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遊客如織的五臺山風景區,每一座公交車站臺都貼著同樣的一張宣傳海報,忻州五臺山機場已開通哪些航線,可以中轉前往哪些城市,以及未來將要開通的航線。作為一家2015年底才開航的支線機場,五臺山機場憑藉快速發展刷新了外界對它的認知,2016年旅客吞吐量就突破10萬人次,今年的吞吐量預計將突破25萬人次,並有6家航空公司進駐五臺山機場運營。五臺山機場還被正式列入《國家口岸發展「十三五」規劃》,目前已開始航空口岸改造,並計劃在明年正式開通國際航線,拉近忻州與世界的距離。
是什麼給了五臺山機場跨越式發展的力量?未來的五臺山機場將帶來哪些新的驚喜?「中國民航帶您看山西」忻州站採訪組對此進行了探訪。
超出預期的發展速度
忻州五臺山機場是民航「十二五」時期規劃建設的民用運輸機場,由軍用機場改建而來,場址位於鄰近五臺山風景區的忻州市定襄縣。五臺山機場由忻州市投資建設,委託給山西省民航機場集團運營管理。
因為忻州毗鄰太原,五臺山機場起初並未被寄予太大期望。畢竟對乘坐飛機出行的旅客來說,便捷性是其很在乎的一點。「最開始,省裡和市裡沒想到我們機場會發展得這麼快。我們北面有大同機場,南面有太原機場。大同機場發展10多年了,太原機場更是有40多年歷史,我們沒法和它們比。」五臺山機場總經理劉學新告訴記者。所以,五臺山機場在建設時只建了有5個停機位的機坪,其中還包括1個B類飛機(通航飛機)的停機位。
現實給了忻州市一個很大的驚喜。2016年,五臺山機場與上海、廣州、天津、重慶、海口、昆明、哈爾濱、銀川等8個城市通航,保障運輸起降1728架次,旅客吞吐量達到111585人次。而在2017年夏秋航季開始時,五臺山機場的通航點又增加了南京、廈門、桂林、濟南、蘭州等5個城市。今年前7個月的航班量、旅客吞吐量雙雙超過去年全年水平——1月~7月,五臺山機場共保障運輸起降2054架次,同比增長158.69%;實現旅客吞吐量141021人次,同比增長173.66%。
與驚喜同時而來的還有「成長的煩惱」,五臺山機場每天最多要保障7個航班,當出現特殊天氣時,機坪保障資源明顯吃緊。山西省民航機場集團總經理郝孝義告訴記者,五臺山機場的淡旺季很明顯,每年7月~9月這3個月都是客流的高峰期,但是五臺山機場的停機位不夠。分管五臺山機場的忻州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趙志堅也表示,五臺山機場的基礎設施特別是停機位與現在大力發展旅遊的大環境不相匹配。「現在我們正在全力提升」。他說,五臺山機場此前實施單向盲降,為了做好特殊天氣的航班運行保障工作,他們開始推動雙向盲降建設。
齊開「綠燈」的發展空間
為什麼五臺山機場的發展超出各方的預期?看好機場對忻州經濟發展的拉動作用,全力提高忻州的對外知名度是重要原因。
儘管忻州經濟總量在山西省內排名較後,但它是不折不扣的旅遊資源大市。除擁有五臺山佛教古建文化旅遊區外,還擁有雁門關邊塞古戰文化旅遊區、蘆芽山自然生態旅遊區、市郊溫泉休閒度假旅遊區及河保偏黃河風情旅遊區等特色旅遊區,「民間藝術之鄉」「摔跤之鄉」「八音之鄉」「北方民歌之鄉」等人文美譽也都屬於忻州。在山西擁有的七大世界文化遺產中,忻州就佔了兩個,且蘆芽山自然生態旅遊區正在申報世界遺產。
作為五臺山機場的託管方,山西省民航機場集團不僅派出精幹的管理團隊運營五臺山機場,還在安全運營、市場開發等方面給予全力支持。
「山西省民航機場集團對五臺山機場發展傾注了很大的心血。在建設時就派專門的建設人才協助機場建設公司開展專業化施工,在後期運營籌備階段又專門抽調各崗位專家組建專家組,協助我們進行前期準備工作。沒有集團的幫助和支持,我們不可能按期開航,順暢地運營」。劉學新說,去年12月25日,在五臺山機場通航一周年之際,由山西省外宣辦、山西省民航機場集團、中國民航報社出版社、忻州市政府共同主辦的「中國民航帶您看山西」之「融合發展智達未來」主題活動在忻州開展,讓民航業界進一步了解了五臺山機場,加強了對五臺山航空市場的宣傳,對其發展幫助很大。
雖然五臺山機場95%以上的員工都是從忻州本地招收錄用的,年齡較小,但他們都經過了山西省民航機場集團專業的培訓和嚴格的考核。開航伊始,五臺山機場就將安全工作作為機場發展的重中之重。2017年,五臺山機場採取了「安全職責落實到崗到人,日常安全監管到崗到人」的安全發展舉措,修訂完善54項安全管理制度、26項行政管理制度和55個崗位安全作業指導書,還從公司全體員工中選拔出5名專職、7名兼職安全監察員,每日安全監察員都對每個崗位、每一架次飛機保障進行「艙單式」的安全監察,建立了全天候、全覆蓋的長效監管機制。
在資金並不充裕的情況下,忻州市對五臺山機場的發展傾注了很大心血:在機場建設上提早謀劃,為未來發展打出提前量;對航線開闢給予了充足的資金補貼,培育航空市場。來自五臺山機場的消息是,今年冬春航班換季後,其將新增深圳、三亞等通航城市,並力爭早日開通北京、成都、杭州、西安、瀋陽等熱點城市航線。
支持五臺山機場發展的還有軍方。作為軍民合用機場,五臺山機場的發展得到了部隊「老大哥」的全力支持。劉學新說,他們和駐地部隊建立了聯合維修、聯合保障、聯合管理新機制,實現了資源共享、優勢互補、融合發展。
闖出支線機場國際化的新路
在我國眾多支線機場中,打出旅遊牌的並不少,但五臺山機場是其中定位最國際化的一個。2016年11月23日,五臺山機場被正式列入《國家口岸發展「十三五」規劃》。山西省委、省政府對五臺山機場航空口岸開放高度重視,將此項工程列入2017年山西省重點工程。忻州市政府成立了由常務副市長任組長,18個部門和定襄縣政府相關人員參加的市航空口岸開放工作領導組,明確責任,倒排工期。在五臺山機場記者看到,機場航站樓東側的口岸改造正在加緊進行中。
一個支線機場為什麼要這麼快地開闢國際航線?五臺山的特殊地位就此顯現出來。據介紹,五臺山不僅是我國四大佛教名山之首,也是世界五大佛教聖地之一。「因此,五臺山不僅是中國的五臺山,更是世界的五臺山,對東南亞、日韓以及我國港澳臺地區的佛教信眾具有強大的吸引力,也對我國周邊睦鄰外交及和平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劉學新告訴記者,山西正處於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正在轉變過去「一煤獨大」的發展模式,五臺山機場航空口岸的開放將進一步加快山西省對外開放的步伐,拉近忻州與世界的距離,完善忻州市城市功能,為山西省和忻州市發展以及對外開放搭建高層次的開放平臺,在更大範圍、更寬領域參與經濟全球化發展。
目前,五臺山機場一方面重點加強對改造工程不停航施工的監管工作;另一方面就可能開闢的航線提前與航空公司進行航線設計、時刻及航權申請等溝通對接,與「一關兩檢」等相關部門積極協調,爭取2018年上半年實現國際航線開通。
五臺山機場從開航開始就確定了機場服務要緊緊圍繞五臺山及周邊景區遊客的目標。他們與五臺山管委會合作,通過景區內LED屏、計程車、宣傳冊等多種形式開展航線宣傳。五臺山機場開通的兩條機場巴士線路中就有一條直達五臺山景區的臺懷鎮,機場巴士跟著航班時刻走,並提供預約服務。2016年6月12日,五臺山機場旅客服務中心落戶五臺山景區的金都山莊,為往來景區遊客提供票務、保險、航班信息查詢等服務。
「我們正準備和五臺山管委會溝通,將五臺山機場旅客服務中心升級為景區航站樓,為往來五臺山景區的旅客提供票務、值機、行李託運、航班信息查詢、酒店住宿、餐飲、旅遊等『一站式』綜合服務」。劉學新說,待五臺山機場與五臺山景區的這種合作模式成熟後,還將推廣複製到蘆芽山、雁門關等忻州其他景區景點。
當下,雙向8車道、總長6.38公裡的機場快速連接線已開工修建,年內通車後將使五臺山機場與五臺山的車程縮短至半小時。機坪擴建和雙向盲降系統等項目則已進入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階段,五臺山機場保障資源緊張的情況將得到改變。
「我們堅信在省市政府、民航上級部門和省民航機場集團的大力支持下,五臺山機場必將迎來快速發展。」劉學新表示。
連結
在五臺山機場感受佛教文化
從地面前往五臺山機場,到機場還有一段距離便會被其獨特的航站樓造型吸引。離近了才發現,不只是航站樓,就連旁邊的塔臺也呈蓮花形。
五臺山是佛教文殊菩薩的道場。五臺山機場航站樓設計充分體現了佛教文化和地域特色,航站樓主體以五峰隆起、高低錯落的「五臺」為構思,以南北各5個紅色蓮花瓣外形為構架,寓意「佛從蓮生」。支撐5朵蓮花的6根紅色柱子仿照唐代木質建築的代表——國寶級文物佛光寺的梁柱設計,外觀雄偉古樸,氣勢壯觀。空中俯瞰航站樓似一頂「毗盧帽」,法相莊嚴。航站樓整體造型似鯤鵬展翅,寓意五臺山機場將帶動忻州經濟騰飛。
航站樓東側廣場內設計有「卍」字人行道路,植被紅黃相間;西側土木工程施工形成的人工湖泊設計為佛教大德在講經時所持的如意形狀,取名為「如意湖」。旅客候機漫步「卍」字廣場,徜徉如意湖畔,禪意十足。航站樓與陸側停車場及進場道等景觀構成一個鑰匙的形狀,寓意機場是忻州對外開放的門戶窗口,是引領忻州經濟騰飛的一把鑰匙。走進航站樓,禪音繞耳,迎面是栩栩如生的十二生肖紅色剪紙貼畫,大紅燈籠、中國結被高高掛起,體現當地剪紙藝術與佛教文化的剪紙點綴其中,使往來旅客獲得了全新的視聽感受。(《中國民航報》、中國民航網 記者許曉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