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界面新聞》近日報導,英國潮牌Superdry計劃近期退出中國市場,目前正在全國範圍內實行門店大規模打折,如上海、北京等多地的門店正在進行「全場商品2件6.5折,3件5折」的大幅度打折,或是因為撤櫃清倉大甩賣。
有廈門SM店店員透露,已收到上海公司的通知,要在7月退出中國市場。
對此,Superdry品牌中國區合作方赫基集團表示,「目前因為疫情的影響,Superdry和赫基集團目前正在就合資公司業務及Superdry中國區的運營審視討論。」
入華五年依舊「水土不服」?
據了解,Superdry成立於2003年,由Julian Dunkerton和James Holder創立。2015年7月,Superdry的母公司SuperGroup PLC宣布和中國赫基國際集團建立合資公司,赫基國際集團將全面負責Superdry品牌在中國市場的運營,合作雙方共投入1800萬英鎊,各持股50%,合資期限至少10年,標誌著Superdry正式進入中國大陸市場。
次年6月,Superdry在上海迪士尼正式開出大陸首店,面積超過400平方米,佔據一棟兩層小樓;在接下來的大半年時間裡,Superdry繼續在上海、深圳、北京開出新店,並在廈門和泉州開設了特許經營門店。如此看來,Superdry曾把中國市場當成重要戰場。然而,Superdry「出師不利」,截止2016年10月29日的上半財年,Superdry在中國市場就虧損了130萬英鎊(約1089萬人民幣)。
儘管如此,Superdry表示仍然看好中國市場,但在接下來的幾年時間裡,Superdry中國市場的業績並未有明顯的改善,2017財年-2019財年分別虧損210萬英鎊、300萬英鎊、370萬英鎊。
有業內人士認為,Superdry入華四年,始終處在適應中國市場和本地化的過程當中,並未找到自身明確的定位,也難以實現穩定的業績增長和實現投資回報。
實際上,面對連年虧損的局面,Superdry也曾作出努力改變。根據Superdry在2019年底披露的2019/2020財年半年報,Superdry在過去一年不斷對中國市場業務在渠道、供應鏈和設計營銷本地化方面進行調整,包括關閉了一些盈利表現不佳的門店。
據《界面新聞》消息,2020年,Superdry本來還會根據市場機會對中國業務進行重大重組,但新冠疫情徹底打亂了所有計劃。
截至2019年,Superdry在中國有約80家店鋪,其中20多家為直營店,線上渠道則有天貓、京東、唯品會等。
3個月前,Old Navy宣布退出中國市場
在Superdry之前,亦有好幾個知名時尚潮牌宣布退出中國市場。
2018年年底,TOPSHOP宣布關閉天貓旗艦店,因TOPSHOP在中國沒有實體門店,天貓店的關閉意味著其正式退出中國市場。
2018年10月,New Look正式宣布退出中國,其在中國的門店已於2019年2月全部關閉。
2019年4月25日,FOREVER 21中國官網、京東和天貓旗艦店掛出公告,宣布將於4月29日暫停運營,Forever 21確定正式退出中國市場。
2020年2月14日,Gap旗下Old Navy品牌發出了一封揮別中國的閉店公告。「因國際業務策略調整,Old Navy中國官網店鋪將於2020年2月15日起停止銷售產品,於2020年3月1日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