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城中首個「非遺街區」在哪? 就是西關永慶坊!
金羊網 作者:劉星彤、穗文廣旅宣 2020-08-21
作為「廣州歡迎您」系列活動的組成部分,開市現場還將上演「文化有約·美麗景區」廣州市群眾文藝精品巡演。
廣州首個「非遺街區」亮相
永慶坊4A景區明日開市,著力傳承廣府文化
羊城晚報訊 記者劉星彤、通訊員穗文廣旅宣報導:廣州首個「非遺街區」即將亮相!記者昨日從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獲悉,廣州非遺街區(永慶坊)將於22日上午開市。屆時,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將與廣州市荔灣區人民政府在粵劇藝術博物館普天樂廣場舉行永慶坊4A景區授牌暨非遺街區開市活動。作為「廣州歡迎您」系列活動的組成部分,開市現場還將上演「文化有約·美麗景區」廣州市群眾文藝精品巡演。
4A景區掛牌
廣州西關永慶坊旅遊區包括荔枝灣片區和永慶坊、粵劇藝術博物館,是老廣州文化風貌最典型的代表街區。該旅遊區自2019年9月啟動國家4A級景區創建工作,歷時近10個月,近日順利通過國家4A級旅遊景區創建驗收。廣州非遺街區(永慶坊)項目以荔灣區永慶坊階磚巷為基本地理框架,位於極富西關風情的廣州市歷史街區核心地帶。
「非遺街區能夠讓大家『見人見物見生活』,有效引導非遺資源活化利用及創新發展,推動整個片區構築可持續發展的非遺生態系統。」市文廣旅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建設廣州非遺街區、打造西關永慶坊旅遊景區作為本市文旅重點融合示範項目,可助力傳承廣州文化、傳播廣式風味。
激活老城活力
據了解,廣州非遺街區(永慶坊)籌備歷時近1年。其前期經過對全市非遺代表性項目企業的摸底調查,在充分尊重傳承人意願的前提下,最終確定了廣彩、廣繡、琺瑯、骨雕、欖雕、醒獅、餅印、簫笛、古琴等具備較強創新意識和市場運營能力的10個進駐項目,由此建立起10間集展示、展銷、體驗、傳承、交流、培訓等功能為一體的非遺大師工作室。該10間工作室得到政府資金補助扶持,每年扶持資金總額達300萬元,共補助三年。
記者了解到,歷史上的永慶坊、恩寧路是廣州多種手工藝和表演藝術的聚集區,現今仍分布著包括西關打銅項目保護單位天程銅藝等在內的不少手工藝作坊。著名的八和會館、鑾輿堂、粵劇藝術博物館、永慶坊三雕一彩一繡展館和詠春拳(西關)保護單位亦坐落於此。同時,該區域完好保存了傳統老廣州的生活方式,擁有種類繁多的地道美食,是真正意義上的「活態文化區」。
多名業內人士表示,通過非遺傳承人的持續性運營,將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有機融合,有望激活老城區街巷的傳統文化活力。
編輯: 寶厷