。
平安時代的日本建築,雖然是從唐風轉向和風,但仍有可見唐風的影子。但奈良時代的日本建築,唐風十分盛行。 清水寺的三重塔,京都法觀寺五重塔等等,這種佛塔多層的建築風格在我國唐中後期十分普遍,也成為當時日本最初學習對象的階段。這種「大體不走樣」的模仿,日本人還算學得有模有樣。值得一提的是,清水寺的三重塔是日本最高的三重塔,高約31公尺。
但從中國古建築的主體結構,關鍵組件,建築思想等多方面研究,在日本所建有的「唐風建築」大多是模仿中國古建築的外形。雖然不是內行人,但對於外行人而言,這種外形模仿的視覺記憶實在厲害,吸引了諸多中國遊客前往日本。唐朝發生安史之亂,由盛轉衰,日本進入平安時代。這一時期的日本建築,與奈良時代有明顯不同。
「和風」是日本人自己研究出來的一種新建築,但仍在追求「唐風美感」,它有一種「頭重腳輕」之感。但這並不影日本建築的美感和藝術,清水寺作為平安時代最經典的古建築之一,它自然是成為大眾所嚮往的景點之一。不少年輕人會穿著和服來此打卡,拍照,有日本人也有中國人。
清水寺不僅是京都最古老的寺院,也是京都規模最大的寺院之一,佔地面積達13萬平方米。清水寺的山號為音羽山,主要供奉千手觀音。但這千手觀音普通遊客很難見到,供奉千手觀音的大殿據說只有在日本「清明節」(盂蘭盆節)才會開放。
藍天之下,具有千年歷史的日本第一古寺,確實美麗。清水寺,因清泉得名。它與金閣寺,二條城並列為京都三大名勝。進入清水寺內,依次經過仁王門、西門、三重塔、隨求堂、開山堂等建築,能看到仁王像、地藏佛等雕刻。其中,三重塔很驚豔,但最值得期待的還是清水舞臺。
清水寺屬北法相宗,為中國佛教十三宗之一,日本八宗之一,此宗以唐代玄奘為宗祖,古寺主張一切唯識之旨之宗派。佛教從西域三十六國傳入唐朝,再經唐朝傳入日本,已有1400餘年的歷史。同唐朝其他文化一樣,佛教經中國傳入日本後,十分興盛。
今天去日本旅行時,會發現日本有許多地方與古代中國文化十分相近,建築只是其中一方面。還包括有日本服飾、茶道、飲食等風俗習慣。如果有機會去日本旅遊,不妨多感受感受。整個京都,都值得好好欣賞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