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是一年四季中最適合旅行的季節,本期大衛行攝來到了秋高氣爽的山西。
這次大衛行攝受邀參加山西省第六次旅遊發展大會,走進山西忻(xīn)州,感受忻州的民俗風情和壯美景色,雁門關、五臺山、晉北長城這些耳熟能詳的地方,終於有機會近距離接觸了。
感受長城之夜,眾明星助陣點燃全城
忻州的面積佔了山西省總面積的近六分之一,「表裡山河」是山西的專屬名詞,忻州就像是一個縮小版的山西,這裡山水縱橫,歷史悠久。
我們到達忻州的第一站就是參加忻州古城的長城之夜,這是第六次山西旅遊發展大會的特別節目。
第六次山西旅發大會的開幕
長城之夜在山西忻州古城的北城門舉行
讓這個低調的城市來到了聚光燈下▼
夜幕降臨,我們來到忻州古城的北城門,精彩的「長城之夜」就在這裡舉行,炫目的燈光表演在大家熱鬧的歡呼聲中拉開序幕。
活動中,主題紀錄短片《我在這裡長大》從不同角度闡述了山西人對忻州這片土地的熱愛。當然,這也是我們外地遊客快速了解忻州的重要途徑。
夜晚的忻州古城
燈光照亮了古城牆燈火通明
今晚整個忻州古城都洋溢著歡快的氣氛▼
在現場還有韓磊、李治廷、耀樂團、額爾古納樂隊等音樂人帶來的演出,為古城的夜晚注入新的活力。
歌手李治廷帶來的歌曲《雁門太守行》氣勢十足,一幅長城內外金戈鐵馬的雄壯場面赫然眼前。再加上現場璀璨的燈光,古城的夜晚在這一刻仿佛才是真正的被點燃。
華夏古文明,山西好風光
韓磊、李治廷、毛阿敏等明星現場表演
一首《現在就出發》引爆全場▼
在「長城之夜」的最後,毛阿敏獻唱了這次活動的主題曲《現在就出發》,燃爆全場引發現場高潮,這首歌也非常符合這次活動的意義,感受美麗的忻州,讓我們現在就出發吧。
尋味忻州古城,古代的秀容城
忻州是山西省的地級市,在古代又被稱為「秀容」。從地理位置上來講,忻州是華北地區的三江源,沒有忻州,就沒有華北地區今日的面貌與繁華。
汾河、桑乾河、滹沱河三條河流都發源於忻州。而忻州呂梁山脈中的管涔山山勢險峻,海拔在2000米以上的有49座,峰巒之中還有多個湖泊。
忻州古城位於主城區的南部
古代又叫秀容古城
始建於東漢距今已有近1800年▼
忻州古城是忻州的一張名片,古城始建於東漢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忻州古城是典型的州城建制,古城平面勢成橢圓,俗稱臥牛城,是一座易守難攻的堅固堡壘。
現在的忻州古城是在原來基礎上重建
秀容書院閻錫山舊居等老建築都得以保留
同時又增加了民宿、小吃、購物、休閒等功能▼
隨著忻州的發展,古城內也發生了一些變化,不過古樸典雅的街區風貌,依舊保留得非常完善。在原有的基礎上,加入了民宿娛樂、手工創意、民俗體驗等等。
古城的夜晚,沿著北門街道有樂隊表演、民俗演繹等活動熱鬧舉行,古城之夜讓人應接不暇。
忻州是中國著名的雜糧之都
在忻州古城裡有許多本地特色小吃
許多小吃價格竟然才3元4元5元▼
作為中國的雜糧之都,忻州人又發明了無數的美食。
定襄的蕎麥河撈、寧武的羊雜、偏關的燒腸子、保德的肉碗託、五寨的豬蹄、五臺的素雜燴……忻州人在美食的香氣裡,把日子過得有聲有色。
走進雁門關,探訪中華第一關
金庸的《天龍八部》故事一開始就發生在雁門關,這個經常出現在各種武俠小說中的雁門關就在忻州。這次的山西旅發大會第二天我們一大早就來到了雁門關。
走進雁門關儀式在忻州雁門關長城舉行
紀連海、王立群、董耀會三位學者
在雁門關長城下講訴長城故事▼
雁門關最早建於春秋戰國時期,距今已有兩千多年了。
在古代雁門關一直以險峻而聞名天下,而雁門關也是萬裡長城上的重要關隘,與寧武關、偏頭關合稱為「外三關」。
一座雄關,三邊衝要,天下九塞,雁門為首
雁門關始建於戰國,盛於宋明
是長城上戰事最多、文化積澱最為深厚的關口▼
「天下九塞,雁門為首」,雁門關是中國古代規模宏偉的軍事防禦工程,經歷了3000多年的滄海桑田,險要的地理位置使得雁門關見證了歷史上無數大事件。
在歷史上,楊家將和雁門關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楊家將為了幫助大宋朝抵禦契丹入侵而鎮守邊關。在守護的邊關之中,雁門關是最出名的。
霍去病、李廣、楊家將曾在此鎮守
王昭君、文成公主等從此出塞
雁門關大概是知名度最高的古關隘▼
如今去雁門關遊玩,還能看到楊家將戎裝雕塑。
在雁門關北口還立有楊將軍祠,楊令公和佘太君的彩塑凜然靜坐在楊家祠內,雖然過去那麼多年,不過這裡險峻的地形,到如今依舊震撼。
朝聖五臺山,四大佛教名山之首
五臺山其實並不是一座山,而是由五座大山組成,山分五頂,壘壘如臺,五峰聳立,山頂沒有林木,寬闊如臺,所以才被叫做五臺。
五個臺頂上各有一座供奉不同形象文殊菩薩的寺院,又被叫做五方文殊。五方代表著文殊菩薩的五種智慧:大圓鏡智,妙觀察智,平等性智,成所作智,法界體性智。
五臺山上有124座寺廟
地形就像人的手掌
掌心是臺懷鎮,五個手指正好是五個臺頂▼
五臺山歸屬太行山系
由五座環互而立且頂部平坦的山峰組成
北臺海拔達3061.1米,有「華北屋脊」之稱▼
佛教四大名山中,每一座山都是一位菩薩的道場,五臺山是文殊菩薩的道場。
佛教在東漢時期傳入我國,同時也傳入了五臺山。當時印度僧人迦葉摩騰、竺法蘭來到了五臺山創建了大孚靈鷲寺,是我國最早的寺院之一,這所寺廟也就是今天的顯通寺。
當然,佛教信仰在此延續千餘年,直到明清、民國,歷代都有新建和修補,現如今這裡的香火依舊旺盛。
五臺山位居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首
作為文殊菩薩的道場
五臺山終年香火繚繞、梵音不斷▼
五臺山是「華北屋脊」,位列四大佛教名山之首,寺廟群保留了不同時期佛教建築文化景觀。
其中的南禪寺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唐代木結構建築,佛光寺東大殿是我國現存價值最高的唐代木構建築,被譽為「中華第一國寶」。
五臺山是國內唯一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並存的佛教道場。
五臺山自東漢永平11年開始建廟
形成中國唯一一個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
交相輝映的佛教道場▼
塔院寺有五臺山的標誌性建築——大白塔
通體潔白,塔頂上懸有兩百多個銅鈴
大白塔也是五臺山旅遊必到之處▼
五臺山還是一座中國古代建築藝術寶庫
薈萃了精美絕倫的壁畫、石雕、佛像等古建藝術
從北魏到民國的歷代建築都有遺存▼
五百裡佛國道場,兩千年暮鼓晨鐘
歷史上共有13位皇帝巡遊五臺山
五臺山也吸引著全世界佛教徒的到來▼
大美忻州,現在就出發
忻州,作為山西最大的城市,擁有豐富而獨特的旅遊資源,山青水秀,景色宜人,古蹟眾多。五臺山、雁門關、晉北長城……每一個都是名聲在外,但作為一個城市實在低調了一點。
隨著忻州古城不斷建設完善,將來這裡一定會成為不錯的旅遊中轉和集散地,外地來的遊客可以在古城稍作休整,然後從古城出發雁門關一天遊,蘆芽山兩天遊,五臺山三天遊,因為忻州確實太大了,在結束了一段旅程後,還可以回到古城休整繼續下一段。
此次山西省第六次旅遊發展大會給我留下了美好的回憶,忻州古城、雁門關和五臺山,關於山西我又多了深刻認識,但忻州很大,蘆芽山、老牛灣、貂蟬故裡等許多地方還沒去。
有時候常常在想,我們熱愛旅行,喜歡攝影,就是想探索一些沒有去過的地方。
古代有徐霞客來到忻州登上五臺山,如今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成為當代徐霞客,所以現在就出發,一起去看看忻州的美景,這裡的世界奇觀和文化瑰寶都在等著你們。
旅行攝影小貼士:
1.去往忻州的交通很方便,從其他城市可以先飛到太原,然後換乘高鐵直達。
2.秋季的忻州正值秋高氣爽,天氣晴朗空氣非常好,到10月的時候,這裡的樹葉就會層林盡染。
3.忻州古城的夜景非常美,很多手機的超級夜景就能拍到很不錯的效果。
4.去往雁門關或者五臺山的時候,最好穿雙舒服一點的鞋子,需要走路的時候比較多,當然也可以備點能量包,路上可以及時補充體力。
5.秋高氣爽的忻州,早晚的溫差比較大,厚衣服必不可少,雁門關五臺山蘆芽山溫度與城裡差好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