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禮,嫁妝文化習俗你怎麼看?路在何方?

2020-12-17 平頭哥談人生感悟

彩禮是中國古代婚嫁習俗之一又稱訂親彩禮,財禮、聘禮、聘財等。中國舊式婚姻的締結,在婚姻約定初步達成時,互相贈送聘金聘禮的習俗,這種聘金聘禮,俗稱「彩禮」。

在新中國成立之後的一段時間,彩禮和與彩禮相關的訂婚和婚約都受到了批評,曾一度被廢止,但在民間始終頑強存在。

其實彩禮就是一個陋習。

現在男女結婚,女方要彩禮的理由大致有幾個方面。

一,父母把女兒養大不容易

父母把一個女孩子從小撫養長大成人,中間所花費的時間,精力,金錢,確實不少,可以說確實不容易。但是有兒子的家庭,把兒子養大也不容易啊。況且,女孩的父母把女孩養大的這種不容易,不是女孩未來的老公造成的。如果女孩覺得父母把自己養大不容易,那麼在選老公的時候,就更應該注重未來的老公的人品及對老人有沒有孝心等。未來的老公對老人有孝心,那麼將來就可以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報答,嶽父嶽母對妻子的養育之恩。如果結婚的時候女方家庭以把女兒養大不容易為由要彩禮,那就有賣女兒之嫌了。父母也是有私心的,父母要彩禮的背後,也可能是人性的虛榮、貪婪和自私。

二,出於面子觀念

打個比方說,人家女兒都要彩禮的,就你不要,那成什麼了?難免不被人議論,搞得好像我女兒很廉價,嫁不出去一樣。或者說,別家女兒結婚都要了20萬的彩禮,那我也不能低於這個數字,低於這個數字,那麼我們的面子往那裡擱呢?

要面子可以,但是要了面子之後,可能就沒有裡子,要了面子之後可能就會活受罪。

有些條件差的男方家庭,為了結婚,為了湊足彩禮錢,耗盡了父母的大半生積蓄,然後還去外面借了不少的債。這樣結了婚之後,大家一起慢慢還債,那又何必呢?

三,要了彩禮才會有安全感。

1,不要彩禮,會被婆家人輕視。

其實,這根本就是兩個問題。要不要彩禮和婆家人會不會重視你根本就沒有半毛錢關係。

這很有可能,女人婚前原本就被婆家人看不起,也有可能女人的家境或者自身條件,都是婆家人看不起的原因,曾聽到過一位討厭兒媳的婆婆說,她兒媳長得就讓人看不起。

有可能你說自己是過來人,因為當初要彩禮少了,婚後才不被婆家重視,我告訴你問題不是在彩禮上面,而是你就遇到了這樣的一家人。這是由婆家一家人品性問題導致的,一系列問題都也都是由婆家一家人品性問題產生的,跟彩禮是沒有關係的。

2,要了彩禮以後離婚了才有保障。

弱弱地一句,結婚的時候你想要多少彩禮?是100萬還是1000萬?意思就是說以後你離了婚了,你就可以不工作了,就可以靠結婚時要的彩禮錢過一輩子嗎?

一個女人對自己最大的保障是要有一種堅強,獨立自主的精神,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與其結婚之前多要點彩禮,不如自己多學點技能。

四,因為結婚後要給男人生孩子,生下來的孩子要跟著夫家性,所以要彩禮

荒唐!結婚後給男人生孩子?!生孩子不是給你自己生的嗎?男人和女人結婚後組成家庭,生下的孩子,是兩個人愛情的結晶,愛情的延續,而不是因為收了彩禮錢才給生孩子,如果是這樣想的話,那麼你就把自己當成了生育的機器了。

其實法律上並沒有規定,生下來的孩子一定要跟著男方姓。夫妻倆生下的孩子可以跟著父親姓,也可以跟著母親姓,這個其實是可以商量的。如果把孩子的冠名權和彩禮聯繫在一起,那麼這就成了一種交易了。

不得不承認,在中國古代彩禮確實是一種風俗。但是現在,時代在變化,在不同的時代,法律和道德的標準都不一樣。比如在古時候,對女人的要求是三從四德,男尊女卑,而現在的標準是,婦女能頂半邊天,講究男女平等。所以不能把以前古時候的風俗習慣,生搬硬套的用在現在社會裡。

從我個人來說,我結婚時沒有出彩禮,我老婆也沒有出嫁妝,酒席都沒有辦,就領了結婚證,還是過了10多年了。結婚後,家務是共同做,雙方父母共同孝敬,結婚後掙的錢大部分都交給老婆,每年結婚紀念日,老婆的生日,情人節,我都給老婆買花,

買蛋糕,買巧克力。我結婚的時候沒有遇到彩禮,如果遇到彩禮,那麼我寧願打一輩子光棍,絕不向彩禮這種陋習低頭屈服。將來我兒子結婚的時候,我也不會出彩禮,如果說女方家庭要彩禮,兒子自己去掙,將來兒子結婚的時候如果買房子我可以幫助。我沒有女兒,但如果我有女兒的話,將來她結婚我也不會要彩禮,但是我會看她未來老公,人品好不好?對她好不好?還有雙方的家庭是不是門當戶對,我會看這些情況。

嫁妝是女子出嫁時,娘家準備的陪嫁至夫家的結婚用品及財產財物,

如房子車子,衣被家具及其他用品。各地各民族的風俗習慣不同,所準備的嫁妝也會不同。

在婚姻中,嫁妝跟彩禮理應是相互平等的。

很多人在談到彩禮跟嫁妝時,都有各不相同的態度,有些女孩子覺得,問男方要彩禮理所當然,如果男方家庭問他們家要嫁妝就天理不容,其實這種想法本身就不對。

在面對婚姻時,男女都是平等的,女人從不比男人高人一等。

但是現在的社會現實就是,很多男女在結婚的時候呢,都是男方出彩禮,而女方的沒有嫁妝,或者嫁妝很少,只是象徵性的表示一下。只要彩禮不給嫁妝,這不是耍流氓嗎?

記得曾有一個河北保定的朋友跟我說過,他們那邊的女人結二婚,收了10萬的彩禮,嫁妝就是一床被子。

造成這種現象的根本原因就是現在,男人多而女人少,物以稀為貴。男人如果接受不了女人,只要彩禮不給嫁妝的現狀,你可以不結婚,你不想結婚有大把的人等著排隊。

路在何方?

現在的社會現狀已經是這樣了,那麼出路何在呢?

一,其實男人不必糾結彩禮這個問題。你不願意出彩禮可以去找不要彩禮的女人。你想娶的女人,想要彩禮,而你又接受不了彩禮這種習俗,或者是你出不起彩禮,那麼只能說明大家三觀不合,既然三觀不合,為什麼要勉強在一起呢?

二,如果男人處在社會的底層,經濟條件很差,那麼你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奮鬥,讓自己變得很優秀,那個時候你不用出彩禮,照樣可以娶到老婆。

三,有些女人是這樣說的,男人結婚不想出彩禮,那你可以去做上門女婿呀。說這話的女人本意是挖苦揶揄男人的。但是從客觀上來說,對於不想出彩禮或出不起彩禮的男人,去做上門女婿,其實也是一種選擇。

四,2021年1月1日,《民法典》將正式生效

,其中1042條規定,禁止借婚姻索取財物。所以索要彩禮不再是一種風俗,它已上升到法律層面,索要彩禮是違法行為,既然是違法行為,彩禮被追回就有了法律依據。

但是國家有政策,民間肯定也會有對策。所以對這個事情,最好是順其自然。

相關焦點

  • 情感驛站|彩禮和嫁妝真的是結婚的必需品嗎?
    在綜藝節目《你說的都不對》中儲殷覺得,彩禮對女方家來說,意味著你願意為婚姻做多少物資準備,是男方給女方未來的一種保障,彩禮是婚姻中女性應得的物質保障。作為90後的洪千辰表示不同意,她覺得婚姻靠不靠譜並不是靠彩禮,而且雙方家庭對於彩禮的多少容易引發爭議。
  • 彩禮10萬元,嫁妝卻是開了5年的破車|從彩禮看你的婚姻是否幸福?
    可是,誰能想到五年的感情,竟然會敗在彩禮上呢?按照本地的習俗,彩禮是2至10萬不等。當然也有家庭富足的,動輒幾十萬。這都是根據各個家庭的經濟條件決定的。小林家條件也就是一般的小康家庭,為了買房子已經基本把家底掏空了。
  • 娶老婆不用彩禮,還能賺十幾萬!印度「天價嫁妝」折射了什麼頑疾?
    在中國,彩禮問題不知道讓多少情侶發愁,在問答社區裡,關於男方該不該給女方彩禮、給多少彩禮,最後都會變成一個問題,我該不該分手。不過關於嫁妝的討論就明顯沒那麼火熱,通常都看女方家長的條件和意願。但在我們鄰居印度,情況就天差地別了,男方不僅不用給彩禮,還能收到一大筆嫁妝。
  • 娶老婆不用彩禮,還能賺一大筆!印度「天價嫁妝」折射了什麼頑疾
    來源:金十數據在中國,彩禮問題不知道讓多少情侶發愁,在問答社區裡,關於男方該不該給女方彩禮、給多少彩禮,最後都會變成一個問題,我該不該分手。不過關於嫁妝的討論就明顯沒那麼火熱,通常都看女方家長的條件和意願。但在我們鄰居印度,情況就天差地別了,男方不僅不用給彩禮,還能收到一大筆嫁妝。
  • 男性朋友們,嫁妝跟你無關,彩禮也基本不再屬於你
    最近,「嫁妝是夫妻共同財產嗎?」一時間成為熱門話題,其在微博的閱讀量已將近3億,網友討論量更是遠超3萬人次。在我國的傳統婚姻習俗裡,男方需要送彩禮,女方需要出嫁妝,但是,對於許多的年輕人來說、兩個概念似乎不太清楚。那麼,什麼是彩禮呢?
  • 全國彩禮排行榜出爐!山東排名…你對此怎麼看?
    女方的嫁妝只有三成包含私家車,多數的嫁妝都是床上用品、家電、家具等。 在公布的數據中,對於「最合理的彩禮禮金」這一問題,男女回答的差異十分明顯。 60.9%的女性看重彩禮金額多少,但只有15%的男性看重金額;男性最傾向合理的禮金金額是1萬-5萬元,女性則最傾向5萬-10萬。
  • 全國彩禮排行榜出爐!廣西位列……玉林儂,你怎麼看?
    男方除了送禮金,還有超過七成送了首飾,近四成的彩禮「順帶」送房、送車,也就是傳說中的「三金四銀」和「一動不動」(車與房)。女方的嫁妝只有三成包含私家車,多數的嫁妝都是床上用品、家電、家具等。在公布的數據中,對於「最合理的彩禮禮金」這一問題,男女回答的差異十分明顯。
  • 彩禮和嫁妝是婚戀路上的攔路虎麼 為何彩禮和嫁妝居高不下?
    這位新郎以及朋友想問一下大家,武漢的嫁妝和彩禮一般是多少錢?談到這樣的話題,這個話題涉及的話題面就非常多了。從表面上看,嫁妝和彩禮是談朋友,找對象的結果,是結婚生子的前奏。在現有的情況下,漢正街老闆百萬彩禮嫁女兒顯得極其扎眼。從目前的相親市場,到婚戀市場,基本都顯得非常急功近利,非常注重物質化,過分看重通過財物,這些財物成為自己的安全感,但是實際上,一般的工薪階層很難進行階層躍遷,幾乎很難有安全感。
  • 2020年全國彩禮排行榜出爐!博白人你怎麼看?
    博白大事件 值得你免費添加 觀住家鄉 麻煩你用一秒鐘時間把它轉到發送,朋友看到會感謝你 關於彩禮的問題 年年都被討論
  • 彩禮和嫁妝是平等的,結婚就一定要彩禮嗎?
    如果你沒有嫁妝,就不要去問別人要彩禮;同樣,如果你一開始就不打算給彩禮,那麼,你也就不要輕易地去招惹一個女孩子。彩禮和嫁妝,是兩個家庭對另外一個新生家庭的幫助;而不應該成為一個家庭對另一個家庭的「扶貧」。
  • 農村結婚後,彩禮,嫁妝都去哪了呢?
    我們結婚的時候,都是男方出彩禮,女方出嫁妝。那麼農村結婚後,彩禮、嫁妝都去哪兒了呢?女方是怎麼分配的呢?昨天遇到一個小學同學,她跟我講述了她自從結婚以後,到現在的所有事。丹丹立馬質問她老公:「錢不都是給你了嗎?還有什麼債?」直到這時她才知道,老公家裡還欠別的債。他們結婚一共才花了8萬塊錢,但是他們家的債務卻有十幾萬。這些他們結婚之前丹丹從來不知道。
  • 一談到彩禮嫁妝就鬧崩?戀愛前你需要知道這3件事
    在開始討論這個話題之前,我先聲明今天的討論不涉及判斷某個具體事件的對錯,或者提供對待彩禮問題最合適的處理方法。今天這篇文章只是想梳理一下無論是在公共視角,還是個人角度中,我們該怎麼討論彩禮?1.彩禮和嫁妝需要一起討論只談彩禮,不談嫁妝的婚姻都是耍流氓。無論是在歷史上還是現在,彩禮和嫁妝就像是硬幣的不同兩面。在討論問題的時候,不能只看事情的一面而完全忽視問題的另外一面。這樣問題的探討是不全面的。
  • 「10萬彩禮娶了你,結果什麼嫁妝都沒帶來」「老公,你太能算計」
    關於彩禮,各個地方的風俗都不相同,但我之前聽過一個已婚女性說過她關於彩禮的看法,我覺得挺在理:「女孩子嫁人,彩禮應該要,但要來的彩禮錢,其實還是會以嫁妝的形式帶回去,彩禮可以是一個小家庭的啟動資金。」其實,只要女人有這種態度,那即便男方多出了點彩禮錢,心裡也不會覺得憋屈。
  • 別曲解了的彩禮和嫁妝,我們都沒有理解古人的本意
    這幾年,大家總是說彩禮怎麼怎麼的不好,誰家零彩禮了就會被捧到天上去。很多人都說愛情被彩禮擋在了門外。而且很多女方家裡人總是強調彩禮,卻閉口不提嫁妝,總覺得彩禮是女方家裡要的,嫁妝是女方家裡隨便給的。如果大家仔細看,應該可以看出,男方送來的聘禮,女方家裡事先是不知道的。《知否》的開頭就是丫鬟在告訴明蘭的姐姐今天的聘禮裡面有什麼有什麼。《獨孤皇后》裡也是這樣,楊堅送來了聘禮,再告訴伽羅的母親送來的聘禮是什麼什麼。
  • 嫁妝和彩禮到底是婚前個人財產,還是夫妻共同財產
    按照中國人的習俗,提及婚姻,彩禮和嫁妝是永恆的主題,那麼彩禮和嫁妝到底屬於婚前個人財產還是夫妻共同財產呢?我們先來看一下新婚姻法對共同財產的規定:民法典草案婚姻家庭編第1063條規定,有下列情況之一的,為夫妻一方的財產:(一)一方的婚前財產;(二)一方因受到人身損害獲得的賠償或補償;(三)遺囑或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一方的財產;(四)一方專用的生活用品;(五)其他應當歸一方的財產。
  • 2018婚姻法最新:彩禮和嫁妝是夫妻共同財產嗎?看懂這6點
    結婚彩禮或稱為聘禮、納彩等,是中國自周代以來的一種婚嫁風俗。在某些地區習俗中,彩禮的數額較大。所以,巨額彩禮到底該歸誰所有?是歸女方父母,還是夫妻共同財產?這個問題是大家都很關心的。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看看彩禮到底該歸誰所有?
  • 彩禮和嫁妝數額逐年攀高,婚姻真的是一場交易嗎?
    但無論是任何地方,彩禮和嫁妝都是必不可少的。彩禮又稱聘禮、聘財等。中國舊時在婚姻約定初步達成時男方贈送女方的聘金、聘禮的習俗,這種聘金、聘禮俗稱「彩禮」。女方一般也是會把男方的彩禮留作己用,還會拿出同樣貴重的禮金甚至更多的禮金作為回禮,為的是讓婆家高看自己一眼,自家的閨女嫁過去不會受委屈。有的地方雖然對彩禮的金額不做要求,但是會有一些其他的要求。比如要求男方給女方置辦一套金銀首飾,除了必備的結婚戒指,還要有金項鍊、金耳環、金手鐲等等,要讓自己的女兒在婚禮當天穿金戴銀。很多鄉下、村鎮會有這樣的要求。
  • 彩禮、嫁妝、鑽戒……歸個人還是夫妻共有?
    本文轉自【中國普法】;娶媳婦,送彩禮 嫁閨女,陪嫁妝這是中國人結婚的傳統但如果雙方打算要離婚能把彩禮和嫁妝收回嗎?離婚時嫁妝的分割需要區分以下幾點①如果嫁妝為婚前贈與女兒的存款,在離婚時能否要求返還則要看存款是否與婚後的財產發生混同的情況,或者該存款是否已在婚姻關係存續期間用於生活消費 。
  • 「女兒,你出嫁不能倒貼錢」「媽,說好給十萬嫁妝,現在不給嗎」
    嫁妝,不僅是父母對女兒婚姻的祝福,更是給女兒婚後生活的保障之一。畢竟以後女兒不能常回家裡,萬一在婆家過得不好,有一筆屬於自己的嫁妝,也算是一條後路,不用受婆家氣,也可以單過自己的小日子。羅霞的媽媽說好了在羅霞出嫁的時候,要給她十萬嫁妝,可是臨到羅霞結婚,媽媽卻反悔了,這是怎麼一回事呢?01.
  • 江西彩禮排行榜單出爐,上饒市位列榜首,南昌九江緊隨其後
    談到我國時,我認為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文明古國這個詞了,作為一個傳承了多年歷史文化的國家,我國對傳統習俗文化方面的保護和發揚也做得很好,即使在社會不斷發展的今天,仍然有許多歷史文化習俗得到了繼承和發揚;而且,在這些習俗文化方面,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去體驗一下,而且最接近我們生活的,也應該是這個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