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敏性鼻炎是非常常見的疾病,特別是春秋兩季每當氣候變化大,流鼻涕、打噴嚏、鼻子癢、眼睛癢,甚至頭痛、前額脹痛、注意力難以集中等等過敏性鼻炎症狀反覆發作,讓不少患者苦不堪言。
西醫用傳統的抗過敏藥或者手術治療,效果不太理想而且副作用比較大。
中醫提倡從「脾腎」入手,增強患者體質以減輕過敏性鼻炎症狀,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爸媽過敏
孩子50%機會患過敏性鼻炎
「臨床上過敏性鼻炎的患者越來越多,除了先天的過敏體質,後天的環境影響也很嚴重。」固生堂佛山南海分院名醫工作室李俊雄主任表示,城市人口中過敏性鼻炎患者估計有30%-40%,年齡分布廣,從嬰幼兒到70、80歲老人都有。
患者家庭遺傳相關性相當明顯,通常如果父母親之一方具有過敏體質,則其小孩有百分之三十至百分之五十的機會會產生鼻子過敏症狀;若父母親兩人均有過敏性病史,則小孩發病的比例將高達百分之五十至百分之七十;父母均無過敏病史,小孩卻有鼻過敏的困擾,這就是後天環境因素及飲食習慣不良而誘發使然。
「在西醫治療中,過敏性鼻炎傳統就是用抗過敏藥,副作用就是容易瞌睡,藥效會越來越差;如果是手術治療,鼻黏膜越來越薄,就會變成俗稱的『鋼盔鼻』,患者生活質量會越來越差。」李俊雄主任表示,中醫對疾病採取整體觀念,認為人與環境是一個整體,臟腑發病與環境和體質的變化密切相關。
「正氣存內, 邪不可幹」「邪之所湊,其氣必虛」。「過敏性鼻炎多數是『肺氣虛』,『邪氣』就是外界的空調、食物、廢氣等等誘發。」李主任解釋,「虛」代表著一種狀態,也就是說人體機能不能隨外界環境的變化而及時的做出正常的調整。
我們生活在自然界,時時刻刻受到自然界的影響,當外界環境發生變化的時候,我們的人體也應當發生相應的變化。當我們的人體自身的陰陽出現失調的時候,這種適應外界環境的機制也發生了不平衡,日久天長,就形成了相應的體質。
過敏性鼻炎乃是「冬病」
最適合冬病夏治
有人會問:「過敏性鼻炎好發於春秋兩季,但為什麼要要在夏天治療呢?」
中醫認為多清涕、鼻癢、噴嚏、鼻黏膜水腫、蒼白等過敏性鼻炎的臨床表現是寒症,病情以虛寒為特點,用這種取類比象的方法來表述該病的特點,它就像一年四季的冬季,因此稱之為"冬病"。
而現小暑剛過,一年之中陽氣最足的三伏天即將來臨(2020年7月16日正式入伏),到了一年之中「冬病夏治」的最好的時機。
三伏天是一年四季中陽氣最足的時期,自然界的陽氣最盛,人們體內陽氣也相對充沛的時機,此時通過溫補陽氣、散寒驅邪、活血通絡等治療措施,可以達到治療或預防過敏性鼻炎的目的。
(鼻炎的艾灸方法)
過敏性鼻炎病在肺,本在脾腎
中藥治療應扶正祛邪
過敏性鼻炎在傳統中醫裡有類似的症狀描述曰「鼻鼽」,《諸病源候論·卷二十九·鼻涕候》記載:「夫津液涕得熱即乾燥,得冷則流溢,不能自收。」
《雜病源流犀燭·卷二十三·鼻病源流》記載:「又有鼻鼽者,鼻流清涕不止,出肺經受寒而成也。」
《辨證錄》記載:「人有鼻流清涕,經年不愈,是肺氣虛寒,非腦漏也。」
李東垣在《內外傷辨惑論》記載:「元陽本虛弱,更以冬月助其令,故病者善嚏,鼻流清涕,寒甚出濁涕,嚏不止。」
李俊雄主任表示,過敏性鼻炎在症狀上以突然和反覆發作性鼻塞、噴嚏、鼻流清涕為特徵,外在病因則多為風寒邪氣侵襲鼻竅所致,內在病因則多為臟腑功能失健,因此可以說過敏鼻炎其病主要在肺,而其本在脾腎的虛損。
所以治療時當扶正祛邪,從肺、脾、腎三髒入手,配用溫陽益氣、清熱通絡之品,控制緩解症狀,並通過體質的調整,降低發作頻率。以下舉例幾種過敏性鼻炎的分型。
1、肺脾氣虛型
過敏性鼻炎最常見的「肺脾氣虛型」,這類患者常感頭昏頭重,四肢睏倦,食慾差胃納少,舌質胖而淡,有齒痕,脈濡弱。
治療可以用四君子湯系或補中益氣湯、參苓白朮散加減。
2、肺腎虛虧型
肺腎虛虧型常見於成人或長期患者,表現為清涕多,噴嚏不斷,腰膝酸軟,夜尿多,舌質淡,脈沉細弱。
治療則常用右歸丸、濟生腎氣丸加減。
3、火熱為病型
患者因嗜食冰冷、炸辣燒烤食物所誘發的過敏性鼻炎屬於「火熱為病型」,治療可用辛夷清肺飲、蒼耳散加減。
「經常發作的患者,可以用『自血療法』,在定喘、肺俞等穴位注射,一般3個療程就有明顯效果。」李俊雄主任說。
兒童過敏性鼻炎應以預防為主
在李主任的臨床實踐中發現,兒童過敏性鼻炎的發病率,近年來也呈現逐漸上升趨勢,除了打噴嚏、鼻癢、流清鼻涕等症狀外,還有60%~70%的孩子會有眼癢、紅腫或者流淚等症狀,有的甚至患有哮喘、溼疹,不但降低孩子的生活質量,也影響了孩子的生長發育狀況。
「與以抗過敏藥為主要治療手段的西醫相比,中醫治療過敏性鼻炎不會對孩子產生副作用,也不會產生藥物依賴。其治療原則是益氣固表、芳香開竅、宣肺化痰。」李俊雄主任表示,兒童不建議進行「自血療法」治療,而是通過調整體質,結合孩子的日常飲食、生活習慣、居住環境、身體鍛鍊等方面進行預防,以減少過敏性鼻炎發作。
中醫所謂「治本」,並不是說使症狀完全不發生,而是通過健脾益氣、運動增強體質等,以扶正氣而抵禦邪氣,正勝則邪衰,就能發病微緩或一段時間不發病。
對兒童過敏性鼻炎患者的建議:
1、三伏貼
除了內服藥物的治療以外,過敏性鼻炎的患者還能利用中藥的外敷來改善症狀,如「夏日三伏貼」及「冬日三九貼」。
特別是現在固生堂中醫2020年三伏貼的時間安排已經開始了,選擇一些逐痰利氣、辛香走竄的中藥粉,做成藥餅,敷貼在膀胱經及督脈的相關穴位上,如此便能通過經絡氣血的調整,達到溫煦肺經陽氣、驅散內伏寒邪的目的,進而防病治病,達到減輕過敏症狀的效果。
2、每天進行半小時戶外運動
《素問·四氣調神論》中提出「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 不治已亂治未亂。」
預防過敏性鼻炎,李主任認為根據患兒體質的不同,在藥物、飲食、精神心理及生活習慣等方面綜合調理機體陰陽偏頗,而增強自身免疫力則是第一要務。
「溫室裡的花朵是長不好的,現在夏季氣溫很高,孩子都躲在空調房裡,更容易發病。」李主任建議,孩子們每天都要到戶外進行半小時,以出汗為標準,持之以恆。
平時也要關注汗、寒,不要受冷,汗出時及時更換衣服,空調溫度要適當。
3、按摩鼻翼兩側迎香穴
這個方法非常簡單,用兩個大拇指的指甲,貼著鼻翼兩側迎香穴,用力按摩幾分鐘至鼻部發熱,次數不限,有空即按。讓鼻部血液循環暢通,增強呼吸系統功能。
4、捏脊增強孩子免疫力
中醫認為小兒衛外功能薄弱,通過捏脊刺激督脈和膀胱經,能調和陰陽,健脾理肺,從而達到提高免疫力、減少呼吸系統感染的作用。
捏脊療法簡單容易操作,就是用雙手拇指指腹和食指中節靠拇指的側面,向上捏起皮膚,同時向上捻動,邊提捏,邊向前推進,由尾骶部捏到枕項部,重複3-5遍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