棗園街道洛莊村:黨建引領產業興旺 宜業宜居文明和諧

2020-12-24 大眾網

  歷史文化名村洛莊村,因2000年度十大考古發現之一的洛莊漢墓而遠近聞名。該村位於棗園街道駐地以北1公裡處,是S241沿線重要節點鄉村。村東側繡源河貫通南北,下遊是湖光山色的朱各務水庫;西側是著名的洛莊漢墓,現建有漢王陵遺址公園、博物館。全村336戶,1340人,耕地1850畝。近年來,洛莊村緊緊抓住鄉村振興戰略機遇,突出洛莊漢墓的漢文化特色,圍繞建設"漢韻名村,陌上瑰寶"的整體定位,從配套完善、風貌協調、生態保護、環境整治等方面入手,以鄉村美開啟致富路,正在走出一條"產業興村、文化活村"的新路子。

堅持以黨建為核心,築強戰鬥堡壘。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黨建引領是核心。近年來,洛莊村緊緊抓住鄉村振興戰略機遇,按照"圍繞發展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的思路,突出黨建引領,激發"組織動能",推動全村各項工作紮實開展。一方面,持續加強黨組織的規範化、標準化管理,認真組織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加強黨員培訓,打造過硬隊伍,不斷提升黨組織的戰鬥力;另一方面,積極開展"黨建+文化"、"黨建+產業"、"黨建+農戶"等"黨建+"系列活動,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通過黨員帶頭衝鋒、黨員幹部包戶等方式,當好群眾的主心骨、發展的領頭羊,推進各項工作落實,在工作實踐中鍛鍊了黨員隊伍,實現了黨建工作與村級各項工作的深度融合。2018年,該村被區委、區政府列為美麗鄉村建設示範村,2019又被濟南市確定為齊魯樣板村。在美麗鄉村和齊魯樣板村建設過程中,該村不等不靠,積極作為,突出政治引領,發揮黨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組織帶動廣大黨員群眾積極獻計出力,協調各種關係,為施工單位、監理單位開展工作提供方便,為推動美麗鄉村建設和齊魯樣板村建設提供了堅強的政治保證和組織保證,在較短的時間內,該村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大力發展特色產業,實現富民強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產業興旺是關鍵。洛莊村依託本地資源優勢,著力促進產業興旺。綜合利用漢王陵遺址文化優勢和本地農業資源,突出漢文化和農村主題,著力打造富有本村特色的文旅產業和種植產業。一是依託2000年註冊成立的洛莊旅遊製品有限公司,加工當盧、編鐘等出土文物仿製品和仿古旅遊紀念品,作為產業興村的一條新路子,既推動文化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又帶領村民走上致富路。二是盤活村內閒置資產,對外出租,同時流轉土地進行林果育苗,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三是爭取上級資金400萬元,依託生態農業示範園產業扶貧項目和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項目建設32個日光溫室大棚,與山東田立方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合作發展現代農業,由對方提供技術、管理和銷售服務,以規模經營帶動本地果蔬發展,逐步將現代農業發展為洛莊村的主導產業。今年2月份,扶貧項目大棚黃瓜率先上市,市場反響良好;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日光溫室大棚項目於今年6月份完成建設,10月份正式投入使用。該村還因勢利導,積極動員群眾參與產業發展,越來越多的村民被帶動起來,通過土地流轉、承包大棚、進大棚打工等方式增加收入,拓展了農民就地轉移的空間,同時還學習了種植技術,提高了本村農業產業化水平。

   著力改善生態環境,建設宜居村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民生共享是根本。洛莊村始終堅持把民生事業放在首要的位置,不斷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改善群眾居住生活環境,提升村容村貌。近年來,在上級的大力支持下,該村累計爭取資金1000餘萬元,實施美麗鄉村建設、齊魯樣板村建設。新建3處健身廣場、新裝體育健身器材18套,為廣大村民提供了健身娛樂的好去處;同時,還深入實施街巷綠化、牆體美化、村莊亮化工程,紮實推進拆違拆臨、杆線入地、農村改廁等工作,深入開展村莊清潔行動、修建排水溝、新建氧化塘等,村莊環境面貌顯著提升。現在走進洛莊村,迎面給人一種舒適、親切、豁然開朗的感覺。2018年,洛莊村率先實施"氣代煤"工程,成為天然氣入戶"章丘第一村",目前在村居住的232戶居民使用了天然氣取暖爐,群眾居家環境明顯改善。2019年7月12日,在濟南市推進鄉村振興暨脫貧攻堅現場會上,洛莊村的汙水處理工程和天然氣入戶工作得到濟南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的肯定。與此同時,洛莊村還積極開展"出彩人家"創建活動,引導群眾追求快樂、享受生活,群眾生活品味不斷提高,村民素質顯著提高,亂扔垃圾、亂堆亂放、亂潑亂倒現象明顯好轉,群眾真正享受到了齊魯樣板村建設帶來的成果,該村也實現了生態、經濟、社會的良性互動發展。

注重文化傳承創新,凝聚內生動力。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文化繁榮是力量。洛莊村以漢文化傳承、文化陣地建設、鄉風文明提升等工作為抓手,不斷推進文化振興,為加快小康社會建設注入文化活力。一是傳承漢文化。設計建設了融優秀傳統文化、特色創新精神和對美好生活嚮往於一體的茹古涵今廣場、遊園編鐘廣場;投資3萬元購置漢服、鑼鼓等,組建了30餘人的鑼鼓隊、舞蹈隊,圍繞漢文化舉辦各類農事節慶活動,吸引人氣;在豐富村民文化娛樂生活的同時,也打造了鄉村文化品牌。村民排練的漢代舞《風箏誤》、鑼鼓表演、舞龍舞獅等傳統節目,在春節、元宵等節日進行了多次表演,提升了村民的精氣神,贏得了廣大群眾一致好評。二是不斷深化鄉村文明行動。認真組織開展"好婆婆"、" 好媳婦"、道德模範、"出彩人家" 等各類先進評選活動,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讓家風、家訓、家規帶動全村社會風氣不斷改善;同時,該村還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紮實推進移風易俗等工作,有力促進了全村和諧穩定發展。三是加強文化陣地建設。先後投資50餘萬元建起文化大院、農家書屋、道德講堂、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和以鄉情村風為內容的村史館,為黨員學習教育和村民的日常文化活動提供了有利的陣地環境,進一步提升了群眾的文化獲得感、幸福感和歸屬感。

   全面推進依法治村,村莊和諧穩定。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依法治理是基礎。洛莊村嚴格按照章丘區"四五三"治村模式,建立完善了財務管理、民主評議、民主議事、民主決策等各項管理制度。在民主決策方面,嚴格按照"五步議事法",切實將重大事務的決定權交給村民,凡涉及村民利益的重大事項,均提請村民代表會議討論,按多數人的意見作出決定。在村級管理方面,該村結合本村實際制訂了《村規民約》,還制定了村級公共設施的使用維護管理規定、環境衛生管理規定等,並結合村文化牆、宣傳欄為載體,將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宣傳到家家戶戶,增強了村民的法律意識、責任意識和遵紀守法的習慣,有效規範了村民的行為,目前該村基本上達到了事事有章程,處處有約束,人人有章可循,違章必究,究有所依的程度。在民主監督方面,該村充分發揮村監督委員會的作用,對村級各項支出和重大事項決策進行嚴格把關;同時,還主動接受群眾監督,除利用公開欄公開黨務、村務、財務外,還採取黨員會、村民代表會等形式公開有關事項,有效消除了群眾疑慮,促進了村莊和諧;該村連續幾年來無刑事案件、無群體性事件、無集體上訪和越級上訪案件,社會秩序良好,群眾安居樂業,全村呈現出一個"風清氣正、心齊和諧"的良好局面。

  在小康建設的道路上,洛莊村正在向著領跑者的目標闊步前進。下一步,該村計劃因地制宜挖掘培育漢文化、飲食文化和人文文化內涵;堅持生態理念,保持鄉土氣息,突出農村主題,統籌吃、住、行、採摘等休閒要素,盤活村內建設用地,發展民宿旅遊業,在洛莊村打造融文化產業、現代農業和農事體驗於一體的文化生態農業產業體系,不斷實現農業更強、農村更美、農民更富的目標。

相關焦點

  • 福清龍田鎮全力打造宜居宜業美麗新農村
    記者 邱陵 實習生 林友聖  發動鄉賢共建家鄉,帶領村民致富;建設公園道路,開展綠化花化,打造宜居環境;倡導移風易俗,樹立文明鄉風……近年來,福清市龍田鎮實施鄉村振興發展戰略,堅持以黨建引領為保障,從黨建底色、產業特色、生態秀色、文化亮色和民生本色入手,全力打造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麗鄉村。
  • 章丘文祖街道黨建引領產業發展推動鄉村振興
    、村民富起來、街道強起來,譜寫了「環境優美、文旅融合、生態宜居」的文旅特色小鎮新篇章,擘畫出齊魯古道詩畫文祖絢麗藍圖,重現昔日齊魯古道的新輝煌。  抓好基層黨建,舞起鄉村振興「龍頭」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文祖街道堅持黨建引領,創新黨建模式,創建區域化黨建聯盟,進一步夯實基層戰鬥堡壘,提升基層黨建規範化、標準化水平,整合資源、發揮優勢、破解薄弱村發展難題。
  • 風景獨好,宜居宜業!新會這裡有條「網紅村」……
    風景獨好,宜居宜業!新建村風景優美、宜居宜業。「我們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宣傳黨的主張、基層治理、團結動員群眾、推動發展的堅強戰鬥堡壘。」3年來,全村投入基建資金180多萬元,新增25盞路燈,增加綠化帶2000米,農村改廁10間,新建1間公共廁所,村容村貌得到有效改善;村內路口共安裝34個監控攝像頭,有效保障村民的人身財產安全;建設新會區首個村級黨校——中和村黨校,增加5個黨建宣傳欄,增強黨員的凝聚力;建起農村幸福院和新基公園,豐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推進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建設,組建5支志願服務隊,積極開展各類文明實踐活動,用實際行動助力文明鄉村建設
  • 臨沂市莒南縣十字路街道:以「美麗」「融合」描繪宜居宜遊宜業新...
    魯網10月5日訊 近年來,臨沂市莒南縣十字路街道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立足街道自然生態資源實際
  • 黨建引領社區建設 銘安社區居民歡慶元宵共寫新年心願
    長沙市天心區黑石鋪街道銘安社區舉行「我們的節日•元宵」「黨建引領社區建設,黨員助力環境提升」學雷鋒志願服務活動。2月18日,長沙市天心區「我們的節日•元宵」黑石鋪街道銘安社區「黨建引領社區建設,黨員助力環境提升」學雷鋒志願服務活動舉行。活動中,社區居民們親手寫下一個個新年心願,傳遞出了大家共創文明、健康、和諧、美好社區的決心。此次活動由長沙市文明辦、長沙市天心區文明委指導,天心區文明辦、黑石鋪街道黨工委、黑石鋪街道辦事處主辦,銘安社區黨總支部、銘安社區居民委員會承辦。
  • 南京西善橋街道:岱山梅山,共築宜居宜業新城區
    「五指成拳」精準管理,搶抓機遇轉型突破西善橋街道:岱山梅山,共築宜居宜業新城區西善橋街道橫跨秦淮新河,西望浩蕩長江,與河西新城咫尺相鄰。近年來,西善橋不斷加大民生投入,創新社會治理,亮點不斷湧現:「向善家長學校」登上全國性家庭教育研討舞臺,「理想教育小鎮」迎來諸多專家大咖到訪,永盛奧林匹克公園成為南京「城市10分鐘健身圈」的代表作,全國首批智慧社區健身中心落戶岱山……隨著「兩橋」城市更新改造不斷推進,西善發展不斷實現層級跳躍,「宜居宜業新西善」正加快創響。
  • 黨建引領築精彩西麗!西麗街道打造高品質、智慧型、生態化三宜街區
    自2017以來,西麗街道認真貫徹落實南山區委提出的打造黨建引領發展的全國城市基層黨建先鋒區目標,積極對接西麗湖國際科教城、西麗高鐵新城兩大戰略,圍繞「系統化、品質化、特色化」要求,打造了一系列等高度整合又各具特色的現代化社區。
  • 深圳南嶺村社區黨委:建設宜居宜業幸福社區
    原標題:對標民生幸福標杆 建設宜居宜業幸福社區   「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上的重要講話,鼓舞著社區的廣大黨員幹部群眾,大家以創新基地、服務中心、宜居家園為三大目標,只爭朝夕想把南嶺村早日建設成為宜居宜業的美麗幸福社區。」近日接受記者採訪時,南嶺村社區黨委書記張育彪依然掩飾不住自己的興奮之情。
  • 蕪湖入選2020中國宜居宜業城市
    核心提示:11月28日,中國民族建築研究會宜居城市與城鄉治理專業委員會發布《2020中國宜居宜業城市榜》,全國709座城市有84座城市上榜,安徽省有2座城市上榜。蕪湖榜上有名。
  • 街鎮一把手採訪|江埔街黨工委書記駱志雄:打造產業興旺、宜居宜業...
    「江埔街將打造成為產業興旺、文化繁榮、環境美麗、智慧時尚、宜居宜業的城市功能拓展區」,近日在接受廣州日報記者專訪時,江埔街黨工委書記駱志雄如是說。「未來這片區域將發展成宜居宜業的城市新生活圈,可以承載20萬人口。」駱志雄表示。目前,江埔街正在加快推進落建項目的土地徵收工作,積極推進舊村改造。(從化區中醫醫院遷建效果圖,江埔街供圖) 而另一邊的河東片區西鄰從化老城區,是老城區的「三角」結構支點,同樣承擔了老城拓展的責任。
  • 逐浪高質量 漳州建設宜居宜業創新創業新龍文
    經過22年的發展壯大,如今已擁有規劃總面積達22.5平方公裡的藍田開發區,形成「一區四園」發展格局,全區擁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54家,其中產值上億元工業企業達81家,規模工業總產值從1997年的1.88億元增長到2018年的307.7億元;引進了矢崎汽配、百威英博、ADM等5家世界500強企業和投資超百億的聯東U谷產業綜合體,形成食品飲料、家居日化、印刷包裝、電子機械裝備等四大主導產業,以大閩食品等為龍頭的百億食品產業基地
  • 朱家角數字報-打造「宜居宜業、宜遊宜商」新角裡
    3月24日,朱家角鎮召開全鎮黨政幹部大會,總結2015年經濟、黨建和精神文明建設、政法綜治和黨風廉政建設工作
  • 中都街道:「七彩連心」引領發展新旋律
    為進一步增強工作創新動力,激發乾事創業熱情,全力推動各項工作邁上新臺階、爭創新亮點,中都街道堅持黨建統領全局,實施「古韻中都、七彩連心」工程,形成層層有壓力,事事有人管,件件抓到位的濃厚工作氛圍,從根源上實現黨群心連心、群眾零距離的目標。「紅色標杆」強引領。
  • 宜商宜業宜居!東莞中堂獲「廣東省文明鎮」稱號
    近年來,中堂鎮大力推進「友善之城」「好人之城」「志願之城」建設;做好招商引資、產業發展工作,加快建設「智能科技生態鎮」;提升城市品質,城市鄉村面貌日新月異,讓中堂鎮更宜商宜業宜居!記者了解到,自創文以來,中堂鎮逐漸形成了「文明積分進萬家」「中堂好人」評選、文明志願服務進社區(企業)等品牌活動,同時出臺《中堂鎮重大項目骨幹人才子女入學實施辦法(試行)》,並加大民生方面的投入,在就業服務、社會保障、維護合法權益、豐富文化生活、改善居住條件、加強教育管理等方面,為外來務工人員就業生活創造了一個和諧的環境,吸引了廣大外來務工人員以「主人翁」的姿態融入到中堂鎮經濟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
  • 如皋工業園區(如城街道):擔當作為 打造宜居宜業生態主城
    如皋工業園區(如城街道)是我市政治、經濟中心,人口密集、資源豐富、生產活躍。近年來,園區黨工委以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263」行動)為契機,立足治汙與發展同行,不斷改進城市硬軟體設施,努力為市民打造高品質宜居宜業生態環境。協同共治提升環境整體水平健全組織體系。
  • 安陽市龍安區東風鄉:宜居宜商宜業 幸福美麗新東風
    走進龍安區東風鄉,你會驚喜地發現這座宜居宜商宜業之鄉的輪廓越來越清晰,居民們無不感嘆生活越來越幸福。□東方今報·猛獁新聞記者 於豔彬 見習記者 劉朋飛 通訊員 徐科科/文圖城區顏值不斷刷新,城市品質大幅度提升8月20日,走在新建的龍安公園內,一個以生態文明建設為前提,傳承中華文明,兼顧休閒、健身、娛樂以及科普教育、生態保護為一體的綜合性公園展現在眼前。
  • 橋東街道:聚焦主責主業,「三個抓實」提升城市基層黨建質量
    街道社區黨建作為城市基層黨建的主體和核心,工作質量直接關係到黨在城市的執政基礎。近年來,迎澤區橋東街道黨工委堅決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區委關於城市基層黨建的工作要求,聚焦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服務民生等主責主業,以「三個抓實」促進街道城市基層黨建工作全面提升。
  • 揭東區:生態宜居鄉村美 產業興旺村民富
    揭東區曲溪街道雲南社區風景如畫。鄭楚藩 攝水泥道路貫村莊,青山綠水繞白牆……隨意走進揭東區一處村莊,都仿佛走進一幅幅恬靜安詳的田園山水畫。近年來,揭東區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抓好鄉村環境整治,推進鄉風文明建設,力促現代農業發展,增加農民收入,一個個生態秀美、產業興旺、生活富裕的新農村正蓬勃興起。美麗鄉村展新顏走進曲溪街道雲南社區,入眼可見一排排整齊的樓房,道路乾淨整潔。
  • 宜業宜居宜遊沂南全域旅遊引領多業融合發展
    原標題:宜業宜居宜遊沂南全域旅遊引領多業融合發展   1月3日早8點,沂南縣馬牧池鄉常山莊村村民劉存運來到離家不到500米的沂蒙紅色影視基地,打卡上班。
  • 打造宜居宜旅宜業美麗家園
    近年來,我市以「打造山水特色鮮明、生態環境優美、宜居宜旅宜業的山水畫卷新滁州」為目標,把「綠」作為城市未來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民生工程,在擴大城市綠化面積、完成百萬畝森林增長工程、推進「三線三邊」環境整治、發展綠色低碳產業等方面下功夫、做文章、求轉型,滁州生態建設逐步加強,「國家級園林城市」「中國生態文明價值城市」「全國造林綠化先進單位」等一大批「國字號」榮譽紛至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